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同源,两者虚证的治疗有何不同呢?——五脏虚证应该怎么补?看看全面的五脏补益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肝肾同源,两者虚证的治疗有何不同呢?——五脏虚证应该怎么补?看看全面的五脏补益法,第1张

导读:今天我们来说说“补肝”和“补肾”!

补肾法

肾藏精,是真阴真阳(命门之火)之所,是人体生殖发育的基础。

肾的阴阳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和生长,阴阳平衡是维持机体活动的重要保证。

肾精充足是肾阴肾阳化生的物质基础,所以其生理特点是以阴精为主,虚证主要表现为阴虚和阳虚。

第一,补肾滋阴

阴是精、血、津液(包括肾液的“唾液”)的总称。可以滋养身体和脏腑,滋养脑髓和骨骼,维持身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这是阴血的基础。

肾藏精包括先天精、后天精和精液。因此,肾精的丰富不仅取决于丰富的禀赋,还取决于脾胃水谷精的不断滋养,以及肾精储存功能的完善。

肝和肾都来源于水谷的精气,肾精和肝血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另外,肺是水之源,上源之水的灌溉也是肾阴充足的重要条件。

从以上生理状况可以看出,肾精的盛衰除了与肝、脾、肺自身的病理变化有关外,还与肝、脾、肺密切相关。

阴精不足,不能生髓生骨,以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如果阴虚不足以控阳,虚火内扰就会出现骨蒸潮热、咽干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

肾主要为阴精所覆盖,所以补肾阴的方法应以滋阴填精为主。根据《内经》“精气不足,以味补之”的提示,首选熟地黄、阿胶等厚味品,补肾强水,直接补充精血;

辅以山茱萸、枸杞滋补肝肾,既能防止肝虚窃肾阴,又有固封之功;

人参和山药能健脾补肺,以维持天水谷的滋养和源头水的灌溉。

如泽泻、茯苓,利湿化浊,促进脾肾化气;黄柏、知母滋阴降火,可根据肾阴虚引起的不同证候配伍。

代表方的地黄丸;虚损甚至轻邪者,宜用左归丸;火偏胜者,大补阴丸主。

第二,补肾益气

曰:“化精为气。”肾的阴精是形成肾气的物质基础,肾阳的蒸化是精肾气不可或缺的条件。

肾气根源于肾精,阴精不足导致气的被动转化。因此,肾气不足可视为肾精不足,其虚证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殖、发育、吸气、开合功能减弱。

如小儿先天不足的“五迟”“五软”,肾虚哮鸣,气虚尿频淋,遗精遗尿,尿失禁等。

鉴于阴精是肾气之本,补肾气的方法应以大剂量厚味品为基础,滋阴填精。

地黄、山茱萸、枸杞等。培养他们的基础,使肾气生化而活跃;辅以少量附子、肉桂,可以等温养肾阳,使肾阳蒸发阴精,肾气便产生了。

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意为“少火怒”,被后人称为“阴中求阳”之法。肾气丸是其代表方剂。

第三,补肾壮阳

肾有温体、蒸水、生津的功能

它主要通过温中散寒(即温法)来治疗,当寒邪消失时,真正的杨灿就会恢复。如真武汤、申思丸、四逆汤等都属于温里散症,而不是补肾壮阳的方剂。

补肝法

肝藏血,调血排血,以维持人体各器官的活动,保证血液的畅通。

肝内储存的血液往往需要充盈,充足的阴血是肝软、气机通畅、血液循环顺畅的物质基础。所以肝有“阴为阳用”之说,从而高度概括了肝以阴血为基础的生理特点。肝虚证主要表现在血虚和阴虚两个方面。

a、肝血。

肝血是由肝脏储存和调节的血液。肝血的丰缺可以标志全身血液的盛衰。肝血有两个来源。

一是脾胃水谷的潜移默化的滋养,二是肾精化阴血的滋养。

此外,心脏和血管的充盈也是肝脏储血的重要条件。

因此,肝血亏虚与心脾肾亏虚证关系密切。

肝血亏虚心失荣,故每次相见,唇白色淡,爪白枯,两眼昏花,心悸失眠,等等。

肝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甚至停滞成血瘀。因此出现肌肉挛缩、屈伸不畅、月经量少,甚至闭经、包块等症状。

