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记载美食做法的古书
《闲情偶寄》,清代李渔的大杂烩书籍,食谱也记载了很多。
《食宪鸿秘》,清代学者朱彝尊写的食谱,记载了很多食材和菜肴。
《调鼎集》,据说是清朝扬州人童岳荐的作品,扬州菜百科全书,尤其是鱼类做法相当详尽。
《随园食单》,清朝才子袁枚的作品,记录了300多种南北各地菜肴及其做法。
豆腐味道鲜美,据说是刘安改良发明的,他将制作方法编入到他的书中,还有人说豆腐其实在五代时期就曾经出现过,但是到底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
豆腐蛋白质含量丰富,古代时候是许多穷人的食物,有很多人都把豆腐当作肉来吃,明朝皇帝还因为豆腐而发生了一段故事,在他饥饿难耐的时候,几个乞丐用豆腐做了一盆珍珠白玉汤救了他,后来还被人们代代相传下来。不管这个是不是真的,他当了皇帝以后,早餐也有豆腐,原因是马皇后不想他忘记这个事实。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们制作了许许多多的特殊食品,其中就包括豆腐。豆腐是由黄豆经过泡、磨、煮等制作而成的。它在我们食物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我们摄入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豆腐主要分为南、北部豆腐。主要就是石膏(或卤素)的含量,南方的豆腐含石膏少,非常光滑,含水份约为90%,北方豆腐就比南方豆腐老,水份也少于南方豆腐,豆腐是一种美味健康的中国传统食品。
豆腐在餐桌上是很受大家喜欢的,据听说常常吃豆腐还可以补钙。豆腐烹调方式有很多,如何做,豆腐最好吃,色香味浓,又和米饭最搭,吃了还想吃,现在就来看看吧,豆腐是容易碎的,因此在做时必须小心,最好先烧开水烫一下,这样更容易烹调,还不容易碎,再裹一层蛋液煎至两面金黄,再和西红柿汁一起翻炒,这盘烹调后的豆腐营养丰富,豆香浓郁,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其实最初时在南方是有人去世后,用豆腐招待来吊念的亲朋友好友,因此吃豆腐便广为流传开,迄今为止,大多数中国农村家里有人去世,贡品里面还是有豆腐的,豆腐就这样从最开始的偶然发明变成了世界上的一道美食。
药酒制做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做汤液醒”,“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后世的热浸法。
而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后世基本相同。
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后世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后世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以上,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略少,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隋唐时期,是药酒使用较为广泛的时期,记载最丰富的数孙思邈的《千金方》,共有药酒方80余首,涉及补益强身和内、外、妇科等几个方面。《千金要方·风毒脚气》中专有“酒醴”一节,共载酒方16首,《千金翼方·诸酒》载酒方20首,是我国医著中最早对药酒的专题综述。
此外,《千金方》对酒及酒剂的毒副作用已有一定认识,认为“酒性酷热,物无以加,积久饮酒,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未有不成消渴”。因此,针对当时一些嗜酒纵欲所致的种种病状,研制了不少相应的解酒方剂,如治饮酒头痛方,治饮酒中毒方,治酒醉不醒方等。
周秦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
周秦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我们现有的粮食品种(除若干外来品种外)当时已基本具备,所不同的是现在是以稻、麦为主,而当时则主要以各种杂粮为主,其中有些品种现已失传。古籍中,人们常将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统称“五谷”,但所指往往略有区别。这些农作物品种主要包括稷、黍、麦、菽、稻等等。
(1)周秦时期中国主要的粮食品种
稷,就是今天的小米,俗称谷子,是一种耐干旱易成活作物,在中国早期旱作农业中,曾占据重要位置,是当时人民的主要食粮。古人一直将它视为五谷之长。《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于是乎,教民稼穑者便被称之为后稷,社稷也就成为国家的代名词。稷的良种称粱,而黄粱更是粱中上品。
