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略的科研情况
1、《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联合日报·文史周刊》2006年10月28日
2、《四库学根基的夯实之作》 《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2月24日
3、《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的杰作》 台湾《书目季刊》2005年第39卷第1期
4、《高亨著作集林的编纂出版和学术意义》 《光明日报》2005年8月11日
5、《论朱熹诗集传所定诗旨与诗小序之间的关系》 《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
6、《墨家学说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关于墨家的立说根据、核心思想和价值原则》 《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简论欧阳修诗本义的特点和得失》 《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
8、《毛诗故训传标兴含义新解》 《晋阳学刊》2003年第3期
9、《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文献》2003年第2期
10、《论两汉文献的构成特点和整理现状》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1、《百年学术名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文史哲》2002年第6期
12、《默默耕耘 老学不倦—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学行记略》 《炎黄文化研究》2002年第9期
13、《论东汉朝廷对今文经学经本家法的保护和校理》 《学术交流》2002年第6期
14、《论两汉鲁诗学派》 《晋阳学刊》2002年第3期
15、《论诗序的主体部分可能始撰于孟子学派》 《诗经研究丛刊》2002年第3辑
16、《论诗序主体部分的完成不能早于战国中期》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学苑出版社
17、《论两汉经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8、《关于隋唐四大类书》 与董治安先生合作 《海峡两岸文献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 《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
20、《试论韩诗学派的品格特征》 《学术交流》2001年第5期
21、《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2、《论毛诗在两汉今古文斗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3、《诗序的主体部分写定于毛传之前的文献依据》 《诗经研究丛刊》2001年创刊号
24、《从兴的角度对诗经中某些部分创作年代的推测》 《福建论坛》2000年第6期
25、《论毛诗的经本及其学派归属》 《福建论坛》2000年第3期
26、《论朱熹与唐仲友间的一桩公案》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7、《李焘著述考辨》 《文史》2000年第1辑
28、《从传序的关系论诗序的写作年代》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学苑出版社
29、《刘向校书同僚学行考论》 《文献》1998年第3期
30、《班固的从祖父班斿》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31、《毛诗的时代性质及其传授渊源考略》 《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32、《两汉文献的现状与两汉全书的任务》 《文史哲》1998年增刊
33、《论高亨先生的周易校勘学》 《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4、《侯苞侯包侯芭考》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35、《清中叶栖霞学者牟应震的行年和著述》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5年第3期
36、《试论姚振宗的别录七略辑本》 《古籍研究》1995年第1期
37、《李焘事迹编年》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4年10月齐鲁书社
38、《喜见藏书史研究之新篇章——评山东藏书家史略》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4年第2期
39、《评曹之先生的中国古籍版本学》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年第4期
40、《试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著录依据和著录方法》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3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41、《正史艺文志补志浅说》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2、《试论清季目录学家姚振宗》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1年9月山大出版社
43、《评列女传译注》 《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44、《宋代的国家藏书》 《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
45、《从正史艺文志谈补志的得失》 《图书馆工作》1990年第3、4期
46、《论四库全书总目类目设置之得失》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9年第2期
47、《杨守敬与日本访书志》 《文献》1989年第1期
48、《李平心与生活全国总书目》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7年第4著作 1、《野菜博录校释》 2006年1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2、《毛诗名物图说》 2006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3、《高亨著作集林》 编校组主要成员 2004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李焘学行诗文辑考》 2004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5、《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2004年1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6、《宋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4年4月商务印书馆
7、《唐代四大类书》 副主编 2003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8、《诗经要籍提要》 执行编辑、主要撰稿人 2003年8月学苑出版社
9、《离骚全图校释》 2003年4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10、《毛诗品物图考》 2002年8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11、《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 与王绍曾先生等合作 2002年4月齐鲁书社
12、《诗经要籍集成》 执行编辑 2002年学苑出版社
13、《南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1年10月商务印书馆
14、《二十五史外人物总传要籍集成》 副主编 2000年10月齐鲁书社
1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常务编委、主要撰稿人 2000年9月中华书局
16、《两汉全书》第一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17、《两汉全书》第二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18、《汉书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1999年5月商务印书馆
19、《山东文献书目》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3年齐鲁书社
20、《世界百科名著大词典》 图书馆学与综合学科卷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2年11月山东教育出版社 1、《两汉全书》,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委会主要成员,自1996年立项至今,先后整理《毛诗传笺》、《史记》等要籍,凡200余万言。
2、《中华儒藏·诗经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与董治安先生、郑杰文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3、《汉魏之际山东经学现象探析》,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与庄大钧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4、《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与刘心明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1、《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200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2003年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论毛诗序的写作年代》,2002年获中国诗经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获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200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