补肝血的方法要根据肝藏血调血的生理特点,确立补中调血的原则。

虚补其母,你用熟地,枸杞等滋补肾阴。作为拥堵的源头;辅以当归,可以直接补充肝血,祛瘀生新,帮助其调节血液循环。白芍养血,养肝防燥;川芎疏血,是使血液充盈、通畅的辅助,也能防止血虚行滞、痰中滞留。

代表方剂有四物汤、《内经》补肝汤(四物汤加枣仁、木瓜、麦冬、甘草)等。

肝脾血虚者,宜用八珍汤、十全大补丸。

第二,养肝阴

肝阴是指肝血和津液(包括肝液“泪液”)等物质。

肝的充实有赖于肾水(阴精)的涵养,脾肺所分布的水液的灌溉,肝血的充盈和通畅。

如果肝脏充满了阴,肝脏就会柔软,可以维持升肝阳、疏通经络的功能,保持阴阳和谐。如果肝阴不足,阴不控阳,就会造成阳亢。气滞成火,肝阴内耗;水亏虚,阴津不足,可导致肝阴虚。

其虚证主要是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等阴血虚证。阴虚内热,肝火入侵,心、肺、胃之阴被其所劫,故可见口干咽燥、心烦易怒、头痛耳鸣等症状。

沈傲说,肝“若虚弱亢奋,可为一切脏器之残贼”,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养肝阴的方法应以滋补肝肾阴血、清肺益胃、防其过犯、柔肝为主。

滋阴补血如上,地黄、枸杞、当归、白芍等。能滋补肝肾,使阴血充盈以控阳;

滋阴可用南沙参、麦冬等养液滋润,滋养胃阴为气血之源和津液生化之源,配合“培土抑木”之法;

清肺润燥就是涂抹津液,也可以控制肝火的侵袭。

我代表p

肝肾同源,主下焦,肝杨灿不足不能温经,下焦阴寒证较为多见;不能疏土升阳,也可以看到脾虚气滞的证候。

中医古籍中很少提到肝阳不足,所以很难找到滋补肝阳的方子。一般常见“肝寒”或“寒郁肝脉”。

肝阳虚即阳虚引寒,故以肝气血不足为主体,还表现为畏寒肢冷、清解便溏、宫寒不孕等。

所以,养肝养阳的方法要尊重阳以阴血为基础的原则,首选用等温养血的方法培育当归、枸杞子的根,使阴生阳;辅以吴茱萸、肉桂等。温肝肾阳,祛寒邪;然后用川乌、乌药温通气血。

使气血膨胀,阳气生,寒邪散,气血通则温补,才是正道。

代表方剂为张景岳的温肝汤。

如果看到腹胀疼痛,或者冷痛引擎、发冷、胀坠等。寒气过盛,抑阳的症状比较急,你应该用温散寒邪的方法来治疗疼痛,比如天台乌药散,橘丸,都是温法,而不是壮阳药。

陈皮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饮片,关于其归经理论,大部分本草专著均认为归脾、肺两经。如《本草纂要》云:「陈橘皮……入太阴经,理气之药也。」《神农本草经疏》云:入手足太阴,足阳明经。《本草纲目》:橘皮……为脾肺二经气分药。

从肝、肺升降看陈皮疏肝

从《黄帝内经》和中医的哲学思维看,东方属木,以肝配木,具有春阳升发之气,故肝从左而升;西方属金,以肺配金,具有肃杀收敛之性,故肺气从右而降。

从病机治法上来看,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肝藏血,肺藏气,气行则血行,肝肺的升降实际上就是气血的升降。肝升肺降才能使气机条达,血气冲和而运行流畅。

