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葫芦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大葫芦的别名 3 来源 4 生境分布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大葫芦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大葫芦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大葫芦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大葫芦 1 拼音
dà hú lú
2 大葫芦的别名葫芦壳
3 来源葫芦科大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gourda Ser,以果皮入药。
4 生境分布华东。
5 性味甘,平。
6 功能主治
利湿消肿。主治面目浮肿,大腹水肿,脚气肿胀。
7 大葫芦的用法用量05~1两。
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大葫芦的方剂 抽葫芦酒
:chōuhúlújiǔ处方:抽干葫芦(焙,为末)。功能主治:腹大周身肿。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调
獭骨丸,恒欲食脍者。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前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葫芦饮úlúyǐn处方:苦葫芦瓢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气黄。病人初得,先从两脚黄肿,大小便难,心中战悸,面
七百五十丸:七百五十丸组成:葫芦巴100个,破故纸100个,丁香100个,荜澄茄100个,大椒100个,巴豆2
沉香内消丸香(炒)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疝气,阴囊肿大,或左右肾偏,结核
更多用到中药大葫芦的方剂用到中药大葫芦的中成药 葫芦素片
,饭后服。极量:一次6片。注意服用剂量不得随意加大,孕妇及严重消化道溃疡患者忌服。规格每片01m
瓜蒂B、E的混合物有抗肝炎作用;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大鼠,能降低谷丙转氨酶、减少肝细胞的疏松变性、坏死
龙虱补肾酒63g熟地黄356g大枣20g*羊藿469g葫芦巴113g制法:以上二十一味,用45度白酒13
透骨镇风丸,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性状:本品为黑棕色的大蜜丸;气香,味
参桂再造丸直或微波状,明暗相间,边缘平整。淀粉粒单粒,呈类葫芦形,类斜方形或不规则,有的一端尖突,有的呈瘤状或
更多用到中药大葫芦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大葫芦 《疡医大全》:[卷十九腋臂指掌部]腋痈门主方
验方葫芦巴焙研,三钱,木瓜酒调服。《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1911年
《医林改错》:[卷下怀胎说]抽葫芦酒治腹大周身肿。自抽干葫芦,焙为末,黄酒调服三钱。若葫芦大,以黄酒入内煮一时,服酒颇效,取其自抽之义。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小疵]无名肿毒痤者疮疖也。大如酸枣。赤肿而有脓血。宜羊角散服之。葫芦化毒丹涂之。羊角散治痤及毒赤斑。羊角连内骨烧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八补益方序]葫芦巴丸为末。入硫黄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太平圣惠方》宋·淳化三年王怀
《疡医大全》:[卷三十八蛇虎伤部]祛蚊门主方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 21 拼音名 22 接骨木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归经 26 功能主治 27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 28 备注 29 摘录 3 《中华本草》:接骨木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接骨木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栽培 39 性状 310 化学成份 311 接骨木的药理作用 312 鉴别 313 性味 314 归经 315 功能主治 316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 317 注意 318 附方 319 各家论述 32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接骨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接骨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接骨木 1 拼音
jiē gǔ mù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21 拼音名
Jiē Gǔ Mù
22 接骨木的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陜西]
23 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24 性味
甘、苦,平。
25 归经归肝经。
26 功能主治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27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
28 备注(1)同属植物下列2种在不同地区同等入药:毛接骨木Sambucus buergeriana Blume;无梗接骨木Sambucus sieboldiana Blume ex Graebn。
(2)对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可配合老鹤草、防风、桑枝、红花等,亦可单位煎汤乘热熏洗患处。治跌打损伤、瘀阻疼痛等症,可配合透骨草、当归、川芎、赤芍等药同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玉米须、车前子等同用。
29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接骨木31 出处
出自《唐本草》
32 拼音名Jiē Gǔ Mù
33 英文名Williams Elder Twig
34 接骨木的别名木蒴藋、续骨木、扦扦活、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铁骨散、接骨丹、七叶金、透骨草、接骨风、马尿骚、臭芥棵、暖、骨树、自草柴、接骨草、青杆错、白马桑、大接骨丹、大婆参、插地活、公道老、舒筋树、根花木、木本接骨丹、九节风、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及西洋接骨木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Sanmbucus williamsii Hance var miquelii (Nakai)YCTang[Sbuergeriana Blvar miquelii Nakai]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切段晒干。
36 原形态1接骨木 薄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老枝有皮孔,贿民淡黄棕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3对,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侧生小叶片卵圆形、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127cm,先端尖,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5cm的柄,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长约2cm的柄,揉碎后有臭气。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长511cm,宽414cm;具总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花小而密;萼筒杯状,长约1mm,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筒;花垸蕾时带粉红色,开后白色或淡**,花冠辐状,裂片5,长约2mm;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子房3室,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35mm,黑紫色或红色;分核23颗,卵形至椭圆形,长2535mm,略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毛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3对,小叶片主脉及侧的基部被明显的长硬毛,小叶柄、叶轴及幼枝被**长硬毛;花序轴除被短柔毛外还夹杂着长硬毛。
