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什么教
儒字有二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其二,“儒”即今所谓“学者”。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由于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
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但儒家思想不同其它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图一统宇宙,把“自然”、“科学”和“人”、“社会”的问题建立在一个体系之下,在当时无法理解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各种宗教则做了各种编造。而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呈现日渐增长的状态,因而过去宗教的设论不断地变成谬误。而儒家思想关注的中心并非“自然”、“科学”,而是人和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但儒家对宇宙各种现象有自己的解释,而且相信人间各种道德礼节都源于形而上的宇宙自然规律,而人则通过践行这些道德礼节来达到天人合一。
朝鲜半岛方面的记载中找不到与王仁对应的人物,有关王仁的记述只存在于日本方的古事记,日本书纪,和续日本纪这三本书。三书的记载各如下: 根据《古事记》王仁是由百济进贡给日本的贤者。
文:“百济国 若有贤人者贡上 故 受命以贡上人名 和迩吉师 即论语十卷 千字文一卷 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贡进(此和迩吉师者、文首等祖)
译:(应神天皇)命令百济国:“如百济有贤人,立即贡上。”而(百济)所进贡之贤人,其名叫“和迩吉师”。又附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共计十一卷一并献上。 根据日本书纪,王仁受学者阿直岐之荐,从应神天皇之邀而舶来,是为归化日本之学者。
据《古事记》王仁献《论语》、《千字文》与日本,儒教与汉字亦被认为是借此传至日本。(注意:日本书纪并没有宣称王仁带进《论语》、《千字文》,这是依照‘古事记’所补充的。盖因‘日本书纪’编纂者考察现行之千字文尚未成立,遂删之。)然而,千字文在王仁来日之时尚未定稿,(按,今传千字文为六世纪梁朝人周兴嗣所作。而王仁索引入之千字文者,当为三世纪魏学者所作,今已被六世纪所作者取代。或著,只是一般的习字书籍,而讹传为千字文。)是以借此记述认定王仁是否实际存在亦有疑虑。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多名归化学者的事迹在日本书纪及古事记编写时被归到同一人身上(有人说王仁原型是百济汉人王辰尔或王宇志)。 根据续日本纪,左面大史、正六位上的文忌寸最弟,武生真象以王仁子孙的身份上奏桓武天皇,表示其祖先王仁乃刘邦的后裔(本出自山东琅琊)。因而王仁是出身自汉末避乱乐浪郡,之后前往百济的汉人(到百济才改姓王姓)。若此记述为真,王仁可能是313年的乐浪郡灭亡时亡命至百济的乐浪王氏的一员(王氏是乐浪大姓)。他在日本的后人是西文氏,管文字与文书起草,他与另一学者王辰尔有关。
儒学没有宗教特征,所以不是宗教,有些人想把儒学宗教化,很难,也没做成。
宗教与儒学学派的区别表现在:
教义:儒学是入世的,世俗的思想,宗教是神化的思想。儒学没有神,“天”“命”不是神,孔子也不是神。儒学是反神的,基本是无神论的,学术是宗教中分离出来的,中国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分出来独立活动了,因而比较科学化,没有了宗教的愚昧,所以很可惜,回不去了。西流搞过一点儿迷信,但很快被打倒了。
组织:儒学是放在学术团体中的,并且很早就从宗教从脱离出来,儒学依靠国家传播,但是国家利用的儒学的世俗道理,而不是宗教影响力。儒学不靠组织来赚钱,宗教是靠拉人来赚钱,让自己发财的。儒学基本上没有组织。
传播:儒学是学术性传播,有政治思想,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宗教是进入社区,一对一盯人传播。儒学是针对知识分子,或有文化的人。而宗教是对着所有的人。
《儒教与道教》([德国] 马克斯·韦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yBY-pYWcgNoVYzusMuwag
提取码:rq09书名:儒教与道教
作者:[德国] 马克斯·韦伯
译者:王容芬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04-11