而陈皮是气分之要药,配伍升药则升,配伍降药则降,其发挥升降作用的机理是通过「左肝右肺」、「肝升肺降」的作用实现的,离不开肝脏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中的枢纽作用。正所谓,「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故能调畅而不病。」

从经典治肝法探讨陈皮疏肝

虽然肝气从左而升,肺气从右而降,是生理常态,但临床中,多见左升太过而右降不及者,而陈皮可兼升降之全功。故医者如能深入理解并正确运用此药,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张元素《医学启源》记载有「橘杏丸」一方,由橘皮、杏仁等分研末蜜丸而成,「治气闭,老人、虚弱人皆可服」。可见,橘杏丸是通过调理肝肺两脏的气机而达到治疗气闭症的功效,而且药性平和,无攻伐之弊,老人及虚弱的人群都可以服用。

清代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详细记载了今人所称的《治肝三十法》,这是中医界公认的探讨肝病辨证论治文献最为详尽的经典古籍,对现代中医肝病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王氏将肝病分成肝气、肝风、肝火等不同类型,并提出相应的三十种不同的治法,其中,陈皮疏肝功效广泛地运用在多种治肝大法中。

散肝法

功效主要是疏肝解郁。王氏言:「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陈皮性味辛苦,辛能散,辛散之品,使肝气在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后,得以开放、舒展,于是肝气可顺利通达于全身各处,行使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泄肝和胃法

治疗肝气乘胃,即肝木乘土之证,方选二陈加左金丸。由于肝气横逆,胃气尚不虚,肝气过亢而上冲于胃,则迫胃气上逆,发为呕逆,乃由肝气之所迫,肝「其味酸」,故呕逆之物必亦味酸。王氏所推崇的二陈汤中陈皮、法半夏、茯苓正是为和胃化饮独设,不仅引胃气下行,并能治呕吐酸水。

培土泄木法

治疗肝气乘脾之证,因脾土虚弱,肝木乘虚而克脾土。由于肝气乘脾的根源并不在肝而在脾,在于脾虚不运而寒湿内阻,故以陈夏六君子健脾运脾以燥湿化湿,另加散寒止痛、温肝柔肝之品,辛散与酸敛相结合,以恢复肝气的正常疏泄,使之不再克制脾土。如此从本治疗,脾气、肝气从左而生,则肺胃之气自然从右而降,脘腹胀痛之症自除。

化肝法

治郁怒伤肝,气逆动火,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方用化肝煎,药用青皮、陈皮、丹皮、山栀、芍药、泽泻、浙贝母以清化肝经之郁火。

虽然热邪郁于营血、郁于三焦、郁于全身各个脏腑,但毕竟原发病位在于肝脏,治疗只有双管齐下,一则调畅气机,理气解郁以散热,即「掀一下」,用陈皮、青皮、浙贝;一则将郁热排出去,采取从里向外、向下「掏」的方法,故曰「掏出来」,用丹皮、山栀子,配伍泽泻。

于是由肝热引起的烦热胁痛、胀满动血诸症自除。「化肝煎」是化除肝热的最典型方剂,陈皮、青皮在其中功不可没。

抑肝法

治疗肝气上冲于肺,猝然胁痛、气喘的证候,用药宜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皮之属。

王氏抑肝法中除用「吴萸汁」外,并用苏梗、橘皮,皆属疏肝治本之意,此二味可看作王氏「疏肝理气」法中「苏梗、青皮、橘叶之属」,而桑皮、杏仁则专降肺气。《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则此二味堪当此任。而深究之,陈皮性味辛苦,入肺经,既有疏肝理气之义,奏宣降肺气之功。