3西洋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枝具明显凸起的圆形皮孔;髓部发达,白色。奇数羽状复叶13对,通常2对。果实亮黑色。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分于林下、灌丛或平原路旁。
2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松林和桦木林中山坡巖缝、林缘等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
3我国山东、江苏、上海等地民间和庭园引种栽培。原产欧洲。
38 栽培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较强,对气候要求不严;喜向阳,但又是有梢耐荫蔽。以肥沃 、疏松的土壤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采用育苗移栽法。有2月发芽前,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2025cm长的插条,每个留有3个小上芽节,最上和最下面的芽节要距剪口115cm。然后在整好的地上,开3m宽的畦,按行距26cm开横沟,深1620cm,每沟放插条1520根,插条的量上一个芽节要露出地面,然后覆土半沟,压紧,再盖细土与畦而齐平。移栽在当年冬季落叶后或明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按行株距各1318m开穴,深2125cm,每穴移苗1株,填土压紧,再盖土使稍高于地面。
田间管理 苗高1317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追肥;6月进行第2次。肥料以人畜类水为主,移栽后23年,每年春季和夏季各中耕除草1次。
39 性状性状鉴别 接骨木 茎枝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512mm。表面绿褐色,有纵条纹及棕黑色点状突起的皮孔,有的皮也呈纵长椭圆形,长约1cm。皮部剥离后呈浅绿色至浅黄桂冠色。体轻,质硬。加工后的药材为斜向横切片,呈长椭圆形,厚约3mm,切面皮部褐色,木部浅黄白色至浅黄褐色,有环状年轮和细密放射状的白色纹理。髓部疏松,海绵状。体轻。气无,味微苦。
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有呈螺状或网状加厚的细胞群,内侧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有时可见石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髓细胞有时显的单纹孔。本品皮层、韧皮部及髓部的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砂晶。
310 化学成份西洋接骨木含接骨木花色素甙(sambicyanin)[1],花色素葡萄糖甙(cyanidol glucoside)[2],还含氢基酸(iridoid gluc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4]
311 药理作用接骨木煎剂灌胃20g(生药)/kg,对小鼠(热板法)有镇痛作用,作用强度次于吗啡,优于安乃近,服药后的小鼠呈安静状态。同属植物无梗接骨木Sambucus sieboldiana的水或醇提取物对小鼠注射有利尿作用,此作用并非由其中所含的无机盐引起;利尿同时常导致小鼠下泻。
312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5g,加水50ml,室温浸泡过夜后,滤过,滤液在60℃水浴中加热10min,趁热滤过,取滤液5ml于小试管中,密塞,强列振摇,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泡沫,持续10min以上。(检查皂甙)
313 性味味甘;苦;性平
314 归经归肝经
315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风疹;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316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或研末撒。
317 注意孕妇忌服。《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318 附方①治打损接骨: 接骨木半两,好乳香半钱,赤芍药、川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未,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抐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②治肾炎水肿: 接骨木三至五钱,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③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外敷。 (《上海常用中草药》)④治漆疮: 接骨木茎叶四两,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319 各家论述《本草新编》:接骨木,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独用之以接续骨节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但宜生用为佳。至干木用之,其力减半,炒用又减半也。
320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接骨木的方剂 行瘀煎
:xíngyūjiān《产科发蒙》卷三:组成:接骨木、红花、当归、芍药、桂枝、山楂子、栀仁、川芎、
五仙丸生用),黑豆1升(汤浸,去皮),白桑柴灰2升,接骨木灰1升。主治:伤折筋骨。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
顺血散1钱,大黄1钱,沉香1钱,茯苓1钱,甘草3分,接骨木5钱。主治:一切金疮扑损及产后血晕。用法用量:
三七伤药片05g、骨碎补4922g、红花1575g、接骨木7875g、赤芍875g。具有舒筋活血,散
独神散科选粹》卷三:方名:独神散组成:章漆树皮(一名接骨木,一名继骨肉,一名野黄杨)。主治:肺痈。用法用
更多用到中药接骨木的方剂用到中药接骨木的中成药 三七伤药片
05g、骨碎补4922g、红花1575g、接骨木7875g、赤芍875g。具有舒筋活血,散
三七伤药颗粒5g、骨碎补14766g、红花4725g、接骨木23625g、赤芍2625g制法:以上八味
三七伤药胶囊05g、骨碎补4922g、红花1575g、接骨木7875g、赤芍875g制法:以上八味,冰
接骨丸要》引《本事》:方名:接骨丸别名:接骨丹组成:接骨木半两(即蒴藋也),乳香半两,赤芍药1两,当归1
肿节风:九节茶、九节风、接骨莲。接骨金粟兰、肿节风、接骨木、九节茶、山鸡茶。来源:肿节风为金栗兰科植物草
更多用到中药接骨木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接骨木 《证类本草》:[卷第十四]接骨木
接骨木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作浴汤。唐本
《医心方》:[卷第十八]治折破骨伤筋方第二十一,以水二升,酒二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又方∶接骨木者,煮服依苏方木法。(今按∶接骨木水煮洗之,又
《普济方》:[卷三百十折伤门]续筋(附论)。又有近水生似红蓝。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用接骨木煎汤浴之。(接骨木高三丈许。花叶都似蒲英水芹辈
《本草新编》:[卷之四(征集)]接骨木接骨木,味苦、辛,气平,有小毒,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易起死回生。折伤吞酒,风痒汤浴。只用之以接续骨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接骨木少林绝技
内家绝学
内丹古籍
武林绝技
现代武学
| 首页 | 文章频道 | 下载频道 | 频道 | 交流论坛 | 聊天室 |
|
文章频道首页
|
新闻动态
|
武林绝技之家
|
网友天地
|
书籍介绍
|
网站最新公告
|
最新公告: 原式老架玉环桩网络教学最后优惠期限 [海风 2005年5月2日] 申请连接的请注意,如果在贵站没发现本站的首页连接将不于通过认证 [海风 2005年4月10日] 五、一太乙混元内功面授班 [海风 2005年3月24日] 玉润大千 环中正法----玉环桩精修班 [海风 2005年2月24日] 网站启用新域名,大家以后就用这个进入(http://wwwwulinjjcom/) [海风 2005年2月24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武林绝技之家 >> 文章频道 >> 武林绝技之家 >> 少林绝技 >> 正文 2006年2月6日 9:55:49 星期一
凌空点穴术 热
凌空点穴术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822 | 更新时间:2003-11-28 | 文章录入:admin ]
凌空点穴术
凌空点穴术,精微奥妙,凶狠凌厉,非有德者不传。此术因杀人伤人易如反掌,故师传弟子时必命其立下重誓,不至危及习者性命之地步,决不使用此术,故历来知者习者甚少。
凌空点穴之术,要循序渐进。初习百日,以指触人,无不痛入腠理。至此以后,切不可轻与人试功。至大成境界,则不须以指触敌,距敌丈外运气于指,指至气亦;凌空而至,顽敌立倒。若外再加修子午流注之技,则无论何种护身功夫,遇此技必气破中穴,死伤只在俄顷之间。
此术相传从空门传出,习者宜体佛门强身御侮之旨,不可好勇斗狠轻伤人命,否则,害人即害己,切切慎之!
