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蹈乐器(已失传)有哪些种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中国古典舞蹈乐器(已失传)有哪些种类,第1张

古代乐器有四大类:吹管乐器、打击乐器、拉玄乐器,弹拨乐器。失传的古典舞乐器应该也是这么分的。

当然,还有个很古老的“八音”分类法,诞生于周代,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后来不怎么常用,这就不详细介绍了。

下面是些失传的乐器,我自己总结的,可能有遗漏,你参考参考。

一、弹拨乐器

1、五弦琵琶

就是敦煌飞天反弹的那种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到了宋代,便不见教坊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失传。

制如琵琶,稍小。外型式样较多,颈项有直项、曲项的,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的等等。

2、小箜篌

小箜篌,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角形箜篌。是竖箜篌之一种,属于竖箜篌中的较小者。

唐代乐舞就有它,像《霓裳羽衣舞》。历史久远,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长期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清代失传。20世纪30年代得以复兴,80年代推陈出新,造型各异的小箜篌登上我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3、凤首箜篌

箜篌的一种,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

4、花边阮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有一飞天合奏图,其中一飞天手抱花边阮。

5、筑

形制如同现在的筝,用竹片敲击发音,所以古文中常有“击筑”之说。从战国至隋唐期间,广泛流行于民间,汉魏南北朝时,曾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乐,广泛流行,宋代以后消声匿迹。 历代古籍上关于它的大小、弦数、鼓法的叙述又不相同,所以很难定论。

二、吹管乐器:

1、篪(音chi,第二声)

是一种似笛而又非笛的乐器,竹管制成,有吹孔、出音孔,另加五指孔共八孔。

篪原是一种民间乐器。早在周代,它常与埙一起演奏。战国之世,它作为大型宫廷乐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箫(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奏。汉魏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六朝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为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它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宋以后,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失传。

2、管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失传。

3、尺八(只能说在中国失传)

是一种古管乐器,亦称“萧管”,相传产于印度,至迟在隋唐间已传入中国,唐时有吕才定制为一尺八寸,故有是名。成为汉民族一种常见的乐器。但到宋以后已失传不用,约在七八世纪时传入日本,现在仍流行于日本,称“晋化尺八”。它独特的音乐中充满了苍凉,忧郁,奇幻,惆怅。

4、竹相

现已失传的中国古乐器,根据文献所载“相乃乐器,谓送舂声”之意研制而成。每根相就是一根粗粗的竹筒,最低的亦高达23米,发单音,舂地演奏。

5、排箫

又称龠、籁、云箫、凤箫、比竹等,相传在虞舜时就已存在,是一种编管乐器。

排箫在古代用于宫廷、教坊,也有的用于军队,在民间曾广泛流传。但由于排箫表现力较差,演奏又很费力,到宋代排箫在民间失传了。近年来,我国已对失传的排箫进行研制,并改革成双排加键式排箫,共50管,按12平均律排列。

排箫的管一般多为竹管制成,用绳或竹篾缠梆在一起,或用木框镶之;也有的排箫管用石头制成。23管的大排箫,称作“言”;16管的小排箫称作“筊”;不封底的称作“洞箫”;封底的称作“底箫” 。此外,还有10管、13管、17管、18管、21管、24管的排箫。

三、打击乐器

1、羯鼓

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以羊皮做鼓面,用鼓槌两面敲击的乐器。现在很多地方使用的鼓,都可视之为是它的演变。这种乐器在唐代曾红极一时。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

2、鞉牢

又名鞉鼓。常见形制为一根柄上穿2个小鼓,鼓腹两侧用绳系两上小珠,将柄来回转动.小珠便可击鼓面而发声。《乐书》云:“鞉牢,龟兹部乐也。形如路鼗,而一柄三枚焉。”有8面(1柄4鼓)、6面(1柄3鼓)、4面(1柄2鼓)等形制。日本严岛神社所藏鞉牢为1柄2鼓,相传系唐代实物。

3、鸡篓鼓、扁鼓、答腊鼓、毛员鼓等,失传已久,资料难寻。不一一列举了。

四、拉玄乐器

1、轧筝 这种由多弦组成的弓弦乐器,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至先秦。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宋陈《乐书》有其所绘图像,形制与筝、瑟相似,为长方形共鸣箱,面板上张弦数根,用细长竹片擦弦拉奏。

好了,终于完了,手好累啊~呵呵!

