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民二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延民二脉,第1张

我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过《中医针灸学》,也学习过中医诊断学基础

没听老师说过“延民二脉”

如果是经络的中经脉,

通常说手足十二经脉,

一般指 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附上五脏六腑三焦正好十二)

奇经八脉 指的是 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 有统帅 联络 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会不会是方言,说的是“任督二脉” 或者古籍中对某两个重要经脉的别称?

承习《内经》《灵枢 脉经》《针灸甲乙经》

如果是中医脉诊,通常说的是 人迎脉和寸口脉

仲景三部诊法又推崇 寸口脉 趺阳脉 太溪脉 三部

因为你叙述的信息较少,加之本人读医学古籍有限,只能作如上回答

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帮助

我又想起来点

脉象诊断中,脉象有

浮脉类:浮脉、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沉脉类:沉脉、伏脉、弱脉、牢脉

迟脉类:迟脉、缓脉、涩脉、结脉

数脉类:数脉、疾脉、促脉、动脉

虚脉类:虚脉、细脉、微脉、代脉、短脉

实脉类:实脉、滑脉、弦脉、紧脉、长脉、大脉、28种常见病脉

有人喜欢把相近的脉或者脉象体现两种脉象,就合着说

比如风寒表证,脉象是 脉浮紧 有时也听到有人说“结代脉” 要是这么说就是指脉诊的脉象

以上均是手打,木有拷贝别人

再补充,上面说的28部脉,和有一些医书古籍里说的还不一样或者有出入,中医五千年历史,知识总是在变化的嘛

眼胞见《脉经》。即眼睑。

眼睑中医称为胞睑、眼睑、眼胞(《脉经》)、目睥、目胞(《张氏医通》卷八),是眼的最外部分,包括上睑(又称上胞、上睥)和下睑(又称下胞、下睥),有保护眼球的作用。见《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睑者,下睑也。”故又称上胞、下睑。

眼胞为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的软组织。分上、下两部分,有保护眼球的作用。上、下眼睑间的裂隙称睑裂。正常睁眼时,上睑缘可达角膜上缘下2毫米。上下眼睑相连处为眦。靠近鼻侧为内眦,靠近颞侧为外眦。内眦处有肉状隆起为泪阜;泪阜周围的浅窝为泪湖;泪阜外侧有一淡红色纵行皱褶,称半月皱襞。眼睑的边缘称睑缘,睑缘前唇有2~3行排列整齐的睫毛,后唇有睑板腺开口,前、后唇之间称唇间线或灰白线。

详见百科词条:眼胞 [ 最后修订于2017/11/13 0:16:45 共83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翼》卷十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泻脾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外台》卷十六引《深师方》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泻脾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3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泻脾丸 1 拼音

xiè pí wán

2 《千金翼》卷十五 21 方名

泻脾丸

22 组成

干姜3分,当归3分,桂心3分,葶苈3分(熬),狼毒半两,大黄半两,芎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汗)半两,白薇半两,附子(炮去皮)半两,甘遂半两,吴茱萸半两。

23 主治

毒气在脾中,流肿腹满短气,食辄防响不消,时时微下。

24 泻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饮送下,1日3次。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 《外台》卷十六引《深师方》 31 方名

泻脾丸

32 组成

黄芩5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熬)5分,泽泻5分,通草5分,芎5分,桂心5分,白术5分,干姜5分,茯苓6分,黄耆6分,干地黄6分,附子2分(炮),麦门冬4分(去心)。

33 功效

调中,利饮食,除胃中积聚寒热,长肌肉,令人光泽。

34 泻脾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丸,1日3次。

35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6 用药禁忌

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酢、芜荑等物。

古籍中的泻脾丸 《外台秘要》:[卷第十六]泻脾丸主脾气不调及腹满方三首

和服如梧子。二丸。日三服。忌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生葱酢芜荑等物。(出第十三卷中)千金翼泻脾丸。主脾气不调

《脉经》:[卷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大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此为可治。宜服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附子汤。春当刺隐白,冬刺阴陵泉,皆泻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脾脏脉论第一

大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此为可治,宜服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附子汤。春当刺隐白,冬刺阴陵泉,皆泻

《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宜服紫菀丸、泻脾丸,针灸胃脘,泻之。关脉细,虚,腹满。宜服生姜茱

《普济方》:[卷二十二脾脏门]兼理脾胃附论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5、《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