此凌空点穴术分内功、眼功、外功三部,现分述于下。
内功:
一、习者于每日清晨5至7时起床,先到室外空气清新之处站立。双脚与肩宽,双手叉腰,沉肩坠肘,以鼻匀、深、长地吸气,然后尽力以口吐出。如此呼吸三至五度,回到室内,进入内功训练。
习者盘双腿于床上,如不能双盘,则单盘、自然盘,甚至坐在椅上双脚垂放地上均可。挺胸竖脊,使头顶百会与会阴穴成一直线,但不可生硬勉强。双手重叠手心向上,右手放在左手心上,两大拇指轻轻相抵,沉肩坠肘,全身放松。然后意念下照小腹丹田穴,吸气时意想宇宙中之真气如气柱般进入丹田小腹,呼气时意想小腹中之气由大团而凝聚成鸡蛋大小之气珠,此珠洁白而发出强烈白光。呼吸均须柔和缓慢,否则,过快而难以入静。按上法练习半小时至45分钟后,下床轻轻活动手脚,使全身慢慢活动开来。
活动至身体微微发热后,再习运气之法。习者双脚分开约两尺宽,双膝微屈成高桩马步站立(不致浪费体力),双手握拳,拳心向上,抱于两腰侧;沉肩坠肘,头正身直,百会与会阴仍成一线,全身放松。然后身体微向左转,右手臂内旋,食指伸出指向前方,同时鼻匀、深、长地呼气。意念气自丹田经膻中至肩井,再经肘部曲池穴运至食指。开始宜慢,熟练后可适当加快。吸气时也宜匀、深、长,同时右手臂外旋收回于腰间,意念气由原路线返回丹田。然后呼气,左手内旋伸出、气运左食指,各要点与右侧同。如此运气15分钟,气沉入丹田,自然收功。
以上为清晨练习之内功,习者另须每日下午习指功之硬功。其法为用指由轻至重,由少至多点打木桩或木板,左右指均练到。练至半年之后,可点打石碑石块,不可急于求成,以防受伤。点石块时宜再点砂袋,以收刚柔相济之效。
眼功:
习者于每日空气清新之时,于光线明亮处自然站立。先闭目,头不动,只以眼珠在眼眶中活动。双目按左上一上中一右上一右中一右下一下中一左下一左中 ̄左上之路线转动七圈,然后按此八个点反向又转动七圈,紧闭目几秒钟,然后忽然尽力睁开。再睁眼进行上述功法,开闭目共为一次,行七次。
转睛之后,眼睛休息片刻,再续行下面功法。习者远眺十米开外之树叶,细细数清,不求快速,只求准确。此步功法练熟,则不数树叶,改数石子。习者手握数颗指头大小之石子,一把撒在地上,要求一眼数清石子之数目。练至一下能数清49颗,则改数郊外之活动物体,如鸡群鸭群。此步功夫稍难,循序渐进自可达到。至一眼数清鸡鸭数目后,习者再改数地上之蚂蚁。因蚂蚁密集而小,又时时爬动,故此步功夫更难。当数至一眼看清49只蚂蚁(或稍多)则此步功夫已成。
外功:
外功者,非指前习之指力硬功。习者于高处垂下一棉线,线头系一小团棉花,比指头稍大,高与习者高马步站立之胸口齐平。习者高马步站于前,距棉球一臂长,然后以食指刺击之,务必以指头击中为准。然后不待棉球静止,双手食指互相击刺,于棉球动荡中点刺之,练习十五分钟。
然后习者以木棒制一木人,大小约与其人相同。下端固定,木人身上相应标出穴道。死穴用红色,伤残穴用蓝色,小穴用黑色,如此了了分明,便于习练。如无木材,则用白布绘一人之正、侧、背三面,仍标上穴道,挂于墙上击刺之。
上述击刺木人功夫纯熟后,习者须将木人(或人体挂图)移至暗室之中,依法勤习点打功夫。习者认穴点穴须了了分明,一丝不苟,功夫才可日臻深厚。
以上三功练熟后,一般武林人士均非敌手。然此功之所以命名“凌空点穴术”者,实功外有功,方可凌空点穴制敌,否则,仍须触敌而收制敌功效,故此三步功熟练后,习者欲求凌空之效,须加习下步功法。
习者于前所习之击棉球功稍加改变。即站立姿态仍同前,但须站至伸食指离棉球尚有一掌长度之处,以食指凭空点击棉球。意念丹田中之内气由小腹经膻中肩井曲池至食指,并从指尖发出击刺棉球。开始时棉球静止不动,但习者坚持习练,则棉球由微动至大动。当习至一指击去,棉球陡然向后飞荡时,可习下一步功法。
习者于无风之静室中置一蜡烛,高度同前之棉球。按击棉球之法凌空击之。初时蜡烛并无动静,习久之后,蜡烛微微晃动。学者认真习练,至一指击去蜡烛应声而灭时,则制一透明纸罩罩在蜡烛外。仍按前法习之,渐可达于烛灭而纸罩不破之地步,习者技长距离,若距一丈开外击灭蜡烛,则凌空点穴之术成矣。
注意事项:
一、初功一百天戒房事,以后也宜节制。
二、内功应从头至尾习练,功成后也须每日练习。
三、习者宜注意用眼卫生、不宜看字小之书,以免眼力受损。
四、内气强大后,不必步步意念膻中,肩井曲池,而是按此大致路线快速运
气至指。
五、练习指力硬功时,须于习后以药水洗指。其法以食盐、地骨皮等量和水煎
热,将二食指放人药水中互相摩擦,至水渐冷时将指拿出用于毛巾拭擦至千。
六、子午流注之法,近来已大白于天下。习昔可于它书求之,此不赘述。
二、指禅功
练法:以双手十指撑地双臂伸直,身体俯卧成一直线,意想丹田之气源源不断地涌向十指尖,十指缓缓深陷入地面,气流通过指尖透入大地深处,习练数分钟即可。 当能一次性坚持5分钟后,即可将双手小指减去,以8指支撑一次性可达5分钟后,再减去双手无名指,以此类推。当可练到仅以双臂二指支撑达5分钟以上时,即可将双脚垫物逐渐提高,当提高至倒立状态时,双臂二指禅倒立则可大功告成。如以双臂拇指,食指支撑更容易练成二指禅倒立,多勤加练习,则可练成一指禅倒立功,但指禅功必须按步就班练习,不可贪功暴进,以免手指受伤
功效:可表演二指禅倒立,二指走路,金刚一指禅及铁指按丁入木等!
