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是弥勒佛为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弥勒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为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弥勒佛,第1张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自从佛教从古老的印度传入中国,佛教的种子便在中国生根发芽,开始修建庙宇,铸造佛像,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僧人,也有很多的国人愿意信奉佛教,相信佛祖的因果轮回,人们心中也认为是要吃斋念佛,印象中那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和尚是很少的,为什么和尚一定要吃素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在佛教之中有记载,不食三不净肉,这个原因和一位君王有关,那就是梁武帝,他有心中的推崇,推行素食,规定所有的和尚都必须食素,不得吃任何肉类的食物。

佛经中记载着和尚不能吃肉

在早期的佛教中,记载着不时三不净肉,就是亲眼见到此肉为自己所杀,亲耳听到此肉为自己所杀,见到有动物被杀的痕迹,在《梵网经》中也写到,如果佛教徒吃了肉,那么就会破坏他自己宽广的胸襟,延误自己的修行,也会使世间的凡人远离自己,在《入愣伽经》中也写到,这世间的生死流转,怨恨相互连结,都是吃肉所导致的,同时还会增长贪婪。

爱好佛教的梁武帝规定了和尚必须食素

梁武帝虽然是一代皇上,但他却信奉道教,同时它还是一个忠诚的佛教徒,史书中曾经记载,梁武帝信奉佛教,而且她非常爱学习,精通各种佛教书籍,后来还给各种佛教书籍做注释,有时还去寺庙中给和尚做讲座,在《广弘明集》中,记载了梁武帝是如何推行素食,梁武帝下诏禁止用动物作为祭祀品,要求佛教徒吃素,所以我国的一些僧人食素的习惯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所以,从佛教古籍中的记载,到梁武帝推行吃素,僧人吃素的这个传统便一直保留了下来。

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即四谛圣法,僧宝就是最初被度的五比丘。

三宝,即佛、法、僧或者觉、正、净。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起来的,因此三世佛有纵横之分。

横三世佛指东方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

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

纵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扩展资料:

一、三身佛,即清净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佛或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二、纵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

三、横三世佛,即西方阿弥陀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或西方阿弥陀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例如,德政禅师所住持的少林禅院大雄宝殿就是供养的西方阿弥陀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

-三宝佛

1、平等性不同:

佛与神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佛”的平等性与“神”的权威性。

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佛教是不承认“神”的权威,佛教将“神”认知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众生,稍比人道多一点殊胜而已,也具有人道不可思议的神通,通常乐受多于苦受。

2、地位不同:

西方“神”的概念是:“自有,永有。”、“全知,全能。”、“万物之创造者。”,神与人是“能造”与“被造”的关系,人永远是神的子民。

佛:梵语译意是“觉者”之意,即自觉,觉他,觉万法。这个觉自性的醒悟,是摆脱五蕴,万法等一切生灭法,直接引导至不生不灭的“实相”。即“人人皆可作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3、生死不同:

东西方宗教中的“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不死。所不同的是,一个是“自有,永有”,一个是人可以修成。

佛认为福报享尽时,仍会堕落轮回。所以即是神,也有生灭。生灭之根本即为因缘果报,缘生缘灭本属幻化,常受到自身因缘牵制未得解脱,因此不得自在。

扩展资料:

佛陀:

亦译作“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意译为“觉者”、“知者”、“智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开导众生觉悟)、觉行圆满(彻底的觉悟,究竟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数。

如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信仰面很大的还有毗卢遮那佛(大日佛)等。从佛身说,佛有三身:既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但,佛陀,这个词还有更深的含义。

如果一定要对“佛陀”这个词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拥有“四身五智”的无上智慧者。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

凤凰网-“佛陀”与“神灵”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一般以燃灯佛代表过去诸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诸佛,弥勒尊佛代表未来诸佛。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

据吉藏之观无量寿经义疏载,大乘认为以空间而言,有十方佛之存在;以时间而言,有三世佛之普现。然小乘则不主张十方之说,而仅论及三世佛,且谓一世仅有一佛。(信佛功德经、观无量寿经、法华经方便品)

扩展资料

出处

《法苑珠林》卷十六:“我见过去佛初成道时,咸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太祖皇帝 初幸 相国寺 ,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 赞宁 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解释: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过去佛

-三世诸佛

是中国的神话只有天地人的体系,并不是全世界的神话都要这样,希腊神话的里神甚至都是有人格的,也有坏的,宙斯还有很多私生子呢。每个国家的神话体系都是不一样的,儒释道三家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佛教传到中国来,跟中国文化很好融合,已经本土化了。日本的朝鲜的佛教都是中国化的佛教。其实佛教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了。所以才会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就是泰国东南亚那种,印度也有很多。

中国的神话体系也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就像是地狱这个概念是佛教里面的,阎罗王也是佛教里面的。这在地藏经上都有记载。其实中国的神话体系,好多神仙都是来自于佛教。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图,讲的是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的世界观,分为六道,天人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他们把所有的众生都归类为这六道。佛教天的系统,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六层天,最下层是四天王天,这个也融入中国的神话里面了,四大天王。再上面一层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和四天王天的天主在佛教里面称为帝释天,佛教徒一般认为道教里面的玉皇大帝就是帝释天。再上面一层夜摩天,再上面一层就是兜率天,兜率天分为内院外院,兜率内院由弥勒菩萨主持,是好多佛教徒的一个向往的净土。外院还是欲界天人居住。兜率天以上是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就是魔王波旬。兜率天以下的天修十善业就能往生,修的越好天越高。但是兜率天以上都需要休习禅定才能去。

接下来就是色界了,共18层天,修上品十善和禅定才能来到这里。禅定到了初禅,一共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就是大梵天统治的民众,辅佐他的大臣,还有他自己居住的天。因为大梵天生于万物之前,他认为自己造物主,所以有人说基督教等一神教的造物主就对应佛教里面的大梵天。二禅也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光音天用放光来交流信息。三禅也是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有九天,从下到上,无云天福生天,第三层并列两个天,广果天和无想天,无想天是外道休习无想定去的天。广果天以上的五层天,就是证果位的圣人才能去的,他们已经断除了欲界的烦恼,不用再下去了。最顶层是大自在天,婆罗门教的上神湿婆就住在这天。这是色界。

无色界有四层天,根据所入禅定的深浅来区分。最上面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无色界有人说是在大自在天上面,还有人说没有住处,我个人感觉一种比较哲学的状态,不懂。而佛陀是出离这三界的觉悟者,他无生也无死。他不是造物主,也不是神。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