补充:

我说呢,怎么这么奇怪。我上面说的就是乐器,下面说下失传的古典舞吧。

抱歉,我不知道中国古典舞还有什么分类,似乎是没有谁明确过的,不过听过一种说法,分为汉族古典舞和少数民族古典舞,或许还有别的分法,按照年代,或者按照门类,什么汉唐舞、敦煌舞什么的,宫廷舞、民间舞什么的,不过没有定论,以上只是我的猜测。

其实自宋至明清,中国古典舞大多已失传,一部分流入民间,成为民间舞;一部分进入戏曲,成为戏曲舞。现今的古典舞都是后人参照记载、创制的。

所以要说清失传的古典舞根本不可能,只能列关键的了。

1、周代雅乐舞蹈——六大舞:

也称“六代舞”,代表六个朝代。分别是黄帝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咸池》和《承云》),尧帝的《大章》(又名《大咸》),舜帝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又称《夏龠》),商汤《桑林》,反映武王伐纣功绩的《大武》。

《云门》的内容据说是歌颂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盛德就象天上的祥云一般。由于黄帝功德普照天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世间万物没有不受到他的恩泽的,所以这个乐舞也叫《咸池》,“咸池”也就是“咸施”。

《大章》相传是歌颂尧帝领导天下时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百姓依附他就象依附太阳,敬仰祥云一样。“大章”,意思就是说尧帝之德足以彰明天下。可见它原来也是氏族社会中的原始舞蹈。

《大韶》,简称《韶》,是六乐中最著名的一部,孔子在春秋末年还曾见过。传说这个乐舞的创制者是一只脚的怪兽“夔”,内容是歌颂舜帝能继承并发扬光大尧的功德,而它的表现形式则是“击石拊石”,是“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可见它原来也是氏族社会中的原始舞蹈。

《大武》是武王伐纣胜利后由周公创编的,内容就是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据春秋时孔子所见,这个乐舞开始先有一段长长的鼓声作引子,舞者(战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着是六段舞蹈:第一段舞队由北边上场,这是描写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现灭了商朝,第三段继续向南进军,第四段表现平定南部边疆,第五段舞队分列,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队重新集合,列队向武王致敬。舞蹈虽然是用的象征性手法,并不象舞剧那样描绘人物和矛盾过程,但无疑这是一部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叙事性舞蹈作品。

周公将这六部乐舞加以集中、整理、规范成一个整体,作为国家的礼制,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并对它们的演出仪制、祭祀对象、服饰道具、乐歌宫调和舞者身份、演出场合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六大舞又分为“文”、“武”两类,前四舞属文舞,《大武》等属武舞。文舞持龠(似笛的管乐器)翟(鸟羽)而舞,故又称龠翟舞:武舞持干(盾牌)戚(斧钺)而舞,又称干戚舞。两类乐舞的划分,与舞蹈的内容形式有一定联系,但据后世儒家考证,主要是受祭的帝王得天下的手段差异,所谓“以文德得天下的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作武舞”,这一定例一直贯穿到以后历朝历代的封建帝制。

周代雅乐除上述六大舞外,还有《羽舞》等“六小舞”,这些舞蹈和六大舞一样,也是用作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材,成为乐教的重要内容。

2、汉代——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

汉高祖时,喜爱“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古巴人的战斗力,引为作战前锋,并将宗人的战争武舞取名为“巴渝舞”,引进宫廷,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巴渝舞”在宫庭中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了。但在民间仍在世代承传,历经演变,原始的武舞演变成祭祀性舞蹈和庆典性舞蹈。

汉代的"巴渝舞"共4篇舞曲: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台,四曰行辞。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仗”,兵器,“执仗”即执干戈;伴奏则是击鼓。

3、七盘舞

是在汉代舞蹈中最为流行、最有代表性的舞蹈。表演时先在地上排列数盘和鼓,舞者衣着长袖,在盘、鼓之上,或盘、鼓之间,跳跃徘徊。《七盘舞》在汉魏时代非常盛行,常常出现在汉晋文人墨客的诗辞歌赋中。张衡《七盘舞赋》:“ 历七盘而屣(又作‘纵’)蹑。”

