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视力有要求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视力有要求吗?,第1张

 一般没有 如果没有特定的专业才需要~~·没看那些老学究天天带老花照样做文物保护~~

身为“近视眼”而又要报考普通院校(专业)的考生是最多的了。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不能报考本科的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业。也不能报考专科专业中的海洋船舶驾驶及与本科专业限制中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不能报考本科的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专科的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专业。

  其他眼疾

  斜视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答案补充 三、特殊院校(专业)

  除了军事院校,在普通高校中,也有部分专业对身体素质和生理条件有特殊要求,从这一点来说,又显得不那么普通。

  空中乘务专业--空姐空哥眼力好

  这个专业历来是对眼要求很严格的“典型”:如果任何一眼裸眼近视力低于05,远视力低于01,矫正视力低于05,屈光不正超过±300D;在行使职责时必须戴矫正眼镜;色盲;眼及其附属器疾病治愈后遗有眼功能障碍而影响机上服务工作都不能报考。

  国际关系学院--关系要靠眼神瞧

  报考国际关系学院必须左右眼裸眼视力在43以上(英语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信息应用专业更要求在48以上),无色盲、色弱、斜视、对眼等眼疾。

  体育院校的体育类专业--要求很简单

  搞体育的人雷厉风行,做事不拖泥带水,所以有的体育类专业对视力有要求: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8!

答案补充 二、军事、公安院校(专业)

  和普通院校不同,军检对考生的视力有专门的要求,相当严格。让我们来关注军事院校体检标准中对视力方面的要求。

  军校--“火眼金睛”来点兵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中眼科项目可以看出,军校对眼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威武之师没有火眼金睛怎么行呢?

  如果有以下任意一种情况,都不能报考军校。红绿色弱、色盲、影响眼功能的眼睑、睑缘、结膜、泪器疾病;眼球突出,眼球震颤,眼肌疾病,运动障碍,显性斜视;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疾病,瞳孔变形,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疾病;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这些限制,都成了跨进军校的“门槛”!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耘和耕作土地。可见,土地与文化渊源深厚,可称得上“本是同根生”。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工程荒漠化、湿地退缩、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21世纪,探究农地保护的文化渊源,寻找农地保护的文化缺失,无论从目的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来看,都有重要的价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农地保护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

(一)尊重土地的原生态文化

1婚礼上的土地文化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中国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从前,在结婚仪式上,新郎和新娘都有一道程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把拜天地放在拜高堂前面,足见人们对土地的重视和珍惜,表明先人有很强的尊重土地的传统。

2民俗中的土地庙文化

据冯贤亮(2004)等人研究,在传统中国民众的心目中,天地具有至高无上和神圣的性质。在《国语》卷四《鲁语上》中有这样的话: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实际上,“天”的观念,大概在夏代就已经产生。《墨子》一书中,多次谈到作为天神的天。至于“上帝”或“帝”,甲骨文中多次出现,表明在殷商时代这些代表至高无上地位的称号也已存在。但在周代以后,“天”、“上帝”、“天帝”等词,越来越被人们混同使用。至于“地”,《释名·释地》篇中有这样的解释:“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又附带说“土,吐生万物也”。这些话,实际上正反映了人们对孕育万物生长的地的崇拜心理,也很自然地将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归因于“地”对人类的赏罚。

土地庙信仰源于对土地的崇拜。原始的土地神崇拜,是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的崇拜,“社祭”是我国自古以来土地崇拜的表达方式,历代帝王仍按照春祈秋报的时间固定对于社的祭祀。《礼经·郊特牲》中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由此可知,对于社的崇拜来自于它化育万物,也就是认为土地上的诸现象是由土地所化育而来的,是称赞土地承载万物的美德。“生养大地”则是想象大地为母亲,以母亲生子的思维来模拟大地孕育谷物。“社”到后来逐渐发展为行政管理单位的机构,逐渐失去了当初的含义,而土地庙则一直未脱离最初被赋予的内涵。

