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防己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防己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化学成分 11 防己的药理作用 12 防己中毒 121 不良反应机制 122 临床表现 123 治疗要点 13 防己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52 总灰分 136 浸出物 137 含量测定 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74 测定法 138 防己饮片 1381 炮制 1382 含量测定 1383 鉴别 1384 检查 1385 浸出物 1386 性味与归经 1387 功能与主治 1388 用法与用量 1389 贮藏 139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防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防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防己 1 拼音

fáng jǐ

2 英文参考

fourstamen stephania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inomenium acut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ealy fangji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防己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又称"汉防己"[2]。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mealy fangji [root]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防己的别名

汉防己、白木香、倒地拱[1]。

7 来源及产地

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根[1]。主产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1]。

8 性味归经

苦、辛,寒[1]。入膀胱、肺、脾经[1]。

9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祛风除湿,散痈肿[1]。

1治水肿,脚气,水饮喘嗽,小便不利,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1]。煎服:6~10g[1]。

2治湿疹,下肢溃疡,痈疖肿毒[1]。煎服或鲜品捣敷[1]。

防己为眼科常用祛风湿药,具有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

1)用于风湿热所致目疾,如火疳、瞳神紧小等,兼见肢体疼痛者,多配伍薏苡仁、滑石、蚕砂等清热除湿之品。

2)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胞睑浮肿、黑睛水肿、视衣及黄斑水肿等。可与茯苓、白术、黄芪等配伍。

10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多种生物堿,主要有粉防己堿(汉防已甲素)、防己诺林堿(汉防己乙素)、小檗胺堿和轮环藤酚堿(Cyclanoline)[1]。尚含黄酮苷、酚类、有机酸、挥发油等[1]。

11 药理作用

粉防己堿(Tetrandrine)有非特异性钙拮抗作用,能阻断L钙离子通道及T钙离子通道[1]。有降血压、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并应用于临床[1]。并有镇痛、消炎作用[1]。有抗菌(包括结核杆菌)、抗肿瘤活性[1]。同类生物堿有相似作用[1]。轮环藤酚堿有横纹肌松弛及神经节阻断作用[1]。

12 防己中毒

防己又名汉防己、载君行、石解、粉防己、白木香、蟾蜍薯、猪大肠、倒地拱、山乌龟等,属祛风湿止痹痛药[3]。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木防己、广防己、异叶马兜铃的根,含有粉防己堿等[3]。药理作用有抗脑缺血,解热,镇痛,抗炎,扩冠,降血压,抗过敏,平喘,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等[3]。

防己小剂量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中剂量能引起阵挛性惊厥和呼吸困难。

121 不良反应机制

小剂量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中剂量能引起阵挛性惊厥和呼吸困难[3]。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变慢,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3]。对肾脏小剂量尿流量增加,大剂量时则呈抑制作用,最后多因呼吸系统抑制而死亡[3]。

122 临床表现

中毒表现为面色苍白、呕吐、出冷汗、心悸、下肢无力、四肢瘫痪甚至麻痹、共济失调、肌肉紧张性增加、呼吸抑制、抽搐、强直性痉挛、木僵和不省人事,最后因呼吸麻痹、窒息,心肌受损致死[3]。

123 治疗要点

1使患者处于安静和温暖的环境中[3]。中毒后立即用1:2000的高锰酸钾液或2%鞣酸洗胃,口服硫酸镁导泻[3]。

2对症治疗:如发生急性肾衰者按急性肾衰的处理;出现呼吸抑制的给予吸氧和呼吸中枢兴奋药,必要时人工呼吸;有惊厥者,立即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钠或安定;出现下肢无力者用毒扁豆堿对抗其肌松作用[3]。

13 防己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防己

Fangji

STEPHANIAE TETRANDRAE RADIX

132 来源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133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5~10cm.直径1~5cm。表面淡灰**,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13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栓内层散有石细胞群,常切向排列。韧皮部较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较宽;导管稀少,呈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并可见细小杆状草酸钙结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粉防己堿对照品、防己诺林堿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力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6:1: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晶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1352 总灰分

