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江南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第1张

江南,意为长江以南地区。狭义上即现在长江流域下游南岸的浙江、苏南及上海地区。广义上还包括江西北部地区、安徽南部长江以南的地区。又号吴越、江东、江左。江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杭州、南京等古都,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如苏州、绍兴、宁波、无锡、徽州等,历史上长期是东亚乃至世界最庞大的城市群以及经济中心,数次庇佑中华文明正朔。江南作为地理概念与关中和河洛呼应,对中国和东亚的历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先秦时期,史书中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扩展资料:

一、历史上的江南《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即特指淮南之地,即开始泛指大约今江苏、上海、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广东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后来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南成为江东地区的专称。历史上以“江南”命名的行政区的演化:唐代以后,江南一词所指区域囊括长江以南以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包括荆州(鄂东南、湖南)、扬州(江西、皖南、福建、苏南、上海、浙江,非今日扬州市)。唐代时设立江南西道(鄂东南、湖南、江西、皖南)、江南东道(福建、苏南、上海、浙江)。宋代时设立江南西路(江西大部、鄂东南)、江南东路(赣东北、皖南、苏南部分地区一带)。明朝设立南直隶,清初改称江南省,1667年分为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但江南省不仅包括部分江南地区,还包括了大片的苏皖的江北地区。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辖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两江即含江南省、江西省,东部的部分为江南省(今江苏,上海,安徽)。二、文化上的江南文化上的江南是江南的重要概念。在地域文化上,江南文化常与吴越文化高度关联。泰伯所建之句吴古都梅里被认为是江南吴文化的源地(无锡)。最早的都城建立在今无锡市的梅村一带,于春秋时期迁都至姑苏城(今苏州),之后吴文化和越文化、楚文化存在颇多交融,汉末东吴都金陵(南京),囊括了吴、楚、越广大地区,南朝时期,中华文化繁盛,江南文化名扬海外,佛教文化大放异彩。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首都建康(南京)语言(古代吴语)为基础的“金陵雅言”作为中华正朔,成为中国汉语的源头,更东传日本变作吴音。江南文化也在变迁,如姑苏(苏州)又称吴都,东吴首都建业(南京),金陵(南京)又称吴京,后来的扬吴政权仍建都南京。自东吴起的六朝时期以至隋唐,江东士族在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对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也有重要影响。江南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有重要贡献和影响。自南北朝以及隋唐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江南常被视为古代中原的承替地区,南京常被视为华夏正朔的象征城市,江南地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贡献著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华语语音方面,晋代门阀播迁衣冠南渡,中原雅音南播,和建康中古吴音融合而成的金陵雅音,在南北朝分割结束后的隋唐时期,和洛阳邺下语音一起成为修复雅言、确立通语的两大依据。及至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又以南京音作为确立汉语官方标准音的基础,对汉语标准通语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孔子家族的大宗因宋廷南迁分为南北两宗,北宗位于曲阜,孔氏南宗迁至江南衢州;民国时期“衍圣公”改称“奉祀官”,中央政府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于曲阜,封“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于衢州,此亦可见江南地区在中国政治和文化上的作用。江南向以文化教育发达著称,不少地方有“邹鲁”之誉,如“江南邹鲁”、“东南邹鲁”、“海滨邹鲁”。江南有许多藏书家、藏书楼,也有许许多多的书香世家。江南以文学、绘画、音乐、戏曲等的繁盛闻名。江南地域特色的戏曲有昆曲、越剧、黄梅戏等。许多文人墨客和江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郭璞、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骆宾王、王昌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李煜、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陆游、唐伯虎等人。江南地区有发达的学术、科学和技术,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黄宗羲 、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以及许多杰出科技人物,如祖冲之、葛洪、陶弘景、沈括、毕升、杨辉、宋应星、徐霞客、方以智、黄履庄等人。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造就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江南景观,如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钟山、玄武湖、莫愁湖,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杭州的西湖、雷峰塔,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瘦西湖,无锡的鼋头渚等。江南的物产,苏州的刺绣,扬州的玉器,南京的云锦,宜兴的陶,景德镇的瓷,宣州的宣纸,徽州的徽墨和歙砚,扬州漆器,杭州的西湖龙井,苏州的碧螺春,徽州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等,享誉天下。江南的生活方式与饮食文化也名闻遐迩,崇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文雅生活[3]。淮扬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为新中国第一餐国宴选用。苏帮菜、扬帮菜、杭帮菜、本帮菜等也是经典江南菜风格。著名菜式有:糖醋鳜鱼、芙蓉鸡片、盐水鸭、清蒸鲥鱼、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软兜长鱼、开洋蒲菜、文思豆腐、蟹黄汤包、蜜汁火方、松鼠鳜鱼、碧螺虾仁、白什盘、响油鳝糊、清蒸大闸蟹、姑苏卤鸭、樱桃肉、太湖三白、西湖醋鱼、宋嫂鱼羹、东坡肉、龙井虾仁等。三、江南经济江南经济在秦汉以及六朝时期取得很大发展,此后在全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至中唐时,经济重心由中原南移,到了北宋中期,江南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指以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击扇平原所形成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一带,以此为中心的经济带,被称为“长三角经济圈”。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苏,浙,皖三省及上海已经占全国税收总和一半以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江南东部一带的十几个城市被人们称为“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与“珠三角”、“环渤海”等并列的一极。

