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一共出了多少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一共出了多少本,第1张

我个人收集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目前大概六百册左右,应该说是目前网络上收集最多最全的,这套电子版的书我也一直在收集中,后面有新增加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我也一直有留意,

另外我想说的一个神奇的  古籍阁   类似像《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这类的古籍资料基本上都有电子版,所以说这类的电子书我告诉了你这个神奇的地方有兴趣的自己去看一下

因为字数限制,只列举出了部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的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部分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3 韩偓集系年校注(典藏本)(上册)([唐]韩偓撰,吴在庆校注,中华书局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5 曹植集校注(全二册)([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中华书局2016)djvu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7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全四册)([宋]欧阳修撰,刘德清、顾宝林、欧阳明亮笺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0 清真集([宋]周邦彦撰,吴则虞校点,中华书局198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2 吴敬梓集系年校注([清]吴敬梓著,李汉秋、项东升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4 苏轼词编年校注(全三册)([宋]苏轼撰,邹同庆、王宗堂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7 徐陵集校笺(全四册)([南朝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中华书局200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3 吕留良诗笺释(第一册)([清]吕留良著,俞国林撰 ,中华书局 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一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8 陈与义集(下册)([宋]陈与义著,吴书荫、金德厚点校,中华书局200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九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4 屈原集校注(下册)(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校注,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4 苏轼诗集(第八册)([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3 柳宗元集校注(全十册)([唐]柳宗元撰,尹占华、韩文奇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1 乐章集校注([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十四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3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上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6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下册)[清]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一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

