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如何引用别人的观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论文中如何引用别人的观点?,第1张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 刊行年代 (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

(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

11.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

“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

这首出自张元济之手的诗,用以与一同奋斗在商务出版社的同仁告别。短短四句,却道尽他终生的信念——以书籍提学识,以教育启民智。这绝非冠冕堂皇的空话,他几乎用尽自己的一生去为之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元济曾花费了几十年的心血搜集万册古书,却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年,被一颗炮弹将一切毁于一旦。顷刻之间,大火肆虐在商务印书馆中,浓烟密布,纸灰飘舞,万册千年古籍化做没膝高的灰烬……或许在动荡的年代,战争本就就该是频繁之事,可后来日寇的一番话,却足以证明这一切都是早有预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日本人的处心积虑,又到底是为了什么?

1867年,张元济于书香世家出生,从小他便受到学识的熏陶,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他一心想要考取功名,望以光宗耀祖。寒窗苦读十几载,十八岁考中秀才,二十三岁高中举人,二十六岁竟又成了进士。后来,他便入了翰林院任职,又任刑部主事。

如此年轻便考的这番功名,在当时已经算是天才。一时之间张元济可谓风光无限,他的仕途一片光明,众人皆觉他将有一番大作为。但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聪慧与通透,张元济轻易便看清,那时的清朝其实已是强弩之末,若再继续腐败发展,终将走向灭亡。

因此,在光绪皇帝单独召见时,张元济毫无保留发表自己对维新变法这一改革的意见。后上奏变法足四十条阐述自己观点,且请求圣旨,望能大力发展实业。谁料就在次日,慈禧太后便发动政变,维新变法刚满百日便荒唐地落下帷幕。

或许将希望寄托在毫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又或是寄托在袁世凯和西方列强上本就是个错误,但这一运动终究是前卫的,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的发展。虽有意义,可当时与之相关联的大臣们却遭了殃,张元济更是直接被革除职位,慈禧还表示“永不再用”,至此,张元济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在张元济穷途末路之时,李鸿章不忍他的才华被埋没,为他引荐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一职,主要负责翻译国外优秀作品。在他的管理之下,严复翻译的《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得以顺利出版,这一经济学经典著作得以问世。

无疑,张元济的能力担得上这一份“香饽饽”,只要安稳地做下去,既能够保一家衣食无忧,又能圆他心中育人强国的理念。但时过三年,张元济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毅然决然辞去了南洋公学译书院的职务,选择加盟商务印书馆。

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只不过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工场,与南洋公学译书院相比可谓云泥之别,他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了众人的猜测,后来人们才从他的告别诗中得知,他早已把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的现代性变革连接起来。张元济迫切地想要培养更多的西式人才,望以此普及教育,强国壮国,而南洋公学院几乎已经定型了的规模是一定难以满足他的目标的。

为了祖国的强盛,有人抛头颅洒热血奋战在前线,有人走上仕途为官为民,还有人奋笔疾书将民族之魂刻成一字一句……而张元济则是选择了出版。他呕心沥血搜集整理校对了大量流落民间的古书,参与了商务印书馆里所有的出书计划,聘请了一大批有教育之志的人才,组织翻译了大量的国外著作,还编写了从小学至大学的全套教科书……

在张元济的努力之下,1926年,商务印书馆从当初的小厂变成了远东最大的出版商,分馆遍及全国,成为了晚清以来,普及、传播新知新学的文化重镇。

张元济在编书出书之余,花费最多心力的便是搜集古书。当时政局动荡,许多宝贵的藏书颠沛流离,不知去向。他担心自己错过藏书,便在自家门前竖起“收买旧书”的招牌。他对古书的搜集、编辑排版、影印等都事必躬亲,为找到合适出版的版本,不仅会找公私藏书家借印以求达到完美,还专门在报上刊登了收购古籍的广告,向广大群众以高价购买古籍善本。

曾有一次,张元济得知极其珍贵的宋版书“皕宋楼”藏书即将被日本人收购,他毫无犹豫,立即动身前往藏书家后人陆氏处,想方设法要留住这珍贵的国宝,哪怕需要当时商务印书馆五分之一的资产,他都慷慨予之,但这依旧与陆氏要价的“十万”差上两万。

眼看藏书就要落入日本人之手,张元济心急如焚,劝说管书大臣荣庆拨款收购,但后者却不予理睬。万般无奈,张元济只得四处借钱筹款,可最终藏书依旧被日本人买走了,每当想起这件事,张元济都愧疚万分,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今悔之无及,每每追思,为之心痛。”

张元济劳心劳力,将精力心血全部放在书籍之上,虽经商如此成功,却过着拮据节俭的生活,大量钱财都用以搜集古书。从他最开始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时,他每年不领工资,只拿红利,并且要求自己的红利分成比别人低。不仅如此,他也从不大摆筵席、不铺张浪费、不贪图便宜,甚至连别人帮他洗相片写电报的的钱也要分毫不差的还清,最终,他的工资全部作为了教育基金给了有需要的人。

就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的收书、校勘、注释之中,涵芬楼(东方图书馆主楼)所藏古籍善本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家图书馆,也被称为了亚洲第一图书馆。后来,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他毫不吝啬,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期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古文献,能够领略学识的魅力。