不得过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0%。

1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一水一冰醋酸(40:30:30:1)(每100ml含十二烷基磺酸钠04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粉防己堿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1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粉防己堿对照品、防己诺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粉防己堿01mg、防己诺林堿005mg的混合溶液,即得。

1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2%盐酸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2%盐酸印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

1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粉防己堿(C38H42N206)和防己诺林堿(C37H40N206)的总量不得少于16%。

138 防己饮片 1381 炮制

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半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淡灰**。切面灰白色,粉性,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1382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粉防己堿(C38H42N206)和防己诺林堿(C37H40N206)的总量不得少于14%。

1383 鉴别

(除横切面外)同药材。

1384 检查

同药材。

1385 浸出物

同药材。

1386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膀胱、肺经。

1387 功能与主治

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1388 用法与用量

5~10g。

1389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39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楮实子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楮实子的功效与主治 11 楮实子的用法用量 12 楮实子的化学成分 13 楮实子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52 总灰分 136 浸出物 137 饮片 1371 炮制 1372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 138 性味与归经 139 功能与主治 1310 用法与用量 1311 贮藏 1312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楮实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楮实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楮实子 1 拼音

chǔ shí zǐ

2 英文参考

fructus broussoiae [朗道汉英字典]

semen browsoiae [朗道汉英字典]

broussoiae,fruc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per mulberry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n papermulberry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Brousso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permulberry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楮实子为中药名,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即《名医别录》所载之楮实[1]。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ia papyrifera (L) Vent 的干燥成熟果实[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ructus Brousso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apermulberry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楮实子的别名

楮实、楮桃、毂树子[1]。

7 来源

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ia papyrifera (L) Vent 的干燥成熟果实[2]。

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ia papyrifera (L) Vent.的果实[1]。

8 产地

楮实子分布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1]。

9 性味归经

楮实子味甘,性寒;入肝、肾经[1]。

10 楮实子的功效与主治

楮实子具有补肾益阴,强筋骨,明目,利尿的功效,治肾虚腰膝酸痛,虚劳骨蒸,头晕目花,目生翳膜,水肿带下[1]。

楮实子为眼科常用补血药,具有滋补肝肾,明目利尿的功效:

(1)用于肝肾虚损所致的目昏视瞻,蚊蝇飞舞,青盲等。常与枸杞子、菟丝子等配伍,如驻景丸加减方(《银海精微》)。

(2)用于胞睑浮肿,视网膜黄斑水肿等。可与茯苓、山药等同用。

11 楮实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1]。

12 楮实子的化学成分

楮实子含皂苷、维生素B及油脂[1]。

13 楮实子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楮实子

Chushizi

BROUSSONETIAE FRUCTUS

132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ia 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和杂质。

133 性状

本品略呈球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约15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颗粒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有凹沟,有的具果梗。质硬而脆,易压碎。胚乳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134 鉴别

(1)本品粉末红棕色。果皮栅状细胞壁黏液化,残存具细齿状的条纹增厚部分,形似细芒。含晶厚壁细胞成片,棕**,表面观类多角形,内含草酸钙簇晶;断面观类长方形,内壁极厚;胞腔偏靠外侧,簇晶矩圆形。内果皮厚壁细胞甚扁平,常多层重叠,界限不清。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略呈连珠状增厚,非木化,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石油醚(60~90℃)50ml,密塞,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弃去滤液,重复操作3次,残渣挥干,加入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楮实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8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10:8: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3]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9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第一法)。

1352 总灰分

不得过8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40%。[3]

137 饮片 1371 炮制

除去杂质和灰屑。

1372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

同药材。[3]

138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肝、肾经。

139 功能与主治

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1310 用法与用量

6~12g。

1311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312 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暴盲的症状 5 暴盲的病因病机 6 暴盲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眼络阻塞 6111 气血瘀阻 61111 症状 61112 证候分析 61113 治法 61114 方药治疗 6112 痰热上壅 61121 症状 61122 症候分析 61123 治法 61124 方药治疗 6113 肝风内动 61131 症状 61132 证候分析 61133 治法 61134 方药治疗 612 目系猝病 6121 肝火亢盛/肝经实热 61211 症状 61212 证候分析 61213 治法 61214 方药治疗 6122 气滞血郁/肝气郁结 61221 症状 61222 证候分析 61223 治法 61224 方药治疗 6123 阴虚火旺 61231 症状 61232 证候分析 61233 治法 61234 方药治疗 613 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 614 脾肾阳虚 6141 症状 6142 治法 6143 方药治疗 62 针灸治疗 621 体针 6211 方一 6212 方二 622 水针 63 西药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暴盲的方剂 2 治疗暴盲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暴盲 1 拼音