剑3十大门派标志细节图如下:

1苍云标志

2藏剑标志

3纯阳标志

4丐帮标志

5明教标志

6七秀标志

7少林标志

8唐门标志

9天策标志

10万花标志

天策门派介绍:

天策府是大唐统管江湖事务之部队。

他们心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邪善恶。只坚持以李唐王朝为本的信念。

为了维护大唐的安定,他们愿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即使身陷入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

天策武学不同于其他门派,从不强调招式或是原则,天策武功往往直接由战争中的技击演化而来,实用性极强,招招致命,没有一丁点花哨之处。再配合天策府独有的兵书阵法和马上战斗,进退自如,威力惊人,霸道无比。

2纯阳门派介绍: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吕洞宾在朝廷支持下,于西岳华山建立纯阳观。玄宗即位后,纯阳得到更大的发展。纯阳现任掌门为李忘生,他与吕洞宾所收的其他四名弟子卓凤鸣、上官博玉、于睿、祁进并称为“纯阳五子”。

纯阳武学融合了道家真谛,万法自然,随心所欲之间不但可将自身内力如意运转,更可构造出一片太极气场,攻守如一,进退自如。随他敌强敌弱,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

3万花门派介绍: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万花谷主东方宇轩游历四方,恍惚间误入秦岭青岩,叹西部山间竟有如此仙处,于是招纳贤士在此隐居,并命之为“万花谷”。

万花武学最精妙之处乃是点穴截脉,可控人生死于一线。通过将精湛医术与点穴手法结合起来,既可为伙伴疗伤续命,稳定战局,也可挺身而出,用精妙手法制敌控场,实乃掌控全局第一武学。

4少林门派介绍:

少林与李姓王朝有着不解之缘。

唐武德三年,惠锡、昙宗等十三名武僧因不满王仁则侵占少林寺封地,“率众以拒伪师”。十三武僧夜间攻入郑兵大营,生擒王仁则,献于李世民,为秦王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少林武学讲究以禅入武,禅武结合。招式大开大阖,稳重而不迟滞,一招一式之间无不充斥佛光普照之意,修行到后期更可将气劲运于全身,金刚护体,即便被打中,对手也会受到极大损伤。

5七秀门派介绍:

神龙年间,武林中出现了一名奇女子,人称公孙大娘,她在瘦西湖畔创立了忆盈楼,将剑舞绝艺发扬光大。十余年后,她们所收七名孤女在江湖中赫赫有名,故名“七秀”,忆盈楼也更名为七秀坊。一时间,七秀坊成为与万花谷、长歌门齐名的大唐三大风雅之地。

七秀招式华丽而不繁琐,曼华绝伦的舞姿当中暗藏种种玄机,或者弱敌于无形之处,或者助友于转瞬之间,眼花缭乱让人防不胜防,常常能在出人意料之时决定战局的倾覆。

6藏剑门派介绍:

藏剑山庄传到现任庄主叶英虽只是第二代,但藏剑之名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缘由多为其所设立之名剑大会。藏剑自建庄以来,行事有理有轨,庄中名侠辈出,待到天宝年间,藏剑叶家已与蜀中唐家、霸刀柳家、长歌杨家,并称四大世家。

藏剑武学深谙剑之极意,藏剑弟子配轻重二剑,运使如意,可快速切换不同运剑心法。大巧似拙,举轻若重,令敌手迷惑于深奥剑法之中无以应对。剑有锋而形不露,以心为剑,是为藏剑。

7唐门门派介绍:

唐门,初乃刺客世家,只在川蜀一带出没。唐简的出现让唐门威名传遍中原,成为当时武林中第一大家。后来,丐帮与唐门联盟,在枫华谷与明教展开决战,但却遭到重创,唐门元气大伤,现任门主唐傲天失去双腿,但他复兴唐门的念头却从未断过。

