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宁波天一阁建成于哪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宁波天一阁建成于哪个朝代?,第1张

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宁波天一阁建成于明朝,天一阁是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官员范钦建的藏书处,阁楼中有很多古籍与书案,有着非常浓重的书香气息。天一阁现在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1561年开始建,1566年完成建成,距今已经有400多年了。

天一阁原来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地方,范钦喜欢读书,又在朝廷为官,收藏了大量的藏书,总共7万余卷。天一阁博物馆是一座江南园林派建筑,园林里面的东园和南园分布着假山、池塘、亭台等各种观景区,还有长廊,长廊为青砖古木扶手,走在长廊,感受清幽的环境。

天一阁最重要的地方是宝书楼,是清代留下来的两层木结构建筑,楼上只有一个通间,楼下有六间。外面的水池叫天一池,是当时范钦建造的池水和月湖相通的,用来防火。还有尊经阁,里面主要收藏皇帝御赐的书籍、十三经以及儒家书籍等,但现在看到尊经阁是在民国期间从别处移过来的。旁边还有很多石碑也是从别处移建过来的,叫明州碑林,大多是某年筑路时出土的石碑。在经历了朝代更迭、失窃、乱世等等那么多的劫难后,如今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天一阁·月湖”为国家5A级景区。

宁波的宣传口号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句话完整的概括了宁波的特点。“港通天下”指的是宁波港,“书藏古今”就是这天一阁了。“天一阁·月湖”作为宁波第二个5A级景区。让宁波这个港口城市在喧嚣中多了一分宁静和书卷气。天一阁位于城市中心,距离宁波站很近,公共交通也非常方便,有许多公交车都能到达。距离天一阁不远还有一座月湖公园,免费开放,也是宁波当地值得游览的景点。

历史资料 发战争财

伍家与官府关系密切。官府为筹军饷,加税派捐,商民不愿多交,引起不少纠纷,伍崇曜致力于调解,均妥善解决,所以官府认为他是劝捐的得力者。

史料记载

伍家与外国商人联系甚密,特别和英国大鸦片商查顿-马地臣行、美国在华最大鸦片商旗昌洋行,关系更深。嘉庆十四年起至取消公行时止,英国驻华历任商务监督,都必须与伍家打交道。因此伍家与外国的外交代表、军政官员常有来往,熟悉外国商界情况。道光十八年冬,伍崇曜得知钦差大臣林则徐即将来广州禁烟的消息,便暗中告知义律与旗昌洋行,于是英美鸦片贩把鸦片趸船从香港开到大屿山南部隐蔽。林则徐到广州后,于道光十九年二月初四(1839年3月18日)传讯伍崇曜等行商,指斥他们包庇外国鸦片交易,并责令他们传谕外国鸦片贩缴烟具结。伍崇曜等人暗地与鸦片贩商议,建议缴烟千箱以蒙混过关,保证以后由十三行行商照价赔偿。三天后,伍崇曜带着外国鸦片贩拼凑的1037箱鸦片送官府。林则徐看穿他们蒙混过关的伎俩,对伍崇曜加以严斥。二月初九,把伍崇曜革去职衔,逮捕入狱。随后又释放他,令其督促外商缴出全部鸦片。但伍崇曜阳奉阴违,在林则徐封锁商馆对外国商人断绝粮、水供应时,还与行商派人送去食物与用水。后来伍崇曜与义律商定缴烟数时,私许同行商把烟价偿还给外国鸦片贩。以后琦善与义律私议的《穿鼻草约》中的赔款600万和奕山在《广州停战协定》中定的“赎城费”600万元,实际上是这时议定的烟价。

林则徐被撤职时,伍崇曜和父亲立即与投降派串通,成了与外国侵略者谈判的主要牵线人。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英军攻占广州城外炮台后,靖逆将军奕山和两广总督祁缗晒阒葜府余保纯出城,由伍崇曜陪同与义律谈判,签订《广州停战协定》。以后,耆英任两广总督办理战后对外交涉时,用伍崇曜为重要助手,并认为他熟悉外国情况,向清 推荐,委任他为“洋务委员”。

个人履历 所获荣誉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广州的公行制度随之取消,伍崇曜由封建兼买办性官商转化为买办商人。道光二十九年春,广州反对外国侵略军入城斗争 时,两广总督徐广缙请伍崇曜向英国新任驻香港总督文翰及英商解释,伍崇曜表示暂时停止与外商贸易,要求英军放弃入城要求。后来英军慑于广州人民抗英力量的强大,不再坚持入城要求。反入城斗争胜利,使徐广缙及广东巡抚叶名琛晋爵受封赏。徐广缙同时奏请皇帝褒奖伍崇曜,说他“向为夷华各商所推重”,广东商界能够齐心“停贸以制夷,实该郎中伍崇曜一人之力”。因此,伍崇曜被皇帝“著加恩以道员不论双单月归部选用”,并“赏给三品顶带”。

咸丰四年(1854),广东天地会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围攻广州时,伍崇曜带头捐款助军饷,并召募壮丁协助清军镇压起义军。这期间,伍崇曜“以输助军饷及调和中外事宜”有功,被清 赏给二品顶戴花翎及布政使衔。咸丰七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广东巡抚柏贵令番禺知县李星衢请伍崇曜与联军议和。后柏贵成了地方傀儡政权头目,宠信伍崇曜。伍为联军统治出力不少。同治二年(1863)伍崇曜在广州病逝,死的时候市民“佥以死一大汉奸为幸”。

