鋆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6收藏

鋆是什么意思,第1张

鋆:读作yún,用做人名时亦读作yūn,意为“金子,《中国汉语词典》等均有记载

该字为上下结构,部首为“金”,笔画共有十五笔,笔顺为:横、竖、提、撇、横折钩、点、提、撇、捺、横、横、竖、点、撇、横。笔顺编号:121354134112431。

一般人的名字是由二到三个字组成的,所以需要在这二到三个字中取得一种最佳的组合。

鋆字有两个特点,一是发音好听且寓意很好,二是富有特色,可以避免重名的尴尬。

扩展资料:

音韵方言: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un1 run2 [台湾四县腔] giun1 jun2 [客英字典] jun2 [梅县腔] jun2

同音字:云 筠 员 员 耘 伝 涢 澐 愪 筼 

同部首:金 銴 鉴 鋈 錾 錾 鈭 鍌 鎏 鐆 

同笔画:幢 樗 撒 稷 徵 澄 虢 儋 稽 德

古籍解释:

《五音集韵》羊伦切,音匀。金也。--《康熙字典》

青鸾,又名鸾鸟、青鸟、鸡趣。鸾鸟,在凤凰的诸种异名中,可能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从语音上来说,“鸾鸟”与“玄鸟”具有共同语源。而古人所描述的鸾鸟形态,更是诸家说异。汉、晋小说中流行的说法,是把鸾鸟——玄鸟——青鸟视为春神之使者,以及东王公与西王母的象征。相传西王母手下有五青鸟为之取食。按颜色分为:丹凤,羽翔,化翼,阴翥,土符。《山海经》:“女床之山,有鸟,其状如翟,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说文》:“鸾,神灵之精也赤色五彩,鸡形,鸣中五音。”《禽经》曰:“鸾,瑞鸟,一名鸡趣,首翼赤,曰丹凤;青,曰羽翔,白,曰化翼;玄,曰阴翥;黄,曰土符。”

鸾,赤神灵之精也。——《说文》

又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

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周书·王会》。注:“大于凤。”

鸾鸟,凤皇属也。——《广雅》

离为鸾。——《春秋元命苞》

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山海经·西山经》

鸣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凰。——张衡《东京赋》

又如:鸾俦(佳侣。鸾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帚(用鸾尾制成的拂尘供仙人所用);鸾皇(鸾和皇,都是凤凰之类的神鸟。皇,通凰);鸾鸟(神鸟名。凤凰之属);鸾凤(鸾鸟和凤凰。比喻贤能,俊美或良善的人);鸾音鹤信(鸾鹤传来的音信。指上天的信息)

指车衡上的金属铃[bell]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小雅·庭燎》

通“銮”。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诗·大雅·丞民》

锡、鸾、和铃,昭其声也。——《左传·桓公二年》

1古代汉族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北周庾信《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鸾。”唐李白《凤凰曲》:“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王琦注引《艺文类聚》:“《决疑注》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元杨暹《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鸾,远市朝。”清陈佩《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鸾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鸟。《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宋赵令畤《蝶恋花》词:“废寝忘餐思想徧。赖有青鸾,不必凭鱼雁。”清纳兰性德《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词:“青鸾杳,碧天云海音绝。”

3相传罽宾王于峻祁之山,获一鸾鸟,饰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后因以“青鸾”借指镜。闽徐夤《上阳宫词》:“妆台尘暗青鸾掩,宫树月明黄鸟啼。”明汤三江《题唐玄宗还宫感旧·双调夜行船序》套曲:“侍儿扶傍粧台,懒把青鸾高照。”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常如见故人。”

4亦作“青銮”。銮铃。天子之车衡上有鸾,鸾口衔铃,故以“青銮”借指天子车驾。南朝齐武帝《耕藉诏》:“鸣青鸾於东郊,冕朱紘而莅事。”南朝梁江淹《倡妇自悲赋》:“侍青銮以云耸,夹丹辇以霞飞。”

5指女子。唐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宋柳永《木兰花》词:“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明杨珽《龙膏记·错媾》:“偷看,分明旧识青鸾,却做双栖新燕。”清吴骞《扶风传信录》:“二十八日生归,见惟空室,怅悢若失,乃为诗曰:‘灵琐知何处,青鸾杳不回。’” 《卷四》《鸟部》 ·鸾

