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历史小说集、散文集和杂文集有什么?
鲁迅自1907年开始文学活动,至1936年逝世,近30年间留下700多万字的著作、译作,加上日记和书信约1000万字以上。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集两本:《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本:《故事新编》;散文诗集一本:《野草》;回忆往事为主的散文集一本:《朝花夕拾》,以上共计35万字。鲁迅的主要精力用于杂文创作,共出杂文集16本,计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杂文创作在他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杂文近700篇,约135多万字,占全部创作的80%,历时18年。他整理、辑录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集五本:《嵇康集》、《会稽郡故书杂集》、《小说旧文钞》、《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史研究论著两本:《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以上共约80万字。翻译、介绍10多个国家的长、中篇小说和童话九本,短篇小说和童话78篇,戏剧两本,文艺论著8本,短篇论文50篇,以上共约310多万字。陆续发现的未收进集子的文稿约有60多万字。鲁迅接待过大约500多名来访的青年,亲手拆阅了约1200个青年给他的来信。他亲自回信约有3500多封,现在能收集到的只有1400多封,约80万字。他从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的日记(其中1922年佚),未作字数统计。此外,鲁迅所编辑的报刊、杂志、丛书约40种,为青年作者写序或跋的书约50多种,为青年校阅、编选和介绍书稿有54种。鲁迅病逝后,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计20卷。新中国成立后,出版《鲁迅全集》分为作品集10卷,译文集10卷,日记2卷,书信集1卷。鲁迅的许多作品曾被译为英、日、俄、法、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成为我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作家。鲁迅在我国文坛上堪称前无古人、后世之师的旷代巨星。关于鲁迅杂文集的命名鲁迅的杂文集,自行编稿并拟集名的,计十四本。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或比喻,或引用,或反语,或拆字,诙谐风趣,警辟深沉,讽刺强烈,揭露深刻。关于杂文集的命名,鲁迅编集时大多自行作过解说。
鲁迅的作品名称大都与当时的写作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且含义十分深刻。
《呐喊》:《呐喊》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写于1918——1922年“五·四”运动前后,鲁迅说他“呐喊”几声,目的在于慰藉那些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勇敢直前。作者创作《呐喊》的目的是: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悼于前驱。他应《新青年》编委的约请,“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又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彷徨》:《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摩罗诗力说》:论文《摩罗诗力说》中“摩罗”,梵文音译,“天魔”之意,欧州称为“撒旦”。本来是有些人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拜伦的称呼,后来“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所谓“摩罗”诗人也就是造反诗人。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费厄泼赖”,是英语fairplay的音译,原为体育比赛或其它竞技所用之术语,意为:光明磊落的比赛,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而林语堂、周作人就把竞技比赛的规则搬到政治舞台上来。这里转意为:对敌人要讲宽大,不要穷追猛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湖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三味书屋”之味: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副木刻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读经典像吃主食;读历史像吃菜肴;读其它像加调料。关于“三味”:鲁迅的私塾老师(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的后人说,“三味”是指在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菜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坟》:《坟》杂文集,写于1907年——1925年间,鲁迅之所以要出版这些旧文,是因为“有人憎恶着”;同时也作为生活一部分的痕迹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恋”。
《热风》1925年11月编定。关于集名,鲁迅解释道:“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为《热风》。”《热风》收1918年至1924年杂文,编集时,鲁迅对现状一如往日,感到“寒冽”,以“热风”作喻,正反映了鲁迅主张深刻批判社会,促醒人们去改革社会的热烈愿望。
《华盖集》1925年12月编定。《华益集续编》1926年10月编定。分别收1925、1926年来文。旧时迷信说法,将人的运气好坏称为“交华盖运”。鲁迅解释集名道:“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鲁迅寓居北京时期,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与文化帮凶的攻击,可谓运命多舛,钉子常碰:“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然而,“偏不遵命,偏不磕头”。以“华盖”作集名,幽默风趣之中,“无非借此释愤抒情’。另外三二年作《自嘲》诗中“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之句,可与集名印证。
《野草》:1924年——1926年,他“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自从有了《野草》才真正为现代散文诗奠定了基础。《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共收入作品24篇。《野草》是鲁迅所有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之所以难懂,主要是因为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独特的艺术手法。《野草》题目的含义,野草的花、叶不美,但很顽强生长的野草