土地庙建筑经过历史的变迁,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但拜土地庙的习俗依然没有削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形貌类似的土地庙如雨后春笋般从田间、街边、住宅间冒了出来。古时村民出于重视、珍爱土地的心理,将土地神化,予以崇拜,希望通过崇拜而获得土地神的特殊眷顾,能够获得好收成,丰衣足食,因而就形成了迎春、祭土地公、祭土地婆等与土地庙有关的民俗传统活动。而今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依然流传着各种祭祀土地神的传统。各族各地祭祀土地活动的多样化,都表现出人们对土地和农耕的重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据黄忠怀(2005)的研究,在华北平原,土地庙作为村落之神,与村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对华北农村的庙宇观察发现,“虽然有许多庙宇都是需要的,但最可能建造的庙宇是两个,一个是供奉地方神的庙,另一个是供奉战神的庙”。明恩溥说的地方神庙就是土地庙,战神庙是指关帝庙。相对而言,土地庙的数量比关帝庙更加普遍,基本上是村村都有土地庙。例如安肃县,据县志载,该县土地神“村村皆有,土地即里社之正神”。在阳原县,土地庙也是“各村皆有,惟不若五道之多,且多附于大庙”。另外,华北一些地方,五道庙也具有土地庙的功能。据清光绪《乐亭县志》载,“若北方所祀(五圣),则为土地、山神、苗神、龙王、增福诸神。或减其二为三圣,又或增为七圣九圣,与南方有异”。从乐亭县的例子里可以发现,土地神也在五圣之列,所以五道庙也兼具土地庙的功能。

(二)“天人合一”的农地保护文化

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于孔子,发轫于孟子。孔子以天为宇宙的最高主宰。孟子则认为天人相通,天的根本性德蕴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天道与人道相互贯通。当然,孔子及孟子所谓的“天”,主要是道德意义上的,但同时也兼有自然的含义(《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叶文虎等,1999)。由此可见,中国儒家最初提出天人相通的观念,其用意是给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赋予宇宙论的意义。

事实上,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主张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周易》中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周易》认为,人乃阴阳二气所化,故兼有刚柔两重禀性。人应自觉地弘扬其本性。阳刚之性要求人“自强不息”,即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阴柔之性则要求人“厚德载物”,即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万物。在对自然的实践中,“自强不息”就是要积极地改造自然,参与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是要求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超出自然的限度,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机趣(《系辞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乐天知命,故不忧”)。如此,才能达到“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的境界(叶文虎等,1999)。

“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就是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割裂。天人合一思想在秦汉以后经过不断改造,至宋儒已形成一个涵盖宇宙论、本性论、人生论、认识论而具有广泛包括性的哲学体系。按照天人合一理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以其文化创造而成为主体,能“为天地立心”,但这所谓主体,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的的德性主体,不是以控制、征服自然为目的的知性主体,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然为“非我”、他者的价值主体(蒙培元,2004)。农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立地条件和生存资源,更重要的是,农地赋予人以内在德性和神圣的使命。它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与天地和其德”,而不是满足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更不是无限制地占用农地资源。人类赖农地生存而繁衍,人类社会因依存农地而发展。人类必须深刻认识到农地损失而带来的生存危机,并从驾驭自然的“人定胜天”的梦幻中醒悟过来,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重新审视农地的价值和对待农地的态度。

(三)因地制宜的农地管护文化

受地球公转和自转等而产生的地质构造的影响,在气候、地貌、土壤、岩石、水文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使各种土地形态的空间分布和特性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几乎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块土地的特性是完全相同的。我国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相土之宜而布其利”,就是根据土地对各种作物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选择作物类型和栽培方式。如此,一方面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能起到保护农地的作用。

因地制宜,因土种植的“土宜论”文化在我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它对指导历代农业生产和保护农地资源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土宜论”,是世界上关于农地环境与作物生长关系的最早论述。《大雅·生民》就说:“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这里的“有相之道”就是“相地之宜”的办法。在《大雅·公刘》中还记载:“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期隰原。”此话出于公元前1027~前771年。显然,注重田地“阴阳”、“隰原”的选择,目的是为了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选择的原则,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受到重视,从《小雅·甫田》的“今适南亩,或耘或耔(施肥)”,《周颂·良耜》的“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和《周颂·载芟》的“有略其耜,俶载南亩”等诗句,可见当时居于“土宜”的观点,十分重视选择向南的地块(亩),也就是“俶载南亩”。