唐门武学以暗器和机关闻名江湖。善于利用可变形的千机匣和神出鬼没的身法,悄无声息地布置各种机关陷阱,再配合各种远程的淬毒暗器、弓箭,变幻莫测,威力惊人。

8明教门派介绍:

明教为陆危楼一手所创,他经营有方,使明教不断壮大,但强极必反、盛极必衰,唐玄宗因他进宫逼谏一事大为震怒,下令全歼明教,致使明教遭受重大打击,从此陷入低谷,陆危楼率部分教众远走西域。

明教武学出招之时如有日月之威,往往能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摧枯拉朽般之攻击,常常令敌人难以捉摸,攻击落空,防不胜防。坚定的信仰则可令信徒受到明尊护佑,身化琉璃妙相,即便遭受攻击,也能从敌人身上获取新生的活力。

9丐帮门派介绍:

丐帮由尹天赐所建,总舵位于洞庭湖君山岛,以“忠义”为第一帮规,是个锄强扶弱,信守承诺,立于正道的门派。虽名为丐帮,但着装并不必须如乞丐般破烂,丐帮中人,来历稀奇古怪,各有自己性情。

丐帮武学以“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闻名天下。降龙掌乃尹天赐所创,后被现任帮主郭岩完善,一旦施展起来便如行云流水一般,以连续的进攻逼退敌人。打狗棒法是极高深的一门武学,心思玲珑之人方可达到深湛境界。

10苍云门派介绍:

武德三年,少林寺十三棍僧在李世民遭遇危难之时相救,令他感受到了江湖中人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他决意组建一支特殊部队,由武林中人与军中高手组成,名为玄甲苍云军。天宝四年,苍云统帅薛直战死,副统帅长孙忘情继任。

苍云武学主要由昙宗大师传下,演化出《铁骨衣》。《分山劲》乃李靖以刀盾结合,经历代高手琢磨而成的外家功夫。

参考资料:

剑侠情缘网络版叁

我从小就对扬州很有好感,原因是我爸有个扬州朋友,小时候每年都能吃到他从扬州带来的包子,在那个物质匮乏、食品单一的年代,扬州的包子简直是我心中包子界的楷模,是生命之光。

趣园的包子

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之后去扬州 旅游 ,除了去瘦西湖、大明寺、东关街打卡,剩下的时间全都沉沦在各种包子的醉生梦死之中,完全没有给自己了解扬州的机会,说起扬州只知道包子好吃,妥妥的一个干包人。

思前想后,我作为一名旅行编辑,也未免太肤浅了。为了摆脱自己干包人的嫌疑,也为了带大家了解包子之外的扬州,我决定走出去看看(当然,也是在趣园吃完早茶再出发的,真好吃)。

大明寺

这是我第三次来扬州了,瘦西湖正抽干了水进行清淤工程,没什么可逛的,况且每个来扬州的人必然会打卡瘦西湖,我也没有什么需要过多介绍的,pass。

不过不同季节的瘦西湖还是好看的

东关街是除了瘦西湖之外游客必然会逛的地方,但,一旦认清了它的本质不过是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南锣鼓巷之后,就会觉得索然无味,pass。

东关街

然而不得不承认,扬州城的韵味就是在这些老街古巷之中,想找一个保留着扬州老城风韵但又不过于无趣和商业化的地方,我在扬州朋友的推荐之下来到了皮市街。

皮市街形成于清朝时期,因为早期这条街主要经营的都是皮草类的商品而得名。如今这条街早已不见了经营皮草的商行,但斑驳古旧的房屋和青石板铺砌的街道得以保留至今。

虽然只有一街之隔,和东关街上熙熙攘攘全是游客的热闹景象不同,这里更有生活的气息 。骑着电瓶车穿行而过的当地人,路边的老手艺人,古早味浓郁的杂货铺,嗯,这才是我心中扬州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去的那两天虽然气温很低,但阳光很好也没有风,街上所有人都在不紧不慢地走着,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在青石板路上投射出斑驳的影子,真的太安逸了。

让我这个从小在成都长大的人都不由感叹,扬州慢啊。怪不得古人早早就给了个“扬一益二”的排名。

当然,让我选择这条街还有另外的原因,这条街上藏着很多有意思的小店,独立书店、咖啡馆、杂货铺、花店, 这里是扬州最具文艺气息的一条街。

边城书店

从皮市街的北入口进入,沿着石板路走几十米,右手边会看到一家门口堆积着各种石材的书店,这里便是边城书店。

用力拉开古朴的木门,便进入了另一方天地。满眼都是各种古籍文字,错落地摆在木质的书架上。

边城书店的主理人叫王军,大家都尊称他为王老师。虽然看上去很年轻,但王老师已经 从事古籍修复十余年了 ,大多数时间他都在收集和修复古籍,也是扬州古籍修复方面的非遗传承人。