一、 气贯龙爪
凡练习本功均以此式为开始和收功。
练法:双脚平行分开略与肩宽,高马步站立,双手左右分开抬起与肩同高,伸直成一直线,掌心向下,十指张开伸直,意想丹田之气连绵不断地象水一样涌向指尖,并从指尖喷射出来,采用细、长、匀的自然呼吸法,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保持10—15分钟即可接练后面的内容。
功效:此式为铁指功筑基之术,能迅速将人体丹田之气贯注于手指增强内劲,并可增加双手血液循环,以不致于练功之时手指受伤!
二、鹰爪功
练法:1、备一对各重10斤的圆铁球,两手各抓一个自然垂于身体左右两侧,意想丹田之气达十指,随意行走5分钟即可接练下式。
2、备酒坛一个,坛口大小以适合五指抓拿为宜,先放入10斤铁砂(亦可用河沙或石子等重物代替放入),以双手轮换上下抓提,左手类了换右手,双手共练习5分钟,当可以一次性抓提5分钟时可再加入五斤铁砂再练习,每次增加5斤,增至50斤仍能轻松抓提达5分钟之久,十指之力大异常人。
3:备20斤重的铁砂袋一个(可用绿豆或大米代替),双手快速轮换抓提,双手共练习5分钟即可,当练至一次性可轻松抓提10分钟时即可大功告成,指劲厉害非凡!
功效:十指犹如刚爪,可捏碎核桃、抓树撕皮,抓人成洞,捏碎砖块、酒杯、竹筒、折断铜钱、拔丁出板等!
四、铁叉手
歌诀:气从丹田发,瞬间五指插。
指皮退三层,有志事竟成。
十指磨锋利,肉指变铁叉。
练法:备大桶一个,盛满大米,面队桶马步站立,先吸一口气,再猛用力将手迅速插入米内,插的同时喷气,并发出“嗨”声助力,意想手深深地插入大地,并将地面击出一个深坑来,双手轮换练习共10分钟即可,100日后将桶内的米换成绿豆,插绿豆满百日后再将少许绿豆倒出,加入少许铁砂练习,并逐日减少绿豆的数量而增加铁砂,当全部换成纯铁砂练习满百日后则手指坚硬如铁,十指如铁叉般锋利威武。
功效:可瞬间洞穿牛腹,插肉成洞,击穿碗碟,戳断石条,铁指开砖,手背断砖等!
五、透骨力
练法:先用四根松紧带把一块长宽均为35厘米厚1厘米的木板四角转孔穿上带子平行拉好固定悬于空中于肩同高,面队木板站立,先吸一口气,并意想丹田之气贯于指,瞬间插击木板同时喷气,并以“嗨”声助力,意思、想手指将木板击成四分五裂,要做到快、准、狠,坚信自己必可将木板击碎,双手共练习5分钟,当练至一下即可插碎一块木板时,再加多一块,如一次性可凌空击碎五块一厘米厚的木板时即大功告成!
功效:可凌空插碎酒瓶或数厘米后的木板,用于搏击制敌迅猛厉害,一击必杀!
六、点穴功
练法:备20斤重的大米带一个吊于空中与肩同高,用中、食指二指击之,每天双手共练五分钟,当可将吊袋击荡出一米外时再往袋内加入大米,大约每十天增加2斤,练至1年即可将百余斤重的吊袋用二指击出一米以外即功成!
功效:可达指触人倒,刺击敌人要穴等,用于点穴实战格斗威力无比!
七、摧坚破硬术
表演铁指功的项目众多,现仅举几例供大家参考!
1、击破碗碟:是最容易表演的铁指功之一,先备一个大瓦碗或碟,用左手紧拿着碗,碗口略向下倾斜,将丹田之气贯于右手中食二指,瞬间猛力用指侧敲击碗的内侧,即可轻而易举地将碗击破,也可用食指一指破碗!
2、折断铜钱:备古铜钱一枚,用右手食中二指捏住铜钱的背面上下边缘处,拇指捏住正面方孔处,将丹田之气贯于三指,瞬间发力,正反二力合一铜钱即被折断!
3、抓碎核桃:手同时握2-3个核桃,将丹田之气贯于指掌,五指瞬间发力猛抓核桃立碎,功深者仅用拇食二指即可捏碎!
4、凌空碎木:备长宽均35厘米的衫木板或松木板用火烤干,用线吊起与肩同高,将丹田之气贯于右手五指,瞬间插击木板的中央,以最快的速度猛然发力木板立碎!
5、铁指开砖:备红砖三块,放在坚硬的石台上,将丹田之气贯于右手中食而指至胸前,以最讯猛的速度戳击砖的中央,并同时喷气发“嗨”声助力,即可二指断砖!
