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育儿七不责,最初是记载在哪部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古代育儿七不责,最初是记载在哪部典籍?,第1张

古代育儿七不责最初是记载在《呻吟语》里,这是一本哲理著作,作者是明代晚期的著名学者吕坤。这里笔者来为大家介绍和分析,七不责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些话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对众不责。这也就是说,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因为孩子虽然小,可是他们也和大人一样,是有自尊心的,在人多的地方责备他们,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愧悔不责。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者没有取得好成绩,他已经产生悔意,感到后悔,并且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悔意,那么就不要再去责备他们。

3、暮夜不责。这就是指在孩子睡觉之前,不要去责备他们。否则孩子这晚会睡不好,睡不踏实,如果在入睡前责备孩子,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是有影响的,甚至会让他们做噩梦。

4、饮食不责。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他们,否则他们就吃不好这顿饭,容易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孩子脾胃虚弱等。

5、欢庆不责。在欢庆的日子里,在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他们。因为人们在高兴的时候,身体经脉处于畅通状态,如果被责备,对身体是有影响的。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告诉大家欢庆不责的理由。

6、悲忧不责。在孩子伤心哭泣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他们,否则就会造成雪上加霜的后果。

7、疾病不责。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能去责备他们。因为生病的时候,孩子的体质较弱,需要父母的照料与呵护,而不是责备批评。

古代育儿七不责,是富有哲理的语录,是古代人在教育子女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心得,对现代教育可以起到示范与警示作用。

    说实话我也不是什么专家,不太懂孩子的问题,但我挺喜欢看书的,从小就喜欢,按照你说的10到12岁的年龄,应该是小学五六年级吧,那我就把自己那时候看过的,到现在还印象深刻,觉得十分有趣的书推荐一下吧,合适不合适还得你来判断。

    首先推荐的是一本长篇小说,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本小说中的节选也出现在过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中,看完那段之后我特地买了整本来看,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自己被感动地一塌糊涂。那时候还小,性子也有点软,看这种温情的书尤其容易感动,总感觉发生在故事中的那些情节是真实地发生着的,远方真的有一个同龄人经历着这一切,友情、水乡生活、病痛,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难受的同时也有点温暖吧,总体来说是一部可以给人以力量的书。

    然后推荐一下《鲁滨孙漂流记》吧,我真的觉得这本经典小说特别适合青少年看,成年人再看这本书已经感受不到其中的力量了。我小时候看这本书,每每读到鲁滨逊在荒岛上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生存下来,获得种子然后开垦田地,还有建房子住山洞,还有找到伙伴星期五。这些情节都让我觉得倍加振奋,当时看的时候也特别开心。那时候这种情绪深深感染了我,以至于到现在我还是把这本书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就是,我小时候喜欢看“讲故事”的书,看不进去散文啊什么的,我觉得小孩嘛,都很容易没耐性,吸引人的小说是很适合他们看的,当然要读优秀的青少年文学。童话什么的已经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了,那时候他们已经对这些童话没了认同感,他们的思想更深了一些,但也不适合看太难的东西,古籍、史书、哲学类的就算了,肯定不会让他们喜欢的。

    我还记得我在那个年龄看过《少年维特之烦恼》、《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其中的《海底两万里》更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感觉这本书吸引我的点和《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样的,都是有一种探索、冒险的精神吸引我翻开这本书,那时候我甚至还看过《秘密花园》和《小妇人》,并且还觉得十分好看,读的津津有味。当然也不仅仅是国外文学,国内的有杨红樱和郑渊洁的一系列书籍,也都是我很喜欢看的。

    以上就是我的推荐和分享,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可见,注重孝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以后,孝悌之道更是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培养幼儿的孝悌观念,也就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常熟沙家浜论坛,快乐、和谐源自沙家浜O-]1O @}"n;D[)x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如清代学者李毓秀在其所著《弟子规》中曾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也指出:“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这些要求均是为了突出父母的绝对权威。 |&R b2l@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孝经·纪孝行》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意思是说,孝子的事亲之道,主要是平时对父母态度应恭敬,不得懈怠,尽己之能侍奉父母并使其得到快乐。《礼记·曲礼》中也要求儿子对父母应做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即冬天应使父母温暖而不受寒,夏天应使父母凉爽而不受热,晚上要为父母铺好床,早晨要向父母请安。东汉时的黄香可以说是实行这种孝行的典范,“香九龄,能温席。”(王应麟:《三字经》,《中国封建蒙学文化评述·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据说黄香9岁时,对父亲非常孝顺,寒冬时能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窝。因此他就被列为古代廿四孝之一,成了封建社会儿童学习的榜样。 沙家浜论坛9K

  M;{J'Q [ [Z

  g,B

  y

  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孝顺双亲的品德,是我国古代尊老孝亲传统道德意识的体现,同时,以此作为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亦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当然,封建社会的“孝”从本质上说是“借正父子之论,“以严君臣之分。”突出父权的“孝”,旨在强化对皇权的“忠”,而且这种“忠”、“孝”是不问是非的“愚忠”、“愚孝”,它完全扼杀了儿童的个性与自由,成为制造奴性和奴才的渊薮,这是我们应当批判的。

  I kA

  VS{常熟沙家浜论坛,快乐、和谐源自沙家浜 如果说孝是用以维系纵的家庭关系,占主导地位,那么悌则是用以强化横的家庭关系,居辅助地位。对幼儿进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友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据说东汉时大文学家孔融4岁时,就能把大的梨子让给兄长吃,而自取小的。这则“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曾广为流传,并在学前家庭教育中作为进行悌的教育的典型事例而屡被引用。