表14-1系根据《禹贡》、《周礼·夏官》等资料综合而成。当然一个州不可能只有一种土壤,并且也绝不能只评定一个等级,这只是反映了我们祖先适应土地的自然性状而确定种植的一个初步认识。另外,在《周礼·地官》中又根据土地的地形高下提出适宜种植的植物类型:“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植物宜皂物”;“二曰川泽……其植物宜膏物”;“三曰丘陵……其植物宜核物”;“四曰坟衍……其植物宜荚物”;“五曰原隰……其植物宜丛物”。据《授时通考》注释,皂物为祚栗之物,膏物指莲芡之属,核物李梅之属,荚物箕荚玉棘之属,丛物萑苇之属。在《管子》一书中提出:“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桑麻植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把因地种植提高到国之贫富来认识。另外,这本典籍还对土壤、地下水的性状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划分。有的古籍也对地形作了较详细的分类,形成了一定的土地评价的指标体系(许牧等,1995)。

表14-1 中国古代土壤土宜表

(据许牧等,1995)

在土壤方面,《管子》提出“九州之土为九十物,每州有常而物有次”。即将全国的土壤以其物理性状、肥力高低、适种作物及果蔬的情况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共18种,每种又依其土壤色泽分为赤、青、白、黑、黄五个亚种。每州的土壤分布皆有常规并且作物种植也按着一定的次序。对于上土之中的第一位栗土,该书是这样描写的:“群土之长,是唯五粟。五粟之物,或赤或青或白或黑或黄,五粟五章。五粟之状,淖而不肕(坚),刚而不觳(薄也),不泞车轮,不污手足。其种,大重细重,白茎白秀,无不宜也。五粟之土,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其阴其阳,尽宜桐柞,莫不秀长。其榆其柳,其檿其桑,其柘其栎,其槐其杨,群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对于下土的第18位(末位)桀土的描述则为:“凫土之次曰五桀,五桀之状,甚咸以苦,其物为下,其种白稻长狭,蓄殖果木,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七。”说明当时是根据对土壤性状及各种作物在其上的生长发育状况的实际观察来确定土壤的适种作物及肥力等级的。

(四)精耕细作的农地养护文化

自秦汉以来,黄河中下游的祖先就采用各种技术,谋求保墒防旱耕作措施。到南北朝,黄河中下游地区就从土壤耕作技术上较圆满地解决了保墒防旱问题,并创造了各种开工的犁、耙、耢等工具,从而形成了“耕—耙—耢(耱)”一整套以保墒防旱为主要内容的土壤精耕细作措施。早在西周时,人们已发现大豆根上长有根瘤。《氾胜之书》已指出“豆有膏”,“膏”是油润之意,也可作肥沃理解。到北魏时,《齐民要术·耕田》进一步指出:“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种,七月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就是说,要使田土变肥,最好的办法是先种绿豆,其次小豆芝麻。均在五六月播种,七八月犁翻压青;作春谷田的肥料,一亩可收十担,和施过蚕粪或腐熟人粪尿一样肥。《齐民要术·种葵》也说:“若粪不可得者,五六月中……种绿豆,至七月八月犁掩杀之,如以粪粪田,则良美与粪不殊,又省功力。”说的是,如果没有粪作肥料,每年五六月里种下绿豆,到七八月犁翻压青,其肥效像施过粪一样,而且省工。

在南方水田地区,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整地工具铁鎝(即四齿铁耙),用手持它掘土比牛耕还深,并可随手耙碎土块,很适于缺牛少耙的小农使用。到了宋代,在耕地工序中,又加上一次耖,使土壤更加细熟,形成了“耕—耙—耖”的一套技术措施,这是南方水稻生产精耕细作化的又一个标志,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发展(林蒲田,1996)。

(五)农地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自从新石器时代人类把种子有意识地撒向土地时,人类便开始利用土地。无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近年来所说的后工业社会,人类的文明和进步都是沿着以土地利用为主线之一而展开的。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都是建立并取决于土地利用这一基本点之上的,一切人类活动由此而派生。先人通过修建梯田、高低畦整地、区田种植、兴建陂塘、筑淤地坝、引洪淤灌、沟洫制度、造林种草、向盐碱滩要地、开垦低湿沼泽地等措施,不断耕耘和改良土地,使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土地质量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据林蒲田(1996)研究,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这一时期内,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氏族部落,已把草木丛生的沼泽地带开辟为水田,种植水稻。到了夏代,治田又有了发展,《汉书·食货志》说:“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论语·宪问》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泰伯》说:禹“尽力乎沟洫”。说明夏人对农业很重视,同时,也知道开沟洫(渠)以引水或排水。进入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田”字,有人认为当田字出现时,田中的作物已以禾谷类为主。《汉书·食货志》所说的“辟土殖谷”,就是当时的生产对象。所辟的土从田形来看:一是有阡陌沟洫(道路水渠)设备,说明当时的田地作用技术相当高;二是有密集方整的布局,说明当时土地利用程度相当高;三是“田”字四周围缘畔,表示耕作而需画范围,说明当时的土地已为人们所重视。在商代,人民为了抵抗自然灾害,相传创造了“区田”耕种法。“区田”田畦面低于地面,不但有利于土壤的蓄水和土壤水分的利用,而且有利于保水、保肥和加快土壤熟化。这是在治田上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加速土壤熟化,建立良田的措施。