亦神灵之精也。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从鸟䜌声。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洛官切 亥集中鸟字部康熙笔划:30部外笔划:19

广韵落官切集韵韵会卢丸切正韵卢官切,音銮。神鸟也,赤神之精,凤凰之佐,鸡身赤毛,色备五采,鸣中五音,出女牀山。山海经女牀山有鸟,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见则天下安宁。又洽闻记蔡衡曰:多赤色者凤,多靑色者鸾。李贺诗铜镜立靑鸾。又鸾铃。诗·小雅和鸾雝雝。毛传在轼曰和,在镳曰鸾。左传·桓二年鍚鸾和铃,昭其声也。杜注鍚在马额,鸾在镳,和在衡,铃在旂,动皆有声。埤雅鸾鸟,雌曰和,雄曰鸾。礼云:在舆则闻鸾和之声,盖取诸此。古时鸾舆顺动,此鸟飞集车上,雄鸣於前,雌应於後。又鸾刀。诗·小雅执其鸾刀。毛传刀有鸾者,言割中节也。疏鸾铃之刀,鸾卽铃也。刀环有铃,其声中节。又作銮。古今注玉辂衡上金雀,若朱鸟也。口衔铃,铃谓之銮。或谓朱鸟銮也。鸾口衔铃,故谓之銮。又鸾鸟,县名。後汉·郡国志属武威郡,卽今凉州昌松县北。又叶闾员切,音连。陆玑罗敷歌赴曲迅惊鸿,蹈节如集鸾,绮态随缘变,沈姿无乏源。

七窍是头面部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及口七个孔窍的合称。即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一。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详见百科词条:七窍 [ 最后修订于2016/4/18 14:50:08 共1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内容摘要: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起句大胆运用叠字,出奇制胜;接下来层层渲染悲凄之情,将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抒写得荡气回肠,令人心碎;遣词 造句 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以声摹情,展现了乐章之美;思想内容方面,宜看作是词人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的真实抒发。

赏析: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她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后世研究李清照的学者不少,从现存的一百多篇李清照研究论文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声声慢》;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也有人说是她晚年的作品)南渡是她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侵,她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因为祸不单行: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流丽,乐观活泼,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丈夫安葬以后,她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此后的她成为一名寡妇,一直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一、叠字运用造出奇创意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回溯她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是说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而“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象这样使用叠字,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后世的词话家都赞赏她这样创造性地使用叠字,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徐釚的《词苑丛谈》中评道:“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二、层层渲染抒悲凄之情,

接下来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说的是什么季节一般人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早春天气,李清照在这里写得却是秋天的早晨。朝阳初出,故曰“乍暖”;晓寒犹重,故曰“还寒”。“最难将息”是“最难调养、休息”的意思。此句与上文“寻寻觅觅”呼应,说明自己从一清早就不知如何是好。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人们认为此词是写作者在“黄昏”时一段时间的感受。因“晓”字与“黄昏”相抵牾,即便是《词综》及其前后的约十几种版本都作“晓”字,也未引起应有注意。但俞平伯、吴小如等专家均认为应作“晓”,因为此词写的是一整天的事,并非一晚的事,“晓来风急”正与“乍暖还寒”相合。而且古人有晨起于卯时饮酒的习惯,叫做“扶头卯酒”。秦观有一句词叫做“晓风力暴”(《迎春乐》词,《淮海词》卷一)。李清照的“晓来风急”,是否受到秦句的启发虽难以断言,而秦、李二句均与《诗·邶风·终风》的“终风且暴”句有关,却是可以肯定的。关于此篇的题旨有两种说法,一是《诗序》所说:“《终风》,卫庄姜伤已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二是《诗集传》云:“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且不说此二解本身是否有牵强之处,李清照在此化用这个典故,与自己的身世则极为吻合。见于南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十四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是高宗赵构绍兴二年(1132),作者四十九岁,再嫁张汝舟不久与之离异后所作。启中有句云:“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这就是说李清照再嫁后,受到张汝舟的肆意打骂和虐待。启中又云:“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这里当是指李清照因婚变、诉讼之事受到时人毁谤,哀求綦崇礼,为她止谤恢复名誉。李清照的这段经历,与庄姜颇有相似之处,亦与庄姜一样,以晓风为比。又因在当时看来,李清照和庄姜的这一隐衷可能被认为是不名誉的,所以她在词中暗用其典,以致使后人难以解开这个谜。再从训访方面看,“终风且暴”,《传》曰:“暴,疾也。”《疏》:“《释天》云:‘日出而风曰暴。’孙炎曰:‘阴云不兴而大风暴起,然则为风之暴疾。’故云疾也。”意思很明白,“日出而风曰暴”,“暴”又作“疾”解,那么“暴”也就是“晓来风急”的意思。这个典故运用得很有工夫。说它是大匠运斤,也不过分。

