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关于甘汞和升汞有哪些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3收藏

古籍中关于甘汞和升汞有哪些记载?,第1张

中国古代金丹家大约在汉代制得了甘汞,在晋朝时制得了升汞。汉代《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记载了一种“作霜雪法”,所用原料是曾青、舆石石、石硫磺、戎盐、凝水石、代赭、水银等七物,升炼产物中可能含有甘汞。西晋《崔氏方》中的“造水银霜法”,是一种制备纯净甘汞的方法。其法用水银、石硫黄、伏龙肝、盐末为原料,升炼七转而成。中国金丹家在宋代开始用水银、食盐、皂矾三种原料升炼轻粉,这在宋人撰《灵砂大丹秘诀》中已有记载。但由于皂矾能促进升汞的生成,所以,按这种配方升炼的产物可能混有升汞。明代邝瑶《便民图纂》记载了以明矾、白盐、水银三味为原料“烧轻粉”的方法,这是最为精简、合理的升炼纯净甘汞的方法,至今仍在中医上应用。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所载“五味丹方”以水银、水银霜、硝石、寒水石、石膏、石胆为原料,升炼产物为升汞。宋代《灵砂大丹秘诀》最早记载了升炼粉霜的盐硝矾法。其配方是:“明信半两,白矾四两,焰硝半两,汞二两,皂矾二两。”但按这个配方升炼,所得产物是升汞和砒霜的混合物。元代《月桂长春丹》记载的“升粉霜法”也是盐硝矾法,配方为:汞一两、食盐一两、明矾二两、硝六钱。按元代的这个配方升炼,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高汞。《墨娥小录》卷十一《丹房烧炼》记载了两种造粉霜的方法,一种是“盐硝矾法”,另一种方法所用氧化剂除硝石外,还有无名异。明代刘文泰等在《本草品汇精要》中对升粉霜之法的记述很像现在使用的化学实验法教程,药剂的用量为焰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斤;升炼仪器为阳城罐,上用盛水的铁灯盏盖之;控制反应温度的办法是先文火后武火,并控制盏中存水量,以沿盏边的水滚沸为度;反应时间以烧完三炷香为则;产物规格要求“坚白壮如寒水石一般”,这样才能“入药用”。清代金丹家发明了一种上火下凝式炼氯化高汞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源于上火下凝式炼汞法。清代蒋示吉在1663年成书的《医宗说约》中首次公布了大白降丹的炼法,其配方为:水银一两,朱砂、雄黄各三分,硼砂五分,食盐、白矾、火硝、皂矾各二两五分。其炼法与《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的用阳城罐炼汞的方法相同,程序大致为:先将诸药装入口小的公罐内,以微火烧结成胎;再将公罐倒合于口大的母罐上,用盐泥固济口缝,于净地挖一小坑,内置净水一碗,将无药罐放于碗内,用瓦片盖密此坑,以防炭灰落入碗内;最后在有药罐上以炭火加热,约三炷香时间,冷定后开去上罐,丹在下罐。赵学敏在《串雅内编》中记录了白降丹的另一种配方:水银、火硝、白矾、皂矾、白盐各九钱,并指出白降丹一名“夏冰对配丹”。邵澍在《外科辑要》中附录一种名为“小白降丹”的配方:水银、火硝、生矾各五分,食盐二分。不难看出,赵氏记录的“夏冰对配丹”和邵氏附录的“小白降丹”都是极纯净的氯化高汞。

“画额”的习俗是汉族人流传下来的,古代的汉族人认为,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以雄黄酒涂抹的孩子的额头,就可驱避一些毒虫及邪物的侵害。“画额”习俗最典型传统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画上一个“王”字,或是画一只“老虎”,这样做的用意有两个,一是借雄黄为孩子驱毒,二是借“猛虎”为孩子避灾镇邪。

端午节这天用“雄黄酒”为孩子驱邪、求吉祥的目的。可见,“画额”是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孩子额头的传统习俗,传说可以为孩子驱避毒虫。

扩展资料

其它习俗

1、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2、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要的,喝剩的雄黄酒则涂抹在孩子的额头、胸前、手足等处。再剩点酒根儿,就泼洒在门窗、墙壁等处,用以驱除毒虫。端午日也可以给儿童佩戴五彩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物,既是装饰,也可避邪驱瘟。

端午节的产生,传统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但是从节日的活动内容看,它和季节关系极为密切。端午正值仲夏,天气转为湿热;尤其在南方,疫气始作,毒虫肆虐,人一时不能适应,很容易引发疾病,正因如此,端午的一切活动,都以避邪禳毒为主。

扩展资料

其它习俗

1、饮雄黄

人们喝用菖蒲、雄黄炮制的药酒。二者都是药材,且雄黄还有毒性。以毒攻毒,也是古人防病驱邪的一招。

2、悬蒲剑

把菖蒲叶刻成人形或葫芦形,戴在头上;或编为剑形,悬于门首,号称“蒲剑”,用以避邪。也有用艾叶编为虎形或人形,挂于门首、戴于头上的——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驱蚊虫。同样挂在门上的,还有五色桃印,长6寸、宽3寸,用桃木制成,刻有五色文字,那目的自然也是避邪。

人民网-古人过端午10件事必须做:喝罢雄黄酒 点点小童额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