此外,《西溪书屋夜话录》开宗明义即指出,虽然肝病有肝气、肝风、肝火的不同名称,但均能「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此前「培土泄木」法治肝气「侮脾」; 「泄肝和胃」法治肝气「乘胃」;「泄肝」法治肝气「冲心」;此「抑肝」法,则治肝气「犯肺」。

所谓「肝气」病,即肝气横逆所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肝气疏泄太过,冲击于人体的某一个部位,对其造成伤害。治法不宜封堵,而应疏散,使肝气得以均衡和缓地疏泄于全身各处,则集中一处的冲击力随之减弱而恢复正常。因此,总的治疗原则称作「疏肝理气」。

从产地看陈皮疏肝功效

化红皮乃广东所产之桔子皮,又称「广皮」,行气解郁之功,远胜他处所产者。

统观青礁石、化红皮,荔枝核三药,皆以广东产者,得东方木气最厚,同气相引,入肝经,散肝气解肝郁之功效显著。

清代汪绂的《医林纂要探源》认为陈皮「上则泻肺邪,降逆气。中则燥脾湿,和中气。下则舒肝木,润肾命,主于顺气消痰 去郁。」说明陈皮的理气功效可以治疗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肝经的疾病。

临床应用实证

治疗胸胁痛:《神农本草经疏》记载治疗胸胁痛应采用「宜降气,养血,和肝」的治法,药用「苏子,郁金,番降香,川通草,当归,生地黄,橘皮,甘草,白芍药,续断, 鹿角胶。」

治疗肝郁脾虚或肝脾不调的证候,如出现胸胁胀闷不适,胁痛,胃脘胀满或胀闷,恶心,食后腹胀等症状也经常使用陈皮。

治肥气病:明代认为「属气血两虚,肝气不和,逆气与瘀血相并而成。」治法上「宜和肝散结气,兼行气血凝滞。」药用「川芎,当归,沉香,干姜,肉桂,橘皮……」

治肝气不舒:《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有:「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胆通气之药也。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疾,皆能已之。」

治乳痈:《本草纲目》载:用真陈橘皮,汤浸去白、晒,面炒微黄,为末,每服二钱,麝香调酒下……名橘香散。

根据《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肺为相辅之官,脾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即心相当于古代的君主,肝相当于将军,肺相当于宰相,将军或宰相出现问题,则会对君主的决策产生影响;若君主出现问题,则各职能都会受到影响;反之,其他各职能器官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心产生影响。总体来讲,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心主行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气为阳,血为阴,血的运行需要依靠气的推动,气也需要借助血的运行散布全身,两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相互依存、正常运行,从而维持各器官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因此,常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等说法。

若仅有血而无气推动,则血凝而不行,谓之淤血。如果仅有气而无血,则气无所依附,涣散不收。因此,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不能辅助心脏推动血液,造成心血瘀阻;如心火过旺会灼烧肺阴,而出现心悸、心烦、咳嗽、咯血等症候。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同时,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因此,脾气足,血有生化之源,心血充盈;脾气虚,则运化失职化源不足,将会进一步导致心血虚。

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主运化,而生血统血。思虑过多则脾运不舒。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呈现心脾两虚之候等。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的既有相互依存又有相互协同的关系。

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正如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在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皆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正常,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在病理上,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心神不安,可导致肝失疏泄,或因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肋疼痛等病症可同时并见。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涵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作了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肾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

心肾阴阳互补: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与肾之间相关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

心肾精血互化: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明·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杂病门·怖》中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又如: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惨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又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宗气生成方面: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清气和精气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