八、练功须知
1、练功1小时内手勿洗冷水,可用热水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2、每次开始及收功均需练10分钟气贯龙爪。
3、每次练功前后均需用药擦手三分钟,用药方法同铁掌功药方一样(外用药:用中药透骨草200克泡40—60度的白酒1公斤,浸20日即成铁砂掌酒,大凡修炼铁掌功者,必须用药去除铁砂之毒性,并可舒筋活血增加功力加快功效,故习练铁掌劲功者,不仅练就了硬功,更可使铁砂药性渗透入肌腕手掌,使其筋骨坚实强硬,具备杀伤力之掌力,击人即倒。本方经我多名弟子学员试用效果很是不错,比起日前社会上流行的“食盐加地骨皮”所谓之“易筋汤”方便实用得多!)。
4、多玩健身球,可以使手指更灵活,内力更充足,并有提神键脑的作用。
5、过度的性生活及饮酒会造成手指练功疼痛无法集中劲力等现象,适量无妨。
6、如受时间体力所限,可单选一两式习之功也很好,但仍需用药及习气贯龙爪。
二指禅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秘传功法,通过一定形式的久久锻炼,把全身的气与力集中到中食二指,以达到强身御敌的一种锻炼方法。二指禅,又称剪子功、点穴手、鹰爪擒拿手等,集防身、强身、祛病延年于一炉。它是由练意、练气、练力等几个方面组成,强调在怠守入静的前提下,采取连贯圆活的动作与呼吸相配合,促使肌肉筋骨的强健。功成后,手指坚硬如铁,出指无形无迹,诚乃自卫防身之绝技,克敌制胜之法宝,故被誉为“绝世奇功”、“武杯秘招”。
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由,该功长期以来一直暗自流传民间,口传心授,宁可失传,而不轻传。因之,这一罕世奇功几于湮没失传。为了让该功弘扬光大,本人不揣学洗,特将该功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虽练功数载,几易其稿,但仍有不足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一、内功练习法
1、修丹功
静坐功,双腿屈膝盘端坐于休上或地上,双盘腿、单盘腿或散盘式均可,身体脊椎要正直,百会穴与会阴穴要成一竖直线(百会穴,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会阴穴,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中间,女性在大阴唇联合与肛门的中间)。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胯,全身自然放松,排除一切杂念,两手掌心向上,左右手上下相叠,两手拇指相触,贴靠于丹田处(指下丹田,肚脐下1.5寸处)。开始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自然呼吸),意守下丹田,意念(好象)丹田里有一团火在燃烧似的,这种意念要做到似有似无,有意无意,似守非守,自然而然,只有这样才会使本功做到松、静、自然、无杂念,要求练15分钟,时间能长则更佳。在收功时,用双手掌心相对摩擦至发热、发烫,再用双手似洗脸状擦脸。本式相当重要,主要是修炼丹田内气,使之充盈,在每次练功之前必练。
2、压劲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撑掌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十指尖上翘,尽量与手腕成90度,指尖向前,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胯,排除一切杂念,开始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撑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身体两侧.上提下压,吸气时双掌上提至两肋旁,双臂弯曲.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掌用劲尽量向下压,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官穴。接着吸气双掌上提至两肋旁不能松劲,呼气双掌用劲尽量向下压,以后每次呼气要加劲,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只有这样才能劲力越宋越强,增强臂力、腕力和掌力及全身气力。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3、推山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觉,两手直臂向前成立掌状,拳心朝前,指尖向上全身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立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胸前收进推出。吸气时,双手收回至胸旁,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手掌尽量用劲向前推出至平直,呼气同时用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的收推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开始练9次,随着劲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4、分水功
两脚左右自然升立与肩同宽,两手立掌直劈向左右两侧分开,掌心朝外,指尖向上,全身要自然放松,轻闭双目,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身体要始终保持正直,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成左右立掌随着一时一吸在身体两侧缩回推出。吸气时,双手掌缩回至双肩外旁,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处:呼气时,双手掌慢慢用劲尽量向外推,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的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要保持原劲力。开始练9次,随着劲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8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5、托天功
两脚自然向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托掌直臂向上仰宫。掌心向上,指尖朝后,身体正直,全身要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胯,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向臂向上直臀成托掌状,随着一呼一吸在肩上拉回上托。吸气时双手掌拉回至肩上,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手掌慢慢用劲尽量向上托举,呼气同的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宫穴,如此一呼一吸、一技一托的练下去,呼气同时要一次比一次憎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即呼吸拉托次数越多,双手掌劲力越充足。开始练9次,随着劲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要增加至46次为宜。
6、摧劲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式,两手向前屈肘握拳与肩同高,拳心相对,拳眼朝上,身要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旧鼻做长、匀、细加深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尽量用劲握紧拳头,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劳宫穴,如此一停一紧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要求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0次,以后要增加至45次为宜。
7、鹰爪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两手直臂向前平举,手心向下,指尖朝前,双手大拇指自然朝内,指尖相对,吸气时双手掌指第一、二指关节慢慢向内屈卷收拢握扣,指根关节不动,指尖握至指根关节处;呼气时,十指尽量用劲向内拢握扣,手指不动,只要用劲即可,呼吸时均要保持原姿势,呼气同时用意念将气引至双手劳宫穴,接着吸气,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但不能松劲,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此式十分重要,主要是练习关节的劲力和提高指禅功的承受力,是练二指禅的指关节基础,开始练9次,随着指劲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8、站桩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姿势,双手掌在身前合掌,掌心相对,指尖向上,与鼻齐高,大拇指自然朝内,双臂肘部弯曲,身体要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精神贯注集中,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双手劳宜穴,不需用劲,始终自然,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一呼一吸为人次),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9、上下功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无名指和小指屈握,大拇指抵压在无名招和小指上,中食二指指节仰直成剑指式。松垂于体前,指尖向下,指背朝前,身体正直,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竖直线。全党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分、句、细的深呼吸;吸气时.两手憾慢向休前上仰起至双肩上方,双臂伸直,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上身慢慢前屈,同时带动双手,双臂伸直,剑指指尖朝地,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手指指尖,不需用劲,始终自然,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进展。渐傻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6次为宜。