黍,即大黄米。它状似小米,色黄而粘,是制作粘食的主要材料。它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仅次于稷,因此黍稷常常并提。黍的籽粒又称粟,后来粟成为粮食的通称。
麦,古代麦的地位远没有今天这么突出。麦有大麦与小麦之分,古称大麦为麰(音谋)。
菽,豆类总称。《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豆类作主食,不易消化,因此是庶民的食物。
麻,即大麻子实,因多食伤人腹胃,因此也是穷人充饥的口粮。如今麻子早已退出人的主食行列,成为牲畜的饲料。
稻,起源于我国南方,在湖南道县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有人工栽培痕迹的稻种,将我国的水稻种植史上推到万年以上。在距今七千余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则发现了大量的稻种和稻壳,说明在我国南方,自古就以稻米为主食。稻在中原地区种植较晚,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中原也算得上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主食了。
菰米,又称雕胡米、安胡米,是一种非常有特色且名气较大的主食。它是水生草本植物茭笋的子实,菰米色黑,故杜甫诗中有“波飘菰米沉云黑” 的诗句。菰米原为野生,《西京杂记》卷五载:“会稽人顾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自采撷。还家,导水凿川,自种供养,每有嬴储” 。用菰米作做饭俗称雕胡饭,芳香甘滑,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西汉枚乘在《七发》中描写贵族美食时有“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的句子,说明此米滑软性粘,但入口即散。王维的“香饭青菰米”,李白的“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杜甫的“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无不反映出这些大诗人对雕胡饭的情有独钟。菰米的加工方法也很奇特,先将菰米装入皮口袋,与舂成碎块的瓷片混合,在板上反复揉搓,使谷壳脱落,这种加工方法即或在当时,也是比较少见的。宋代以后,菰米饭越来越少,原因是菰米产量低,成熟期不一致,籽实又易脱落,收获比较困难。野生的茭笋被黑粉菌寄生后,便不再开花结子,而是长出菌瘿,即今天的茭白,滋味鲜美。因此后世农民皆改种茭白,并当做蔬菜食用,从而导致了菰米的绝迹,而今天的人们也只能从古人的诗词中去领略雕胡饭的美味了。
(2)周秦时期的菜肴
我国先秦时期的菜肴按烹调方法可分六类:
炙品
这一时期,即使随着陶器的发明人们饮食方式变得越发多样,但人们在烹制肉食时所采用的方法也仍然以烧烤为主。炮、燔、炙、炰都属烧烤,所不同的是,炮、燔讲究大火烧,如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烤全羊;炙讲究小火烤,如今天的烤羊肉串。炰则指用泥将猎物包裹起来扔到火中烧食。炙品在先秦肉食中占有重要一席。《诗经》中关于炙肉的吟咏很多,如:“有兔斯首,炰之燔之”,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等等,讲的都是这种食俗。当时作炙品的原料很多,除牛、猪、羊外,还有各种野味。这时的人们已经懂得调味,经调料浸泡后,五味已入的炙品香味更加可口。此外,吃的时候还可佐以各种酱汁,而这种酱往往也是由肉作成的。炙类食品明清以后逐渐减少,而炒炖等加工工艺成为烹调主流。今天的烤鸭、烤乳猪、烤全羊等都是古代炙品的滥殇。
醢
以肉类为主料制成的肉酱。至迟在夏商时就已经出现了。周代制醢的方法是,先把肉晒干,然后切烂捶碎,拌入粱曲、盐、酒,装入翁中,酿制百日方可食用。醢在先秦一般不单食,而是作为一种作料。用豆盛放在席上,吃炙肉、脯、脍等食品时佐之。
羹 藿
用肉、菜煮成的浓汁。一般而言,用肉类煮成的浓汁叫臛,用蔬菜熬成的浓汁叫羹,而用肉、菜混煮而成的浓汁叫羹。羹是在陶器出现之后才出现的一种食品,它是先秦时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食品。《礼记内则》中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庶人无等。” 不同的是,老百姓吃的大都是以野菜之类烹制的藜藿之羹。
脍
脍 是指切成薄片细丝的生肉加入调料拌制而成的食品。这是古人最常采用的食鱼方法。当然其他肉类只要新鲜细嫩也可作脍。如《礼内则》中即有“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 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脍成为贵族席上的珍味,于是也就有了“脍炙人口”的成语。脍的现称也叫“生鲜”或“生鱼片”,作为传统食俗的一种,它仍保留在人们的食谱中,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中。在赫哲族,人们常常用生鱼片招待客人。生鱼片赫哲语称“塔拉卡”,多用个大、肉厚的鳇鱼、胖头、草根及鲟鱼等为原料制成。做生鱼片时,先从鱼骨上剔下两块肉,细切成丝,再将它从鱼皮上片下。然后,拌以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丝、粉丝、粉皮,再调上辣椒油、醋、酱油、食盐等等,就可以食用了。
