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直肠泄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关于泄泻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直肠泄的穴位 2 治疗直肠泄的方剂 3 治疗直肠泄的中成药 4 直肠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直肠泄 1 拼音

zhí cháng xiè

2 注解

直肠泄为病证名[1]。即直肠泻[1]。《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指饮食不化随即泻出[1]。又称直肠、直腹泄[1]。《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加人参、白术,以伏龙肝汤煎服,或大断丸[1]。也有把食入即下之急暴者称直肠症,日久者称录食泻[1]。《症因脉治》卷四:“直肠之症,急症暴症,录食之泻,久病缓病。”

3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2][3])为病名[4]。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4],又称下利(汉唐时期)[5]。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5]。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5]。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5]。

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6]。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6]。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7]。

详见泄泻条。

4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关于肛瓣 5 关于直肠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肛隐窝 1 拼音

gāng yǐn wō

2 英文参考

cryp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肛隐窝( crypt)又称“肛窦”,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1]。

4 关于肛瓣

肛瓣( valve)是指两个相邻肛柱基底之间的半月形皱襞[1]。

肛柱( column)又称“直肠柱”[1]。由于直肠下端与缩窄的肛管相接,直肠黏膜形成6~10条隆起的纵形皱襞[1]。

5 关于直肠

直肠(rectum)是指乙状结肠末端与齿线之间的一段肠管[1]。即大肠的末端[2]。以其直通 ,故名[3]。

《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 。”

直肠位于盆腔内(图223),全长约15~16厘米,从第3骶椎平面贴骶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于 ,盆膈以下的一段又叫肛管 c ,长约3~4厘米。直肠的肌膜和其它部分一样,也是由外纵、内环两层平滑肌构成。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 内括约肌。围绕 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 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

图223 直肠和肛管

直肠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全长12cm。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因此,在行肠镜检查时应注意此解剖特点。肠管上1/3前面和两侧为腹膜所遮盖,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为直肠膀胱凹陷或直肠子宫凹陷,此凹陷为直立位腹腔最低点。直肠下1/3完全在腹腔外。直肠壁肌层与结肠相同,直肠肌层在其下部肥厚成为 内括约肌。直肠内表面是一层较厚的粘膜,直肠粘膜有三个呈半月形的横皱襞,又称直肠办。上皱襞在齿线上12cm处,是直肠与乙状结肠的分界皱襞。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下皱襞位于左前壁,在齿线上5cm处。

目录 1 拼音 2 关于泄泻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直肠泻的穴位 2 治疗直肠泻的方剂 3 治疗直肠泻的中成药 4 直肠泻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直肠泻 1 拼音

zhí cháng xiè

直肠泻为病证名[1]。《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指饮食不化随即泻出[1]。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1]。《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加人参、白术,以伏龙肝汤煎服,或大断丸[1]。也有把食入即下之急暴者称直肠症,日久者称录食泻[1]。《症因脉治》卷四:“直肠之症,急症暴症,录食之泻,久病缓病。”

2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2][3])为病名[4]。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4],又称下利(汉唐时期)[5]。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5]。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5]。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5]。

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6]。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6]。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7]。

详见泄泻条。

3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关于直肠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 外括约肌 1 拼音

gāng mén wài kuò yuē jī

2 英文参考

external sphinct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外括约肌(external sphincter)是指环绕肛管的由肛神经支配的具有括约 作用的横纹肌[1]。

外括约肌呈椭圆形,受体神经支配,有括约功能,收缩时 关闭,排便时则括约肌松弛。外括约肌有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个部分。皮下部是环状肌束,不附着于尾骨,围绕肛管下端,位于内括约肌的外下方,两括约肌之间有一沟,称为括约肌间沟,恰与 白线相当。皮下部外括约肌常在手术时切断,不会引起 失禁。浅部位于皮下部的外上方,后部与尾骨连接构成肛尾韧带,在内括约肌水平面分为两束,围绕肛管再合二为一,止于会阴。深部外括约肌位于浅部的外上侧,也是环形肌束,不附着于尾骨。

4 关于直肠

直肠(rectum)是指乙状结肠末端与齿线之间的一段肠管[1]。即大肠的末端[2]。以其直通 ,故名[3]。

《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 。”

直肠位于盆腔内(图223),全长约15~16厘米,从第3骶椎平面贴骶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于 ,盆膈以下的一段又叫肛管 c ,长约3~4厘米。直肠的肌膜和其它部分一样,也是由外纵、内环两层平滑肌构成。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 内括约肌。围绕 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 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

图223 直肠和肛管

直肠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全长12cm。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因此,在行肠镜检查时应注意此解剖特点。肠管上1/3前面和两侧为腹膜所遮盖,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为直肠膀胱凹陷或直肠子宫凹陷,此凹陷为直立位腹腔最低点。直肠下1/3完全在腹腔外。直肠壁肌层与结肠相同,直肠肌层在其下部肥厚成为 内括约肌。直肠内表面是一层较厚的粘膜,直肠粘膜有三个呈半月形的横皱襞,又称直肠办。上皱襞在齿线上12cm处,是直肠与乙状结肠的分界皱襞。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下皱襞位于左前壁,在齿线上5cm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