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1 苏轼文集(全六册)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86_1050777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8 吕本中诗集校注(第三册)([宋]吕本中撰,韩酉山校注,中华书局 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9 卢照邻集 杨炯集([唐]杨炯、卢照邻著,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0 徐渭集(第二册)([明]徐渭撰,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0 世说新语笺疏(典藏本)(下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1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下册)([宋]苏过撰,舒星校补,蒋宗许、舒大刚等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三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1 苏轼文集(第二册)([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8 岑嘉州诗笺注(上册)([唐]岑参撰,廖立笺注,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8 吕本中诗集校注(全五册)([宋]吕本中撰,韩酉山校注,中华书局 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4 王恽全集汇校(第八册)([元]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中华局书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9 船山诗草(上册)([清]张问陶撰,中华书局200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6 张孝祥集编年校注(第五册)([宋]张孝祥著;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 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9 张籍集系年校注(上册)([唐]张籍著,徐礼节、余恕诚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5 元稹集(修订版)(上册)([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201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4 杨炯集笺注(第二册)([唐]杨炯撰,祝尚书编,中华书局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8 玉台新咏笺注(下册)([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2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唐]高适著,刘开扬笺注,中华书局198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0 诗经注析(下册)(程俊英、蒋见元,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五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0 徐渭集(第四册)([明]徐渭撰,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5 李颀诗歌校注(下册)(唐)李颀著;王锡九校注,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9 袁桷集校注(第四册)([元]袁桷著,杨亮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35 欧阳修词校笺([宋]欧阳修撰,欧阳明亮校笺,中华书局 201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3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下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6 读杜心解(全三册)([清]浦起龙撰,中华书局197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7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四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三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3 柳宗元集校注(第五册)([唐]柳宗元撰,尹占华、韩文奇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22 孟浩然诗集校注([唐]孟浩然撰,李景白校注,中华书局2018)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二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4 杨炯集笺注(第一册)([唐]杨炯撰,祝尚书编,中华书局2016)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二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0 顾太清集校笺(下册)([清]顾太清撰,金启孮、金适校笺,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8 苏辙集(第四册)([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9 张耒集(上册)([宋]张耒著,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中华书局199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0 诗经注析(全二册)(程俊英、蒋见元著,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9 花间集校注(全四册)([后蜀]赵崇祚编,杨景龙校注,中华书2014)djvu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5 温庭筠全集校注(下册)([唐]温庭筠著,刘学锴撰,中华书局200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7 钱遵王诗集校笺([清]钱曾著,谢正光校笺,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7 徐陵集校笺(第一册)([南朝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中华书局200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9 张耒集(全二册)([宋]张耒著,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中华书局199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1 李太白全集(上册)([唐]李白著,[清]王琦注,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6 张孝祥集编年校注(第二册)([宋]张孝祥著;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 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3 柳宗元集校注(第四册)([唐]柳宗元撰,尹占华、韩文奇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5 曹植集校注(下册)([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中华书局201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8 苏辙集(第四册)([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23 中州集校注(第一册)([金]元好问编,张静校注,中华书局 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8 白居易文集校注(第4册)([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5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三册)([唐]韩愈著,刘真伦、岳珍校注,中华书局201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二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0 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全二册)([唐]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中华书局200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2 顾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200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8 白居易文集校注(第三册)([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二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0 世说新语笺疏(典藏本)(上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1 王船山诗文集(全二册)([清]王夫之撰,中华书局198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5 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第二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1 李白全集编年笺注(第四册)([唐]李白撰,安旗等笺注,中华书局 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9 花间集校注(第一册)([后蜀]赵崇祚编,杨景龙校注,中华书201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4 乐府诗集(第四册)([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5 李商隐诗歌集解(增订重排本)(第五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7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二册)([金]元好问著,狄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15 元稹集(修订版)(下册)([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2010)》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4 王恽全集汇校(第五册)([元]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中华局书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34 梁佩兰集校注(第五册)([清]梁佩兰著,董就雄校注,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8 岑嘉州诗笺注(下册)([唐]岑参撰,廖立笺注,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3 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下册)([元]关汉卿撰,蓝立蓂校注,中华书局2006)》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7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全四册)([宋]欧阳修撰,刘德清、顾宝林、欧阳明亮笺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5 张说集校注(第三册)([唐]张说著,熊飞校注,中华书局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4 王恽全集汇校(第一册)([元]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中华局书2013)》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1 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唐]韦应物撰,张望编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12 岑参诗笺注(下册)([唐]岑参撰,廖立笺注,中华书局2018)》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1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上册)([宋]苏过撰,舒星校补,蒋宗许、舒大刚等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1 苏过诗文编年笺注(上册)([宋]苏过撰,舒星校补,蒋宗许、舒大刚等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5 王维集校注(第一册)([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49 洪亮吉集(第三册)([清]洪亮吉撰,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52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第五册)([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97 梦窗词集校笺(第一册)([宋]吴文英撰,孙虹、谭学纯校笺,中华书局2014)zip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38 苏辙集(第四册)([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200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2 杜诗详注(第二册)([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66 杨万里集笺校(第七册)([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9 袁桷集校注(第四册)([元]袁桷著,杨亮校注,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8 白居易文集校注(第1册)([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25 世说新语校笺(全二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注,中华书局1984)》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02 辛弃疾集编年笺注(第四册)([南宋]辛弃疾著,辛更儒笺注,中华书局 2015)》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6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上册)[清]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中华书局2012)》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全十六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十三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04 乐府诗集(全五册)([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2017)》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81 刘克庄集笺校(第十册)([宋]刘克庄撰,辛更儒校注,中华书局201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075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七册)([唐]韩愈著,刘真伦、岳珍校注,中华书局2010)》

简牍散佚是成语吗 谢谢你!

不是

jiǎn dú sàn yì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简牍散佚意思是说,简牍遗失了,丢了。

书名是什么意思

丛书

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其形式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两种。

中国的丛书,一般认为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可算为丛书的鼻祖,它刻于1201年,以后各代多有编纂,比较有名的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其中《四库全书》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当时,《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全书只缮写七部。曾分藏于清代的七大藏书阁。

查找古代丛书目录及其子目,最完备的工具书是《中国丛书综录》,还有《丛书大辞典》、《丛书子目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等。

在古代,丛书多为综合性的丛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的丛书相继出现。现在,全国各出版社都注意了出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了丛书的出版。