页数:34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作者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也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在本书中,韦伯所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韦伯以较大的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韦伯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中国没有宗教、哲学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可怪中国近代的改革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上世纪初中国人废书院、经学搞分科,人家在兴道尔顿学制、古典学搞通识,中国人刚废完宗教、传统搞哲学、科学,人家已在兴宗教、传统反思哲学、科学,过犹不及,老是一边倒,以致今日问题纷杂。《易》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拨开宗教信仰形式的外表,透视其实质与功能,钱穆先生在《孔子与心教》中说:" 故中国人的家庭,实即中国人的教堂。"早在周代周公等创始的儒学就已很好解决了学术、大传(道)统、宗教、哲学之间的问题了,何致今日却入邯郸学步之境。
余英时先生在文章中说:
我要郑重地指出,一方面由于西方中心论、科学主义走向式微,而另一方面文化多元论已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共识,国学作为一门学术已不再有消解于西学之中的危险。中国自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人文研究传统,这一传统虽在近百年中受过西学的不断刷新,却仍然未失其原有的文化身份(culture identity)。我们只要稍稍检视一下“五四”以下三十年间国学界留下来的一些经典作品,上述的论点便可以得到充足的印证。但国学必须继续保持它向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性,在这一方面它和第一、第二期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者,西学不应再被视为“科学之律令”或普世的真理,它将作为参考比较的材料而出现在国学研究的领域之中。
赵法生兄等对于传统之建设有学堂、祠堂、道堂之构思,乡村儒学为其入处,归旨为精神信仰生活。余亦心相印焉,学堂、祠堂、中堂,形有三处,而可兼涉,义则一也,明诚于学,诚明于心,考之历史,则宗于"诗礼堂"之制,明历代教学,追孔庙祭祀,以圣贤为统,名之儒教则为达名,百姓日用而不分,名之儒学则为类名,六艺九流而有序,名之儒家则为私名,佛道志和而不同,可谓大同之义一也。
什么是儒学及其发展方向
传统社会在国为行政之庙制,在祠为宗亲之乡制是宋贤的开创,在家为中堂之常制,这些形式于今留存不少,但大多为惯性的了,需要激活,"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核心没有了,早晚会变异、消亡。学堂、祠堂实一,道堂(含寺观庙)为其推洐,今已公共领域化,唯中堂可普及,功能则兼有,十家有一即可广其教化,大小宗教都有其道、经、师,中华文明上洐至敬天、法祖、崇圣,此可含容世界一切之宗教、信仰,下洐至仁道、六艺、四科,此即可保一方文明之特性,亦可沟通世界一切之文化、学术。
关健是化民成俗的系统性、鲜活性的儒学能不能兴起,而不是割裂的、过去式的儒学。什么是儒学这应是常识,但在今天却讲不清楚,为什么?社会发展是斗争与文明的呈现,历史证明即非进化论的,更非神化论的,而是文明的传续,斗争代表了现实冲突,不仅能生发也能消亡文明,文明应是流动的,没有新旧高低,但有时间性。中国化表述为圣贤传承,当今世界叫知识人的良心,孟子言为义利,慧能说成烦恼菩提,本于一则文明,惑于二则消亡。表现在人上在中国为至圣孔子,其与儒学承前启后,诸子百家、三教中西皆折中于其学,不仅儒家追其为宗,也是中华圣贤之统,此一点也应是常识,但在今天却也讲不清楚。
中国文明经历了三次大的斗争,消而未亡,今又遇转机。一次在秦,一次在元,一次在1900年代前后,时代不一,但均是民主与专制的文明冲突,宗孔、神孔、打孔一一上演而真孔子与民众愈远。"打倒孔家店"是民国激进人群的口号而大行于文革,而非新旧文化之冲突,不但未"救出孔夫子",带出真儒学,却殃及池鱼,整个传统文化群体几近连根拔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后世杜撰,在《董仲舒传》中,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也只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而这二件糊涂大事均与"孔教"有直接关系,为什么好心办坏事?康有为、袁世凯一众于儒学、孔子之识见是根本原因,学术不昌又是最根本之原因,直接倒致中国文化的主体儒学、儒家被放在火上烤,内部被分裂、异化,外部被攻击、误解。今日,痛定思痛,一定要把儒学的辨彰考镜、正名立言放在首位。
(二)