周代对治田非常重视,《国语》记载,每年春耕前,周王下令要农民修理农具。春耕开始时,还要举行隆重的“籍礼”,周王新载耒耜,躬耕籍田,以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接着又由农官发出通告,要求农民们及时春耕,并派遣高级官员到各地巡察督促。最后是“王则大徇”,即周天子率公卿大夫亲自到各地检查春耕生产。周代对水稻生产十分重视,《周礼》中有“稻人,掌稼下地。”即周代设有专管种植水稻的官员———稻人。《周礼》中还说:“以潴(池塘)畜(蓄)水,以防(堤)止水,以沟荡水(用总沟引水),以遂均水(田头大沟引灌),以列舍水(田中小沟分灌),以浍写水(田尾大沟排水),以涉扬其芟(除去杂草),作田。”又说:“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这反映了23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开垦低田,建设排水系统,选择有芒品种栽培水稻生产,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可见,农地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和文化,人类应该对农地倍加尊重、赞赏和关爱。

一、内容繁多,涉及面广

《四库全书》内容囊括范围甚广:分经、史、子、集4部,之下又分44类66属。

经部包括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个大类。

史部包括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杂史、别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15个大类。

子部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14大类。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

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二、编纂《四库全书》条件充沛

(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1735年,弘历登基,改年号为乾隆。乾隆年间国家富庶,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安定。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

(二)统治者十分重视。

所谓“盛世修书”,康熙年间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帝也要以丰富的文化成果来彰显自己的“文治”,于是决定编篡《四库全书》。另外修书一事还可以笼络羁縻知识分子,以浩繁巨大的编篡工作将他们的时间精力耗掉,防止作乱。

《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帝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

(三)资金来源比较雄厚。

《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

(四)组织系统特别严密。

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

(五)人才录用不拘一格。

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这几个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乾隆的破格录用使人才云集于此,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四库全书》的历史影响

1系统保存了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并扩大了这些典籍的传播流通。《四库全书》收录之书都是从全国各地广泛征集的数万种图书中遴选出来的,并经当时的一流学者如纪昀、陆锡熊、戴震、邵晋涵、翁方纲、王念孙、周永年、金简、任大椿等精心校勘考订,自先秦至乾隆年间尚存和新版的重要典籍藉此得以以新的定本形式保存下来。江浙三阁向社会读者开放,读书人和藏书家纷纷入阁阅读、抄录各种平日难以寓目的善本,对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2对传统学术做了全面的总结评价。《四库全书》在编修过程中,编纂官为每一种过目的书撰写一篇提要,对作者的生平,写作旨要、成书经过、内容篇章、学术价值等情况做出概述。提要原来粘贴在各书开卷副页右方,随书进呈。后来,各篇提要被分别辑出,汇编成为200卷的《四库全书总目》,单行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按四部分类编辑,部和类前各有总序和小序,说明源流和立类根据。各类先列著录书,次列存目书。所谓著录书,甚至已经收入《四库全书》的书,共计3400余种。所谓存目书,是指经纂修官过目并撰有提要、后来因是非重要典籍而没有收入《四库全书》的书,共计6700余种。此一万余篇提要,再加上几十篇部、类的序,对先秦以来的传统学术作了全面的梳理和评价。这些提要都成于学有专攻的著名学者之手,最后经过总纂官纪昀笔削定稿,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经武英殿刊行后,在阅读治学和目录编纂方法方面影响全国。

后人给予此书以高度评价,有人曾经这么说“《四库提要》成书较晚,介绍最详细,对我的启发帮助尤大,我感到从它那里得到的教益,比学校中任何一位老师还多。”可见,《全书》对个人也是有着深刻的影响的。