bào máng

2 英文参考

sudden visual lo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dden blind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udden blind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暴盲(sudden blindness)为病证名[1][2]。见《证治准绳·七窍门》。是指以眼外观端好,而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失明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2]。患眼外观虽无明显异常,但瞳内病变却多种多样,病因病机则更为复杂[4]。由于发病急剧,应及早救治[4]。

西医学有多种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急性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3][4][1][2]。

4 暴盲的症状

《证治准绳·杂病》:“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

患者突然一眼或两眼视力下降甚或失明,而外观无异常[2]。

发病前眼无不适,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抑或视力急降时伴有前额隐痛,眼珠压痛和转动时牵引样痛[4]。

外眼检查[4]:

一般无异常,完全失明者可有瞳神散大不收。

眼底检查[4]:

(1)视神经 :或颜色苍白;或充血、水肿、边界模糊,甚至可见红肿微突,生理凹陷消失。

(2)视网膜中央血管:或见动脉显著变细,甚至呈白色线条状;或见中央静脉怒张,甚至高度迂曲扩张,呈暗红色腊肠状。

(3)视网膜:或见水肿、渗出,甚至网膜后极部水肿混浊呈乳白色;或有出血,严重者以神经视 为中心呈放射状、火焰状出血,融合成片,布满眼底。

5 暴盲的病因病机

暴盲多因肝阳上亢,睛明失用;或瘀血阻滞,气血亏虚,睛明失养、元气亏损所致[1][2]。

1.暴怒惊恐,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滞血瘀,以致脉络阻塞,引起暴盲[4]。

2.嗜好烟酒,恣食肥甘,痰热内生,上壅目窍,引起暴盲[4]。

3.外感热邪,内传脏腑,致邪热内炽,上攻于目,引起暴盲[4]。

4.肝肾阴亏,阳亢动风,风阳上旋;或阴虚火旺,上扰清窍,引起暴盲[4]。

5 撞击伤目亦可引起暴盲[4]。

6 暴盲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眼络阻塞 6111 气血瘀阻

暴盲·气血瘀阻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qiblood stasis and obstruction)是指气血瘀阻,以眼外观端好,骤然盲无所见,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甚则呈线状,静脉亦变细,血柱呈节段状或念珠状,视网膜后极部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色等,伴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眼胀,舌有瘀点,脉弦或涩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11 症状

患者情志不舒,或暴怒之后突然发病。眼外观端好,眼视力骤丧,视神经 苍白,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甚则呈线状,静脉亦变细,血柱呈节段状或念珠状,视网膜后极部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全身症见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眼胀,舌有瘀点,脉弦或涩。[4][3]

图1 暴盲(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

图2 暴盲(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

61112 证候分析

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而血瘀,或暴怒伤肝,气血邀乱,上壅窍道,致目中脉络阻塞。若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致输注入眼的气血骤断,故暴盲。眼底缺血则见视神经 苍白,血管极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部网膜因供血途径不同,独能保持一点血红。若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致眼内气血不得回流,瘀郁眼底,则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瘀血阻络,津液不行,致视网膜水肿。血不循经,泛溢络外,故视网膜上大量出血。气滞血瘀,头部血流不畅,则头晕头痛,脉弦或涩皆肝郁气滞血瘀之故。[4]

61113 治法

活血通窍。

61114 方药治疗

因气滞血瘀所致者,宜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用生蒲黄汤加减[1]。

可用通窍活血汤[备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老葱、生姜、红枣、麝香。加减治疗: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麝香活血,通络开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黄酒、老葱散达升腾,通利血脉,且使活血化瘀之药力上达。本病初起,即宜以此方活血通窍。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青皮;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泽兰、益母草之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眼底出血甚者,加蒲黄、茜草、三七之类化瘀止血。本方活血通窍之作用专一,久服易伤正气。如用药已达通络开窍的目的,或使用一段时间疗效不显,宜改用其他行气活血化瘀之剂。[4]