--------------

作 者郑麦

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多种单独著作为一套,并以编号或不编号方式出版的图书。它通常是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针对特定的读者对象,或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而编纂。一套丛书内的各书均可独立存在,除了共同的书名(丛书名)以外,各书都有其独立的书名;有整套丛书的编者,也有各书自己的编著者。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版式、书型、装帧等,且多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少数丛书一次出齐外,多数为陆续出版。

南宋嘉泰二年(1202)俞鼎孙、俞经编《儒学警悟》,将6人的6种著作汇为一书出版。70年后,左圭辑成《百川学海》,收书 100多种,两书被视为中国丛书之祖,清代编纂的丛书数量多,卷帙大,门类齐全,校勘精良,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库全书》。辛亥革命以后,既出版了《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以古籍为主的大型丛书,又出版了《中华百科丛书》、《ABC丛书》、《一角丛书》等介绍现代科学文化的丛书。中国当代著名的丛书有《当代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中国自宋代以来出版的丛书数量巨大,类型繁多,其中古籍丛书对于古代文献的收集、保存和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丛书综录》、《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收录了1949年以前出版的大量丛书。中国的古籍丛书按收书方式有举要 (汇集重要的或常用的书)、搜异(汇集难得的异本)、辑佚(汇集已散佚的书)、影旧(影印宋元本或罕见抄本) 等几大类,按收书内容则有专代、专地、专人、专学等几类。本条后文介绍几套较有影响的大型中国古籍丛书。

在西方,17世纪后半叶,英国书商以编有号码的小册子形式分别出版了各剧作家的剧本,这是较早的丛书。由于价格低廉,而且读者可利用书商提供的封皮,按其顺序号自行装订成册,因而深受欢迎。到18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册编号的出版方式在英国城镇已广泛流行。19世纪初,西方的丛书主要是重印各种版权期已满的图书;19世纪20年代,开始出版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原著丛书,19世纪中叶,丛书已逐渐普及,能为一般人所接受,如英国书摊上到处可见1先令1册的《铁路文库》、《大众文库》、《一先令丛书》等。进入20世纪,丛书的出版更加繁多。美国EA贝尔编的《丛书子目——图书馆员和学生用手册》正编和补编共收录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以丛书方式出版的图书(子目)约 7万种。西方丛书一般分著者丛书、专著丛书、机关团体丛书、出版家丛书等。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卷帙最大的丛书,共769亿字,以经、史、子、集 4部分类,故名《四库全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立四库全书馆,任命皇室郡王及大学士16人为总裁,六部尚书及侍郎为副总裁,下设总纂官、总>>

这是个什么成语?什么意思呢

篆书,从右往左读:“勋载遗编 ”

勋——功勋

载——记载

遗编——前人留下的著作或散佚的典籍

四字下面的小字是:齐即墨三大夫

即墨大夫是战国时期即墨都的最高军政长官,《史记》与《资治通鉴》记载的即墨大夫共有三位:

第一位是齐威王召见的即墨大夫,被封之万家;第二位是燕军围困即墨之时,出城与之战死的即墨大夫;

第三位是劝谏齐王建不要降秦的那位即墨大夫。

回乡偶书的意思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文戏是什么意思

中国宋元时期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的戏曲剧种。又称南戏、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主要特点是以南曲演唱, 与杂剧特别是元杂剧以北曲演唱相对峙。今知剧目200 余种,大都散佚,全本流传至今的仅有《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拜月亭》 、《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少数几种 ,且大都经过明人增删或改写。宋元南戏对明清传奇的体制有着直接影响。