“雁过也"三句,是说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

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这句中最受称道的是“独自怎生得黑”的“黑”字,这个字古人称其“绝妙”(《词菁》卷二),又说“‘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词笔,殆间气也。”(《白雨斋词话》卷七引张正夫语)等等。其实这个字之所以十分难得,还是因为作者写出了切身的生活感受。据载,李清照结婚不久,就常常与丈夫分离,丧夫后更是茕独栖惶,几十年来,她不知孤零零地渡过了多少个黄昏和黑夜,所以对“黑”字有独特的感受,这个字含蓄而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大半生所受的煎熬。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刘体仁在《七颂堂随笔》评道:“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3、以声摹情展乐章之美

综观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前人一致赞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4、血泪交迸蕴破碎心声

当然,衡量一篇作品的高低优劣,还离不开对其思想内容的具体分析。以往在相当一部分有关《声声慢》的评述中,存在着对其思想内容的过多挑剔或否定,与对其艺术形式高度赞赏的尖锐矛盾。对这首词的艺术形式或艺术性予以高度评价是必要的,但如果贬低了其思想性则又是失算的。思想性一词已经不新鲜了,今天假若继续使用这个词时,似不必专以某一作品所达到的所谓思想高度,或它的作者所隶属的阶级、阶层及其世界观如何,定其高低。不错,在《声声慢》里,听不到有论者所要求于它的“时代号角”的战斗声响,听到的倒是令人“伤心”的雁叫和雨打秋桐的凄厉之声;看到的不是作者于“黄昏”之时,象抗金志士们那样“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词),而是一个蹙额敛眉的已老徐娘独酌难敌风寒的“淡酒”,以及满地憔悴的黄花、雨中飘零的桐叶;作者自身也不是象“亘古男儿一放翁”那样的好汉,倒曾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贵家子弟”——礼部员外郎的女儿和权相的儿媳。然而,事物的这种固定的属性,往往难以说明事物的本身,至少是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事物的动态及其复杂的内部结构。所以,读这首词,首先应克服那种机械的查阶级定成分的做法。对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身分、有才学,抑或品貌端正的女子来说,她的思想愈有光彩,举动愈是正义、大胆,将会愈益招致物议和蒙受攻讦。李清照和她的有一些作品所遭受的正是这种命运。奇怪的是,对《声声慢》一词“昔人极口称之”(《词林纪事》卷十九及《词综偶评》),间或有微词,也只是说它在技巧方面“刻意播弄”(《历代名媛诗词》卷十一)、“并非高调”(《白雨斋词话》卷一),顶重的也不过说它“颇带伧(粗俗)气”(《词林纪事》卷十九及《词综偶评》)。而今人对其却十分苛责,曾经是动辄批判,甚至说它是“贵族妇人的哀鸣”、有“毒害和腐蚀作用”等等。当然历代也有一些揄扬过甚、蓄意拔高的言辞,比如,说“雁过”以下三句,与朱敦儒南渡以后写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朱敦儒《临江仙》词)一样,都是表达恢复无望的苦闷;说“梧桐更兼细雨”至煞拍数句,与张炎的“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词)一样,是表现作者对时事的忧伤;还有的说李清照的这首词比她的诗更加深沉地表达了她甘洒热血的爱国激情。以上看法,有些虽然不能说一无可取,但总的看缺乏应有的说服力。从众多评述来看,最为中肯应是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所说的:“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是一篇言愁绝唱,凝聚着词人对北宋亡国、丈夫壮逝的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它的血泪交迸、感人至深之处,令注家甚至指认它是作者晚期的“悼亡之词”。它表现了一个女词人言必己出、多含妙悟的极其敏锐精致的语言感觉,简直可以看成一种深度生命体验和鲜活的语言学相融合的标本。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1高赏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简称《左传》。作者是左丘明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此书