明统知类通达而不据于私是今日中国文化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受历史分段叠层及近代西学解构的影响,说不清楚的现状急需文明重述以应对,这应是与时俱进的文明发展所应有的现象,代有人出,在当代亦引起不少学者的关切,道在公,德成私,此为益,据私以为公,害大,此古人学以为己之意也。
儒为师、士之别称,其为教上行下效,有学有宗有派有变,是为常态,一切本土文化之外洐及外来文化之本土化皆预其中,儒者以不知一事为耻,耻则有勇,必达仁门,中学西学、古史今事、道佛基伊俱此间出,因此儒教之名是为达名,以文化于天下之谓也,文以载道,必也一本于人。雅俗、钱谷、四科是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其物,格其义,必有其学,大在文明,小在域内,亦必有其主体,贤圣之知,亦必有学,是以圣贤为统,各成其类,亦必有源,至圣名与孔子,盖上二千年之学圣者承,下二千年之学贤者传,因此儒学之名是为类名,阴阳相分之谓也,显隐互位,名异源同。周孔、孟庄、班马是列。
弱水三千,取其瓢饮,时也,时以续,续之以时,必不远于中行,豪杰以时成,万一有其续,不肖者不及,贤者过之,斯有此世界,释曰一合相也,松兰之望,近有杂居,不名之野,细观有形,诸子百家迄今不坠斯文,因此儒家之名是为私名,有扬有弃之谓也,与时俱进,异代同科。墨法、朱王、三教是列。
什么是儒学及其发展方向
近来中国学者开始注意到中国式表述了,问题是什么是中国思维?古之诗教、格物、援佛,比较、会通肯定还是普遍之方法,章太炎先生重新阐释墨家达、类、私,胡适和之,这类似于逻辑中的逻格斯、阿毗达磨、因明,孟子学派早先引入儒家,或着说这是儒学本有的,儒家又作了生发,以明统统之,也就是道统,后又有学统、政统之争,其实是混杂了达类私之名分,学统为私、政统达名,岂能不乱,今当注意。
象数是很精微的,象精数微,知类通达之教也。 子曰:“可与言《诗》,卒以学《易》。”
易象通于诗之比兴。--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董子曰:“不明乎《易》,不能明《春秋》。”“源于《易》而终于易,之要在观象。”
诗禅有严羽,易禅有曹洞,皆可入道,参同术之精也,七略术数、方技宗之,然四库之后,学人晦言,朱子私下亦好于此,盖谶纬惑汉之遗,道术二分犹官吏二分,其害亦大,过犹不及。象数之学难在不以术数显,犹学佛难在无佛言神语,术数类于神通,可助益于道,然不可轻易示人,否则不流于俗,即流于术士。然今之世,西人、中人好于此者众,子曰好德好色之谓也,今之学人对术亦须了然,好作大众的引导,不可一味明排暗怯,对"儒教"之事也是同理, 道术之分即孟子士民之分,出类拔萃亦是生民。
木朽不能为梁,枝弱不可为柱,然其岂树之错焉?抑人之过焉?中西民主、科学之争莫不泥于此,然置自由、平等于何处?广大必集众精,精必察微,然历代微忽处也多。思孟之五常与汉异、史之儒林(学)悖于四科、董子天人亦与孟子道异,新儒家四配圣之设亦不和于孔学,事之时然,后之此理未必,然积垢则大难。三教之争日久,殃及其内讼亦多,然其于儒学乃同本之源则人多异之,殊不决教门家内之争,何立世中之侵害。
(三)
脱离三教内和后儒家语系,以圣贤为统,儒学为类,话才能说顺,自然生机勃发。道统不易,该是回到经归经,子归子,经史归六艺的儒学源流了,重梳儒学内容,把历史中的儒家之学回朔至儒学本位,也要把儒家暗借的诸家及所援二氏之学转为明估,再与内化之近代西学比较会通,重估之后,新自出矣。细择历代贤圣之学,这条脉络从孔、庄、荀以降还是有迹可寻的。如: 诸子时期荀子在非十二子、韩非子在儒分八家中态度很明显。而百家之后,荀子在宋学中则归法家,即使孔孟并称后,儒家也只是宗孔,而非孔子一定是儒家,周孔则在六艺、先圣,墨、庄六家之学亦是儒学,源出六艺,管子时在道家时在法家,道德家、黄老、道家也各是一家,不可混淆。 如果说儒家、禅宗是天行健的话,二教则是地势坤的了。
此是近代"国学"所兴之缘由,而今人反异"国学"之名,今日后又当集于"儒学",然老大难悉入此域,而又不能、不得不决处。庄子言诸子皆出六艺,汉时六家九家之说已属归纳,可以说是道出百家,大者成其大,小者成其小,自汉武独尊儒术,百家渐熄,儒家或取之,或藏于道教,或变于佛门,丝缕犹在,唯儒教能含垢而积害,或谶纬,或神术,专制为其伴,至唐宋八大家时,新儒家抵排二氏而兴,然遭保守派和金灭北宋之危,后程朱道学犹甚,暗通明拒,门户滋生,一无头绪,三教俱衰,迄于今日。当此时,六艺不彰,道藏不收《周易》,儒家十三经据儒学为己私,后欲据四库为儒藏而不得,受官学之风,实已然矣。今云"一介儒生"出,为儒术乎,为儒家乎,为中华乎,于史可鉴。百年排中国、排儒,赖有二三子,而其贤多不以儒家名己,今天地方蒙,君子不以屯守,而摇儒家之旗,唇旁门之路,亦郊之旺野,非稼之色。
中土哲人尽有其学,学必有宗而后成教,西方哲学代有其人,人必有道而后成贤。心处西世未必知其所贤,身在中土未必明其所教。道无中西学有其殊,心无古今性有其分。文人应有其品格,以文会友,鉴品知类,切磋琢磨。道以术显,术有专攻,言为心声,心有不平则鸣,吾国本有此风气,然近世哑然,言语一科晦涩,志不得而张,气必塞堵。七发有强药,肯求于方家,不吝赐言充其浩气于天地。