10、剑指功
两脚左右开立成马步姿势。双手直臂成剑指式向前平举,指膛相对,损失向前,身体正直,全身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集中,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吸气时,右手收回于右侧腰间,手心向里,指尖朝前,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右手剑指尽量用劲向前挺臂击出,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右手剑指。接着吸气,左手收回于左侧腰间,呼气时左手剑指用劲向前击出。意念至左手,如此左右交替互换练下去,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吸气时均不能松劲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气力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45次为宜。
11。对牛功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无名指和小指屈握,大拇指按压在无名指和小指上.左右手中、食指在身前相互抵住对抿,身体要正直,全身自然放松,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呼吸;吸气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唤气时。双手中、食二招尽量用劲相抵对紧,吸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经双手中、食二指冲出,接着吸气,不能松劲,呼气时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即呼吸次数越多,双手指相对抵住越紧,只有这样才能使劲力练达指尖,同时呼吸也要配合好。开始练9次,随着功力的长进渐慢增加至18次、27次、36次,以后增加至的次为宜。
二、内外功兼修法
预备式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全身自然放松,意守丹田半分钟,以后不论练习以下任何一式都应先做预备式。
1、撑功
双手直臂,中、食二指招尖顶撑墙壁上,与肩同宽,身躯及双腿、两脚仰直并拢,不可凹腰,头应与躯体成一直线,双目轻闭,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手中、食二指撑在臂上随呼吸推动身体。吸气时,双臂弯屈,使上身贴近墙壁,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臂慢慢用劲推动身体,使之离开臂面,双臂伸直),呼气同时,要想象丹田之气经双臂中、食指冲出,如此一呼一吸练下去。呼气要一次比一次增劲,叹气均不能松劲,支撑着的手指尽量不要移动。练至能用中。食二指支撑10分钟时,则此功初有火候,接着先后用单臀中食二指支撑(左右手互换),双臂中指支撑,双臂食指支撑,同时应渐慢使双脚远离臂练至能支撑此功10分钟后则可接换下式练习。
2、指功
全身俯卧,双手直臂,中、食二指撑地,与肩同宽,身躯及双腿伸直并拢,两脚脚尖拄地,全身成一直线,百会穴与会阴穴对直,轻闭双目,舌尖轻抵上腭,排除一切杂念,用鼻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双臂中、食二指撑地,随呼吸推动身体起伏(似体操中的俯卧撑)。吸气时,双臂弯曲,使身体贴近地面,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田;呼气时,双臂用力慢慢伸直,推动身体,离开地面,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向双手,经双臂指尖冲出。支撑着身体的手指不能移动,如此一呼一吸、一起一伏练下去,练至能仅以双臂中、食指支撑身体起伏45次,以后则可陆续用砖或其它物体将双脚逐步垫高,练至能将身体全倒立练功,则此式完成,接规下式练习。
3、禅功
左手直臂,以中、食二指撑地,右手成剑指式直臀侧乎举,两脚交剪伸直靠在地上,右脚在下,左脚放子右脚聊背上,靠紧在一起,全身挺直成一斜直线,不可左右上下弯曲,用具做长、匀、细的深呼吸,左手中、食指挥地随呼吸便身体上起下伏,身体始终保持正直。吸气时,左臂弯曲,使身体贴近地面,右手剑指屈臂收在肩前,吸气同时随意念将气引至丹由;呼气时,左臂慢慢伸直,使身体远离地面成侧卧撑式,右手剑指用力向外摆臂击出,呼气同时随意念将丹田之气引至手经指尖冲出,如此一呼一吸,上起下伏的练下去,左右手互换练习,练至能左、右手各仅用中、食二指卧撑45次,以后则可陆续用砖或其它物体上将脚垫高,练至能仅用单臂中、食指撑地烙身体全倒立练功则大劝告成。
三、外功辅助法
1、卧虎功
身体俯卧,双手十指指尘及双脚趾尖着地支撑身躯,全身平直,百会穴与会阴穴对直,全身要放松,自然呼吸,做上起下伏动作。下伏时,双臂慢慢弯曲肘部,使身体接近地面:上起时,双臂慢慢挺肘伸直,远离地面,身体要始终保持平直,支撑着的手指不能移动,力尽而止,次数逐渐增多,随着指劲与气力的长进,陆续将小指、无名指、大拇指和中指减去,以后能仅以双臂食指着地,支撑着身体练为宜。
2、侧撑功
单臂五指指尖撑地,双腿仰直并拢与身体成一直线,侧卧式,身体不可左右上下弯曲,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做上起下伏动作。下伏时,手臂慢慢弯曲,使身体贴近地面:上起时,手臂慢慢捱取伸直,远离地面,不要使支撑着的手指移动,力尽而止,次数逐渐增多左右手互换练习,随着指功与气力的长进,陆续将小指、无名指和大拇指减去,以后仅以单臂中、食二指着地,支撑着身体练功为宜。
3、弹跳功
双手直臂,十指及双脚脚趾着地支撑着身躯成俯卧撑式,做上起下伏动作。下伏时,双臂慢慢弯曲肘部,使身体贴近地面:上起时,双手指及双脚用力,使身体向前/div> 少林点穴的三层功夫
第一层功夫
“点穴容易识穴难”。点穴之法主要在于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抚之。否则,如盲人看马。识穴必须认真准确,丝毫无差。具体练法是:
习点穴之法,必须先明确十二经之穴名,再熟悉各穴之位置,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其具体练法是:取较坚硬的木材,刨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绘标出某一经的诸穴,循其经络点其穴位,每日三至五次,每次三至六回。熟悉之后,改为夜晚点之,继练月余。若能在暗处点中,初艺则成,可另换一经,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8 《圣惠》卷六十二 81 组成 82 主治 8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仙拈集》卷四 91 组成 92 主治 9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金鉴》卷八十九 101 组成 102 功效 103 主治 104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八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医学纲目》卷十三引《保命集》 121 止痛散的别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25 加减 126 制备方法 127 附注 13 《圣惠》卷六十八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圣惠》卷三十六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盂诜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一一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6 《实用正骨学》 161 组成 162 功效 16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7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171 组成 172 主治 17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17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止痛散 止痛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zhǐ tòng sǎn
2 国家基本药物与止痛散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109 98 活血止痛散 散剂 15g 袋 11 中成药部分 1110 98 活血止痛散 散剂 3g 袋 2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处方柴胡45克 甘草(炙)225克 瓜篓根60克 当归 黄芩120克(一半酒,一半炒)生地黄30克
4 制法上为粗末。
5 功能主治治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作内障者。
6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临卧热服。
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15克。