《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作者不祥(<史记>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战国策》作者不祥,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邹忌讽齐王纳柬>出自此书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不是孔子本人作的)。与<大学><中庸><孟子>合成4书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

《孟子》语录体散文集,以雄辩著称,善于用比喻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倡人性本善论

《庄子》:又叫<南华经>作者: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宋国蒙(地名)人,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做过一个官"蒙园漆吏"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主张"无为""逍遥"《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可以说起源于这里

2注解古书需要哪些知识

注释古书,需要多方面的知识。

(一) 需要全面运用音韵、词汇、文字、语法、修辞等语言知 识。思想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古人 的书面语言,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

而要准确了解 古人的书面语 言,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语言学知识。 (二) 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很多。王 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就简要介绍了关于天 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十四项内容,可供翻阅参考。

如:读 到“摄提贞于孟陬兮”(《离骚》)、“以为己生岁直(值)子, 鼠,子神也,因爱鼠”(《三戒•永某氏之鼠》)、“庆历中,有 布衣毕升•”(《活版》),就牵涉到古代三种纪年方法:岁星 纪年法,干支生肖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又,读《愚公移 山》中的“达于汉阴”,《登泰山记》中的“泰山之阳,汶水西 流,其阴,济水东流”,就牵涉到古代地理命名的常例:山南为 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三) 要掌握一些有关的专业知识。有人主张,专门著述应由 各方面的专门家担负注释疏通工作。

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关天 文、数学、生物、医学方面的古籍,应由自然科学专家来注释; 在社会科学方面,文、史、哲的古籍,应由文学、史学、哲学专 门家来注释。 这个主张是有道理的。

如:“尺”、“寸”,这是 两个很常见的字。但是,在医书中它们有特殊的含义。

诊脉 时,以掌后高骨为“关”,密排三指,“关”脉前称“寸”脉, “关”脉后称“尺”脉。扎针灸时,进针多少“寸”,也不是一 般的寸,而是“同身寸”,即病人的中指第二关节的长度。

不了 解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些看来很普通的词语也可能注错。初学者 接触专门学科的古籍时,一定要有人指导。

(四)知世论事,知人论文。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必须把 握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才能做到知世论事、知人论文。评价一 篇作品是如此,注解疏通也是如此,不过后者不如前者显著罢 了。

如:韩愈《师说》,开宗明义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 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其中“古”如何理解?为什么要 从“古”讲起? “学者”指什么人? “道”又指什么?都牵涉到 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思想倾向。中唐时期,佛老哲学影响很 大,不利于唐王朝的政治统一与经济发展。

韩愈排斥佛老,提倡 儒学,正是适应了当时巩固唐王朝统治的需要。他所讲的“道” 就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孔孟之道,而不是一般的道理,更 不是其他哲学流派的“道”;他倡导尊师,则是为了培养一批能 够卫道的知识分子,这就是“学者”的含义。

文中的“古”字, 不是一般的“古代”,更不是“从古以来”的意思,而是指孟轲 以前的时代。 因为韩愈在《原道》中说得很清楚:“轲之死,不 得其人焉。”

就是说,道传到孟轲,就没有继承的大师了。而韩 愈《师说》明确主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所以“古”字是指 孟轲以前的时代。

韩愈在哲学上、文学上、教育上,都是打的 “复古”旗号,所以,这篇文章就以“古”字开头了。 总之,不 了解时代背景与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即使是对于字词的疏通,也 难达到准确和深刻。

注释疏通古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戴震 说:“学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

这是深有体会的 话。没有渊博的知识,独立的见解,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可能 搞好这件工作。

所以,鲁迅愤慨地指责当时一些半通文人大搞古 书的标点评注以猎取名利的行径,称它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大厄运,并说“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见《旦介亭 杂文•病后杂谈之余》)。我们今天一定要以严肃的态度来做好 古书的注释疏通工作。

