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学霸们,高中读《史记》好还是《资治通鉴》,哪个较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请问一下学霸们,高中读《史记》好还是《资治通鉴》,哪个较好?,第1张

推荐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史记

总的史记你也看不完,要是看得完就把资治通鉴看一遍。

此出版社的史记有黄本精选的,对于语文阅读写作以及历史素养的提升都有不错的影响。另外,你也可以选择看精选的资治通鉴,除非你是真的有兴趣,没有的话,作为高中生的你,看精选就好啦。

时势造英雄,《史记》一书极具传神地刻画了刘邦、项羽两位时势英雄的形象,也成为历来众文学家所争论的焦点。

一、追溯根源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通过韩信的观察对项羽的形象作了很好的概括:

“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故曰其强易弱。”

项羽确实是那个急风暴雨时代勇气和暴力的化身或象征。这种暴力和勇气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气力或才气。而更应注意到孕育英雄的特定文化土壤。

项羽是在这充满复仇情绪的社会氛围中成长的。“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本纪》)这是因为楚国在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南方独立发展,在压迫中求生存,在歧视中走向壮大,形成独特的楚民族文化传统。项羽可以说是集中了国仇与家恨与一身的人物。一百多年的仇恨,一百多年的血泪,强烈的复仇怒火与个人野心相结合,铸就了项羽这样一个以暴抗暴的英雄。在这个只剩暴力、残杀、阴谋、机诈的社会时代,要么是去杀人,要么被人所杀。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人们,懦夫也会变为勇士。项羽的性格,可以说是通过这个人的气质而将这个时代特征放大了。

《项羽本纪》的精美语言对项羽形象的塑造作用也不小。文中措写项羽年轻时与其叔项梁一道观看秦始皇渡浙江的情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项梁赶紧手掩其口,说:“勿妄言,族矣!”然而他也“以此奇籍”。一句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话,就表现了项羽独特的思想,预示了他日后的卓尔不凡。

刘邦虽然不比项羽“勇悍仁强”且本性贪财好色,猜忌功臣,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但入咸阳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且“约法三章”以安民心。这与其生长于市井,老于世故,善于玩弄诈术,笼络人心兼具江湖义气的性情有关。后来的将相如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等人都是起义前就已经结识的,而又受重用。(当然统治稳定后,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又令另但别论)。

然而就是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他们不同的性格。项羽生长于将相世家,处处为世家道德等教条所缚;而生长在市井的刘邦,则不遵循社会的条条框框。这也为两位英雄的形象迥异奠定了基础。

二、性格比较

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他身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儿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

钱钟书分析项羽的双重性格特征时指出:“‘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忌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

项羽性格的多样性使太史公爱之愈深痛之愈切。

项羽一生杀了多少人,恐怕数也数不清,不仅杀“敌人”,而且杀俘虏,杀百姓。有些对历史不了解的人认为,项羽是个十分暴戾、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其实不完全如此。史学上还有“项羽仁而爱人”一说。这从《项羽本纪》不难看出。

公元206年,项羽摆下“鸿门宴”,想要杀掉刘邦。这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其最大的障碍不在刘邦,也不在暗中帮助刘邦的项伯,而在项羽的内心世界。“义帝”楚怀王是他和刘邦拥立的,“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是共同约定的;如果他杀了刘邦,就毁了约,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义帝”只是个傀儡,刘邦和各路将领都惧怕项羽,他即使背叛义帝,杀了刘邦,也无人敢说什么。但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道德法庭”,阻止他那样做。于是,不顾范增的劝阻,项羽放虎归山了。

垓下一战,项羽看见来追杀他的正是“叛徒”吕马童,还深情地呼唤:“若非吾敌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拔剑自刎,成全“故人”拿他的头去向刘邦邀功请赏。

而刘邦呢?

“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下车。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他从彭城逃跑的时候,为了减轻负担,让车子跑得更快一些,以摆脱楚军的追击,曾经几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他心里只有自己,哪里还顾得上道德!可是在必要的时候,他又捡起道德这面旗帜,为自己大造舆论。项羽杀了“义帝”,刘邦借此做足了文章,为“义帝”发丧,联合诸侯讨伐“不义”的项羽,又击中要害!

三、用人不疑与刚愎自用

司马迁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尽管他非常喜欢项羽这个人物,但是在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方面还是做了正确全面的评价。

陈桐生在《<史记>名篇述论稿》中指出项羽缺乏文化目光、政治智慧,而宗法血亲情感国营浓厚。

人们都以为项羽一介武夫,不会待人接物,其实历史上的项羽“见人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加上兵强马壮、声势浩大,一开始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才。能人志士韩信、陈平、彭越都曾投到他的旗下谍求发展,然而最终又都弃他而去。为何?陈平一语道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子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表面上尊重人才,骨子里却不信任,项羽的潜意识里,关键时候、关键职位还是用自家。这使得无数人才流失,反倒让项伯这样的小人物浑水摸鱼,为刘邦通风报信。战争能不败嘛?

太史公总论项羽失败原因有二,其中之一便是“奋私智,不师古”。他骁勇善战但不能知人善任。为人恭敬温良但不能赏有功而励战将。

陈平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不经过思考,便轻易上当。

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

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

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

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

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项羽本纪》)

一个报效项氏恨不能肝脑涂地的人竞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让天下有才之士心寒?