汪秀才先已密密分付行船的,但听戏文锣鼓为号,那便ň地开船。——《二刻拍案惊奇》

也是 戏剧影视文学的 缩写 就是 艺术考试 的一个专业

这个是什么意思

光照派的符号,是开明之士的意思,应该是英文,与宗教有关,此图并非历史上光照派的对称图案,而是丹·布朗(Dan Brown)为了完成《天使与魔鬼》的写作,委托他的朋友约翰·兰登(John Landen)创制的,处实的对称图案早已散佚。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楚辞今注》[战国]屈原撰,汤炳正、李大明、李诚、熊良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司马相如集校注》[西汉]司马相如撰,金国永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衡诗文集校注》[东汉]张衡撰,张震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扬雄集校注》 [西汉]扬雄撰,张震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阮籍集》[三国魏]阮籍撰,李志钧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陶渊明集校笺》(修订本)[东晋]陶潜撰,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撰,钱仲联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谢宣城集校注》[南朝齐]谢脁撰,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馀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世说新语校释》(上中下册)[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龚斌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诗品集注》(增订本)(上下册)[南朝梁]锺嵘撰,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心雕龙义证》(上中下册)[南朝梁]刘勰撰,詹锳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选》(全六册)[南朝梁]萧统撰[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玉台新咏汇校》(上下册)[南朝陈]除陵编,吴冠文、谈蓓芳、章培恒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骆临海集笺注》[唐]骆宾王撰[清]陈熙晋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子安集注》[唐]王勃撰[清]蒋清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卢照邻集笺注》(增订本)[唐]卢照邻撰,祝尚书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韦应物集校注》(增订本)[唐]韦应物撰,陶敏、王友胜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上下册)[唐]王梵志撰,项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子昂集》(修订本)[唐]陈子昂撰,徐鹏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白集校注》(全四册)[唐]李白撰,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修订本)(上中下册)[唐]杜甫撰[宋]赵次公注,林继中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杜诗镜铨》(上下册)[唐]杜甫撰[清]杨伦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注杜诗》(上下册)[唐]杜甫撰[清]钱谦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白居易集笺校》(全六册)[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韩昌黎文集校注》(上下册)[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下册)[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柳河东集》(上下册)[唐]柳宗元撰,[唐]刘禹锡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柳宗元诗笺释》[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右丞集笺注》[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孟浩然诗集笺注》(增订本)[唐]孟浩然撰,佟培基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适集校注》[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唐]李贺撰[清]王琦等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贺诗歌集注》[唐]李贺撰[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戴叔伦诗集校注》[唐]戴叔伦撰,蒋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权德舆诗文集》(上下册)[唐]权德舆撰,郭广伟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皮子文薮》[唐]皮日休撰,萧涤非、郑庆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樊南文集》[唐]李商隐撰[清]冯浩译注,钱振伦、钱振常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玉溪生诗集笺注》(上下册)[唐]李商隐撰[清]冯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樊川文集》[唐]杜牧撰,陈允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樊川诗集注》[唐]杜牧撰[清]冯集梧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姚合诗集校注》(上下册)[唐]姚合撰,吴河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长江集新校》[唐]贾岛撰,李嘉言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禹锡集笺证》(上中下册)[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温飞卿诗集笺注》[唐]温庭筠撰[清]曾益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韦庄集笺注》[五代]韦庄撰,聂安福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岑参集校注》[唐]岑参撰,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元稹集校注》(上中下册)[唐]元稹撰,周相录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郑谷诗集笺注》[唐]郑谷撰,严寿澄、黄明、赵昌平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苏舜钦集》[宋]苏舜钦撰,沈文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中下册)[宋]欧阳修撰,洪本健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先集编年校注》[宋]张先撰,吴熊和、沈松勤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中下册)[宋]梅尧臣撰,朱东润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宋]姜夔撰,夏承焘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晏词笺注》[宋]晏殊、晏几道撰,张草纫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真集笺注》(修订本)(上下册)[宋]周邦彦撰,罗忼烈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嘉祐集笺注》[宋]苏洵撰,曾枣庄、金成礼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东坡乐府笺》[宋]苏轼撰,朱孝臧编年校注,龙榆生校笺,朱怀春