但是,也不可存在畏难情绪和神秘观念。 我们有现代语言学理论作指导,只要刻苦努力,严肃认真,就可 以大大超过前人。

把文言文译为白话文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 地将古代文献译成白话文,介 绍给广大群众,是提高民族自信 心、发展民族新文化的需要。

在教学中,文言翻译则是一种综合 性的习作,它沟通古今,既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是白话文的写作训练,可以提高 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清末翻译家严复,在翻译西方名著《天演论》、《原富》、《名学》等书之后,他总结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信”、“达”、“雅”的原则。

这三条原则直到今天还是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 所谓“信”便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所谓“达”就是要通顺明白 地表达出来,所谓“雅”就是语言要规范化。

我们将文言文译为 白话文也大体可遵循这个原则。当然,严复所讲的“雅”是用标 准的文言文(如先秦诸子)去译外文,我们讲的“雅”是以今天的 普通话作为规范。

文言文译为白话文,是一个民族语言内部的翻译。这就和翻 译外文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由于白话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 展,所以彼此有很多共同或相似的地方,又有很多细微的差异, 因此,翻译时要尽量发掘其联系,更好地沟通古今。 如:古代的 单音节词发展为现代的双。

3读古书需要注意什么

读古书固宜严别真伪,诸子尤甚。

(秦汉以后之书,伪者较少,辨别 亦较易,古书则不然。古书中之经,治者较多,真伪已大略可睹,子又不 然也)然近人辨诸子真伪之术,吾实有不甚敢信者。

近人所持之术,大要 有二:(一)据书中事实立论,事有非本人所能言者,即断为伪。 如胡适 之摘〈管子•小称篇》记管仲之死,又言及毛嫱、西施,(立政篇〉辟寝 兵兼爱之言,为难墨家之论是也。

(二)则就文字立论,如梁任公以(老 子〉中有偏将军、上将军之名,谓为战国人语;(见《学术讲演集》评胡 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又或以文字体制之古近,而辨其书之真伪是。 予谓二法皆有可采,而亦皆不可专恃。

何则?子为一家之学,与集为一人 之书者不同,前已言之。故读子者,不能以其忽作春秋时人语,忽为战国 人之言,而疑其书之出于伪造;犹之读集者,不能以其忽祖儒家之言,忽 述墨家之论,而疑其文非出于一人。

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 今其书之 存者,大抵治其学者所为;而其慕辑,则更出于后之人。

书之亡佚既多, 辑其书者,又未必通其学;(即谓好治此学,然既无师授,即无从知其书 之由来,亦无从正其书之真伪;即有可疑者,亦不得不过而存之矣)不过 见讲此类学术之书共有若干,即合而编之,而取此种学派中最有名之人, 题之曰"某子云''耳。 然则某子之标题,本不过表明学派之词,不谓书即 其人所著;与集部书之标题为某某集者,大不相同。

集中记及其人身后之 事,及其文词之古近错出,固不足怪。至于诸子书所记事实,多有讹误, 此似诚有可疑。

然古人学术,多由□耳相传,无有书籍,本易讹误;而其 传之也,又重其义而轻其事。 如胡适之所摘庄子见鲁哀公,自为必无之 事。

然古人传此,则但取其足以明义,往见者果为庄子与否,所见者果为 鲁哀公与否,皆在所不问;岂唯不问,盖有因往见及所见之人,不如庄子 及鲁哀公之著名,而易为庄子与鲁哀公者矣。然此尚实有其事,至如孔子 往见盗跖等,则可断并其事而无之。

不过作者胸中有此一段议论,乃托之 孔子、盗跖耳;此则所谓"寓言"也。此等处若据之以谈史实,自易谬 误;然在当时,固人人知为“寓言”。

故诸子书中所记事实,乖谬者十有 七八;而后人于其书,仍皆信而传之。胡适之概断为当时之人,为求利而伪造;又讥购求者之不能别白,亦未必然也。

(误之少且小者,后人或不 能辨;今诸子书皆罅漏百出,谬误显然,岂有概不能辨之理)设事如此, 行文亦然。今所传〈五千言〉,设使果出老子,则其书中偏将军、上将 军,或本作春秋以前官名,而传者乃以战国时之名易之。