3不过,必须指出的一点是,乾隆下令编修《四库全书》,是想通过大规模的征书活动,完全禁除各类书籍中有碍满清统治的思想内容。当时,清廷设立了三个查办机构:红本处、四库全书馆、军机处,对进呈之书进行严厉的审查。在《四库全书》编篡过程中,乾隆进行了大规模的图书审查,通过大量的查书、禁书,试图完全禁除各类书籍中有碍满清统治的思想内容,以达到文化专制的目的。十余年间,清廷禁毁书籍达几千种,其中全毁掉的有2453种,抽毁402种,销毁书版50种,销毁石刻24种。目前我们看到的《四库全书》是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尤其令人发指的是官员们奉命对书籍中所谓有问题的文字进行武断的删削,使人见到的《四库全书》中的一些著作,已经不是本来面目,其文献价值是大打折扣了。据悉,四库全书著录的书籍有3461种,被乾隆皇帝禁毁的书籍也达3100多种,而禁书的时间比征书的时间还要长的多。 当时乾隆皇帝一方面鼓励各地藏书家把自己的善本书拿出来,并为此专门承诺,在书籍抄录工作完成之后,一定发还给本人,不影响个人收藏,且对献书量大的收藏家,他还会加注御批。另一方面却在征书过程中作出了禁书的决策,把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全部毁掉。自康熙以后,清代的文字狱开始出现,经过雍正至乾隆年间达到高峰,尤其值编纂四库全书期间愈演愈烈,每次文字狱不但要禁书还要罪人。

乾隆42年,有人告发王锡侯,说他删改康熙字典,另外编了一本字贯,而且在字贯里不避皇帝的名讳,结果乾隆皇帝下令把王锡侯斩首,还株连了王锡侯的儿子孙子共7人。乾隆皇帝禁书的决心相当大,连他祖父康熙皇帝御批过的《通鉴纲目》,乾隆皇帝也严令禁毁。

其大量篡改古籍的行为,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由于“胡虏”和“匈奴”犯清廷的忌,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再如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又犯忌,改作“凋零”,让人完全读不懂什么意思了。

其次,在长达十余年的编纂过程中,3000多种底本经过抄写、校对、撰写提要等诸多程序,出现了众多丢失、抵换的情况,在这种抄写和校勘过程当中,经常有人用丢了又不敢声张,然后又偷偷拿别的书来换上,最后这样的书加起来的数字达到了500多种。这种状况也使得许多部书的内容无法保证是否与原著一致。

还有一点,负责编书的官员们常常在书稿中故意留下讹误,准备让乾隆帝来发现。乾隆帝在四库全书编纂抄录的过程中事必躬亲,常常去检查抄录的情况,翻阅书稿,他能够发现错字及讹误,这帮士子便趁机歌颂当今圣上圣明。然而,皇帝再圣明,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把所有的讹误全部指出,那些被设置了却没有被解决的陷阱,那帮士子想必也未能一个不漏地更正过来,这种儿戏般的编纂态度,导致珍贵的文化典籍遭受了空前的劫难。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在利用《四库全书》时应该加以了解的。

四、结语

《四库全书》的编修,堪称我国文化史上一次工程最浩大的图书编辑活动。它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是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乾隆帝亲自组织的编纂过程中毁书也是颇多。编书与毁书同在,保护与破坏共存,关于这样的编纂特点,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而《四库全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依然是不容忽视的~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观后感</b>

  典藏阅览部第一党小组组织组内党员观看了“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迹保护成果展”。整个展览带给我的不仅是古籍知识的提高,对新疆历史的学习和民俗的了解,还有心灵的震撼,和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的骄傲。

  本次展览对新疆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各种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进行了集中展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队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汇报。来自全国23家收藏单位的320件展品参与了展出,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先秦至明清2000年间关于新疆的重要文献文物,涵盖各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登22种类型,展示了新疆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且历史悠久的鲜明特点。该展览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联合承办单位多达20余家。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的成绩。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关怀。

  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典籍。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了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了600年。而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典籍。而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存世的汉文和各个民族文字古籍藏量异常丰富,但由于历史和特殊的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极少开展,且由于基础薄弱,仍存在古籍保存条件差、修复手段落后、经费紧缺、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严重匮乏、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古籍老化破损比较严重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之下,新疆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启动后,新疆维护尔自治区认真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配合国家古籍普查整体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有64部古籍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也入选了“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我国各省在古籍保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中华古籍这一纪录文明历程的重要标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正规科学的修缮和保护。

  我们的祖国有着有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各类古籍便是这些文明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上说,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保护的不仅是古籍本身,也是我们国家的文明史。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古籍保护工作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和一名***员,看到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如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心中倍感温暖,这个展览也再一次深深激发了我爱党敬业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秉承图书馆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发挥***员的先进性,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怀。

