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焉耆宋朝的时候叫什么名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新疆的焉耆宋朝的时候叫什么名字?,第1张

新疆的焉耆宋朝的时候还是叫焉耆。焉耆的名称在汉唐时基本上就确定了,中国古籍上《两汉书》、《晋书》、《魏书》、《周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高 僧传》、《续高僧传》、《悟空行记》都有记载。而宋代的叫法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焉耆行》为证:焉耆山下春雪晴,莽莽惟有蒺藜生。

射麋食肉饮其血,五榖自古惟闻名。

樵苏切莫近亭障,将军卧护真长城。

十年牛马向南睡,知是中原今太平。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山海经》一直是令人痴迷的存在,它记述了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山川、动物、植物、矿物、历史、风俗、神话传说等内容,为我们了解上古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堪称一部“上古文化的百科全书”。

当然这本书从可能是《山海经》涉及太广的缘故,很多人都将它看作是无凭无据的天马行空之作。

比如,《山海经》中曾记载着一批“神人”,这些“神人”长着人的脸,蛇的身,而且,身躯庞大,身躯足足有一千里长,不用吃喝就可以保持生存。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左右时间。只要他们一睁开眼睛,世间马上变为白昼;他们如果闭上眼睛的话,世间就迅速改为黑暗。

像这样的怪物,连我们现代人都无法相信,就更不要提古代人了。包括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谨慎地说:“《山海经》里面记载了很多奇怪的生物,关于这些生物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不敢下定论。”

其实倒不是说司马迁才疏学浅,而是《山海经》的某些记载确实离奇。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海经》中的内容已经有一些被证实,尤其是在很多地理方面的记载,都与现代社会有着关联。

《山海经》中曾经记载了三个神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我们已知的国度之外,在其它古籍中并没有记载,但是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断发现,这三个国家有可能真的存在,尤其是考古学家们在新疆考古时发现,这里的遗迹可能与其中一个国家有关。

那么下面就和大家说一下,分别都是哪三个神秘的国家。

第一个:轩辕国

轩辕国是一个人口平均寿命非常长的国家,最短的根据记载也有八百年之久,基本上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据说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黄帝,就属于轩辕国,考古学家们也有发现过关于轩辕国的彩陶,但具体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得而知。

第二个:无肠国

无肠国又称无腹国,顾名思义,这个国家的人都没有肠道,其实倒不是说一点都没有,而是非常短,所以他们只能够不断的进食,不断的吃东西来维持生命。

这个国家是我们在意识概念中觉得最不可信的一个国家,但具体有没有,得靠考古学家们去努力了。

第三个:一目国

《山海经》中记载,一目国的国人只有一只眼睛,怪异的是,这只眼睛并不是长在额头上,而是长在面部的中间。

在《淮南子》这本书中,也对一目国有一些记载,他们称这个国家的人为独目人,这个国家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能真正存在的国家,之前一直在阿尔泰山居住。

新疆阿勒泰地区有一个名为三道海子墓葬与鹿石遗址的群位,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早在13年到16年对这里的遗迹先后进行发掘。

主持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表示:阿尔泰—萨彦—天山地区可能是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在山地游牧经济实践的基础上,较早形成游牧王国。根据俄罗斯图瓦阿尔赞墓地和三道海子祭祀遗址文化遗存反映的相似性看,他们可能是同一群人留下的遗存。

古籍中的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脉吗?昆仑山只有一处还是有几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昆仑这个区域实在是太神秘了,以至它的确切位置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为此,歧说纷出,聚讼不断。

在《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昆仑山是黄河的源头,盛产玉石。因此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联系黄河源头来确定昆仑山的位置,并以出产玉石作为旁证。

最早确定昆仑山位置的是汉武帝。张骞“凿空”西域,了解到一些西北地理知识,回来报告黄河源头就在于阗(即今新疆和田附近),但他以为昆仑山还应在更西边的地方。以后汉武帝不断派使者到西域各国。《史记。大宛列传》说:“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于是,武帝断然拍板定案:昆仑即于阗的南山。此说一出和者甚众。我们今天地图上的“昆仑山脉”便由此得名。

但是,历代地理学者们对这个说法并不以为然,只是因为有了这一说,必要时姑且沿用而已。与武帝同时代的司马迁就认为于阗南山够不上高峻美丽的条件,不是昆仑山。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中对于阗南山也仍叫南山,绝口不提汉武帝说的“昆仑”两字。后来有的学者则认为于阗并不是黄河的源头,从昆仑和黄河的联系上排斥了武帝的昆仑说。

《山海经》曾提到“海内昆仑之虚”。为《山海经》作注的东晋郭璞就此指出:“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清朝的郝懿行在注《山海经》时继承了郭的说法,提出有大昆仑和小昆仑之分。由于古籍记载的问题,又由于对黄河源头看法的不一致,很自然地,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就有了几处昆仑山。

清人陶保廉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总计前人诸说,指出昆仑山共有七处:“一在海外,一在西宁,一在肃州,一、在新疆,一在青海西南,一在卫藏之北,一在北印度。”近几十年来,学者们渐渐趋向昆仑一元说。但是说法仍然不一。

岑仲勉针对陶保廉的统计,通过考订,得出结论:“海外、新疆、卫藏及北印之四昆仑,皆即古昆仑。非名称如一,地点亦未有异。西宁、肃州两昆仑者、古昆仑之东支,……唯青海之昆仑、则因真河源发现而层化。由是言之,昆仑之广义,实一元也。”岑认为古代昆仑是泛指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以及青海地区的一些山脉。

吕思勉综合《禹贡》、《说文解字》、《十六国春秋》等资料,指出汉武帝之前人们以为的黄河源头是在今札陵泊、鄂陵泊处,昆仑山应是酒泉的南山(也就是在个祁连山附近)。至于把于阗当作河源并以此来确定昆仑山,那是汉武帝时君臣们的“自误”。