除了个人收藏,有学术价值的古籍修复后会捐赠给相关机构,其他的一部分则会被做成文创产品,走进寻常人的家里。

古籍制作的灯罩

来之前,我只知道这是一家旧书店,没想到这些旧书都如此“旧”了, 各种年代的古籍随处可见

聊到兴起,王老师从柜子从拿出他收藏的古籍展示给我看,每本书的年代、排版、字体、内容都如数家珍,我则完全插不上话,感觉王老师整个人都在发光。

我一直对这种能够坚持自己的爱好,同时又能养活自己的人充满敬意,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找到这样一个人生方向并坚持下去。

营业时间:9:00-21:00

地址:皮市街111号

浮生记书店

边城书店继续往南走几十米,路过一家店门头挂着红色的帘子,上面写着“扬州”二字。

掀开帘子,是一副“闷声发财,亦可赛艇”的对联,让人不禁莞尔。

书店老板杭树志,人称树掌柜,爱好 旅游 ,行走数十个国家、地区,亦喜摄影,开店的初衷是:“台北有诚品,三藩市有City Light Books,北京有单向街,南京有先锋,一座城都该有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文化地标,而我们,愿做扬州的那一个”。

和那些fancy的独立书店不太一样的是,这里更像是一个读书的地方,树掌柜把从全世界各个地方带回来的图书都摆在书架上,堆在各个角落,供大家取阅。

隔壁两间屋子就是自家的咖啡馆,叫我慢,咖啡很平价,临街的玻璃上印着“四时读书好”几个字,房间里两三张桌子,更像是一个阅读室。

一杯咖啡,一本书,平实而有诗意的生活大概如此吧。

营业时间:12:00-21:00

地址:皮市街85号

我慢杂货店

这家店就在浮生记斜对面,也是同一个老板,砖头砌的老式房子整个被刷成了白色,屋顶的那个“慢”字大概就是招牌吧。

门口一张木质的长条凳,整个外面看起来有种日本街头的感觉。

“我慢”在日语里是忍耐的意思,店内有很多从日本淘回来的小玩意儿,还有特别多的各种小猫咪的摆件。

因为和浮生记同一个老板的原因,我慢杂货铺里也有很多浮生记的文创产品出售,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逛。

营业时间:12:00-21:00

地址:皮市街85号

amo

开在浮生记旁边的一家咖啡店,门口摆着一把椅子,下午的太阳又那么好,就很让人很想进去坐坐。

说是咖啡馆,但其实店里主打但是各种花里胡哨的冰激凌,好吃又好看。

店里很多奇奇怪怪的小摆件,抬头看,脑袋顶上有几条透明的管道,原来是老板为爱猫打造的游乐场,浮夸又可爱。

两只肥猫正在里面玩

我发现扬州的小店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每当让你觉得逼格满满,却忽然会有一些接地气的小温暖不期而至,真的很赚好感。

营业时间:10:30-20:30

地址:皮市街116-2号

时晴山房

这家时晴山房是朋友推荐,在皮市街南边的丁家湾,从丁家湾的石头牌坊进来直走,门头并不显眼,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一壶茶,配两个小杯子,一些小茶点。当然,也有咖啡,我去的时候店员正在进行杯测,我也被邀请尝了好几种不同风味的咖啡豆。

傍晚的阳光十分美好,茶房里洒满金色的阳光,院子中间是个小小的天井,布的是日式的枯木流水小景,一派岁月静好。

丁家湾是扬州原住民的根据地,很多盐商的大宅都聚集于此,老街小巷里也有很有有意思的小店。如果有时间,也非常值得花时间好好逛逛。

营业时间:10:00-21:00地址:丁家湾59号楼

未完,接下篇。

看吧!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尚书》等古籍均有记载,为华夏九州之一。

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附近称邗。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王侯的封地。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景观盛极一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繁华时期。

为了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到乌孙国,比王昭君嫁到匈奴还早80多年。三国时期,魏吴之间战争不断,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南北朝时期,广陵屡经战乱,数次变为“芜城”但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辛勤开发,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北周改广陵为吴州。山东青州,兖州一带的移民南迁广陵一带,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

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隋炀帝开大运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次序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公元605年至616年,隋炀帝三下江都(今扬州),618年,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葬于扬州城西北五里吴公台下(后改葬雷塘)。619年农民起义军李子通建都扬州,国号吴。公元616年,复称扬州,治所自此在今扬州。