7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三
8 《圣惠》卷六十二 81 组成
木香2两,紫葛1两半(锉),檀香3分,川朴消2两。
82 主治发脑结肿。
8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用醋浆水调如糊,涂在绢上,贴于肿处。候干再上,以愈为度。
84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9 《仙拈集》卷四 91 组成乳香2钱,没药2钱,人中白(煅)1两,木耳(烧存性)5钱,自然铜5钱。
92 主治受刑,肿痛不堪。
9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牛膝3钱,煎汤送下。
9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0 《金鉴》卷八十九 101 组成防风1钱,荆芥1钱,当归1钱,蕲艾1钱,牡丹皮1钱,鹤虱1钱,升麻1钱,苦参2钱,铁线透骨草2钱,赤芍药2钱,川椒3钱,甘草8分。
102 功效止痛消肿,活血通经,辟风驱寒。
103 主治跌打损伤腰骨,瘀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侧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
104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装白布袋内,扎口,煎滚熏洗。
10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1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八 111 组成黄麻(烧灰)2两,头发(烧灰)1两,乳香5钱。
112 主治折伤筋骨。
11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调下。
11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2 《医学纲目》卷十三引《保命集》 121 止痛散的别名止疼散
122 组成柴胡1两半,甘草(炙)7钱半,瓜蒌根2两,当归4两,黄芩4两(1半酒浸,1半炒),生地黄1两。
123 主治饥饱劳役,因生目内障,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者。
124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去滓,临卧热服。
125 加减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5钱。
126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27 附注止疼散(《普济方》卷六十六)。
13 《圣惠》卷六十八 131 组成桃胶半两,松脂半两,黄柏半两。
132 主治火烧疮。
13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用梨汁、生蜜调涂之。
134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14 《圣惠》卷三十六 141 组成铅霜1分,白矾1分(烧灰),黄柏1分(末),麝香1钱。
142 主治口舌疮。
14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每于有疮处贴少许。有涎即吐之。每日3至5次。
144 制备方法上为散。
15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盂诜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一一 151 组成小麦。
152 主治伤折。
15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和醋蒸之,裹所伤处,重者再蒸裹之。
16 《实用正骨学》 161 组成归身3钱,西红花3钱,血竭1钱,乳香3钱,没药3钱,三七2钱,元寸1钱。
162 功效手术前预服,可防止疼痛。
16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分至1钱,黄酒送下。
16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玻璃瓶收贮。
17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171 组成大蒜1瓣(去皮生用,细研),巴豆1粒(去壳,细研),盐豉7粒(细研)。
172 主治牙疼。
173 止痛散的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1日2至3次。
174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瓷器内盛之,密封,勿令透气。
古籍中的止痛散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又接骨议论方之,次将油线缝其合,后将生肌散调敷,内服活血散、止痛散而安。豚骱不比诸骱,惟此最难。此骱出则触在胯内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一]效方开后。至于引经药,皆如紫金丹引经药同。回生内补散(能止痛,壮元,治跌打)白虫(四两,用豆腐煮一枝香)朱砂
《伤科大成》:接骨入骱(骨之小笋也)用手巧法分,加布扎紧,取其担力,不致歪走。此症痛极,先以止痛丹,后投壮筋续骨丹。膝骱处油盏骨,在膝盖之处,其
《伤寒证治准绳》:[卷八药性]燥降收之曰当用四物汤以其内有芍药故也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气血入手足太阴经大抵酸涩者为上为收敛停湿之剂故
《疡医大全》:[卷八]痈疽敷药门主方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祖师麻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原形态 25 生境分布 26 性状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祖师麻的用法用量 210 附方 211 祖师麻的临床应用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祖师麻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祖师麻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祖师麻 1 拼音
zǔ shī má
2 《辞典》:祖师麻21 出处
《陜西中药志》
22 拼音名Zǔ Shī Má
23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
24 原形态
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小枝绿色或紫褐色。叶互生,常集生于小枝梢端;倒披针形,长3~6厘米,先端尖或钝,全缘,基部长楔形,下延成极短的柄,上面绿色。下面被粉白色霜。顶生头状花束,有花3~8朵,着生于光滑无毛的短梗上;无苞片;花被**,筒部长6~8毫米,裂片4,尖形,长约为筒长之半;雄蕊8,2列,着生于花被管的近顶部;子房1室。浆果卵形,鲜红色。花期6月。果期7月。
25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分布陜西、甘肃、四川、青海等地。
26 性状干燥根皮,呈带状,宽1~2厘米,边缘内卷成筒状,外表灰棕色至紫棕色,有纵皱及横纹,栓皮易开裂脱落。内表面浅**至淡棕色,光滑,有纵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富纤维性。气微,味微酸苦。
同科植物结香(参见"梦花"条)和陜西瑞香的根皮及茎皮亦同等入药。
27 性味《陜西中药志》:"辛苦,温,有小毒。"
28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
①《陜西中药志》:"止痛,散血,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
②《陜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治感冒,风湿疼痛,中风麻木,半身不遂,皮肤痒疹。"
29 祖师麻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煅研为散。
210 附方①治心胃疼痛:祖师麻一钱五分,甘草三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②治腰腿疼痛:祖师麻、防风、土青木香、羌活、独活、透骨消、乳香、小茴、甘草,黄酒煎服;女加四物汤,男加四君子汤。(《陜西中药志》)
③治四肢麻木:祖师麻三钱,水煎,煮鸡蛋十个。每日早晚各吃一个,并喝汤一、两口(冬天用较好)。(《陜西中草药》)
④治风寒感冒:祖师麻二钱,生姜、葱白为引。水煎服。(《陜西中草药》)
211 祖师麻的临床应用治疗关节炎:将祖师麻制成20%祖师麻醑,用纱布四层浸透,敷于患处,盖一层塑料布后包扎。10~30分钟后,局部有热感、灼痛;4~6小时后出现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积液,经3~5天泡皮结痂脱落。以后根据病情再敷,一般2~4次即可。或用祖师麻细粉200克,加凡士林800克,调成软膏,取适量敷于患部。上盖塑料布,包扎。约6~8小时局部出现水泡,处理方法同上。亦可制成20%祖师麻膏药,用时将其烤热,待温贴于患部。贴敷30小时后,局部出现痒感、热感、红丘疹、渗出液,于第5~6天揭去膏药。待局部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再贴,一般贴2~3次。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例,良性关节炎38例,外伤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腰痛、肌肉痛11例;结果共治愈66例(占595%),好转38例(占342%),无效7例(占63%)。祖师麻作为发泡剂,可使局部循环改善,起到祛瘀活血,舒通血脉的作用。用药后如局部无反应,则疗效不佳。治程中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皮疹、发热、嗜睡,但均无不良后果,停药数日自行消失。醑剂和软膏局部反应较重,适用于较重患者;膏药适用于老年体弱、儿童、妇女等的腰腿痛。本品对皮肤、粘膜有穿透力,加工制作时须注意防护。