顾颉刚则以为在《山海经)中昆仑山只有一处。他说:“许多人不了解《山海经》有整体性,受了它分篇的名词的蒙蔽,以为在图和经里,这几个昆仑山不在一处,便说‘海内昆仑’怎样,‘海外昆仑’怎样,这是大误。”并指出昆仑山和黄河源头“可以不发生必然的连带关系”,但他也没确定昆仑山究在何处。

他说昆仑山或在甘肃,或在青海,或在新疆,三处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像。值得注意的是顾颉刚从神话传说的传播这个角度试图解释这一现象。古籍中记载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时至今日未有定论。或许昆仑山和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能指出它的确切位置。因此,昆仑山位置的千古之谜,看来要结合神话学等学科才能有一个较为完满的解答。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观后感</b>

  典藏阅览部第一党小组组织组内党员观看了“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迹保护成果展”。整个展览带给我的不仅是古籍知识的提高,对新疆历史的学习和民俗的了解,还有心灵的震撼,和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的骄傲。

  本次展览对新疆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各种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进行了集中展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队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汇报。来自全国23家收藏单位的320件展品参与了展出,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先秦至明清2000年间关于新疆的重要文献文物,涵盖各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登22种类型,展示了新疆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且历史悠久的鲜明特点。该展览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联合承办单位多达20余家。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的成绩。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关怀。

  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典籍。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了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了600年。而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典籍。而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存世的汉文和各个民族文字古籍藏量异常丰富,但由于历史和特殊的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极少开展,且由于基础薄弱,仍存在古籍保存条件差、修复手段落后、经费紧缺、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严重匮乏、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古籍老化破损比较严重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之下,新疆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启动后,新疆维护尔自治区认真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配合国家古籍普查整体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有64部古籍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也入选了“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我国各省在古籍保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中华古籍这一纪录文明历程的重要标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正规科学的修缮和保护。

  我们的祖国有着有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各类古籍便是这些文明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上说,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保护的不仅是古籍本身,也是我们国家的文明史。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古籍保护工作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和一名***员,看到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如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心中倍感温暖,这个展览也再一次深深激发了我爱党敬业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秉承图书馆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发挥***员的先进性,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怀。

胡杨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树之一,在我国古籍中又称胡桐或梧桐,维吾尔族称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胡杨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树高一般15米以上,最高30多米,胸径可达2米,足可数人合抱。在新疆民丰县的无边无际的沙漠中,有一独株胡杨树,高32米,覆盖面积800多平方米,号称新疆的"胡杨之王"。

株株胡杨的形象,姿态各有差异,它们群立于荒漠地带,给人以古劲、奇特的印象。清人宋伯鲁在其咏胡杨的诗中曾惟妙惟肖的写到"君不见额林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树连天长。交柯接叶方灵藏,掀天掉地纷低昂。矮如龙蛇欲变化,蹲如熊虎踞高岗,嬉如神狐掉九尾,狞如药叉牙爪张!”。

胡杨之奇在于起源古老,它的祖先远在一亿三千九百万年前(白垩纪)就出现了。两千五百万年前(中新世),它的祖先就到达了天山山间盆地。一千二百万年前(上新世)已遍及中亚、新疆和我国西北。

胡杨之奇,还在于叶形随阶段发育而变化,故又有异叶杨之称。它的苗期叶,细长如线;五至十五龄,叶形变宽如柳;十五龄以后,叶形似扇,两面同色,颇象银杏。它蔚然翠绿,迎风摇曳,给茫茫沙漠增添了无限生机。

胡杨还会哭呢!《新疆与图风土考》曰:"夏日炎蒸,其津液自树梢流出,凝结如琥珀为胡桐泪;自树身流出色如白粉者为胡桐碱"。因为胡杨将吸收的盐分部分储藏体内,部分又通过表皮裂缝向外溢出,排除体外,形成白色或淡**的块状结晶,即胡杨碱,《本草纲目》称 胡杨泪。这种通过植物体搬运盐分的现象,是胡杨生态学上一大特点,也是它适应干旱荒漠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特殊能力。

胡杨的寿命长于云杉。维吾尔族相传,胡杨能活三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胡杨一生都在顽强地同风沙作斗争。它们甘居荒漠,以粗壮的躯干的群体阻挡着流沙,抵御了寒风,保卫了绿洲,维护了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

胡杨一身是宝:它的树叶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盐类,是牲畜过冬的好饲料;它的木材柔韧,耐水耐腐,有美丽的花纹,是三合板、镶木地板的好材料。胡杨碱可以入药、制肥皂。

胡杨对人类的要求甚少,却为人类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愧于"沙漠英雄"的美称。

0

大月氏国是现在的中国新疆伊犁。

大月氏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

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 。

关于月氏的读音,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历史课本一直注音为ròuzhī(肉支)。但据考证,这个注音是不对的,月氏的“月”字旧读作“肉”,这是以讹传讹结果,是误读。《说文解字》中“月”与“肉”是形似而不同的两个部首,但常被混淆。

流传事迹:

前162年,大月氏再度被匈奴攻击。当时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还把大月氏的国王杀掉,并把国王的首级割下带返匈奴,把他的头盖骨作杯来使用。月氏人深恨匈奴,但苦于没有支援力量。而败亡的大月氏唯有再往西迁,来到粟特。

在这里,大月氏征服了大夏,并在当地立国。立国後,因著贸易中转而变得繁荣。大月氏相传是把佛教带入中国的民族。当时是公元前2年,有大月氏国王的使者伊存,把浮屠教等口述经典传入。不过,亦有人指出这种说法比较草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