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与黄帝内经的医学典籍哪本的知识更加至深至奥?哪本更最适合人体养生治病的科学解释实用性?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3收藏

神农本草经与黄帝内经的医学典籍哪本的知识更加至深至奥?哪本更最适合人体养生治病的科学解释实用性?,第1张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时期,用阴阳五行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尤其是经脉别论是临床医生必须参考的。为中医致经典。

《神农本草》只要介绍中药的药性,将中药分成:上品,中品,下品。

上品药属于延年益寿的,可以久服。也作为医家参考。

这两本书皆为经典,不过如今的药材市场以假乱真,想买到真正的地道药材很不容易,况且古人用药需要:依法炮制,现在的人利益熏心为了赚钱改为机械的简单制作,令人伤心。如今的中药只是名称,很难达到治病的效果。所以《黄帝内经》更适合养生。

另外,中医属于玄学不属于科学。不过,中医给人类做出的贡献远大于科学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5、《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摘 要:追溯了“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基于“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分析了“脉”与“经络”现有的翻译,认为meridian、channel和vessel均可用于表达“经脉”――meridian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译语,channel是目前西方流行较广的译语,但二者又均有不足之处:前者是二维的线,与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相矛盾,后者一词多义,具有词义不明确性;vessel,指人体内三维的管道,是很严谨、恰当的“经脉”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学,脉,经络,源流,汉英双语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059;R22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1-0054-05

The Origin and Translation of “Mai” and “Jing Luo”

in Chinese Medical Concepts

LAN Fengli LIANG Guoqing ZHANG Weihang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mai” and “jing luo”, discusses their available trans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rom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of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comments on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g mai” Meridian, the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approved by WHO, indicates a two�dimensional grid and therefore is contradictory to jing�mai�s function of moving qi and blood; channel, a popular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in the West, is a polysemy word and is not clear and definit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vessel” can refer to a three�dimensional tube of the human being and therefore is a strict and proper translation for “jing mai”, an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ai, jing�luo, orig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中医药学西传曾几经兴衰,但是几乎每次都是以针灸西传为先导。中国的针灸学,由来也远:针术起于砭刺,艾灸起于火灼。17世纪中叶,针灸经由日本介绍到了欧洲。针,即针刺,顾名思义,“用针刺”。根据这一含义,荷兰医生赖恩(William Ten Rhyne)创造了acupuncture (acu+puncture)表达“针刺”;布绍夫(Hermann Busschof)等人创造了moxibustion表达“艾灸”――该词由日语mugusa(moe kusa的缩约形式,意为“燃烧的草药”)和�bustion(combustion的缩约形式,来自拉丁语combustio)的缩约形式组合而成。acupuncture、moxibustion自17世纪产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医英文术语中难得的一对真正统一、标准化了的译语,亦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 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中的医学主题词[1]。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成立专家工作组首次对针灸经穴名称进行标准化。经过10年艰苦不懈的努力,于1991年先后颁布了两套标准化方案,即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WHO, Geneva) 和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Revised ed WHO, Manila),即《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实践证明,尽管该方案为针灸的国际学术交流与教学做出了宝贵贡献,但是其推行情况并不乐观,见表1。

经络学说主要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等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一 “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

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均有提到。《论语•季氏》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老年时“血气既衰”。说明这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生命的主要特征。《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把大地上的水流比拟为人体中的“血气”,说大地上的水流就好像人体“筋脉”中的“血气”。从认识的先后来看,这种颠倒过来的比拟很可能是先从大地上的水流现象类比推论到人体内的“血气”运行。

《吕氏春秋•达郁》有这样的记载:“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这段文字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意指肉、皮,“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这也就是医书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即“五体”。正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所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2]

“脉”是简化字,小篆写为,其本义为血管,如《说文解字》所释:“血理分�(音邪,斜)行体者。”血理,意指血管文理,横斜分布于躯体,有似水流的分支别派。脉,原写作“�”,又作“�”。右边的“”,既表声,又表义;“血”或“肉”(“月”)旁,表明这是流通血液的,是肉体的一部分。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中,多写作“”。“”是“ 氵”字的变异,“目”是“肉”字的变异,“皿”是“血”字的变异。字形的构造已说明,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就是“派”的意思。可见,早期“脉”就是指血管,故又称“血脉”。如《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脉者,血之府也”,就是这个意思。

“经”“络”概念的出现较“脉”为晚,它们是对“脉”的进一步分化:即“经脉”“络脉”。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把“脉”分为“经脉”“络脉”始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可见,这里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及“孙脉”(或曰“孙络”)。《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较“脉者,血之府也”的论述,增添了内容:由单纯的“行血”扩展为“行血气”。

“经”“络”,繁体字写作“�”“�”,均从“糸”,“ 糸”旁的字原用于纺织物,现移用于“脉”亦是出于类比。“�”字的另一半边是“�”,既表声又表义,《说文解字》释为:“水脉也,从巛(川)在一下;一,地也。壬省声。”意指地下水脉。经,《说文解字》释为:“经,织纵丝也”[3],即“经”字本义为纺织物上纵行的线。显而易见,用“经”来称说“脉”的主干,字源上反映着“纵行的主干”“地下水脉”和经脉的循行特点、运行血气之间的关联类比关系。“络”字的半边“各”,也是既表声又表义,《说文解字》:“各,异辞也。”意思是分歧各异,故用“络”来称说“脉”的小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所行为经”与“络脉异所别”对于理解其字义也是很有启发的[4]。

