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本古籍,上面印刷这样的字“光绪甲辰春月 仿泰西法石印”请问是什么时候的书?
1904年,仿泰西法石印就是说模仿外国工艺,用石印(一种类似照片上版的技术,后珂罗版玻璃印刷工艺也同理)的方法印书,因为古代刻书多是用木板雕刻反字印刷,所以到清末,外国技术传进来才用的这种技术印书,书籍当然不古老了,价格也不大,印量也较大(木刻本印量相对少多了)
几乎根本找不到木版印刷的,一般都是石印和铅印的,石印的比较早,铅印是在清末才有的,如何区分石印铅印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书的边框如果连上的就是铅印,如果美联上的就是石印的。关于断代说几个简单的方法一要从字上入手,字比较大的一般比较早。二是要看纸质了,一般清末和民国的纸质差不多比较薄,而之前的由于是草纸可以看到一些纹理。三要从题材上看,一般佛经比较早。当然你要想收藏古籍的话也要注意收藏的门类。
补充:木板由于是活字印刷所以字体大小不一,而且印出来的字幽深有浅
我跟你说,钱澧的真迹也卖不了那么多。
到琉璃厂看看,整个一函的清朝留下的书,保存相当好的也就三四千。
旧书除了看年代以外,保存状况和史料的价值怎样也决定价值。光绪年留下的书不算稀奇,再说就算是钱澧的真迹也不难找。话又说回来,如果钱澧的这个帖真不见传世的话,那就了得了;不过我想在西安碑林应该是能找到的。
没什么意外,也就五六百罢。
老兄你还真别不服气,我这么说是非常负责任的。现在大家的欣赏水平有限,不是妇孺皆知的明清书法家的字倒不如商场里随处可见的字画值钱。你看看下面的链接,钱沣的真迹拍卖也不过几千元到一万元,明清善本古籍一般是几百元。你开的这个价钱太离谱。不懂行的恐怕钱沣是谁都不晓得,懂行的人也不会花大价钱买这东西,除非他是铁杆儿的钱沣迷。
想必你那本儿贴也是太爷爷一辈的人留下来的吧。我家这类东西也有许多。我想对咱们来说,自己祖先珍藏的东西还是要比外人眼里的名气更有价值些吧。还是妥善保存吧。
http://artistcangdiancom/q/4887/
http://wwwcangdiancom/Doc/CangNews/html/060117160827html
本文2023-08-07 04:10: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