212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祖师麻的方剂 归麻止痛膏
ao标准编号:WS3B091091处方:祖师麻150g当归80g铁棒锤70g山莨菪60g薄荷
祖师麻膏药yao标准编号WS3B345698本品为祖师麻经适宜加工制成的膏药。性状本品为摊于布上的黑膏
祖师麻关节止痛膏ao标准编号:WS3B345598处方:祖师麻樟脑冰片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二甲苯麝香性状
太乙救苦辟瘟丹佩,可涂。《良方集腋》卷上:别名:太乙救苦丹、卢祖师解毒辟瘟丹组成:麻黄(16两,去根节,晒,取净末
更多用到中药祖师麻的方剂用到中药祖师麻的中成药 祖师麻注射剂
拼音:zǔshīmázhùshèjì英文:祖师麻注射剂说明书:药品名称:祖师麻注射剂剂型:2ml。
祖师麻片mápiàn英文:祖师麻片药典标准:品名:祖师麻片ZushimaPian处方:祖师麻1100g制法:
归麻止痛膏ao标准编号:WS3B091091处方:祖师麻150g当归80g铁棒锤70g山莨菪60g薄荷
祖师麻膏药yao标准编号WS3B345698本品为祖师麻经适宜加工制成的膏药。性状本品为摊于布上的黑膏
祖师麻关节止痛膏ao标准编号:WS3B345598处方:祖师麻樟脑冰片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二甲苯麝香性状
更多用到中药祖师麻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祖师麻 《回生集》:《回生集》原叙
十载以来,屡治不瘥。戊申岁恭设乩坛,求治于葛仙翁祖师,乩示云,此膝痛即系积痰所致。幸赐方药,宿疾顿除
《达摩洗髓易筋经》:原叙三·增演易筋洗髓经合编序易筋洗髓,自达摩祖师西去后,慧可祖师将洗髓携去云游,易筋藏少林壁中。由是道分为二∶习洗髓者仅能收心养
《医学心悟》:[卷一]人参果昔者纯阳吕祖师,出卖人参果,一纹一枚,专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并能御外邪,消饮食,轻身不老,却病延年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经验各良方]救死活命丹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吕纯阳祖师仙药,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验方新编》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穴法歌目录 1 拼音 2 《外科真诠》卷下:消肿散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外伤科学》:消肿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惠》卷九十 41 方名 42 消肿散的别名 43 组成 44 主治 45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47 附注 5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医方类聚》卷一七七引《吴氏集验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直指》卷二十二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三因》卷十四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功效 10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洞天奥旨》卷十一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谭氏殊圣》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准绳·疡医》卷三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4 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二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疬科全书》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中医伤科学讲义》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中医伤科学》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功效 174 主治 175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76 制备方法 18 《准绳·疡医》卷一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消肿散 消肿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iāo zhǒng sǎn
2 《外科真诠》卷下:消肿散21 处方
乳香3克 白及3克 牡丹皮3克 上冰片06克
22 制法共研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治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痛甚,如火之烧。
2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
用羊脂调涂。
25 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3 《外伤科学》:消肿散31 处方
黄柏150克 苍术150克 姜黄90克 大黄90克 透骨草90克 散血草90克 陈皮90克 香附90克 甘草30克
32 制法共研细末。
33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肢体疼痛。
3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瘀肿用酒、醋调敷;灼痛用水、蜜调敷患处。
35 摘录《外伤科学》
4 《圣惠》卷九十 41 方名
消肿散
42 消肿散的别名消毒散
43 组成川大黄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别研),盐花3分。
44 主治小儿疮肿,毒热赤疼痛。
45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旋取涂疮肿上,干即易之,以效为度。
46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入杏仁,以新汲水和,稀调得所。
47 附注消毒散(《普济方》卷四○五)。
5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51 方名消肿散
52 组成白及3钱,白蔹3钱,牙皂3钱,僵蚕3钱,赤豆5倍,雄黄3钱,南星5钱,半夏5钱,大黄5钱,黄柏5钱,草乌5钱,白芷5钱,贝母5钱,山茨菇5钱,芙蓉叶5钱,天花粉1两,牡蛎1两。
53 主治疮疡。
5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姜汁、靛青调敷。
55 制备方法上为末。
6 《医方类聚》卷一七七引《吴氏集验方》 61 方名消肿散
62 组成天南星2两半,赤小豆2两,草乌2两。
63 主治痈疖肿毒。
6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米醋调涂肿处。
65 制备方法上为末。
7 《直指》卷二十二 71 方名消肿散
72 组成滑兰皮1分,大南星1分,赤小豆1分,白芷1分,姜黄1分,白及半分。
73 主治痈疽。
7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酒调敷,或蜜水醋同调敷。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8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81 方名消肿散
82 组成郁金半两,甜葶苈半两,芒消(别研)半两,大黄半两,黄芩半两,赤小豆1合,伏龙肝2两。
83 主治风热毒气,上攻头面,或遍身赤肿疼痛。
8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以生鸡子肉入蜜少许调,令稀稠得所,涂之,干即再涂。
8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9 《三因》卷十四 91 方名消肿散
92 组成大黄(蜜蒸)、山栀(炒)、甘草(炙)、干葛、橘皮、麻黄(去节,汤)、马牙消、川芎各等分。
93 主治水气浮肿,喘呼不得睡,烦热躁扰,渴燥,大小便不利。
9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蜜汤调下。
9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0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101 方名消肿散
102 组成附子(生,去皮脐,锉)半两,石硫黄(研)半两,天南星(生)半两。
103 功效追风毒。
10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醋调涂向肿处,干则易之。
105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11 《洞天奥旨》卷十一 111 方名消肿散
112 组成乳香1钱,白及1钱,火丹草1钱。
113 主治野火丹。
114 消肿散的用法用量羊脂调涂。
115 制备方法上各为末。
12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谭氏殊圣》 121 方名消肿散
122 组成清
本文2023-08-07 04:02: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