6112 痰热上壅

暴盲·痰瘀互结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stasis)是指痰瘀互结,以眼外观端好,视力急降,眼部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隐没于出血及水肿之中,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重者可见视盘充血、水肿,稍久则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棉絮状白斑,视网膜动脉可有反光增强等,或视网膜周边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出现白鞘或机化膜等,或是病程稍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形体肥胖,兼见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21 症状

眼外观端好,视力急降,眼部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隐没于出血及水肿之中,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重者可见视盘充血、水肿,稍久则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棉絮状白斑,视网膜动脉可有反光增强等,或视网膜周边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出现白鞘或机化膜等,或是病程稍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形体肥胖,兼见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3]。

视力骤丧,视神经 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全身症有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4]。

61122 症候分析

恣酒嗜燥,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上壅清窍,脉络阻塞,清阳不升,故视力骤丧或急剧下降,头重而眩;痰热阻滞中焦,则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皆痰热之象。[4]

61123 治法

涤痰开窍[4]。

61124 方药治疗

可用涤痰汤[备注]涤痰汤(《严氏济生方》):半夏、胆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本方以半夏、橘红、枳实、茯苓燥湿祛痰,理气降逆;胆星、竹茹清热化痰;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治痰之源;菖蒲化湿开窍。诸药合用,涤痰开窍。若加僵蚕、地龙、川芎、牛膝、麝香则更增涤痰通络开窍之力。若热邪较盛,可去方中人参、生姜、大枣,酌加黄连、黄芩。[4]

6113 肝风内动

暴盲·肝阳上亢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 yang hyperactivity pattern)是指肝阳上亢,以视力骤降,眼前有蚊蝇、云雾飘动,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兼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31 症状

视力骤丧,视神经 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症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有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绎脉细。[4][3]

61132 证候分析

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脉道闭阻,故视力骤降或失明。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头晕耳鸣,面时潮红;扰动心神,则少寐多梦,烦躁不宁。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乃肝阳亢盛之象。若真阴大亏,脑髓、骨胳失养,且虚火扰动精室,则头晕耳鸣较甚,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4]

61133 治法

平肝潜阳,滋阴熄风[4]。

61134 方药治疗

因肝气上逆所致者,宜疏肝、理气、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1]。

天麻钩藤饮[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框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或大定风珠[备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干地黄、白芍、麦冬、五味子、甘草、麻仁、生龟板、生牡蛎、生鳖甲、阿胶、鸡蛋黄。加减。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主,平肝潜阳;黄芩、山栀清肝火;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全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大定风珠以阿胶、鸡子黄为主,滋阴熄风;芍药、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柔肝;地黄、麦冬、麻仁滋阴养血润燥;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全方重在滋阴潜阳熄风。因此,证偏阳亢动风者,宜用天麻钩藤饮;偏于阴虚动风者,宜用大定风珠。由于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脉道被阻,方致暴盲,故方中应选加丹参、红花、桃仁、川芎、地龙之类,活血通络。[4]

612 目系猝病 6121 肝火亢盛/肝经实热

暴盲·肝经实热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excessive heat in liver channel)是指肝经实热,以视力急降甚至失明,伴眼球胀痛或转动时作痛,眼底可见视盘充血肿胀,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颜色紫红,视盘周围水肿、渗出、出血,或眼底无异常,全身症见头胀耳鸣,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11 症状

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急降,甚至失明。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颜色紫红,视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彩图3),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症见头痛耳鸣,胁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4][3]

图3 暴盲(视神经 炎)

61212 证候分析

目系乃厥阴肝经所主,包括视神经及球后血管。肝火上攻目系,窍道蔽阻,遂致失明。因热盛血壅为红赤肿痛,热灼津液为渗出物,灼伤脉络为血溢,故眼珠疼痛,视神经 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并波及附近网膜亦水肿、渗出、出血等。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皆肝胆火盛之全身症。[4]