4、踏歌(是失传的舞种)

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它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而古典舞《踏歌》虽准确无误地承袭了“民间”的风情,但其偏守仍为“古典”之气韵。

5、北齐——兰陵王入阵曲

也叫大面、代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

起源于北齐,胜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曾东传日本,今属日本雅乐。

6、唐代——秦王破阵舞

又名《秦王破阵乐》或《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李世民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后失传。

7、惊鸿舞

是唐玄宗时期宠妃梅妃江采苹创作的舞蹈,已失传。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当时广为流传。而梅妃的《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8、霓裳羽衣舞

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

相传唐玄宗作曲,杨玉环舞蹈。安史之乱后失传。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

9、宋代时“队舞”、“舞队”等舞种盛行,每个物种里有若干舞蹈,不一一列举了。

10、元明清应该都是些戏曲方面的舞蹈吧,差不多也失传,不是很了解。

长鼓舞是瑶族和朝鲜族的舞蹈。

1、瑶族长鼓舞。

中国瑶族聚居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瑶语叫“挨汪都”,又称“打横鼓”“调花鼓”,流传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瑶族长鼓舞有多种表演套路,或专门表现造屋动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动植物有趣的形态。瑶族长鼓舞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及庆祝丰收、乔迁或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

2、朝鲜族长鼓舞。

吉林省图们市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朝鲜族长鼓舞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再传入东朝鲜,成为朝鲜民族音乐的主要打击乐器。明清时期,朝鲜族人口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长鼓舞随之传入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舞蹈。

瑶族长鼓舞简介:

瑶族长鼓舞中国瑶族聚居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瑶语叫“挨汪都”,又称“打横鼓”“调花鼓”,流传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瑶族长鼓舞有多种表演套路,或专门表现造屋动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动植物有趣的形态。瑶族长鼓舞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及庆祝丰收、乔迁或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它脱胎于起源很早的祭盘王仪典及一些巫术活动中的舞蹈,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连南瑶族长鼓舞是隋唐时期排瑶祖先迁徙到连南时带入的,其后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流行起来。

1、鼓舞表演。表演道具长鼓舞的主要道具长鼓,宋、清两代相关古籍均有记载。宋时称铳鼓,又称长大腰鼓,清代已称为长鼓,现仍基本保留着古代长鼓的形制特征。鼓长约三尺,中间小两头大,呈双喇叭状,用沙桐木为鼓身,中间挖空,两头蒙羊皮或牛皮作鼓面,并用麻线拉紧而成。舞时加背带,把鼓横挂于颈背,既便于拍打又便于舞蹈。

2、人数队形。长鼓舞表演时人数不限,两人以上成双数即可。两人为一个组合,相距为三至四步,左肩相对。每个舞蹈可由若干组合组成,在领舞的鼓点指挥下,各对组合时而横穿直插,时而大圈或小圈起舞,队形或横排或斜排,时分时合,并常见小方格、大方格阵式,村游时还有队列式表演,场面图形变化丰富多彩。

3、舞者动作。舞者手的动作是两手旁伸,两肘微弯,手心向下,主要是拍击两头鼓面。舞蹈动作则集中于腰腿,上身略前俯,双膝微屈为基本形态,两膝以有节律的伸屈带动身体上下颤动为基本动态,这种基本形态和动态,融汇贯穿于长鼓舞的各式表演之中。但有的村寨以跳跃旋转见长,粗犷奔放,刚中带柔;有的则以双腿半蹲,身体上下起伏的节律突出,优美矫健,柔中带刚,舞蹈动作又各显特点,各具风格。

4、鼓舞鼓谱。长鼓舞以舞者击鼓发出的音响节拍作为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头发出“咚”的一声,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啪”的一声,双手同时拍击鼓面发出“咣”的一声,三种音响加以变化组合,便组成了长鼓舞的各种鼓谱。有齐奏和一领一和两种击法,用“大圆圈鼓”鼓谱时要齐奏,即全体舞者的鼓点须一致,舞蹈动作亦齐整;而用“鼓头”“起换堂”“圈背靠”等鼓谱时则要一领一和,即由一人领先半拍击鼓,余者跟后半拍和之,舞蹈动作亦伴随鼓点进行。不论哪种击法,鼓点在长鼓舞中都起着指挥作用,即使表演人数众多,也能令动作和队列整齐,变化有序。