水液代谢方面:津液代谢是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就肺与脾而言,需要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以通调水道,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的运化作用,以吸收、输布水液,使水液得以正常的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同,是保证津液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津液代谢过程中,肺的通调水道与脾的运化水液,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关系上,肺脾两脏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肺气虚弱不能正常呼吸,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则气的生成乏源。或因脾气虚弱,生气不足,导致肺气虚;或因肺病日久,耗气过多,影响及脾,产生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咳嗽、气短、气喘等脾肺气虚证。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为痰饮,影响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或因肺气虚弱,宣降失职,水道不能通调,水湿潴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为食少、倦怠、腹胀、水肿、咳嗽、气喘、痰多等脾肺气虚,痰湿内停的病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方面的关系。

消化功能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及分泌胆汁,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脾相互为用,消化功能正常。

血液运行方面: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脾主统血,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脾协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在病理方面,肝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使脾失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或因脾失健运,湿热郁蒸,薰及肝胆,出现精神抑郁、胁肋胀痛、腹胀腹泻,或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脾不调的病变。又如:脾失健运日久,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慢性失血日久,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表现为纳少、倦怠、头晕、目眩,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亦可因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均可引起血行失常,出现多种出血的病症。

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源于先天,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脾的运化,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中精气,又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补充,才能不断充足。故《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之阳气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血证论·阴阳水火论》所说:“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亦是说明先后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关系到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其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开合,在肾气、肾阳的气化作用下,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其又须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在病理方面,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例如: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腰酸、耳鸣,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不良等病症。又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病症。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或肾的阳气虚损,气化失司,而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表现为面浮、肢肿、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液停滞的病症。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关系。《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其义是说:肝主升发之气,于左上升;肺主肃降之气,于右下降。这就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

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畅,肺与肝密切配合,一升一降,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

在病理方面,肝肺气机升降失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肝气郁结化火,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使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影响及肝,使肝失条达,都可产生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痛、咳嗽、咯血等肝肺同病的病症。对“肝火犯肺”者,用五行理论来概括,又称为“木火刑金”。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方面的协同与依存关系,以及肺肾之阴相互资生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使水液下行及肾,有助于肾主水;肾为主水之脏,肾气推动、肾阳蒸腾,有利于肺的通调。肺肾协同,相互为用,保证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呼吸运动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同时,肺在司呼吸中,其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充足,摄纳有权,也有利于肺气肃降。故《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此外,肺肾之阴也是相互资生的。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足;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肾之阴,相互滋生,从而维持肺肾两脏之阴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肺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有:

一是水液代谢障碍: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使肺失宣降,都可导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咳嗽、气喘、尿少、水肿等肺肾同病的病症。故《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二是肾不纳气: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三是肺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累及肾阴,肺肾阴虚同时并见,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肺肾阴虚内热证。

肝与肾的关系,在中医古籍中往往又称为“乙癸同源”或“肝肾同源”。“乙”、“癸”原为古历的两个天干符号,根据天干配属五行法,甲乙属木,壬癸属水,而肝属木,肾属水,故乙、癸分别作为肝、肾之代名词,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之说,揭示了肝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肾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肾精化为肝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中的精气,也需要依赖于肝血滋养而保持充足。肾精与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盛同衰,休戚相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肾精养肝化血,肝血滋肾化精。故此“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

肝肾阴阳互补: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属木,肾属水,水涵则木荣,母实则子壮;肝阴亦能滋补肾阴,母子相生,子亦能奉母。阴阳既能互生,又能互制。肝肾之阴充足,不仅能相互滋生,而且能制约肝阳使其不致偏亢。由于肝肾阴阳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从而保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肝肾同俱相火:《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元·朱震亨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两部。”心火为君火,肝肾之火为相火。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君火、相火为人身之阳气,属于少火,蒸腾全身,温暖脏腑,是生命活动之动力。肝有相火,则使血不寒,司气机之升发,尽疏泄之职;肾有相火,输布一身,使水火得济,以奉生身之本。相火为肝肾两脏共同专司,其宜潜藏。肝肾精血充足,肝肾之阴充盛,则相火得以制约,宁静而守位于肝肾。

疏泄封藏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而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既相反又相成,互用互制,从而保证并调节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正常。