61213 治法

清肝泻火[4]。

61214 方药治疗

可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尾、栀子、黄芩、甘草。加减治疗:本方清肝泻火,用于视 充血、水肿较重或附近视网膜渗出、出血较多者,酌加丹皮、赤芍、毛冬青凉血活血。[4]

6122 气滞血郁/肝气郁结

暴盲·肝气郁结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 qi stagnation pattern)是指肝郁气滞,以视力骤降,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全身兼见头晕头痛,胸胁胀闷疼,性情急躁或抑郁不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21 症状

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骤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兼见头晕头痛,胸胁胀闷疼,性情急躁或抑郁不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白,脉弦。[3][4]

61222 证候分析

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滞血郁,壅遏通光窍隧,故视力骤降,头眼疼痛。气血不行,筋脉不利,则转动限珠时牵引作痛。眼底见症皆气滞血郁所致。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郁气滞,血脉不和,故胸胁胀痛。肝气乘脾胃,则食少脘闷,苔白脉弦。[4]

61223 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4]。

61224 方药治疗

可用柴胡疏肝散[备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陈皮、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加减治疗:方中以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川芎、芍药、甘草活血止痛。用于本证,酌加当归、郁金、丹参、山楂、神曲,可增行气活血,消滞健脾之功。若口苦咽干,苔黄脉数,为肝郁化热之象,酌加栀子、丹皮、黄芩,以清肝热。[4]

6123 阴虚火旺

暴盲·肝肾阴虚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阴虚,以眼外观端好,眼前黑烟突现,或团块飞舞,视力随即骤降,瞳神内可见神膏混浊,甚至瞳神内幽暗无光,全身症见耳鸣如蝉,健忘失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31 症状

眼外观端好,眼前黑烟突现,或团块飞舞,视力随即骤降,瞳神内可见神膏混浊,甚至瞳神内幽暗无光,全身症见耳鸣如蝉,健忘失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3]。

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骤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常见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4]。

61232 证候分析

热病伤阴,水不制火,火性上炎,热盛血壅,故眼珠疼痛,视神经 红肿,视力骤降。 亏虚,清窍失养,复受虚火扰动,故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4]

61233 治法

滋阴降火[4]。

61234 方药治疗

可用知柏地黄丸[备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加减治疗:原方滋阴降火治其本,酌加丹参、郁金、琥珀、毛冬青活血消肿兼治标。若阴虚火邪尚盛,方中可再加玄参、旱莲草、女贞子、龟板之类,增强滋阴降火之力。[4]

613 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

由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参见眼外伤条。

614 脾肾阳虚

暴盲·脾肾阳虚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视力骤降,眼前时见蚊蝇飞舞,视物易形,或神光自现,或仰视则明,动则昏花,继而目盲不见,或视网膜、黄斑水肿,全身可兼见形寒肢冷,神疲懒言,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41 症状

视力骤降,眼前时见蚊蝇飞舞,视物易形,或神光自现,或仰视则明,动则昏花,继而目盲不见,或视网膜、黄斑水肿,全身可兼见形寒肢冷,神疲懒言,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3]。

6142 治法

大补元气[1]。

6143 方药治疗

用独参汤或生脉散加减治疗[1]。

62 针灸治疗 621 体针 6211 方一

取攒竹透鱼腰、鱼腰透丝竹空、瞳子髎、球后、太阳、风池等穴为主[2]。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光明;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俞;气血亏虚者加肝俞、足三里[2]。目胀加关冲放血、行间[2]。

6212 方二

取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髎、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4]。

刺法: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取2穴,中 ,不留针[4]。

622 水针

可选球后、合谷;睛明、外关;光明、风池[2]。三组穴位交替使用[2]。用维生素B1或B12注射液加少许05%盐酸普鲁卡因作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日1组穴[2]。

63 西药治疗

本病急重,为及时抢救视力,宜配合使用必要的西药[4]:

(1)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暴盲者,可配合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酯吸入,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泽兰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产地 11 采收与初加工 12 性味归经 13 泽兰的功效与主治 14 使用禁忌 15 泽兰的化学成分 16 泽兰的药理作用 17 泽兰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来源 173 性状 174 鉴别 175 检查 1751 水分 1752 总灰分 176 浸出物 177 泽兰饮片 1771 炮制 1772 鉴别、检查、浸出物 1773 性味与归经 1774 功能与主治 1775 用法与用量 1776 贮藏 178 出处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泽兰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泽兰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泽兰 1 拼音

zé lán

2 英文参考

eupatorium,lycopi herba,queen of the meadow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泽兰

泽兰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 的干燥地上部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Lycop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hirsute shiny bugleweed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iny Bugleweed Herb

6 泽兰的别名

地瓜儿苗、地笋、地石蚕、蛇王草。

红梗草、甘露秧、虎兰、小泽兰、奶孩儿[2]。

7 来源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或毛叶地瓜儿苗L.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的茎叶[2]。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t.hirtus 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8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2]。

9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3~12m。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茎方形,常呈紫红色,沿棱及节上密生白色。叶对生,有短柄或玩柄,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2cm,宽04~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有缘毛,上面密被刚毛状硬毛,下面脉上被刚毛状硬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每轮有6~10花;苞片披针形,有缘毛;花萼钟形,5齿;花冠白色,不明显2唇形,上唇近圆形,下唇3裂,外面有腺齿;花冠白色,不明显2唇形,上唇近圆形,下唇3裂,外面有腺点;前对雄蕊能育,后对雄蕊退化为棒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于沼泽地、水边;有栽培。

10 产地

泽兰产于全国大部地区。

11 采收与初加工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性味归经

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入肝、脾经[2]。

13 泽兰的功效与主治

泽兰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泽兰具有活血祛瘀,行水消肿,解毒消痈的功效[2]:

泽兰治经闭,痛经,腹中包块,产后瘀血腹痛,身面浮肿,跌打损伤:煎服,6~12g[2]。

泽兰治痈毒肿痛,蛇咬伤:煎服并捣敷[2]。

泽兰为眼科常用活血祛瘀药,具有活血祛瘀,行水消肿的功效:

(1)用于目内积血,常与丹参、川芎、红花等配伍。

(2)用于撞刺跌仆所致眼睑、白睛瘀血肿痛等。常与川芎、乳香、没药同用。

(3)用于眼底脉络瘀阻所致视网膜水肿或黄斑水肿等。本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水消肿。

14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泽兰[2]。

15 泽兰的化学成分

泽兰含挥发油黄酮甙、皂甙、酚类、糖类及鞣质。

地瓜儿苗的全草含泽兰糖(Lycopose)、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等[2]。

毛叶地瓜儿苗的全草含挥发油和鞣质[2]。

全草含虫漆蜡酸、白桦脂酸等[2]。

16 泽兰的药理作用

泽兰煎剂可抗血栓形成,降低血黏度[2]。

17 泽兰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泽兰

Zelan

LYCOPI HERBA

172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t.hirtus 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173 性状

本品茎呈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带紫色,节处紫色明显,有白色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上表面黑绿色或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密具腺点,两面均有短毛;先端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锯齿。轮伞花序腋生,花冠多脱落,苞片和花萼宿存,小包片披针形,有缘毛,花萼钟形,5齿。气微,味淡。

174 鉴别

(1)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非腺毛较多,由1~5细胞组成,表面有疣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角质线纹明显,气孔直轴式,主脉和侧脉上非腺毛较多,由3~6细胞组成,表面有疣状突起。腺鳞头部类圆形,8细胞,直径66~83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30~60℃)10rnl,浸泡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20:5:8: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 检查 1751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 第一法)。

1752 总灰分

不得过100%(附录Ⅸ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

177 泽兰饮片 1771 炮制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方柱形,四面均有浅纵沟,表面黄绿色或带紫色,节处紫色明显,有白色茸毛。切面黄白色,中空。叶多破碎,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有时可见轮伞花序。气微,味淡。

1772 鉴别、检查、浸出物

同药材。

1773 性味与归经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1774 功能与主治

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1775 用法与用量

6~12g。

177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78 出处

近日我在门诊接诊了一位56岁的女性患者:“大夫,我眼睛视力以前一直很好,前几天看东西却突然变形了。现在看墙上的直线是弯的,还有的东西本来是大的,我看起来却变小了。而且看东西还模糊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啊?”患者边说边用手比划。