唐代的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治所,领淮南、江北诸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多中,扬州始终起着骨干作用。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扬州专设司舶使,经管对外友好往来。唐代扬州和大食(阿拉伯)交往频繁。侨居扬州的大食人数以千计。波斯、大食、婆罗门、昆仑、新罗、日本、高丽等国人成为侨居扬州的客商。日本遣唐使来扬州和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交流。扬州人李善在吸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注释的《文选》,旁征博引,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已经散失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子李邕,不仅文章、诗歌很有影响,也是继虞世南、褚遂良之后的大书法家之一。大诗人张若虚为“吴中四杰”之一,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公元684年,徐敬业、骆宾王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执政。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杨行密在扬州建立政权,史称“杨吴”,有短时间的经济恢复。不久,又陷入战争的破坏之中。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扬州地为督帅之所,又处漕运要冲,此后盐渔之利,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扬州又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商业税收年约8万贯,在全国居第3位。公元1127年,高宗赵构在金人的追逼下,迁都过程中,以扬州为行宫一年,更促进了扬州繁荣。1275年-1276年,李庭芝、姜才率军队与扬州人民一起向元军开展了不屈的斗争,不幸殉难,扬州城只剩数千人。100多年间,扬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战场。韩世忠、刘琦、岳飞等南宋名将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战争使经济和社会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局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扬州的经济又不断恢复发展。在文化上,欧阳修、苏轼、秦观、姜夔、王令等在扬州留下大量传世名作。元、明两代,扬州经济发展加快。来扬州经商、传教、从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渐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最。

元时,几次整治运河扬州段,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走向,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又迅速繁华起 来。明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扬州的商业主要是两淮盐业的专卖和南北货贸易。盐税收入几乎与粮赋相等。商业扩大到旧城以外。手工业作坊生产的漆器、玉器、铜器、竹木器具和刺绣品、化妆品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防止倭寇再次入侵,公元1556年,扬州又建“新城”在文化上出现了睢景臣等一批杂剧、小说家。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坚持了6年。明朝灭后,为阻止清兵南进,南明督师史可法率军坚守孤城,宁死不降,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10日,死者数十万。

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使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当时的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 ,盐税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关系极大。各地商人增多,纷纷在扬州建起了会馆,各有营业范围和地方特色。同时兴起的还有会票——信用汇兑。在文化上,一些盐商广结文士,爱好藏书,修建府学、县学,恢复名胜古迹,对扬州的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这期间出现了以金农、李鱼单、高翔、郑燮、罗聘等“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阮元、焦循、汪中、任大椿和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扬州戏曲历史悠久,至清代大盛。1790年,为庆祝乾隆重皇帝80寿辰,以扬州宝应高朗亭为班主的三庆班进京演出,与其它剧种一起,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扬州的评话、清曲、扬剧、木偶、玉雕、漆器、扬州盆景、淮扬菜肴等均在清代形成自己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古城扬州焕发青春,1982年扬州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瘦 西 湖

瘦西湖原名保障河,是自隋唐以来随着城址的变迁,由人工开凿的城濠和通向古运河的水道。河面逶迤曲折,时展时收,秀丽多姿,保障河改称瘦西湖,是在乾隆年间。当时有位叫汪沆的诗人,写了一首咏扬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这个名字就驰名于世了。“天下西湖,三十有六”,而以“瘦西湖”命名的惟扬州有之。

瘦西湖的美丽景致,很早就为人们所向往。清人刘大观言:“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另一位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赞道:“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历史上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王渔洋、蒲松龄、孔尚任、吴敬梓、郁达夫、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在这一带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和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烟花三月下扬州”、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珠帘十里卷春风”、“绿杨城郭是扬州”等数不清的名言佳句,流传千古,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浓墨重彩。

瘦西湖风景区正因其悠久、丰富的人文景观、秀丽典雅的自然风韵,成为古今中外宾客纷至沓来的著名的游览胜地。

唐城遗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有悠久的历史,那唐朝时期建造的城垣就是见证,也仿佛在诉说着扬州千年的历史,给人们讲诉关于扬州的过去

扬州有城,始于二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末期。历经秦、汉、魏、晋、宋、齐、梁、陈直至隋、唐,城垣虽有兴废,但城址未变。《梦溪补笔谈》载:“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五代时,在牙城东南隅筑小城;宋时又筑大城,南宋末年筑宝佑城以抗元兵。宋亡,宝佑城夷为平地,仅剩残破的宋古城。明代和清代,分别在宋大城西南和东南筑旧城和新城。