在病理方面,肝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而表现为肝肾同病。例如:肾精亏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表现为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不足证。又如:肝阴不足可引起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肾阴不足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出现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遗精、烦热、盗汗等肝肾阴虚火旺证。又如:肝肾精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火旺,引起肝主疏泄和肾主封藏关系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病症。

  中国古代,大概也是有肝癌的。当然,还没有从出土的尸体中发现过肝癌。    从中医古籍中,可以发现一些类似有癌征候的描述。在中医最早的一些书籍中,描述一种叫“息贲”的病,它的征候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还有一处叫“肥气”的病,也是“在胁下,若覆杯”。很可能都是描写肝区的肿块。    至于肝癌常见的其他症状,像黄疸、腹水,中医书中也早有描述。黄疸都归于“黄疸门”中,腹水则称为鼓胀。    中医历代的书籍中,还有一些医案,也很像肝癌。大约在元代,十三世纪时,有一位名医叫罗天益,他治疗过一位病人。“病积”,也就是有腹部肿块的意思。症候是“脐左连胁如覆杯”,有一个较大的腹块。“腹胀如鼓,有青络脉,喘不能卧”,指出腹水很多,已经不能睡平,腹壁可见明显的静脉。“自利完谷”,腹泻得厉害。“日晡潮热、夜有盗汗”,很像肿瘤热。肝癌的肿瘤热,常见的就是下午发热,夜间大汗出。    再举一个例子。清代雍正、乾隆时一位医生,叫陈士铎,他记载了一个病例。病情是“胁痛之极,手按痛处不可忍”,还有“两胁胀满”、“发寒、发热”。他称这种病叫“肝痛”,认为是“肝叶生疮”。当然,都没有病理,那时候也不会有。事实上,原发性肝癌没有经过探查而要有病理证实,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的事。尽管没有病理,但症候是像的。更重要的是,治疗这类病的一些原则,确实还在目前的临床上应用。    上面所举罗天益的一个例子,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治疗原则,叫做“养正积自除”。这是在金元时代,他们那个学派所提出的一个观点和治则。    多数肝癌病人,确实就是“虚中有积”。也就是身体脏器虚损,而又有“积”――癌肿。癌病人的虚,在其初起和中晚期,以脾虚为主。因此健脾治疗,在肝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脾虚,所以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泻便溏。脾虚会引起“气滞”,而有腹胀、胁痛等。脾虚气滞又会引起“湿”、“热”,而有肿瘤热、黄疸之类。也会有“血瘀”,而有肝区疼痛,手不可按的情况,已是相当后期了。治疗就是根据这些病机变化。以健脾为主,同时再配合理气,或者化湿、清热等药物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肝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肝俞穴的定位 10 肝俞穴的取法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肝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 182 对血液的影响 183 对胆囊的影响 184 对血糖的影响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87 对垂体的影响 188 治疗肝炎 189 治疗麦粒肿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811 治疗胆石症 1812 治疗胃脘痛 1813 治疗淋巴结核 1814 治疗眼睑下垂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肝俞 1 拼音

gān shù

2 英文参考

Gānshū BL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gā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肝俞 汉语拼音 Ganshu 罗马拼音 Kanshu 美国英译名 Liver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V18 富耶氏 V18 德国 B18 英国 B18 美国 BI18

肝俞为经穴名[1](Gānshù[2]BL18)。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肝俞是肝的背俞穴[1][2]。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4 肝俞穴的别名

肝念(《灸法残卷图》)。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肝俞在九焦(椎)之间。

6 特异性

肝俞穴为肝之背俞穴。

7 穴名解

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消化腺,五脏之一。《说文》:“肝,木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木喜畅顺,此可顺其气而达之也。此穴内应肝脏,是肝气转输、输注之所,为治肝要穴,故名之。[3]

8 所属部位

背部[4]

9 肝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肝俞穴“除背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肝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肝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9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肝俞穴[7]。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