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苏轼诗集合注》(全六册)[宋]苏轼撰[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欒城集》(上中下册)[宋]苏辙撰,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谷诗集注》(上下册)[宋]黄庭坚撰[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宝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谷诗注续补》[宋]黄庭坚撰,陈永正、何泽棠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谷词校注》[宋]黄庭坚撰,马兴荣、祝振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淮海集笺注》(上中下册)[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宋]秦观撰,夏承焘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后村词笺注》[宋]刘克庄撰,钱仲联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与义集校笺》[宋]陈与义撰,白敦仁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于湖居士文集》[宋]张孝祥撰,徐鹏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樵歌校注》[宋]朱敦儒撰,邓子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宋]李清照撰,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宋]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宋]陆游撰,夏承焘、吴熊和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剑南诗稿校注》(全八册)[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范石湖集》[宋]范成大撰,富寿荪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荆文公诗笺注》(上中下册)[北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高克勤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芦川词笺注》[宋]张元干撰,曹济平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令集》[宋]王令撰,沈文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揭傒斯全集》[元]揭傒斯撰,李梦生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雁门集》[元]萨都剌撰,殷孟伦、朱广祁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寅集》[明]唐寅撰,周道振、张月尊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青丘集》(上下册)[明]高启撰[清]金檀辑注,徐澄宇、沈北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汤显祖戏曲集》(上下册)[明]汤显祖撰,钱南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汤显祖诗文集》(上下册)[明]汤显祖撰,徐朔方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宏道集笺校》(上中下册)[明]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白苏斋类集》[明]袁宗道撰,钱伯城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珂雪斋集》(上中下册)[明]袁中道撰,钱伯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震川先生集》(上下册)[明]归有光撰,周本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谭元春集》[明]谭元春撰,陈杏珍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辰鱼集》[明]梁辰鱼撰,吴书荫编集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隐秀轩集》[明]锺惺撰,李先耕、崔重庆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子龙诗集》[明]陈子龙撰,施蛰存、马祖熙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玉戏曲集》(上中下册)[清]李玉撰,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顾亭林诗集汇注》(上下册)[清]顾炎武撰,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渔洋精华录集释》(上中下册)[清]王士禛撰,李毓芙等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牧斋初学集》(上中下册)[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牧斋初学集诗注汇校》(上下册)[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卿朝晖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牧斋有学集》(上中下册)[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牧斋杂著》(上下册)[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纳兰词笺注》(修订本)[清]纳兰性德撰,张草纫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两当轩集》[清]黄景仁撰,李国章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敬业堂诗集》[清]查慎行撰,周劭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大櫆集》[清]刘大櫆撰,吴孟复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瓯北集》(上下册)[清]赵翼撰,李学颖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安雅堂全集》[清]宋琬撰,马祖熙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小仓山房诗文集》(全四册)[清]袁枚撰,周本淳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吴梅村全集》[清]吴伟业撰,李学颖集评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樊榭山房集》(上中下册)[清]厉鹗撰[清]董兆熊注,陈九思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鼐撰,刘季高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忠雅堂集校笺》(全四册)[清]蒋士铨撰,邵海清校、李梦生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秋笳集》[清]吴兆骞撰,麻守中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下册)[清]黄遵宪撰,钱仲联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岭云海日楼诗钞》[清]丘逢甲撰,丘铸昌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瓶水斋诗集》(上下册)[清]舒位撰,曹光甫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龚自珍全集》[清]龚自珍撰,王佩诤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龚自珍诗集编年校注》(上下册)[清]龚自珍撰,刘逸生,周锡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恽敬集》[清]恽敬撰,万陆、谢珊珊、林振岳标校,林振岳集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维崧集》(上中下册)[清]陈维崧撰,陈振鹏标点,李学颖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