解放初,城墙全部拆除。今在蜀冈之上,南北观望,仍可清楚地看到狭长高地上有断续的古城版筑城垣的旧迹。1978年南京博物院和扬州博物馆对唐牙城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发现了城墙、城门遗迹,初步查清了唐城遗址规模,这对研究唐代扬州是一大贡献,引起了中外考古学者的极大兴趣。

扬州隋一宋城遗址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游览景点。

门票:10元

地址: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蜀冈东峰1号

邮编:225000

电话:0514-7340843

交通:1、22路 路公交车

大明寺

位于扬州市区西北2公里蜀冈中峰之上。始建于刘宋大明(457—464)年间,故称大明寺。

隋时,因寺在城西,又名西寺。隋仁寿元年(601),寺内栖灵塔,塔高9层,故此寺又称栖灵寺。天宝元年(742),高僧鉴真于寺中讲律,十余年后,东渡日本,传戒弘法。北宋庆历(1041—l048)中,欧阳修为扬州郡守建平山堂西侧。来末历元迄明,几经变乱,大明寺夷为荒丘。明天顺(1457—1464)年间,僧福智、沧溟重建,复称大明寺;万历(157—1620)间,郡守吴秀再次建寺;崇祯(1628—1644)间,巡漕御使杨仁愿重建大明寺。清康熙时,因讳“大明”二字,正式改名为“栖灵寺”。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巡幸扬州,御笔改题为“法净寺”,俗呼“平山堂”,为扬州当时的八大名刹之一。咸丰间因兵火寺圯。同治十二年(1872),盐运使方波颐、僧悟堂重建。光绪后,殿宇失修,僧皎然募修,并建天王殿。民国11年(1921),日本人高洲太助在扬州立两淮稽核所,考证出法净寺即古大明寺,唐时鉴真曾在此受邀东渡日本传戒弘法,因嘱日本文学博士常盘大定为撰碑记,高洲勒石寺内。1934年,邑人汪茂如重修寺宇。1967年8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大明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10月;为纪念鉴真大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寺内始建鉴真纪念堂,文化大革命前,寺为保留寺。文化大革命中,寺庙受到冲击,僧众被赶离寺,但寺内佛像、文物由于受到国家明令保护,幸免被毁,后移交园林管理所管理。1973年11月,鉴真纪念堂落成,寺庙改作“平山公园”。为迎接“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像中国展”,寺庙修缮一新,并改“法净寺”额为旧名“大明寺”。1980年4月14日,由鉴真弟子在鉴真生前塑成的鉴真和尚夹纻干漆像,在日本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护送下抵大明寺,受到扬州市民的隆重欢迎,此次展出计7天,百名僧人举行了盛大的法会,前来参观、瞻仰的外宾和全国各地的群众多达17万人次。1980年,大明寺交给宗教部门管理,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该寺为省级文物保单位。同年,国务院将大明寺列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该寺及所在的蜀冈与瘦西湖等名胜被列为国家级“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

在今古寺门之前,有一古朴典雅的牌楼,四柱三楹,顶为华盖,中门之上题有“栖灵遗址”四个篆字,背面书“丰乐名区”匾额。寺门两旁有石狮子一对,为元代扬州宫遗物。寺门东墙上,有石刻“淮东第一观”五个大字,是清代书法家蒋衡根据秦少游来此游览所作“渗人若问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的诗句所书。进人山门为天王殿,弥勒佛笑脸相迎,背面为护法韦陀,四大金刚分列两旁。出殿为甬道,两侧古木参天,浓荫敝空。甬道中央置两尊宝鼎,在南道两旁为东西两院,东院门额为“文章奥匠”,大门即平远楼,为大明寺接待宾客处,再外为僧人生活区。西院门额为“仙人旧馆”,人门即为平山堂。甬道直通大雄宝殿。大殿面阔三间,带回廊,重檐歇山造,前后附加硬山披廊,庄严雄伟,正中三尊大佛,正中坐在莲花高台的是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药师佛、右边为阿弥陀佛,两边拱卫着十八罗汉,佛坛后是“海岛观音”浮雕群像,观音脚踏鳌,整个画面中有106尊大小塑像,栩栩如生。

大殿中经幢肃穆、香烟缭绕,穿廊东行为鉴真事迹陈列室,对面为鉴真纪念堂,两行为欧阳祠、谷林堂及西园,均为扬州名胜古迹,殿右的东园内,为1986年复建的“藏经楼”,面阔五间;单檐硬山,此楼系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的福缘寺的七楹大楼拆迁而来,改建为五楹,前三月台,轩敞疏朗,并以围墙包纳一区,清雅幽静,僧人生活区亦在其中。整个寺庙融园林于一体,为中国典型的寺庙园林之一。