5、表演程式。长鼓舞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表现内容有模拟生产劳动的“种树鼓”“砍树鼓”,有演绎排瑶不同姓氏的叙事性的“十二姓鼓”,有以风趣手法展现排瑶男女婚恋习俗的“斗鸡鼓”,有表达欢乐情绪的“歌堂鼓”,还有祭祀祖先的“盘古王鼓”等。每逢春节、元宵、三月三起愿节、六月六赛土神,十月十六耍歌堂,以及香歌节等传统节日,瑶山村寨处处可见携鼓盛装的青年男性鼓手,头缠红布,上插雉翎,翩跹起舞,可闻铳炮、铓锣、牛角、唢呐声伴着“咚啪、咚啪”的长鼓声响彻山野。

朝鲜族长鼓舞简介:

朝鲜族长鼓舞,吉林省图们市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朝鲜族长鼓舞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再传入东朝鲜,成为朝鲜民族音乐的主要打击乐器。明清时期,朝鲜族人口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长鼓舞随之传入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舞蹈。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细腰鼓,又名“杖鼓”。公元4世纪时,细腰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而后又东传朝鲜。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延边歌舞团将长鼓舞搬上舞台,从而扩大了长鼓舞的影响,60年代又在独舞的基础上,创作出长鼓的群舞表演。长鼓舞不仅鼓技惊人,花样翻新,亦在于表达喜悦、欢快的情绪,以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鼓技给人美好的艺术享受。

1、表演形式。朝鲜族长鼓舞既可集体表演,也可单独表演。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表演时以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舞者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长鼓不仅是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乐器。整个舞蹈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实现了人、鼓、乐的高度协调。

2、演奏特点。长鼓声音语言,主要为噔、哒、空三种,通过不同组合变化,成为不同节奏。美在鼓声的铿锵、欢快。长鼓两端的鼓桶由纤细的腰身连接起来,来回穿梭的缩绳将两端的鼓面牢牢固定。舞者将鼓横挂胸前,左手拍鼓,右手执竹片敲击,边跳边敲鼓。长鼓两面具有不同的高、低音,呈现的节奏抑扬顿挫。

3、演奏方式。演奏时,坐势,置鼓于架上;立势,将鼓挂于奏者腹前,左手拇指扶住铁圈,其余四指可单指敲击或一起拍击手鼓面,右手执鼓棰敲击棰鼓面。经过人们不断地发掘、整理,演奏技艺极为丰富。手鼓面奏法。左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闷鼓点等四种,棰鼓面。右手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敲击的节奏变化有四十多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独唱、舞蹈伴奏。

演奏长鼓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拍打。有两种演奏形式:一种是将较小的长鼓横挂在胸前边舞边奏,它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另一种是将稍大的长鼓置于木架上,摆在演奏者面前专作为乐器演奏,为声乐伴奏(如伽倻琴弹唱)或参加器乐合奏,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 长鼓在熟练的演奏者敲击下,两个不同的音响参插交错,两种不同的音色忽隐忽现、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色分外清丽鲜明。以独特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达出复杂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朝鲜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瑶族:

瑶族(狭义)祖先为盘瓠,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茶山瑶”、“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别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与南越族原住居民有深远关系。

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里面。瑶族有自己的语言,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1982年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苗瑶语教研室盘承乾、邓方贵、刘保元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并根据1957年12月,国务院讨论通过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设计字母的五项原则》,设计了一套瑶族勉语的文字方案(草案)。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其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瑶族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根据《盘瓠》、《渡海》和《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较强盛的氏族,生活在中原一带。

朝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朝鲜族最大聚居区。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事饲养、栽培、采集等副业。有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能歌善舞。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自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定居。清同治九年(1870)鸭绿江北岸有二十八个朝鲜族聚居乡。光绪七年(1881)吉林省设荒务局,废除图们江左岸的禁山围场之制,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下设十七个社,十六年改珲春招垦总局为抚垦总局。宣统二年(1910)东北地区朝鲜族达十万九千余人。在开发东北边疆,反对封建统治及对外侵略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建国后实行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西方舞蹈文化史》、《 舞蹈概论》都是不错的关于舞蹈产生、发展、形成各种流派的历史书籍。