8、《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0、山东文献书目》,1994年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11、199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首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硕士生二等奖。
在《古汉语研究》《古文字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北方论丛》《学术交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籍研究》《长江学术》《长安学术》《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燕赵学术》《华夏文化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郭锡良、江蓝生、竺家宁、沈培等都曾或引用或给予较高的评价。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全文转载、摘评、引用为参考文献近四百次。 2001年以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汉语史、金文等方面的) 1.《<五灯会元>中的是非问句与选择问句》,《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1期 2.《副词“也”的产生与发展》,《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期 3.《副词“都”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5期 4.《<太平广记>中的范围副词“都、全、了”试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 5.《“应该”类助动词的发展》,《学术交流》2002年4期 6.《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4期 7.《<儿女英雄传>中的程度副词述评》,《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4期 8.《从程度副词的来源看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与中国学》(韩国岭南大学)2003年2期 9.《程度副词“好”的产生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2期 10.《程度副词“非常、异常”的产生与发展》,《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 11.《<朱子语类>中的“十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2期 12.《<红楼梦>中“尤最”副词探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期 13.《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期 14.《试论<三言二拍>中的双音程度副词》,《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2期 15.《试论副词“全”的产生与发展》,《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16.《古代汉语中双音程度副词的产生与发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3期 17.《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论丛》2005年3期 18.《试论副词“总”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年 19.《金文“于”字用法初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 20.《金文“于”并列连词用法辨正》,《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5期 21.《试论“既”字在金文中的用法》,《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22.《金文中的连词“而”》,《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3.《两周金文中否定副词“毋”的特殊用法》,《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 24.《两周金文中的无指代词》,《长江学术》2006年3期 25.《两周金文“亡”字用法初论》,《古籍研究》(2006·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西周金文中“休”字的一种特殊用法》,《华夏文化论坛》(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7.《两周金文指代词“是”“兹”“之”用法之别》,《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28.《两周金文中连词“则”的用法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2期 29.《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30.《两周金文中“乃”字的词性和用法》,《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31.《李白诗歌中“何”字的运用特点》,《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金文“在”字词性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6期 33.《殷周金文中“咸”的特殊用法》,《古汉语研究》2008年1期 34.《两周金文中的“偕同”义介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 35.《两周金文中的祈求义动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36.《两周金文宾语前置句简论》,《华夏文化论坛》(第三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7.《两周金文“暨”字用法释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 38.《两周金文助动词释论》,《殷都学刊》2008年4期 39.《两周金文介词“以”、“用”用法比较》,《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5期 40.《杜诗中“一”字的运用特点》,《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 41.《两周金文中“雩”的词性和用法》,《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1期 42.据金文补正《古代汉语》的若干注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2期 43.《殷周金文中的特殊句型》,《燕赵学术》2009年春之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年 44.《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45.《殷周金文中的征战类动词》,《北方论丛》2009年4期 46.《殷周金文中的运动类动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4期 47.《两周金文中“休”的词性和用法》,《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7期 48.《两周金文心理动词试论》,《华夏文化论坛》第四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49.《先秦汉语叹词试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5期 50.《两周金文语法札记(四则)》,《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6期 51.《两周金文叹词初论》,《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期 52 《两周金文中“用”的词性和用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期 53 《两周金文并列连词初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 54 《殷周金文范围副词释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55 《殷周金文词汇研究综述》,《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2期 56 《殷周金文中的赐予义动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57 《殷周金文动词类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 58 《两周金文“承继”类动词试论》,《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6期 59《殷周金文虚词研究述要》,《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60《两周金文第一人称代词述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1期 61《两周金文中的“奉事”类动词》,《长安学术》(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2月。 62《殷周金文语法研究综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 期。
资金不足、专业人才不够等等。
1、资金不足。古籍保护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包括古籍修复、数字化保存等多个环节。但是由于预算限制或者其他原因,许多机构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来保护古籍。
2、专业人才不足。古籍保护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进行,如古籍修复师、文物鉴定师等。但是由于行业发展不足,许多机构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本文2023-08-07 04:00: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