大虹桥

出扬州新北门西行数百步,就看见一座白石栏杆的圆拱形石桥,横跨在通向瘦西湖公园的湖面上,这就是著名的“虹桥”,亦称“大虹桥”。

始建于明朝末年,原是木板桥,因其围以红栏,故称“红桥”。红桥的旖旎景色,吸引着众多的诗人文士来这里吟诗结社。顺治年间来扬州作推官的王土祯,曾与扬州诸名士修楔于红桥,唱和很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有一首为:“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王土祯之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两任扬川盐运使的卢雅雨,也曾在红桥修禊。卢雅雨曾作七言律诗四首,依韵和诗的达六千余人,编次得三百余卷,可谓洋洋大观,由于文人雅士的鼓吹,红桥随之名扬四海,成为人们向往之地。

乾隆元年(1736),将木板桥改建为石桥;十五年后,又在桥上建亭,改“红桥”为“虹桥”,乾隆皇帝幸游扬州,对虹桥的景色曾作诗赞赏:“绿波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当时的《梦香词》也说;“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萧,处处驻兰桡。”除了许许多多的诗文,还有不少画坛高手,作有《虹桥揽胜图》、虹桥春泛图》、《虹桥待月图》等。

今日虹桥改建于1973年,桥由一孔改为三孔、桥面拓宽,桥身拉长,桥面则以城内宋代花岗岩街道条石凿铺而成,其形古朴,比旧桥更为壮观。其做工考究,线条鬓括,为进人瘦西湖各景点的主要通道。

 导语:古城扬州,为人们所熟知,不仅源于其“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源于其为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更源于古典诗文对她的动情歌咏,”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的美,自不必言说。

 但遗憾的是,曾有人向我抱怨,“来扬州三年,我连瘦西湖都没玩过,更不知道其他好玩的地方了。如今,就要毕业了,我得和同学去趟瘦西湖。”我双眼瞪圆,表示难以接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我必须一定要给新东方孩子们推荐下扬州值得玩的地方。品一品扬州这座城市,本来的味道。

 文昌阁

 文昌阁是扬州最标志性的建筑,也是扬州最开始的商业中心。这里有许多商场和美食店。各类你想买的潮牌服饰,这里应有尽有。

 Tip:到扬州第一件事,应该就是和地标建筑文昌阁合张影吧。否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扬州读过书。

 路线:在学校站台乘坐32路公交车,至仙鹤寺站下车。

 瘦西湖

 国家5A级风景区,名扬四海。瘦西湖中有个趣园,是清代扬州著名的二十四景中的“四桥烟雨”。 五亭桥、小金山、熙春台、白塔都曾是诗人笔下最动人的景观。门票旺季150元,淡季120元。

 Tip:租条船跟船娘聊聊天,她会唱起韵味十足的扬州小调,讲起瘦西湖的种种典故。

 路线:在文昌大桥站乘坐88路公交车,至石塔寺站下车,步行1公里至瘦西湖南门。

 个园

 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个园是以竹石取胜的,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移步异景,美不胜收。门票45元。

 Tip:个园的景点讲解很值得一听,当然你是可以蹭听的。

 路线:在学校站台乘坐32路公交车,至琼花观站下车,步行700多米至个园南门。

 东关街

 双东是指扬州的两条历史街区,个园的南门就在东关街上,所以出了个园即可逛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Tip:东关街里面有很多古朴小巷,青砖青瓦,延绵狭长的小道,代入感很强。花上几元钱,坐一辆三轮车,你会体会到不一样的古扬州。小吃很多,可以一路吃一路玩。有家豆腐脑店,天天人满为患,可以去尝尝。

 路线:在文昌大桥站乘坐58路公交车,至东关古渡站下车。

 双博馆

 双博馆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这里记载着两千五百年前古扬州城的面貌,这里讲述着古扬州城的沧桑岁月,这里重现了古代扬州人的文明和智慧。历史与现在,完美交融。

 Tip:双博馆门票免费,特别适合新东方孩子去那里追溯历史。

 路线:在文昌大桥站乘坐88路公交车,至双博馆站下车。

 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是一座闻名中外的老店。它是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来到扬州,一定要到那里品尝一下所谓“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特色,品味扬州早茶文化。