《清明上河图》是春季

黑龙江省 思莹

“中华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图》是举世闻名的绘画杰作,这幅不朽的风俗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绢本、淡设色,“高二十四点八厘米,长五百二十八点七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今在网上 见到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列举了八项理由;及其他人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一说,我认为不妥,张择瑞是何等人也?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怎么能返这样严重的错误哪?现据我家收藏的“摹本”《清明上河图》,探讨如下:

一、“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违背宋人生活习俗。’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梁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当是可信的。”

而我见到的是驮负10篓木段的毛驴子。看第一只毛驴子正面的筐里直插着五个木段是用来饶火的,三分之二在筐里,三分之一在筐外,其它毛驴子也是这样。 还有一处在画的第四座桥上头,五头猪前,抱小孩旁的树下三头毛驴子驮着用来饶火的木段待售。

二、“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更为有趣的是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是清明时节的事物。”

我找遍整个“摹本”《清明上河图》,没有发现这一情景。却是俩个小孩趴墙头看热闹,后面是一片初禄空旷的菜园子,格子式的池埂子里有二人打水浇地清晰可见。所说的“有一农家短篱”,整个图里只有一处“短篱”,有一位老夫人在洗衣服。其它都是土墙。

三、“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常识告诉人们伏天用扇,初春用扇者极少见。 ”

《清明上河图》“摹本”有多人拿扇者不假,但是扇风遮阳状,难以让人直信。第一个拿扇者是骑马人,而在他右侧是位买扇老者,随后便是卖扇子的小商贩。并且位于城门前第二座桥下路边。画面拿扇人多为老者,且在图尾部有两老者拿扇左则遮光住步观看。画家是反应小商贩抓住了商机的提前量,而买者也是富有生活经验的老人或是远道而来的骑马人。

四、“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草帽、竹笠是御暑、御雨的东西,图中既不下雨,这肯定是御阳用的,根据当时汴梁的气候,清明节似无此必要,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草帽”应是宽边帽子。首先带宽边帽子的人是骑马官人,帽上明显有装饰品;其二是带宽边帽子的女人,帽子的形壮象家用的盆倒扣在头上,除脸外还有丝布帘围着。这两人首先带宽边帽子出现,以他(她)们的身份和地位是不能带草帽、竹笠之物的。宽边帽子多达十五种以上,由此可见,说明画家是在描述宽边帽子的种类的,而不是“草帽、竹笠”之物。

五、“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云:‘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醉仙锦,市人争饮(见该书‘中秋’条)。’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不然无新酒可言。 ”

“新酒”应是“新潮”。洒、潮字在图上一眼就能辩认出来。“美食”、“美荣”和大大的“脚”字还有阁间门上的“雅浦”字,加上房上高高的装饰可真的“新潮”了。看:赶时卯追新潮在北宋时就胜行了。

六、“画面上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这样的小茶水摊。‘如果‘口暑饮子’中的‘暑’字不错的话,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

《清明上河图》“摹本”里没有见到。

七、“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古都汴梁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

《 清明上河图》“摹本”里也没有找到。

八、“画面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土坟后面向城市一段。细细分析,这些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它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因为,上坟四季皆有可能,就插花而言,春秋二季都能解释得通。”

“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的说法,对第一队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人来说还过得去;可是第二队老两口、小两口骑驴不带仆人,第三队妻骑马只带一个仆人,第四队乘轿、骑马后跟一个仆人和第五队妻骑马只带一个仆人也能说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了些吗?你想:一年当中那一天或那一个节气有这么多队伍到城郊区去做同一件事情哪?

九、光着身子、露着双膀的大人、小孩之说是秋季。我看也不恰当,光身是各有其因。第一第二长跑而在光背,第三光上身者,地上放着包伏和菜橔子,背重物走远路能不光背吗?且最后一个光背挑重担子满脸流污能不这样做吗?