如庄子言真儒者,必本于儒学之六艺四科,出类于圣贤之统,通于儒家,达于儒教。而谓儒家者未必皆真儒,能入于贤圣之类,其教有始,学子从之,未必有终,盖其言有信,随之者众,其学无本,成之者寡。惜此当今之世青年儒生日众,从益导师者稀,盖当今高校教育之弊,而学无所依,门无所引,而又多染学界江湖市俗气,惜叹之余,思修道之教不舍生人之利,不夺先入之志,其即以学始,亦必有学而变,学必有教,孟子言教亦多术,照顾、提携后生也是为师为长的传统美德,肯请今之师长多注意于此。
附:诗教铭
志者直取诸圣贤,仁者达于正等觉,生民回互大道性。
马浮老曰:“六艺之教,莫先于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一切言教皆摄于诗。苟志于仁,无恶也。心之所之莫不仁,则其形于言者亦莫不仁。”
言之精纯为诗,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是存在的家,言为心声,以至无言之教。
欲识仁,须从学诗入。诗以道志,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 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因诗歌、舞蹈、音乐起源于一---祭祀,故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天下诸子皆本于六艺,顺势而发,唯‘儒’得其相,而体不彰。孔氏曰:“《春秋》之义则丘窃取之矣。”自此,后儒多专《春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斯人遁于郊野林泉久已。至魏晋,文人士子脱迹于外政,神驰于“三玄”,个体觉醒使然。群圣距今两千载,学人离诗几多年。而收拾不住者,不归于禅,即遁于道,试看禅宗、丹祖,谁之教化?岂三家乎。
孟子曰:“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荀子曰:“圣人言虽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
志即仁也,出之生民,湛寂之中,自然而感,如火始燃,如泉始达,莫之能御。此犹佛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统者总相,类乃别分,易象、比兴、禅悟、譬喻、格物其义一也。故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此老氏言:“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
“士何事?尚志。”菩萨译为大士,佛为无上士,其义一也。信,人言,心用也;诚,言成,心体也;志,士心,心相也;万物出于三,和而为道。故《毛诗大序》言:“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其言大哉!
唐之世,刘禹锡“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
中华文化儒释道
严格的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儒释道合一的文化,古人有云,“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根据南怀瑾老师的阐述,共同形成了类似于金字塔的文化结构:
1、儒家文化是塔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化用到生活当中,就是听几乎所有父母说的那一句话:“孩子啊,你要好好念书,将来找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儒家思想类似于食品和饮料,不吃不喝是会死人的。
2、道家文化是塔身,核心思想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这个“无为”,不是没有作为,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讲究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所以道家思想类似于医院,有了病就要上医院,不仅要找出生病的原因,还要找到药方整治。
3、佛教文化是塔顶,核心思想是“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超越轮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吃饱喝足了,该考虑精神上的事情了”;或者叫“满足了物质需求的人,必然会产生对精神上的需求”,当今社会为何信仰的趋势又进入到新的热潮,最大的原因就是人们发现吃饱喝足了但还是感觉不幸福,所以才开始从精神层面找原因呢!所以佛教类似于超市,没钱进去逛逛,蹭蹭空调,看看产品,心情愉悦,有小钱就买点小东西,有大钱就买大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因此,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影响最大的首推孔子!
本文2023-08-07 04:42: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