脯、腊
脯、腊是古人对干肉的统称。也是人们为保存暂时吃不完的肉类而采取的一种科学的加工方法。腊指大块肉(小动物则整只)加盐风干而成;脯则专指切成小块的风干肉。如果把干肉捶击松散,加上桂、姜等调料,则称为腶,腶,即是今天肉松的前身。
菹 齑
菹是指切得很碎的腌菜。先秦时的蔬菜以从野外采集来的野菜为主。加工方法除了煮食或作羹外,主要是腌制成菹。这一点与现在的泡菜相似。腌菜在当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食品。主要类型有韭菹、昌本(菖蒲根)、菁菹(蔓菁)、茆菹(凫葵)等。
鲊
一种通过发酵法制成的鱼。其做法是:将鱼用盐、调料、蒸熟的米粉等抹好后放入瓮中,密封,发酵后食用。鲊在现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有保存。侗族地区的腌酸鱼,就是这种食俗的余音。鲊的发酵期长短不一,一般至少要一年,长的要十余年,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纯正。
汉代饮食文化
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达,首先应归功于汉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西指的是西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诸国的饮食原料和烹饪技法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葡萄、石榴、芝麻、胡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茴香、芹菜、胡豆(豌豆、蚕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蒜、大葱等等,都是这一时期传入我国的。这些蔬果香料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菜篮子,由于香料佐料的增多,烹调方法也丰富起来。比如烤制的胡饼,即今天的芝麻烧饼,汉代以后在中国开始流行。再如炸油饼,最初也是胡食。
豆腐的诞生,是我国东汉时期饮食业的又一重大发明。这项发明,在中国乃至于世界饮食文化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大豆、黑豆等营养丰富但又难于消化的豆类食品的加工,找到了一条捷径,使其变成一种价廉物美、易于消化的美味佳肴。中国也成为世界各国豆腐文化的发源地。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人们的饮食以蔬谷为主,优质蛋白非常缺乏,而豆腐及豆制品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豆腐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淮南王刘安。南宋朱熹有诗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并自注说:“世传豆腐本淮南王术。”淮南王刘安是位美食家,曾有《淮南王食目》、《淮南王食经》等食谱传世。野史传说,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召集的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明的。无论传说是真是假,东汉时中国人已经会做豆腐的事实已为考古发现所证明。1960年,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中发现了大面积的画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此后豆腐制作术向四方迅速传播,日本人认为日本的豆腐制作法是唐代高僧东渡日本时带去的。鉴真也由此成为日本豆制品行业的祖师爷,而西方各国也都承认这一技术是从东方传入的。
汉以前烹调用的油都是动物的脂肪,古时人们将有角动物的脂肪称为脂,将无角动物的脂肪称为膏。与膏相比,脂凝固得要比膏更坚实。我国植物油的问世大约始于西汉,早期主要有奈实油、杏实油和芝麻油,但还相当稀少。自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日渐增加,产量也不断攀升,烹调菜肴和炸制食品已经比较多的使用植物油了。隋唐五代时,植物油在市场上可以随便买到,甚至出现了走街穿巷的卖油郎。植物油成为烹调用油的主力,饮食品种也随之丰富起来。
面条,年糕,元宵传说都与汉武帝有关。
本文2023-08-07 04:48: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