十、画面到进城就戛然而此了,这也是围绕着清明节的需要。再画就离题太远了。

所以,《 清明上河图》是春季而无疑。

高考已经进去尾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季,作为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新生的你,是否也对即将到来的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住宿生活感到既期待又紧张呢?本文我给大家整理了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的新生宿舍条件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一、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几人间

住宿费6人间每人1000元,4人间每年1200元,8人间每年800元,配有暖气。(如有变动,按新的标准执行)

二、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校区介绍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位于美丽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占地500余亩,净资产额55亿余元。学院于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为 聊城大学 二级学院。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2005年8月聊城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聊城教育学院、聊城师范学校并入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

学院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生源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生9189人。目前设有中文、经济管理、外国语、教育、数学与信息工程、影视传媒、化学生物、机电工程、音乐表演、美术设计、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等12个系(部)。现有34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以工科为主,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教学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依托 聊城大学 综合实力,共享 聊城大学 师资、实验、图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讲教师9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聘请相关行政管理单位专家及企业技术骨干为学生授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案例教学。学院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82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高速宽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高级视听语音室、各类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训室、大规模琴房、画室以及国家二类田径场、球类场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学院图书馆是国家首批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会员馆,现藏有古籍图书1340册,其中:明版线装图书6册、清版线装图书1334册。另外,还藏有:民国版的线装图书1028册,1949年后线装图书670册。是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馆藏古籍成功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学院注重环境育人。校园环境幽雅,风格独特,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学生餐厅为“山东高校标准化食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当得到很好保护。

中国的古籍在历史上迭经水火兵燹等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受到破坏甚至毁灭,现在的古籍与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籍相比已经是万不存一,所以保护古籍就显得更为重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同样适用于古籍。然而,由于保存条件不善,古籍遭受虫蠹鼠啮、霉蚀烬毁、酸化老化等原因形成破损,有的甚至变成无法翻阅的“书砖”或严重虫蛀、絮化古籍。竭尽全力保护抢救古籍,千方百计地保证古籍安全,已成为当前一项急迫的任务。

  青铜器在中国文明的流程中,既是一种象征,在中原青铜 文化 和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出土青铜器要如何 清理 保养,欢迎阅读!

  出土青铜器要如何清理保养

 夏季 雨水 较多,青铜器如果裸漏在空气下,容易被空气中水分子所腐蚀,从而变色,保留青铜器原有的物质成分变得十分重要。一般的青铜器外表层都会有覆盖物。如何去除这些覆盖层呢

 先用蒸馏水将锈蚀的青铜器冲洗干净,主要针对表面的泥土、油污以及一些有机粘连物。要注意的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器物,往往会附带有其特殊用途导致的一些有机物粘连,最常见的莫过于铜镜上面经常见到的“布纹”,其实就是铜镜使用过程中往往是用布包裹起来的,布虽然腐蚀殆尽,但由于它的存在,使得锈蚀过程中留下了一些信息。对于这些一般是应该予以保留才对,对于附带有 彩绘 的更需要特殊对待。

 2对粉状锈蚀区域采用Ag2O局部封护处理,操作是先用机械方法将产生粉状锈的病源——灰白色蜡状物的氯化亚铜剔除,直到看见金属铜为止。用丙酮将腐蚀区域擦洗干净,然后将氧化银用分析纯的乙醇调成糊状物填充于剔除了氯化亚铜的部位,使未剔除干净的氯化亚铜与氧化银接触并反应,形成角银膜从而阻止氯离子的腐蚀作用,使铜趋于稳定;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如果这件青铜器最精美的部分,诸如纹饰、铭文所处区域不幸出现了粉状锈,绝对不能直接剔除,需加以变通。

 3用3%苯骈三氮唑(BTA)的乙醇溶液于60℃恒温槽中进行减压渗透处理,使BTA充分渗入青铜器的锈蚀层内。

 4最后用含有BTA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乙醇溶液做表面封护。

 经过这样处理后的商代青铜器样品,在相对湿度100%室温条件下,放置4年未发现粉状锈的再产生,又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50℃条件下试验200小时以上仍未发现任何锈蚀物的生成。

 由于这个方法对于多数人而言比较麻烦,故而不推荐私人在家使用,建议需要做保护处理最好还是借助专业的保护单位。而日常存放青铜器的时候,务必注意要防潮,特别要提醒一句,千万不要用自来水擦拭,因为自来水中加有次氯酸钙,次氯酸钙不稳定,很容易产生氯离子,一旦把氯离子带到青铜器上,后患无穷。

 铜制品应该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可接触的 物品 除了酸性物质之外,还有盐水等一类的杂质,铜受高温后暴露在空气中会变乌,这些都需要注意。

青铜器的 历史 发展

 第一阶段

 宋元明时期:自宋代金石学兴起以后,古代青铜器成为研究资料与艺术欣赏品,公私竞相 收藏 ,遂使青铜器具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从宋代起商人就开始作伪。宋代的伪品已见于宋代的青铜器著录书中。