《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是由金秋编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本书是舞蹈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试用教材,亦可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阅读参考用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西方舞蹈文化史》是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瓦尔特.索雷。是迄今为止仍是西方舞蹈文献中资料性、理论性及权威性最强,部头最大的史书,并在舞蹈的比较研究上具有示范意义。

舞蹈的好处

舞蹈可以让人身材曲线变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紧实。是纾解情绪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增强体质,性格变得开朗,身体变得柔软,全面刺激肌肉。

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比如爵士舞对小关节、小肌肉的运动较多,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动到的地方。另外,舞蹈还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使练习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减肥的目的。

藏族舞蹈的特点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

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几千年来,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勤劳聪慧的藏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风云变换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老歌舞艺术和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这些争芳吐艳、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犹如夜空闪烁的繁星,遍布在幅员辽阔的万里高原上,它是藏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活化石,它向世人展示出雪域高原人独特的风采。

谈到藏族舞蹈的 审美特征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是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的舞蹈论述中,关于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是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正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感情。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不同地区舞蹈,动作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存在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其中包含了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族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舞蹈;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然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曲风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步伐灵巧多变,充分体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 藏族舞蹈的形态美 ,可以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的章节中发现一些有关的阐述。比如:林芝地区果偕“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

上身动作像雄师,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膝、脚、腰、胸、手、肩、头、眼的统一配合及统一运用 。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 男子舞者 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 女子舞 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并极富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为具体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等,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臀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另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

……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 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 ,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 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 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 最基本的 “ 三步一变 ” 、 “ 后撤前踏 ” 、 “ 倒脚辗转 ” 、 “ 四步回转 ” 的共同规律 。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 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 ,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 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摘自百度文库

'k���\����

那是在先秦时的周代初期,历史上著名的圣人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很有仁德,在当时享誉九州,百姓们都很信服他。

后来,周武王驾崩了,新继承的周成王还在襁褓中,根本无法管理国家。周公旦担心天下没人管理会出现祸乱,他就登上天子位代替周成王掌政了。

后来,有人在国都散布谣言说:“周公旦将要对周成王不利了,他想自己做天子!”

周公旦知道后,他便召集百官和百姓们,他说:“我之所以不避嫌代理朝政,就是因为我哥哥早逝,我的侄儿年幼,我担心天下会出现战乱,那我将无法回报我的哥哥和父亲了。”

于是他得到了百官和百姓们的信任,人们便不再理会那些流言蜚语,周公旦也继续代替周成王执政,帮助他管理天下。

没多久,周成王得了重病,病情不断加重,很快就奄奄一息了。周公旦知道后非常着急,他就剪掉自己的指甲沉到黄河中,率领百官们载歌载舞。

周公旦祈祷河神说:“我的侄儿年幼还不懂事,触犯神命的人是我周公旦啊!请天神降罪于我,千万不要伤及我的小侄儿!”周公旦将祈祷册文封好,他又率领百官们载歌载舞,为天神娱乐。果然,周成王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后来,周成王长大了,周公旦就将政权交还给周成王,从此,他严谨地服侍周成王,为他出谋划策。后来,有人在周成王面前诬告周公旦,周公旦就逃到了楚国去避难。

没过几天,周成王听说了自己年幼时,周公旦创作礼乐舞蹈为天神娱乐,并祈祷自己的重病痊愈的事情,他又见到了周公旦祈祷河神的书册。周成王责问史官说:“为什么我不知道这件事呢?”

史官们回答:“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当年周公旦命令我们不要说出去,我们才严守这个秘密的!”

