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礼记》被称为“孤经”,难度是不是很高?
如今人们读个“四大名著”就以为了解传统文化了,岂不知所谓的“四大名著”在古代学人眼里只不过是“稗官野史”而已。
可怜现代人竟然奉末流为正统,只知有“四大名著”,却不知道有“五经四书”,真是抱着杂草当香稻!(稗,音bài,本义是稻田里的杂草,似稻而害稻者,又意思为小或不正统。)
《十二金钗图册》之黛玉葬花,清代画家费丹旭绘。
就是唐诗宋词之属,在古人也不过将其视为玩物丧志之类。可笑今人以会背几句浓词艳句为标榜,某电视台还弄了个什么“诗词大会”,在会上不是自己联句作诗,竟然搜肠刮肚地专背古人成句!
如果说,只在诗词上下功夫是堕落,那么这种只会背别人成句者则是堕落中的堕落了!
所以,不要再以知道“四大名著”有哪些为荣了,作为中国人,真正应该知道的是“六经、五经、十三经和四书”都指的是哪些。
十三经注疏之《周易注疏》书影。明嘉靖时期李元阳福建刻,隆庆二年重修刊本。
六经、五经、十三经和四书。先说六经,为:
《诗》、《书》、《礼》、《乐》、《易》、《春秋》。
但是后来少了《乐》经。有的人说乐本无经,有的应该是乐谱之类的书。但也有人说《乐》经亡佚,毁于秦火。但不管怎样,后来的确是没有《乐》经了,而只剩下了“五经”,即:
《诗》、《书》、《礼》、《易》、《春秋》。
这是汉代今文经学家的排序,以易难为标准。《诗》最简单,其次是《书》、《礼》、《易》,最难的是《春秋》。《春秋》微言大义,一字褒贬,与《易》互为表里,所以最难。
若依汉代古文经学家的排序,则为:
《易》《书》《诗》《礼》《春秋》。
排序标准是由古及今:《易》最古,伏羲始画八卦,《书》起自尧舜,《诗》有《商颂》,《礼》有《周礼》,《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为最近。
伏羲画卦图。
那么这“五经”又是如何变为“十三经”的呢?
《礼》,一析为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再加上《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共为“十三经”。
其实,后来所加上的有些并不能称为“经”,如“春秋三传”、《礼记》等,只是“传、记”,即对“经”的阐释与解说,而《尔雅》只是汉代经师解经之词的汇集。
“四书”则是到了宋代才被提出来的。首先是北宋的二程,即程明道和程伊川兄弟二人,将《礼记》中的两篇:《大学》和《中庸》单提出来,加以提倡。
到了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继承二程兄弟的学脉,用尽后半生的心血为《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作注,并将四者的注释合编在一起,名为《四书章句集注》,这才有了与“五经”连称的“四书”之名。
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理学集大成者,学者尊称为朱子。
古人认为,《大学》为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中庸》为孔子的孙子,也是曾子的弟子,子思所作,而孟子则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所以“四书”也反映了一个传道的序列,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便是所谓的“道统”。
古人对“经”的两种解释。下面进入正题,“五经、六经、十三经”等古代典籍为什么都称为“经”呢?
我们先看看古人是如何解释的。
在古人的注疏中常要两种解释:
一、“经”为官书。
“六经”虽然定于孔子,但所据文献却都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故典,在礼乐尚未崩坏之时,都是朝廷钦定的官书。
既然是官书,在书写体制上便不同寻常。如《论语集解序》中就记载道:
六经之策长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
我们知道,古代没有纸张,书都写在竹简上。在竹简的大小上,便能体现出官书的特别。
六经所用的竹简都比较大,长为二尺四寸,因为是自古传下来的古书。《孝经》虽然称经,但作自孔子,所以不敢自同于故典,所用竹简的大小减半,即一尺二寸。《论语》则是孔子后学集录的孔子及门人弟子的言语,所以只能用八寸的竹简。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二、“经”者,常道也。
如东汉人刘熙所撰的《释名·释典艺》中对“经”的解释:
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
又如《孝经序疏》引皇侃之言:
经者,常也,法也。
意思都是说,“经”就是“常”的意思,恒久不易,为万世法。现在我们也会“经”、“常”连用。称为“六经”的诸典籍,都是圣人所作,垂教万世,所载都是天理,不可变易,所以称之为“经”。
两种解释中,前者只是说明了经书的体制,并没有直接解释为何古籍都以“经”命名;而后者则多有望文生义之嫌。至于古籍为何称“经”,我们不妨从“经”字的原始意义来探讨。
经书与纬书。《说文解字》中对“经”的解释是:
经者,织也,从糸,巠声。
“经”字表意的形部为“糸”,即表示与治糸、纺织有关。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道:
织之纵丝也。
即是说,织的丛丝,也就是竖丝,称为“经”。
提取码: 8sjy
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四大古书”是古代的文集,指《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部古籍。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诗经》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扩展资料:
《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四大古籍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编年体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
扩展资料史书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
中国西周末年各诸侯国已有历史记载,如晋国之《乘》、郑国之《志》、楚国之《梼杌》、鲁国之《春秋》等,《墨子》里面说墨翟曾见过“百国春秋”。
参考资料:
墨子的著作是《墨子》。《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此书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
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已散失。如今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扩展资料
墨家著作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明正统十年(1445年),张宇初奉敕,将《墨子》刻入《道藏》。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汪中将墨子书分为内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征》一卷。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
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见于《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等等。西汉刘向的《汉书·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著录成《墨子》共七十一篇。
经历代亡佚,到宋时,只存六十篇,如今只存五十三篇,已亡佚十八篇。其中已亡佚的有:《节用》下篇,《节葬》上、中篇,《明鬼》上中篇,《非乐》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连篇目皆亡佚,在这十篇中,只有《诗正义》曾提到过《备卫》此篇目,其余无可考。
本文2023-08-07 04:57: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