 第二阶段

 清初至嘉庆时期:由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统治者的提倡,金石学有了新的发展,作伪也兴盛起来。此时主要是仿照宋代青铜器图录作伪。特点是整器皆伪,即铭伪者器亦伪,作伪技术水平低,易于辨识。

 第三阶段

 道光时期至清末:一方面由于金石学者重视铭文,另一方面作伪器费力而易辨,因此,这时期商人大多转而在真器上摹刻伪铭以牟利。另外,自1840年 鸦片战争 以后 ,尤其是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大肆掠夺中国文物,刺激作伪有了很大发展,伪器大量出口。外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铜器中就有不少伪品。第四阶段,中华民国初期。由于 政治 腐败,军阀混战,不仅各地盗墓之风大盛,而且作伪之风更炽。上海、苏州、北京、西安、潍县等地是作伪的中心,有许多作伪的高手。这时由于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商人运用新技术作伪,使作伪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例如用真铭的拓本照相制版、然后用 化学 药品腐蚀的方法制作伪铭,比过去铸或刻的伪铭要逼真得多。用化学腐蚀法伪造的,与真铭颇为近似,非仔细辨识不能识其伪。同时由于外国人喜欢新奇的器形与花纹,也使伪作新奇器形与花纹兴盛起来。此时著录青铜器的书中每每混有大量的伪器。

 从作伪的历史可以总结出伪器的基本情况是:

 ①全器皆伪。例如晋侯平戎盘,约为乾隆年间伪作,原藏北京怡王府,1870年流入英国,现藏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腹外上饰乳丁纹,下饰兽面纹,双耳不伦不类,圈足系焊接,伪作明显。盘内有铭文23行550字,是已知伪器中铭文最长的。内容仿《尚书》及《左传》,字体仿《散氏盘》及《石鼓文》, 书法 拙劣,一望而知其伪。

 ②器物的一部分为伪作。例如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商代兽面纹斝,器真,但在流的口部伪加一个流,画蛇添足。

 ③拼凑真器残片作成伪器。例如《西清古鉴》著录的蟠夔鼎11,系用鬲的上半部下加三足而成,似是而非。

 ④器真铭伪。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铭文全伪。或用刀錾刻而成,或用化学药品腐蚀而成。内容或仿某一真器铭,或拼凑,乃至随意杜撰。二是在真铭之外,加刻伪铭 。例如现藏于镇江金山公园的“遂启鼎”曾著录于《敬吾心室彝器款识》上32 ,原来仅有9个字,后来在其前后伪刻了124个字,使铭文增至133字。

 ⑤铭真器伪。例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陈侯午敦,原器早年被火烧毁,仅余底部铭文残片,后经商人将残片嵌入伪器之中,制成一个铭真而器伪的陈侯午敦。

 ⑥器真而花纹伪。即在真的素面或花纹少的青铜器上伪刻花纹。例如上海博物馆藏的西周鸟纹尊,原仅肩部有一条鸟纹带,后在其上下伪刻蕉叶纹及鸟纹。还有的在原有的花纹上加嵌绿松石等。

商代青铜器鼎的用途

 1做饭的炊具。鼎,最初是很普通的,只是个烹饪的东东,和现在的锅差不多。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用来炖煮和盛放鱼肉。“鼎铛玉石”“钟鸣鼎食”等 成语 就说明了古代贵族生活的奢侈。那时的王公大臣喜欢吃肉,经常用鼎煮,不同种类的肉放在大小不一的鼎里,煮熟后直接吃,古籍中的“列鼎而食”,那场面也真够壮观的。

 2专门用于祭祀或典礼,是身份的象征。

 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普通人很难享用到。因为铸造的成本高,也是贵族地位和阶级的象征。你是什么身份就看你家有几口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这是周朝定的 礼仪 制度。

 3被视为传国重器。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 传说 ,鼎就从一般的炊具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历史上有“问鼎”的 典故 ,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 清明 ,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 天下 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问鼎中原”“问鼎三甲”直接说明了鼎对于国家的重要。

 我国的 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区区一鼎就有这么多的学问。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干一碗知识汤,我们做朋友圈里最牢靠的伙伴吧!

1 2017年青铜器收藏价值

2 中国青铜器及介绍

3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4 夏朝青铜器介绍

5 商朝青铜器的特点

6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