三味书屋扁道意思就是指匾额,匾额上面写着“三味书屋”三个字。
出处:鲁迅先生写过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三味”的说法:
1、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
2、有人认为是借用了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
3、有人认为是《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来改成了“三味”,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但此种假说也质疑不断。
鲁迅眼中的“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当中。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
文章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但作者鲁迅立意并不在于批判。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三味书屋”之“三味”分析:
꧁꧂
1、“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
“三味”的说法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但此典出于何处,已难查找。”
后来有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认为“三味”可能出自于此。
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2、“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有不少人对第一种说法持质疑态度: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
同时,寿镜吾之孙寿宇先生认为:“这样的解释淡化了祖先对清王朝的反叛精神。”
他在所著文章中讲道:“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
寿宇说寿镜吾生前曾对他说:“这三味的含义不能对外人说,也不能见诸文字,这是祖先韵樵公定的一个家规,因为‘三味’精神有明显的反清倾向,一旦传出去可能要招来杀身之祸。”
3、“三味”即“三昧”:有人认为“三味”是借用了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
(1)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
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
(2)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4、“三味”即“三余”:也有人认为是《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来改成了“三味”。
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但此种假说也质疑不断。
泉城书房不能带自己的书进去。
泉城书房里有自备的书,是为休息的人临时学习提供的场所,不是图书馆,所以不让带书进去。
泉城书房绝对是济南市政府给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闹中取静,闹市中有这么一间书屋真是太棒了,关键是全免费,看书、借书都不要钱。退休以后,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就近阅读,十分方便。南村这家环境也很棒。
基本信息
济南市图书馆新馆位于西部新城省会文化中心,是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18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1952年8月济南市图书馆筹建,1953年7月1日定名为济南市图书馆并开馆,1986年5月31日建成新馆。
据2020年8月该图书馆官网数据显示,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老馆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阅览坐席3000余个,内设10个机构部门,建有80个分馆和流动站,开通了27个服务窗口,在编职工122人;馆藏文献5923万册件。
引言:三味书屋的“三味”指的是读书的滋味,然后但是是不同的滋味,是京味、史味和诸子百家味。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提到的一间私塾,因为鲁迅的家乡是在绍兴。所以实际上三味书屋就是在晚清时期绍兴的府城内。这间私塾与鲁迅的家也就相隔100米左右。
这个三味书屋其实是一个比较古板的,腐朽味道很浓厚的地方,因为每天上学学生都要给老师行礼,而且他们读书只读经书,对于别的学问都不涉及。 O但是鲁迅把这篇作品写的非常的有趣,因为虽然是非常压抑儿童生长的天性的,因为三味书屋是一间私塾,那么老师对学生要求在课堂上同学们都要很板正的坐着,可是如果一旦下课的话,作者就会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后院玩耍,然后鲁迅就这样把三味书屋写得生动起来,而不是那么的死气沉沉。
这里是鲁迅少年时期求得学问的地方,具体的地址是在都昌坊口11号,寿镜吾也是鲁迅的老师,因为寿镜吾的教学精神非常的质朴和方正,所以鲁迅对他有很深的印象。三味书屋作为鲁迅少年时期求学的私塾,这里发生了很多故事,第1个就是鲁迅非常的厌恶这个地方的腐朽和严厉,因为受不了老师对他的严厉的要求,他经常和我小伙伴们在下课之后去书的后院里面玩耍,但是一到上课时气氛就非常的严肃,鲁迅认为这个地方有点压抑。
鲁迅还曾经因为迟到被塾师惩罚,这个地方有戒尺,所以他就在自己的书桌上用小刀刻下了一个木刻的汉字“早”字,来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再迟到,那么这是鲁迅留给后人的一个非常珍贵的文物,因为他刻的字的刀法简朴挺直,非常有力。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作品就说明这个三味书屋还是压抑不住儿童的本性。
精于鉴赏,长于书法,喜收藏图书,所藏法书、名画极多。刻有《秋碧堂法帖》,朱彝尊为他写有题记。时与北京孙承泽(字北海)并称两大藏书家。孙承泽精于收藏经、史类书籍,他则富于收藏子、集类图书。在正定城内筑有书楼“蕉林书屋”,专以藏书画、古籍,积书多至数十万余卷,收藏典籍字画,所藏历代书法、名画尤为珍贵。有“项(元汴)家‘蕉窗’梁‘蕉林’,图书之富甲古今”之称。“蕉林书屋”为当时文人雅士聚集之所。后来,江南藏书家何绍基曾到真定访“蕉林书屋”。藏书印有“梁清标印”、“棠村”、“河北棠村”、“蕉林”、“蕉林书屋”、“苍岩子”、“冶溪渔隐”、“玉立氏印章”、“现其大略”、“家在北潭”、“净心抱冰雪”、“无垢”等。编撰有《蕉林书目》,今已不存。
本文2023-08-07 04:37: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