周成王这才知道了周公的一片义胆忠心,他感动地哭了起来,他哭道:“从此以后,都不会再有这么虔诚的舞蹈和占卜了!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周成王知道自己误会了周公旦,他便马上派人去楚国请周公旦回来。后来,周成王命令百官将周公旦创作的礼乐舞蹈演化成一种礼仪,这才逐渐形成了我国礼乐文化。还有,这种礼乐舞蹈世代流传,对我国后来的舞蹈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其实,商纣王朝的覆灭,源自一个因果的恶性循环。而西周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

周人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和活动于大河西部的岐山部族,所以又被称为来自西方的部族。周文化逐渐兴盛,到了周武王剪灭商纣王以后,他就把黄河东西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各种条件的促进下,形成了古代历史上空前强盛的周王朝了。

《六代舞》据说是周公旦依据周国原来的制度,参照殷礼而制作的一种舞蹈。周公旦通过一系列重大的举措,对上古氏族祭祀乐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理,这样不但树立了周朝权威,也表达了对祖先敬畏之心。

周公旦提倡了制礼作乐,并且将此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做。所谓的“制礼”,也就是制订各种典章制度,几乎涉及了敬奉神灵、政治、经济、军事、刑法、人们的言谈举止等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行为规矩到祭祀祖先,从婚丧嫁娶到日常用语,而“礼”作为一种“规矩”在我国周代是无所不在的。

具体地说,“礼”主要又分五类。第一是“吉礼”,是周王朝祭祀和敬奉邦国鬼神的礼仪;第二是“凶礼”,是周王朝哀伤忧患和丧亡殡葬的礼仪。第三是“宾礼”,是关于朝聘盟会的礼仪;第四是“军礼”,是周王朝关于兴师动众的礼仪;第五是“嘉礼”,就是周王朝用于婚姻宴饮的一种礼仪。

所谓的“作乐”,主要就是指每逢用到礼仪时,就要用“乐舞”来配合这些礼仪的规矩。西周人所说的“乐”,其实就是音乐和舞蹈的统称,特指那些配合着不同的礼仪而采用的不同音乐和舞蹈动作。所以,西周的礼仪是用来区别贵贱和判断是非的。

西周乐舞用来缓和上下,整合人心。周代礼乐制度,是政治和艺术教养的结合,讲求礼乐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便充分起到巩固统治和调和人心的作用。

周公旦制礼作乐在实际上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乐舞的大整理,形成了周代祭祀乐舞《六代舞》。《六代舞》,又称《六乐》、《六舞》或者《六大舞》等,它是周代帝王们用于祭祀的6个乐舞。

根据古籍《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

《六代舞》即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咸池》舜帝的《大韶》、禹帝的《大夏》和商汤的《大濩》与周武王的《大武》。

据说以文德得天下的帝王就必须用“文舞”来祭祀;而以武功得天下者就可以享受“武舞”。因此,前4个舞属“文舞”,而后两个舞则属于“武舞”。

《六代舞》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代舞》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乐舞典范,实际上综合了许多文化成果。

周代人们建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大司乐”,人们在举行大祭时,通常是由大司乐率领贵族子弟跳《六代舞》,还有,在不同场合需要演奏不同的乐舞。每一个乐舞都有明确功能,分别用作祭祀天地、四方山川和祖先的。

根据古籍《周礼》中的记载:

舞《云门》时奏黄钟、歌大吕,用以祀天神;舞《咸池》时奏太簇、歌应钟,用以祭山川;舞《大韶》时奏姑洗、歌南吕以祭四望。

舞《大夏》时奏宾、歌函钟,祭祀山川;舞《大濩》时奏夷则、歌小吕,用以享妣;舞《大武》时奏无射、歌夹钟,用以享先祖。

表演这6个舞蹈的都是王室和贵族的子弟,乐舞人数更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周礼的等级制本质。其中,《大韶》和《云门大卷》是西周雅乐舞中以黄帝《云门大卷》为开首之乐,用以祭祀天神。

周代人们将《云门大卷》列为“六大舞”之一,足可以见到它的重要程度。黄帝是中原各族共同祖先,文德武功兼备。

虽然传说中黄帝因为阪泉之野的大战而战胜蚩尤得以服天下,但他更是文德昭彰。所以,西汉皇叔刘向在他所主编的《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

昔者黄帝治天下,……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百宫正而无私,……道不拾遗,市不豫贾。

传说中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缙云氏,一般认为这是把我国北方许多氏族的称谓融合于一身的结果。

相传黄帝曾经为了同蚩尤作战而训练熊、罴、貅、虎、貔、等6种野兽。据专家考证,这些野兽为部落图腾。黄帝统一了各部落,才得到了广泛推崇。后人尊其为始祖神,也与他“统一”大业有关。