可谁又料到,花费了他几十年心血的古书,竟在日寇的炮火之下毁于一旦。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一颗炸弹落在油墨仓库里,转瞬间,熊熊大火如同血盆大口吞噬了商务印书馆。尖叫声、痛哭声、慌乱的脚步声……声声不绝于耳,溶化的铅字在地面蔓延流淌。紧接着,日本侵略者还在东方图书馆又点燃一把大火,那些花费了张元济二十年心血搜集而成的古书,随着大火化成灰烬,浓烟四起,纸灰四处飘散。

大火熄灭之时,商务印书馆失去了80%的资产,而东方图书馆46万册藏书,更是全部毁于一旦,烧出的纸灰甚至埋到了膝盖。这46万册藏书中,包含善本古籍3700多种、35000多册,这些仅存不多的中华文明的瑰宝,就此消失在人世间不复存在。见此,张元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廿年心血成铢寸,一霎书林换劫灰。”

后来张元济还对他的夫人说:“这是我的罪过!如果我不将这些书搜罗起来,不是集中保存,仍然让它散存在全国各地,岂不可以逃过这场浩劫!”

其实张元济也是气昏了头,如果散存在全国各地,指不定全给列强买走了!但结果却是如此,确实令人悲痛万分。

后来日本侵略者放言:“我炸了你一条街,明天就可以修复,但是我炸毁了商务印书馆,你就永远也恢复不了。”而这也证明,这场无可挽回的民族灾难,其实是侵略者的早有预谋。他们不仅想侵略中华民族的土地,还想剥夺中华人民的思想,让人民永远活在愚昧之下,永远沉睡。

可他们却没料到,中华民族强大的韧性,在这个民族里,有着像张元济愿意为了普及教育燃烧自己一生的英雄。在商务印书馆遭遇大火之后,接下来的几十年,张元济都奔波致力于复兴工作。

张元济和家人

眼见日本侵略者越来越嚣张,八年抗战拉开帷幕。张元济坚守底线,绝不为日本人服务。即便生活艰辛,甚至到了需要卖字维生的地步,他也不曾犹豫动摇。1941年,张元济和叶景葵倾家荡产,居然又办起了一座图书馆,直到新中国成立,这座图书馆里的藏书竟达22万册,这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是如此地难以想象!

1959年8月14日,张元济去世,享年93岁。他留下一句诗歌:

“好副臭皮囊,为你忙着过九十年,而今可要交卸了;这般新世界,纵我活不到一百岁,及身已见太平来。”

张元济将此生的全部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书籍,他的一生都在为国之崛起而努力。即便日本侵略者用炮弹、火焰吞噬了几十万册藏书,但他们却永远都无法扼杀一名爱国者忠贞的热忱!

是类似《十三经注疏》那种吗?

如果要锻炼竖排阅读能力,首先还是不要从小字入手,不然越读越枯燥。至于繁体字,这个要求还是蛮高的,请至少要弄清读音、含义(有些字词典查不出来,一般的输入法也打不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在网上寻找原文,然后弄明白字词读音了。最无语的一部就是《礼记》),包括还有一些古文的特殊句式,要求古文阅读水平。

但其实说实话,多被虐一段时间就看懂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郭沫若,便向毛主席提议:改过去竖向的书写方式为横向书写方式,把从右往左改为从左往右。因为人的眼睛,左右转动所看到的角度和区域,要比上下转动所看到的角度和区域都广阔的多。这样横着书写和看书就会减轻眼睛的疲劳程度。

汉字的书写顺序正式变为由左至右,1954年的学生课本正式变为由左至右,由上到下。1955年10月,教育部和文改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建议全国印刷品采用横写印刷。

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各大地方党报开始正式改为横排右行,报面上仅有少部分标题和文章采用竖排。

扩展资料:

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1909年中国已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

东楚网-“红色布告” 一个时代的印记

人民网-第五次:1956年1月1日 由竖排版改为横排版

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报头成长记

我看到有人推荐王力的《古代汉语》,我的古代汉语是中华书局四套这个版本古代汉语(第一册) (豆瓣),是繁体,我不推荐。虽然这本书,真的很好,但是我不认为一个平常人(此处是指对古文没有极大兴趣的人)会有耐心看完,甚至看一本都费劲。

首先

我认为要培养兴趣,得有两个最低要求。简体,横排。不然我敢保证,读了三五天就已经没兴趣了。不信可以看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那本《道德真经吴澄注》道德真经吴澄注 (豆瓣)。或者网上搜《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 (豆瓣)感受一下,这套书我也不是全读过,我只读过部分的,毕竟人的精力有限。

推荐

我在此随便列举一本,孙诒让的《墨子闲诂》墨子闲诂(上下) (豆瓣),我一天最多也就看两三页。我是真佩服那些对繁体竖排仍能手不释卷的人,我觉得我的空闲时间够多了,但如果读繁体竖排,我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

总结

综上,我认为看繁体竖排完全没必要,毕竟不是做相关研究的。我的书架有几本就是诸子集成某些书的简体横排版。说到横排竖排,我曾经想买李道平的《周易集解纂疏》周易集解纂疏 (豆瓣),一看是繁体竖排的,就没买。说实话,我还真的看不下去。后来买了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周易集解 (豆瓣),。读书,是读里面的思想,不是去读那些繁体字。毕竟不是专业搞研究,没必要读繁体。知乎上应该没有做史料研究的人吧?如果有也不会太多。所以就没必要硬读,也没必要推荐别人去硬读,真的。

术有专攻,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为主,校对、编辑、排版都很麻烦,所以比较贵。一般的出版社类似盗版书一样的程序出书,又没有那么多专业人士要开工资,自然便宜。建议你古籍还是买中华书局的,就像外国文学要买译林或人民文学或上海译文的一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