项羽到头来兵败不自思,反而把原因归结于天命。使多少为霸王的骁勇善战所折服的人痛惜不已!他又任人唯亲,非宗族莫信,排挤走范增。像韩信、陈平这些杰出人才,都是因为在项羽处得不到信任和重用,而倒戈投降刘邦的,他们在楚汉战争中发了决定性的作用。相较之下,刘邦在用人方面的才能是不可否定的。

刘邦可以“从百余骑”赴鸿门宴,也可以对完全不信任的韩信委以重任。有一次刘邦在军帐中洗脚。突有士卒来报,帐外有儒生求见。刘邦战争中不见儒生。儒生硬闯入军中,质问为什么轻视读书人?刘邦说:“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要读书人干什么?”这位读书人当即反问他:“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天下也能从马上治之吗?”刘邦听后,深受触动,立即向这位读书人施礼道歉,并请他上座。

公元前203年,项羽为了要挟刘邦,把刘邦的父亲抓了来,隔岸绑在高俎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却不料刘邦完全不为所动,从容答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刘邦并不是铁石心肠。他拿准项羽的性格上的弱点,料定项羽受传统道德所缚,一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便轻易化解了项羽政治上的要挟。

论及楚汉之争,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些都是作为政治领袖军事统帅所必须具备的天赋与气质。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

尽管司马迁身受汉朝腐刑,但还是对刘邦采取了肯定、歌颂的态度。生动地描写了刘邦在军事政治上的非凡才能。他以汉朝“承敝易变”,符合“终而复始”的“三王之道”,作为受命的依据。

四、不同的结局

兵败被困,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道英雄人物竟然落到这步田地,这已经够读者为之感慨嘘唏了。在这样的气氛中,项羽灾慷慨悲歌, “美人和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就更加构成了一种无限悲凉的气氛。

项羽的悲剧有部分是道德的悲剧。他之所以两千多年来一直令人感叹嘘唏、追思怀念,在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方面是不可少的。杜牧《题乌江亭》里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毕竟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在生死关头,他没有选择生路,而选择了死亡。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对战马也充满了深情。他对乌江亭长说:“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人之以伟大,并不能专以其事业做代表。

刘邦知己知彼,游刃有余,自己不为道德所束缚,却又以此为武器一次次紧逼项羽,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刘邦凭借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才能最终获得了四年楚汉之争的胜利。

五、从两首诗见两位英雄人物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可以说,这是一首英雄末路的挽歌,是楚霸王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人既临死,还不知为何失败,只知感慨“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能不令太史公痛惜!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刘邦并不是才华出众,他只不过是运道好而又善于用人,在他幸运坐定江山之后,却为不得“猛士”而叹息。刘邦重视人才的形象在此显露无疑。

六、小结

有人说,历史乃是成功者的舞台,失败者只能在历史中陪衬。我不这么认为。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在灭秦方面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遗憾的是,楚霸王只徒有叱咤风云的伟力,而没有知人用人的政治谋略。《史记》中对项羽的形象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即使项羽的缺点不少,也能让你跟着喜欢他这个悲剧英雄。而刘邦知道什么是政治,怎样用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依靠一帮贤人稳固了大汉江山。他能成功就说明了他具有可取的一面。因此,从两位英雄人物形象中,我们应该既认识项羽的英雄气概,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为刘邦认识时世的能力与驾驭自控的本领所折服。

参考文献:

《司马迁和史记》 刘乃和主编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7

《史记选注集说》 司马迁著 -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李长之著 - 北京: 三联书店, 1984

《历代名家评史记》 杨燕起等编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史记选 》(汉)司马迁著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5

《史记管窥》 程金造著 -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3

《史记纪传选译》 (上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4

《<史记>名篇述论稿》 陈桐生著 - 广东: 汕头大学, 19961

《刘邦项羽争雄记》 李桂海著 - 上海: 文汇出版社, 19903

《<垓下之围>中项羽形象的再认识》,陈涛著,来自维普全文数据库

 舍相如广成传舍翻译:安置。该句的意思: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该句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节选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

 1、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名。

 2、奏:进献。

 3、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4、偿赵城: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

 5、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6、却立:倒退几步立定。

 7、怒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其愤怒。

 8、负:倚仗。

 9、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古代平民只穿麻衣、葛布,故称布衣。

 10、逆:拂逆,触犯。

 11、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叫做斋戒。

 12、书:指赵王的复信。

 13、庭:同“廷”,朝堂。

 14、严:尊重,敬畏。

 15、修敬:致敬。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

 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

 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

 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

 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

 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

 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抓住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凸现纸上。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如在对事迹颇丰的蔺相如这一形象进行处理时,便抓住“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层层衬染,极力蓄势,造成人物形象的张势。司马迁在文中极尽渲染之能事,层层蓄势,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势为己用之睿智:为国纾难,利用国际舆论,借使秦负曲之势,奉璧至秦;秦王得璧不偿城,相如以“璧有瑕,请指示王”诓得玉璧后,抓住秦王贪婪的弱点,欲以璧击柱,借“秦恐璧破”之势威胁秦王。

 抓住秦国二十余君“不坚明约束”之过,借理在我方之势,使人怀璧归赵;渑池之会,借“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就范,为一击缶;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之势,迫使秦不敢动武。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

 行文至此,司马迁笔势陡转: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蔺相如竟对无理取闹的廉颇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愧。当门客要离开他时,才袒露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相如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廉颇蔺相如列传》创作背景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介绍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父司马谈,历任太史令。司马谈卒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他自幼生活在民间,二十岁起游览名山大川,考察文物古迹,广为搜集史料,为他日后撰写《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被当局判处腐刑。出狱后,担任中书令。在此期间,他一直从事《史记》的写作。直至武帝征和二年(前91),才基本完成全书的撰写工作。他的卒年,约在完成《史记》以后的一二年或二三年,已无从查考。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主编.语文(必修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2、郭逸,郭曼.《史记》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