肝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9、第10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9和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功效。

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的作用[1]。

本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9胸椎旁,是肝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可治疗肝脏疾病[9]。

肝为阴脏,体阴用阳,易升,易动,最易化火生风,因此又可治疗神志病[9]。

肝开窍于目,主筋,藏血,同时也是治疗眼病、血证和筋脉病的常用穴[9]。

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故本穴与胆俞配伍为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腧穴,同时也是治疗眼目疾病的腧穴之一[9]。

有清泻肝胆、养血明目之功,如诸风掉眩、满闷多怒,咳引两胁,目翳生泪、疝气,挛筋、转筋引腹、小儿惊风,以及黄疸、积气等症,皆可取此[3]。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等[1]。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证、背痛[8]。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目赤,目痛,目视不明,雀目;眩晕,癫狂痫;吐血,衄血;脊背痛[6]。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证,脊背痛;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5]。

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 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 其它:月经不调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3~05寸[1]。

斜刺03~05寸[5]。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 肝俞穴右侧穴下深部为肝脏,故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脏[6]。

14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肝俞穴的配伍

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肝俞配百会、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眩晕。

肝俞配肾俞、太溪,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

肝俞配大椎、曲池,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肝俞配睛明、风池、光明,治青光眼[6]。

肝俞配胆俞、阳纲、期门、阳陵泉,治肝炎、黄疸[6]。

肝俞配大椎、风池、太阳、肾俞,治视网膜出血[6]。

16 特效

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肝俞穴上做旋转运动,由轻到重至不能承受为止,每次10~30分钟,可缓解眼红、眼痛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针灸甲乙经》:咳而胁满急、不得息、不得反侧,腋胁下与脐相引,筋急而痛……唾血短气、鼻酸,肝俞主之。癫疾,膈俞及肝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吐血,灸肝俞百壮。

《针灸大成》:肝俞,主热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相距一寸五分……咳引两胁急痛,不得息,转侧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生白翳。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

肠功能障碍患者,针刺肝俞可使肠功能正常化;针刺肝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能使溃疡逐渐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液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向正常化。有人用皮内针刺入胆俞、肝俞等,在胆囊X线片上可见胆囊影像缩小,表现为胆囊收缩,也可见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2 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肝俞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对血液成分也有影响。如针刺肝俞,可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症状好转[6]。

183 对胆囊的影响

针刺肝俞后,即刻见到胆囊、胆总管均呈现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4 对血糖的影响

针刺肝俞使耐糖曲线高者下降,低者升高[6]。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针刺肝俞可使高胆固醇含量下降明显,对正常机体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6]。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针刺家兔的“肝俞”、“足三里”、“肾俞”1次,针后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但连续7d,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显效果[6]。

187 对垂体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肝俞、脾俞能引起垂体肾上腺的功能增强,肾上腺重量增加,束状带变宽,皮质增厚,细胞体积增大,球状带和束状带界限不清[6]。

188 治疗肝炎

以肝俞、足三里为主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配穴取阳陵泉、内关,常规针刺,留针15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氨基转移酶864%转为正常[6]。

189 治疗麦粒肿

针刺肝俞治疗复发性麦粒肿15例,针后强 捻转,并行开阖泻法,使之出血,每周1次,结果全部在1~3次内治愈[6]。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针刺肝俞配心俞埋线为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40例。结果:近期有效率为922%,远期有效率为893%[6]。

1811 治疗胆石症

取肝俞、胆俞、脾俞等,用推按运经仪治疗63例,配合服用硫酸镁、稀盐酸、油煎鸡蛋,结果均有较好疗效。

1812 治疗胃脘痛

针灸肝俞、胆俞、脾俞等,治疗50例,有很好疗效。

1813 治疗淋巴结核

割治肝俞、膈俞,治疗211例,有较好疗效。

1814 治疗眼睑下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