周代将《云门大卷》作为“制礼作乐”的祭祀天神的舞蹈,这说明了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在周代已经不仅是民间传说里的统一之王,而且已经上升为神的代表,这是有比较深刻含义的。

还有,《大章舞》作为周代的祭祀性乐舞,《大章》祭祀的对象是“地祇”,也就是地神。

《大章》原本是唐尧时代记功性乐舞,根据传说它的内容原本是为祭祀上帝,并由尧的臣子质所创作,后来的秦国吕不韦在他所主编的《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记载: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

周代的《六代舞》也有把这一乐舞称之为《大咸》的。根据古籍《周礼·春官宗伯下·大司乐》中的记载,祭祀唐尧的乐舞《咸池》,原本祭祀的对象是黄帝。

到了唐尧时代,如果有所“增修”,那也就是在基本保持原名的

基础上改叫做《大咸》。如果“乐体”没有什么变化,就把原名改掉,叫做《大章》。据此可以看出,周代将《大章》列入《六代舞》,大约是更多地

保留了唐尧时代乐舞的面貌。还有,《大韶舞》是传说中祭奠帝舜的乐舞。舜是古代的贤明君主,古籍《尚书·舜典》记载他曾经巡行四方,咨询四岳,善选贤人。因此,周代以此舞祭祀“四望”,也就是四方,还有的说是指名山大川,或者是日月星海的。

传说舜命夔以乐舞教育贵族子弟,因此这既是帝舜文德,又被后人提炼为中庸之德,大约《大韶》乐舞也具有“中庸”为美的特点。

对此,史籍中多有记载。如古籍《尚书·尧典》记载《韶》时用“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便是说人们用器乐音律之间的配合,来达到人神沟通、协调的作用。

南宋学者罗泌在《路史·后纪》中记载:

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以和。

《大韶》经过了周代确立,又经历了历代传衍,最终它成为了“文舞”代表作。除去享受了皇家王朝尊敬之外,还受到民间喜爱。

湖南湘潭的韶山,就流传着古时舜帝曾在此演奏过《韶》乐,以致吸引了凤凰飞翔,麒麟欢舞,韶山这个地名由此得来也与它有一定的渊源。

广东韶关附近有一块巨石,名为“韶石”,传说这就是当年舜帝曾经巡游此地。舜帝曾经在这里演出过《韶》乐。

如果联想到《大韶》举行往往是“拊石击石,致舞百兽”的情形,似乎这《大韶》之乐与石制的乐器有关,也许石头也是乐舞表演时的神圣“道具”吧?

《大韶》不仅有隆重祭祀意义,在长期发展中也逐渐丰满,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相对有机统一,具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

据后来的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左丘明所著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

吴国公子季札曾经游历卫、郑、徐等国。到达鲁国时,自然要求观赏周代乐舞。他对《韶》是极力推崇: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叹为观止。

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曾经在欣赏《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称赞这支乐舞是尽善尽美的,可见人们对它评价之高。还有,《大夏》原本是人们歌颂夏禹的乐舞,后来周代人们把《大夏》用来祭祀九州山川,大概是因为禹是古代以治理洪水而传颂后世的。古籍《尚书·大禹谟》中记载:

禹克勤于邦,克伦于家,敬承尧舜,外布文德。

在“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中,少数民族古籍珍品讲述了各民族交往交融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

旧抄文本《东巴舞谱》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记录了34种东巴舞蹈的仪式和跳法。东巴文是纳西族使用的一种文字,由象形符号、表音符号和附加符号构成,以象形符号为主。从左向右书写。多年来,民族古籍工作者挖掘整理了大批东巴文古籍,使民族文化精髓得以传承。

八思巴文是元朝时通行的蒙古文,八思巴文是1269年在藏文字母基础上创造的拼音文字,它用于拼写蒙古语、汉语、藏语等文字,通行了大约有100多年的时间。八思巴文有41个基本字母,它自上而下书写,行款自左往右。

我国通过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整理、研究等工作的实施,八思巴文、东巴文等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古籍原件被选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项目。