根据描述,我估计患者可能是黄斑出问题了。经进一步询问得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几天前工作劳累压力大,血压明显升高。笔者给她做了一个眼底专科检查,果不其然,发现其眼底出血,黄斑隆起。诊断是眼底黄斑水肿,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

什么是黄斑水肿

黄斑位于眼底的中心部位,类似于打靶的靶心10环的位置,因解剖时发现其呈**而被称为黄斑。黄斑仅占视网膜不到5%的面积,但却是视力最敏锐的中心位置。我们平时测量的视力就是黄斑中心的视功能。黄斑有非常特殊的功能,能辨别物体的颜色、精细形态、明亮程度及探测物体的距离和追随物体的运动等。

视物变形多与黄斑病变有关。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中渗,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出血等也都会引起视物变形。黄斑水肿是视物变形的罪魁祸首之一。黄斑水肿是一种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的严重威胁视功能的眼底病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眼病,其主要症状为视物变形,中心视力下降。

黄斑水肿分为黄斑囊样水肿和弥漫性黄斑水肿。常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葡萄膜炎和白内障等内眼手术后。多种疾病因素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视网膜屏障受损,液体积聚在视网膜黄斑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形成黄斑区视网膜的水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中老年眼病发病率增高,黄斑水肿的患者也日益增多。黄斑水肿长期不愈可造成光感受器的凋亡、视力不可逆的丧失,从而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诊断黄斑水肿的金标准。现代医学大多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炎症是黄斑水肿两种主要的致病途径。目前现代医学治疗黄斑水肿的主要手段有VEGF治疗、激素、激光光凝、手术、非甾体抗炎药。

古今中医认识

古代医生因为没有眼底镜,无法看见患者的眼底,所以古文献中没有黄斑水肿的记载。从其临床症状表现,应将其归属于“视直如曲”“视大为小”范畴。

“视直如曲”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七窍门》,书中谓:“视直物如曲,弓弦戒尺之类,视之皆如钩。”属目妄见范围。以后文献对视直如曲的描述无新的表达。《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谓:“视直如曲是因视衣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的眼病。”

古籍中对视直如曲病因有详细描述。《审视瑶函·妄见》谓:“以长为短,以白为黑,颠倒错乱,神光暗矅,则精衰而视变矣”,认为精气散乱、精气不能上荣于目可致妄见。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概述了脾虚生眼病的机制。《眼科金镜》谓:“视大反小,视赤色如白色者,此症之起乃肝肾之热邪久郁不发所致也。”

现代中医学者多认为黄斑水肿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因包括原发病因、继发病因及诱发因素。作为诱发因素的外感风热(风毒)、饮食不节等都可引起或加剧脾虚,使之运化失常,升降失司,目络气血失调,继而引发阴火上乘,痰浊闭阻,瘀血停滞,发生黄斑部水肿、渗出和出血,出现视直如曲的病证。

中医在黄斑水肿的防治方面,具有疗效确切、非侵入无创伤、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费用相对较低的优势。

日常 养生 调摄

体质因素、身体内外环境、情志等几个综合因素在黄斑水肿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 养生 调摄护理非常重要,可未病预防,既病防变。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黄斑水肿发生的高危因素。黄斑水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禁烟限酒、控制体重,以防止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生。已诊断为“三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安全合理范围,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发现早期改变端倪,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拖延导致病情加重。平时也可进行自我测试,若发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变小、眼前出现黑影遮挡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调理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做到饮食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多样。常食蔬菜、水果、鱼类、坚果,根据体质情况,分别选用具有温胃、疏肝、补肾等作用的食物。冬瓜、丝瓜、苦瓜、苋菜等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作用,可以搭配主食多吃一些。莲子心、怀山药养心神、补肾益肺,也可适当选择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等煎汤或熬粥食用。

七情调和

精神内守,安神定志,避免剧烈不良的情绪刺激。有计划地安排好工作生活,减轻工作压力和紧张程度,以免焦急上火,引发或加重病情。调整心态,适度运动,安心治疗,有助于调动正气,促进康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