《水云楼诗词笺注》[清]蒋春霖撰,刘勇刚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归庄集》[清]归庄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苞集》(上下册)[清]方苞撰,刘季高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全四册)[清]蒲松龄撰,张友鹤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清]吴敬梓撰,李汉秋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书者,述也,以文字记述事物者也,书之含义甚多,今人称述书为书籍,为别于书法言也。书籍之肇始甚早,文字发明之后,即有书籍。不过,各代所用书写之质料,及其装订之形式,多有不同耳。从古至清,所有之书籍,以其形式可分为三期。由古至周末,为简牍时期;由秦至唐,为卷轴时期;由宋至清,为线装时期,兹分别述之如下:

简牍时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载文者,竹木而已。载于竹者,曰简;载于木者,曰牍;连编简牍,则谓之策。古者,大事书之于策,小事则书之于简牍而已。初以刀刻,继以漆书,周宣王时,始有墨书。三代以上社会之文化,完全赖此以推进,国家之文明,亦完全赖此以保存,与后世之书籍功用正同。是简牍者,实即当时之书也,创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以韦编,其为简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时之所谓书籍者,仍为简牍也。由古至周,所有书籍完全为简为牍,故谓之为简牍时期。 卷轴时期:嗣以简牍之书写烦难,而所载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简易之时,尚足应用。及秦灭六国,事务增繁,官私文书,日益增多,以前书写之方式,在事实上已感运用不能圆滑,不适于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为狱隶。因狱隶之文字,时间有限,不能任意积压,遂由狱隶之片倡而自动发生改革。篆书之耗时也,而改篆为隶;竹木之难治也,而代以缣素。以帛作书,从此肇始。但缣素价昂,一般平民无力购用。故缣素虽兴,只于官方通行,社会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遗传之典籍文书,仍以简策保存者为多;钞录于缣素者,尚少也。迨至汉时,发明造纸,从此书写上又发生一极大之转变。盖纸为书写之惟一合适质材,有缣素之长而无竹木之短,价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后遂以纸张为书写之独用品,缣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无人使用矣。惟无论缣素或纸张,其文字均系手写,所谓书籍者亦不过手写之纸卷,并非如今日之书也。及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从此始有刻板印刷之书籍。以常理言之,刻印与抄写,其难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发明,社会景从,各种书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实竟大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经典外,其余文书仍均手抄,且以抄本为贵。此固由于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于刻印之不佳使然。盖刻印初创前无取法,办理者既非有经验之人,而从事者又系毫无训练之辈。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错误,其不受社会欢迎,固其宜也。且当时之士子,尚有一种特殊之成见,以为手抄一次,足抵目读数次。故多数上层社会家庭,仍多为其子弟聘请名师,专为指示抄写一切经史,印刷之书,概不购读。故刊印之木虽发明于隋,然终隋之世,未有特殊之进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畅行,社会心理仍贵抄录,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写矣。雕刻刷印,至此方为成功。然一般每易误会,以为一代所刻之经书,即与现之经书同。其实则相去悬殊,极为不同。盖自以缣素作为以来,直至五代所有之书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抄或刻印,均系成卷成轴,所谓邺候架插三万轴者是也。并非如今装辑成本、成册、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书。《史书》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本者,盖系统记实。非如今以卷为虚以设之符号,有名无实地。其后,以卷本之舒卷为不便,检阅烦难,乃变而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断,乃分为薄帙。及至有唐中叶,又创用叶子,即将长卷折叠成为若干叶,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折,或前清朝考之籍,无论缣素或纸张,无论手写或刻印,其形式完全为卷轴,故谓之为卷轴时期。 线装时期:至宋,因长卷之种种不便,遂依据叶子之格式,而改进为今日之线装式。即将一叶分割,使不连续,以一叶为一板,一叶为变易,但在检阅上、诵读上以及收藏,其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计也。故吾人所读之线装书,其实际肇始于宋,为时仅千年。宋以前,绝未有线装书也。文字多为刻印,抄写者甚少。至宋仁宗庆历中,有布衣毕升为活板,用胶泥刻字,从此又有活字印板之发明。元王桢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较经济,但在书籍上,固与刻印无殊也。总之,自宋至清,其书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为线装,故此时期谓之为线装时期。清末则渐有洋装,民国后且有取线装而代之之势,其形式与装订,尽人所悉,毋庸赘述矣。 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

写刻情形:

按照写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为祖本、写本、影写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学中的专业术语。中国古籍中无论是刻本或是写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书年代的本子最为真实完整,错误也最少,称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如民间流传的《推背图》等。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衲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清初人宋荦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现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发现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中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中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刊刻时代:

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现能见到的多是刻经,有敦煌发现的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刚经》,吴越所刻《宝箧印经》等。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刻书地域: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中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中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刻书性质:

根据刻书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连《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传情况:

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它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20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