都是民族的瑰宝,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让文化传承下去。

从前,是在现在的中亚地区,有一个小小的国家,叫做真心国。真心国里流传着一种独特的舞蹈,叫做真心舞。

这种舞蹈对舞者的天赋要求极高。在跳这种舞时,舞者需要根据音律的变化,自行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绪,用肢体,最重要的是必须配合脸部表情的变化,将喜怒哀乐完全表现出来。这种形式,有一点点像我们现在看到川剧“变脸”的艺术形式。只不过,“变脸”是用夸张的面具表达,而真心舞却是用演员真正的、真实的面部表情表达。

这种舞因为需要舞者自行体会乐曲的情绪,所以,一个好的舞者,一是需要舞蹈的技巧,另一个,是在于心性的修行。毕竟,舞者首先需要完全明了艺术的倾诉,才可以通过自己真实的表情让观众共情。

可惜的是,真心国后来在中亚的战乱中没有存活下来,这样一种舞蹈,也如他的国家一般,湮灭在历史的厚厚沙土之下。

通过古籍,我找到了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我感慨这种艺术的精妙时,还找到了一个真心舞者的故事。

他姓甚名谁并不重要,我们便随他国家名,唤他做真心吧。这名舞者生在真心舞世家,母亲生他之时,据记载,一只仙鹤飞展白翅,口衔白玉,落于堂前。世家之人见此奇景,皆拜于仙鹤身旁。仙鹤无视众人,只傲然站立,待产房小孩的第一声啼哭响起,便向啼哭方向俯首致意,放下白玉,施施然离去。真心祖父见此吉像,知是仙鹤赠予白玉于孙,不知鹤、玉、孙之间的渊源,便唤巧匠将白玉做成项饰,让真心自小佩戴。

真心天资聪颖,自生下来便通晓音律,加上真心舞世家的言传身教,不到及冠之年,便成真心国第一舞者。真心巡演各地,到哪,哪里万人空巷,观众皆叹真心随着律动的真情真意,人们随着他哭,随着他笑,随着他舞,随着他落。人们皆传那块白玉是来自天庭,那白玉带给了真心七窍玲珑心。

真心国的西边,有个国家,当世人称他假意国。假意国王爱珍宝,好杀戮,不知何时听到真心怀揣天庭白玉,便借着突厥王的扶持,不断倾轧真心国,要挟真心国王交出真心。在数次被拒后,终于发动了侵略战争。可怜真心军民,平日不好争夺之事,陷于数倍兵力的压境的惨境,经过了数月的顽强抵抗,因物资补给不足,无奈投降于敌。

假意国王的阴谋终于得逞。他进入真心皇宫,传真心入殿,让他舞一曲。真心知他是为白玉而来,在进宫前,欲损毁白玉。却不料被假意国士兵控制,将他捆绑,抬到了殿前。

假意国王狞笑着从真心胸前揪下了白玉,双手捏着,让阳光照耀着白玉,仔细端详。并让士兵抽打起了真心,让他在旁伴舞。

你看那白玉,晶莹剔透,温润有方。你看那真心,亡国之痛,悲歌舞泪。

真心跳到最后,竟也发不出一声,展不出一颜,似是一块木头,一块随风摇摆的枝条,身动,心未动,再也跳不出真心舞的精妙。假意国王遂觉无趣,便欲转身离开。

就在此时,白玉突然焕发出一道五彩光芒,在炫目的光晕里,白玉软了下来,幻化成一张软玉面具,飞向真心,直直覆于真心脸上。说来也奇妙,面具自戴上后,真心脸上便出现了表情,虽还跳着丧国之舞,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假意国王甚觉有趣,抄起皮鞭击打真心,力气越重,真心笑的越开心…

后来的故事,书上也就没有了。真心的结局,也确无记载。有人说,真心的疯狂触怒了假意国王,被活活抽死。还有人说,在国王再次施暴时,亲兵反叛,国王被弓箭狙击,真心见此情景,竟放声大哭,活活哭死。最后也有人说,凄惨现场见一飞鹤来临,驼起精疲力尽的真心,软玉面具亦复化为白玉,重新衔在那鹤嘴里,一人一鹤,飞向了太阳的方向。

不管这些故事的真假,但我在书的最后,还找到了一后世之人的批注:

我欲真心舞,却被假意误。相既不得识,何处寻我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