著述与刻书

伍崇曜好画画,喜诗文,著有《茶村诗话》、《粤雅堂诗钞》。当时刻书的风气很浓,伍崇曜也雇请南海举人谭莹校刻《岭南遗书》59种343卷、《粤十三家集》182卷、《楚庭耆旧遗诗》74卷、《粤雅堂丛书》180种千余卷及《舆地纪胜》200卷等,总数达2400余卷。其所辑的多属广东地方文献及当时不传本,故有益于古籍的保存与流传。

藏书名家

伍崇曜(1819~1863)

清著名藏书家、实业家。原名元薇,一名绍荣。字紫垣,一字良辅。南海(今广州市)人。府学廪生。咸丰间因办理畿辅赈捐而赐举人。捐官为布政使和荣禄大夫等衔。父伍秉鉴,以洋商起家。家资巨富。他好学嗜古,遍收四部图书,建藏书楼有“粤雅堂”、“远爱楼”,藏书丰富,与康有为“万木草堂”、孔广陶“岳雪楼”、潘仕成“海山仙馆”合称“粤省四大家”。曾编纂有《远爱楼书目》,但未见其流传。广搜本省乡邦文献,于咸丰中辑有《岭南耆旧遗诗》、《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约请谭莹为之鉴别古籍,并协助他汇刻有《粤雅堂丛书》3编30集,收书159种(一说为180种)。自道光三十年(1850)至光绪元年(1875),陆续刊行,是清后期综合性大型丛书之一。每书均附跋文,叙述书记源流和作者生平。《粤雅堂丛书续集》收书50种,《岭南遗书》收书62种,《粤东十三家诗》182卷,《楚庭耆旧集》74卷等。还翻刻过元版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刻印精雅。谭莹还为之撰有《粤雅堂记》、《南海伍氏所刻书跋总目》10卷,录其所刻四部书共259篇,现庋藏于复旦大学图书馆。编纂有《楚庭耆旧诗前集后集》、《茶村诗话》、《粤雅堂诗钞》等。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天一阁,藏书近30万册。藏书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方式,经历了几千年。从石室到寺庙藏书,从政府书院、私人图书馆到公共图书馆,几经变迁,历史变迁。宁波位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海港城市。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一阁”,是去宁波旅游的必去景点。让我们跟随191趣味排名网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如今,白作为真正的图书馆所剩无几,而宁波天一阁历经沧桑,以其特有的意志力活了下来。天一阁,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一阁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为明朝退休的兵部侍郎范钦修建的图书馆,取名“天一阁”。它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

天一阁藏书量很大,各种古籍近30万册。数字令人震惊。这些古籍多为地方志、正史等史书。此外,还有字画、拓片、陶瓷、青铜器、玉器等丰富的精美工艺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令人眼花缭乱。

很多来这里参观的人可能也对“天一阁”这个名字的由来很感兴趣。关于“天一阁”的名称,有两种说法。

一是清代学者全在《天一阁碑目录》年写道,范钦在建天一阁之初,曾在天一阁下建池,后来收集了许多碑文,其中有《龙虎山天一池石刻》,故名天一阁;其次,由于该亭为图书馆亭,因《易经》中“天满水,地六成”的寓意,为防火而得名天一阁。

坐北朝南的天一阁图书馆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重型建筑在坚硬的山顶上。整体高度约9米。从远处看,你会发现这个亭子很有特色。倾斜的屋顶覆盖着蓝色的瓦片,隐藏在茂密的丛林中。另外,四周花园式布局,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式园林综合体。古色古香的氛围油然而生。

天一阁作为图书馆馆,是以“图书馆文化”为核心,集图书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于一体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规模非常大,占地约26000平方米(约40亩。它由图书馆文化区、展览区和花园休闲区组成。我们这次游览主要以园林为主,感受私家园林。

整个天一阁的景点还是很多的。主要景点有古戏台、秦氏祠堂、麻将起源陈列馆、庄园厅、博雅堂、天一阁、东苑、前进斋、东明草堂、尊经阁、司马棣、范式故居、明州碑林等。总的来说就是南苑和东苑。院子里有很多文物,是这里的主要游客。

上述“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天一阁近30万卷古籍”来自网络,并非本站(www191funcom个人观点。如有侵权,可在网站底部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

笃喜文史。嗜好收藏古籍,家富藏书,其“师石山房”、“快阁”藏书楼藏书超过6万余卷。光绪八年(1882),据家藏图书编成《师石山房书录》31卷,著录图书3 279种。藏书印有“快阁”、“桐香书屋”、“快阁姚氏师石山房”等。

同治六年(1867),其父姚仰云于扬州建造“师石山房”后,收藏大量古籍,令他以四部分类,厘订书目,自此泛览各家图书目录,潜心于文献收集与整理,后遂专治目录学。

光绪六年(1880),由“味经堂”书肆购得《汲古阁刻书目》,该目著录简要,杂糅无序,他仿四库之例,补正阙佚,重编成《汲古阁刊书目》2卷。次年又编定《百宋一廛书录》、《湖北艺文志》。目录学功底极深。

光绪十五年至二十五年(1889~1899)间,尽十年之力,“自《七略》自辑佚,《汉志》之疏补、《后汉》、《三国》之补志、《隋志》之考证,先后勒成专书”,有《七略别录佚文》、《汉书艺文志条理》10卷、《汉书艺文志拾补》6卷、《后汉艺文志》4卷、《三国艺文志》4卷、《隋书经籍志考证》52卷、《七略佚文》1卷。

他认为目录学的任务是“辨章学术,剖析源流”,称“目录之学,言其粗,则胪列书名,略次时代;言其精,则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各具渊源”。阐述目录学必须运用考据学、校勘学、版本学知识与方法去研究。他的目录学思想和在史志目录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增加了古典目录学内容。

《清史稿》称他“目录之学,卓然大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手编以上7种目录学著作,名《快阁师石山房丛书》,约200余万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