此则如今译书 者,于书中外国名物,易之以中国名物耳。 虽不免失真,固与伪造有别 也。

又古人之传一书,有但传其意者,有兼传其词者。兼传其词者,则其 学本有□诀可诵,师以是传之徒,徒又以是传之其徒;如今瞽人业算命 者,以命理之书□授其徒然。

此等可传之千百年,词句仍无大变。但传其 意者,则如今教师之讲授,听者但求明其意即止;造其传之其徒,则出以 自己之言。

如是三四传后,其说虽古,其词则新矣。故文字、气体之古 近,亦不能以别其书之古近也,而况于判其真伪乎?今各家学术,据其自 言,皆有所本;说诚未必可信,〈淮南子•修务训〉已言之。

然亦不能绝 无关系。 。

4古汉语音律常识

五音和七音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1、2、3、4、5、6。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7”,变徵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4”。我国传统的音乐中没有和“4”相当的音。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叫做“七音”或“七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

古人常把五声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

因此,在古书上常可见到写某季节时连带写到和这个季节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如欧阳修《秋声赋》:“商声,主西方之音;……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就是把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合的。这种配合反映了古人对事物的认识,其实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

wl5_3q}g!Ad0 (这个五音不是“五音不全”的五音,“五音不全”的五音是指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所分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五类音,余只懂磨牙匝舌,五音实难全),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变宫

1 2 3 4 5 6 7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为主(即作为乐曲主旋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构成了一个调式,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感官色彩和表达功能,因而也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例如《荆轲刺秦王》叙述荆轲一行出发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之声”就是变徵调式,这种调式旋律苍凉悲壮,适宜于悲歌。下文又有“复为羽声慷慨”,“羽声”就是羽调式,这种调式高亢激越,所以听后“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5中医常识中清法治疗在古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指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用以解除里之热邪的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所说的“热者寒 之” “温者清之”就是清法的理论依据。本法具有清热泻火、清脏腑热、凉血解毒、清虚热等作用,所以,清法的适应证为一切里实热证,凡是热性病,无论热邪在气、在营、在血,只要表邪已经解除,证见里热炽盛,都可以使用清法。

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 在营分、热在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的区分,所以,清法有清气分热、清营凉 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等不同方法。《医学心悟》说:“清者,清其热也。

脏 腑有热,则清之。”所以,在运用清法时,必须以里热证为准,里寒证不宜使用。

同时, 热邪容易伤阴,大热又耗气,在使用清法时,经常会配伍生津、益气之类的药物。如果一 味使用苦寒药物泻火,服用后不但不能退热,还容易化燥伤阴,这就是王冰所说的“寒之 不寒,是无水也。”

6中医常识中带下在古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带下在中医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妇科疾病,狭义是指白带的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疾病。

引用《沈氏女科辑要》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正常白带呈白色黏液状或蛋清样,量少,无异味,称生理性白带。

如果白带的 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又或者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或下白 物、流秽物。正如《女科证治》:“若外感六*,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 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造成白带异常的 原因很多,多数是因为感染或炎症引起,也有部分由于宫内节育器、子宫颈息肉、宫颈癌 等其他疾病引起。

7要是收藏老旧书的话,收藏哪一类的比较好啊

晚清民国的话主要是线装书流通较多,平装书刚刚起步。

所以首当是以线装书收藏为主,这时候的线装书依然有木刻本,且具有回光返照之精彩,许多木刻本不亚于康雍乾三朝精刻本,所以这时候的精刻本出版年份虽近,但价格堪比明清精刻!石印本也开始新起,但是石印本流通较大,现在的古书依然以石印本传世为多,所以要收藏石印本当然是需要它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否则价值不会很大,书友不知道对古书收藏时候有所了解?如有不懂的古书专业知识可以看看书藏网、布衣里面讲解的最基本的古书常识知识。纯手打请理解。

古琴调弦定音口诀是:分合分合,零整零整,慢快慢快,看背看背。

一个乐器,音准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古琴演奏时,许多音高是需要通过左手在不同徽位上按音或游走实现的,所以如果琴弦没有校准,那么弹出的音也就会不准,影响整个演奏的效果,如果长期使用音没有调准的琴进行练习或演奏,甚至可能影响演奏者对音准的判断。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