 Tip:大煮干丝、三丁包子、翡翠烧卖、蟹黄汤包等都值得一尝。

 路线:在学校站台乘坐32路公交车,至珍园站下车,步行700多米。

 古籍书店

 古籍书界,北京,上海,天津三足鼎立,名声在外。但不为外人所知的是,天津古籍界有些和国际拍卖公司联合举办的拍卖专场的货是需要从扬州古籍书店这边调的。

 Tip:对于爱读书喜历史的新东方孩子,这里绝对值得一去。

 路线:在学校站台乘坐32路公交车,至珍园站下车,步行800多米。

 浮生记

 皮市街上安静的一隅,老城书店的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店名估计借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可以在这慢下来,喝喝茶,翻翻书,尝一块小甜品,挑一张特制的明信片。刚在古籍书店里找到的线装书不妨在这细细翻读。

 Tip:这里很适合爱读书,且有着小资文青情怀的孩子。

 路线:在学校站台乘坐32路公交车,至琼花观站下车,步行400多米。

什么叫做江南?在我国来说指的江南是一个地区,比方说长江以南这一片地区都可以称之为江南。主要以浙江、江苏,为主要的地区,比方说代表的城市有苏州杭州无锡。南京上海。

等等都属于江南地区。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尚书》等古籍均有记载,为华夏九州之一。

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附近称邗。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王侯的封地。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景观盛极一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繁华时期。

为了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到乌孙国,比王昭君嫁到匈奴还早80多年。三国时期,魏吴之间战争不断,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南北朝时期,广陵屡经战乱,数次变为“芜城”但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辛勤开发,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北周改广陵为吴州。山东青州,兖州一带的移民南迁广陵一带,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

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隋炀帝开大运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次序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公元605年至616年,隋炀帝三下江都(今扬州),618年,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葬于扬州城西北五里吴公台下(后改葬雷塘)。619年农民起义军李子通建都扬州,国号吴。公元616年,复称扬州,治所自此在今扬州。

唐代的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治所,领淮南、江北诸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多中,扬州始终起着骨干作用。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扬州专设司舶使,经管对外友好往来。唐代扬州和大食(阿拉伯)交往频繁。侨居扬州的大食人数以千计。波斯、大食、婆罗门、昆仑、新罗、日本、高丽等国人成为侨居扬州的客商。日本遣唐使来扬州和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交流。扬州人李善在吸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注释的《文选》,旁征博引,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已经散失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子李邕,不仅文章、诗歌很有影响,也是继虞世南、褚遂良之后的大书法家之一。大诗人张若虚为“吴中四杰”之一,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公元684年,徐敬业、骆宾王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执政。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杨行密在扬州建立政权,史称“杨吴”,有短时间的经济恢复。不久,又陷入战争的破坏之中。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扬州地为督帅之所,又处漕运要冲,此后盐渔之利,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扬州又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商业税收年约8万贯,在全国居第3位。公元1127年,高宗赵构在金人的追逼下,迁都过程中,以扬州为行宫一年,更促进了扬州繁荣。1275年-1276年,李庭芝、姜才率军队与扬州人民一起向元军开展了不屈的斗争,不幸殉难,扬州城只剩数千人。100多年间,扬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战场。韩世忠、刘琦、岳飞等南宋名将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战争使经济和社会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局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扬州的经济又不断恢复发展。在文化上,欧阳修、苏轼、秦观、姜夔、王令等在扬州留下大量传世名作。元、明两代,扬州经济发展加快。来扬州经商、传教、从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渐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最。

元时,几次整治运河扬州段,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走向,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又迅速繁华起 来。明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扬州的商业主要是两淮盐业的专卖和南北货贸易。盐税收入几乎与粮赋相等。商业扩大到旧城以外。手工业作坊生产的漆器、玉器、铜器、竹木器具和刺绣品、化妆品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防止倭寇再次入侵,公元1556年,扬州又建“新城”在文化上出现了睢景臣等一批杂剧、小说家。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坚持了6年。明朝灭后,为阻止清兵南进,南明督师史可法率军坚守孤城,宁死不降,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10日,死者数十万。

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使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当时的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 ,盐税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关系极大。各地商人增多,纷纷在扬州建起了会馆,各有营业范围和地方特色。同时兴起的还有会票——信用汇兑。在文化上,一些盐商广结文士,爱好藏书,修建府学、县学,恢复名胜古迹,对扬州的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这期间出现了以金农、李鱼单、高翔、郑燮、罗聘等“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阮元、焦循、汪中、任大椿和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扬州戏曲历史悠久,至清代大盛。1790年,为庆祝乾隆重皇帝80寿辰,以扬州宝应高朗亭为班主的三庆班进京演出,与其它剧种一起,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扬州的评话、清曲、扬剧、木偶、玉雕、漆器、扬州盆景、淮扬菜肴等均在清代形成自己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古城扬州焕发青春,1982年扬州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