《汉书•艺文志》中“经络”二字一起出现,“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还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

由“脉”而“经络”(经脉和络脉)、由“血”及“血气”,与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有很大关系。这些养生保健、治疗方法探究了人体中“血气”运行现象,从而对“脉”的认识大为丰富。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音邪,斜)行体者”;到了五代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作“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这指出了“脉”中容纳的物质由“血”扩充为“气血”,同时指出“脉”内属于“藏府”、外络于“四肢”(肢节)的联系。这显然是吸收医学理论的结果。

其实,“经络”的概念,和很多中医基本概念一样,也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一定解剖知识(对“脉”的认识)和医疗实践(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以隐喻、类比的方式命名、形成。如《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二 “脉”与“经络”的英译

目前,将“脉”译为vessel,已在国内外学界普遍达成共识。中医学中“经脉”“络脉”和“经络”主要有以下几种翻译,见表2。

其中,meridian和collateral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经脉”“络脉”的对应译语,channel和network vessel是中医英文著作中频繁使用的“经脉”“络脉”的对应译语,这两对译语均比较流行。文树德(Paul U Unshucld)教授独树一帜,将“经(脉)”“络(脉)”分别译为conduit (vessel)、 network (vessel),将“经络”译为the vessels,“经络学说”译为the vessel theory。

目前,笔者按照尊重自然语言和自然翻译、尊重语言事实和翻译事实的原则,自建了“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文文本库20余万字,英文文本库400余万词。下面,看看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经(脉)”“络(脉)”的翻译情况,见表3。

说明:MAIN COLLOCATES (L1) & CORPUS FREQENCY指该词左侧第一位的主要搭配词及其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

从语料库中可以看到,“经(脉)”还可译为inner meridians (jing)、 jing channel、 conduit-channel,“络(脉)”还可译为superficial meridians (luo)、 luo channel等。下面,就分析一下这几个核心词汇的含义。

Meridian[地图上的]子午线,经线[10]

channel通道;水沟,水渠,水槽[10]

vessel[术语] 血管;脉管;[植物的]导管[10]

conduit管道;导管; 水道;水管;导线管;电缆沟[10]

collateral(血管或神经的)侧支[11]

network网状系统[10]

结合前述中医学中“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我们知道,经络主运行血气,显然,经络应是“三维”的、可以容纳气血的管道,而非“二维”的线。这也是为什么channel的使用频率远高于meridian的重要原因。正如卡普特查克(Ted J Kaptchuk) 所说,事实上,用channel翻译“经脉”比meridian要好,因为channel表示三维的、可以容纳某种物质的管道,在含义上更接近原文;而meridian仅表示二维的线。[12]不过尽管如此,为了避免使用新的术语而引起混淆,卡普特查克博士还是使用meridian一词表达“经脉”。

那么,用meridian表达“经”错了吗?显然没有,因为“经”的本义为“织纵丝也”,即纺织物上纵行的线。且meridian对于地图上地球定位的重要性确实可以与“经”对人体的重要性相提并论,体现着“取象比类”,而取象比类又是中医学重要的方法论。这些层面是channel无法传达的。此外,channel在字典上有6个词义,对于不熟悉中医术语的人而言,用一个多义词表达中医学中一个明确的概念,不符合科技翻译的选词标准。

文树德教授可能因此才另辟蹊径,选择单义词conduit表达“经”,用vessel表达“脉”。鉴于“经络”概念起源于“脉”以及“经络”的特点,他大胆地将“经络”译为the vessels,“经络学说”译为the vessel theory。这是非常恰当的。从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vessel的解释,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动物或植物体内三维的管道,均可称为vessel;只有blood vessel才明确地指血管。而“经络”就是中医学对人体内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功能的一种独特结构的称谓或命名。

collateral和network vessel是“络(脉)”的两个比较流行的译语,使用频率亦不相上下。前者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译语,后者则较直观、形象地反映了“络(脉)”的分布特点,且具有很好的回译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meridian、channel和vessel均可用于表达“经脉”。meridian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译语,channel是目前流行较广的译语,但二者又均有不足之处:前者是二维的线,与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相矛盾;后者一词多义,具有词义不明确性。vessel,指人体内三维的管道,是很严谨、恰当的“经脉”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兰凤利 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J] 中华医史杂志, 2008, 38(1): 8-12

[2]李鼎 全国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经络学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2

[3][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Z]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44

[4]李鼎 针灸学释难 (增订本) [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8:2-3

[5]欧明汉英中医词典[Z]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香港: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6: 324

[6]Wiseman Nigel, Feng Ye 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Z]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2: 56 (Copyright 1998 Paradigm Publications)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Manila, 1991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 28, 34

[9]Unschuld Paul U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167-171

[10]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8: 948, 230,1711,306,1011

[11]Dorland Newman W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Z]29thOxford:WBSaunders Company, 2000

[12]Kaptchuk Ted J Chinese Medicine: The Web That Has No Weaver [M] Revised ed London: Rider, 2000: 132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