  Ns#v

  ue常熟沙家浜论坛,快乐、和谐源自沙家浜 家庭教育中强调悌德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兄弟和睦,家族兴旺,个人日后能在社会上立身。三国时向朗曾告诫其子说:“贫非人患,惟和为贵。”“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向朗:《遗言诫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北齐教育家颜之推则明确指出:“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40页。)如果兄弟阋墙,则子侄亦不相爱,当有外祸来临之时,还会有何人援手相助?《魏书·吐谷浑列传》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在病危时便把儿子们叫到面前,说道:“你们各人拿我一枝箭,在地上折断。”他的儿子都把箭折断了。随后他又对其母弟说:“你取19枝箭来,合在一起把它折断。”他的母弟怎么也折不断。阿豺便说:“你们明白吗?单独一枝箭容易折断,把多枝箭并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只有你们同心协力,然后国家才能够巩固。”这则故事正是寓意着兄弟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著名的是“三百千”,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是知名度极高的蒙学读物,数百年来,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一种内容全在同的启蒙读物,它的内容排列也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训儿童重在礼仪孝梯,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扩展资料:

《百家姓》它采用四言体斧正,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便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

《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孩子必读国学推荐书籍

 国学是中国人对自己本源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国学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一次捍卫。以下是我整理的孩子必读的国学推荐书籍,希望你们喜欢。

 1有故事的汉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其婉转曲折的笔画。邱昭瑜编著的《有故事的汉字》是一套帮助儿童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优秀读物。《有故事的汉字》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引领孩子探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孩子彻底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2千秋好诗词

 根据幼儿成长的理解力与记忆力,以及生活接触的事物,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千秋好诗词》将诗歌阅读幼儿阅读化,按年限分类法分3~6岁,每长一年读不同诗歌,基本上包含了从三国的曹操到清朝的龚自珍之间适合孩子诵读的好诗。

 3增广贤文

 从古至今,都是我国儿童的启蒙读物。由广泛的民间俗语和历代诗文中的经典语句选编而成。读来朗朗上口,流传至今。

 4最好的方法读唐诗

 《最好的方法读唐诗》从盛唐诗人李白的人生和诗入手,巧妙地将唐朝诗人以不同角度切入,用生动、通俗、有趣的语言带孩子和家长们重返唐诗的世界。

 作者将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故事以最符合孩子心理的方式轻松讲述;善于将妈妈们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唐诗学习中苦恼的问题以十余种方法巧妙化解;将枯燥乏味的唐诗、了然无趣的释义、相隔久远的历史、晕头转向的地理神奇串烧,变成孩子们身体里生长出来的知识底蕴,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唐朝这出精彩的戏。

 5漫画儒家思想

 首次整体展现了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的全貌;力求设计出蔡氏作品新高度——适合大众阅读、有辨识度、有质感、可以收藏的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加入古籍原文,辅助阅读;同时将蔡志忠作品的艺术感、想象力通过包装设计的创新、印刷工艺的考究全面展现出来。

 6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诗经

 风、周南、关雎、葛覃、卷耳、穋木、螽斯、桃夭、兔置、芣莒、汉广、汝坟、麟之趾、召南、鹊巢,《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滥觞,对于孩子未来的'语文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7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这两部经典著作合二为一,在原著基础上增设了注释、译文、名家品读、实用谋略和商业案例等栏目,在重现古典兵书原貌的同时,以现代视角对古典计谋进行全新解读。人物事迹图生动再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战争和政治斗争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活动,让读者感受接近真实的历史情景,通过真实的人和事具体而微地学习《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用兵之道中所承载的普遍哲理。

 8阶梯国学:小秀才

 《阶梯国学》由多位小学高级教师与出版单位的专家联手编订,着力保证了图书内容的准确性,并提供了注音、注释和译文,同时配以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精美插图,以增加阅读趣味,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本套丛书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特点,按难易程度共分为三个阶段。这种科学系统的分阶,能让孩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国学。书中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十几种传统蒙学经典,都是为广大家长和儿童所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性格养成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9绽放惊艳的古典诗词

 选录了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较好作品,并对这些中国古代唯美、惊艳的诗词从各个角度进行解析。这些作品或讴歌大自然,或咏叹爱情,或感慨人生,或抒发豪情,充满感染力、感召力、凝聚力,富有哲理和诗情画意,代表着中国诗词创作的较高成就。

 10礼记选读

 《礼记》最初为附在《仪礼》后的记文,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分。编者依照刘向《别录》中对《礼记》篇目的分类,共列通论、制度、丧服、吉事、祭祀、其他六章,章下分节以《礼记》原篇名名之,按照原篇先后顺序排列,每节节选原文若干。文后附注释、译文,方便同学们理解原文。每篇节选内容,意在让同学们大概了解什么是礼,古人为什么制礼,礼的作用是什么,礼有什么样的规定,古人怎么践行这套礼仪制度。编者在内容选择上更多贴近当今社会生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相关命题有所思考。

;

1中医病状名·体重体重指身体倦怠沉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2人体(有时也指动物体)的质量·体重体重(bodyweight)是指人体总重量(裸重)。体重指的是人体(有时也指动物体)的质量,严格地说不是重量。常见衡量单位为千克、斤、磅等。是在医学、人体测量学、考古学和体育方面的有用参数。出生体重新生儿体重与胎龄的关系目前医学上认为,新生儿体重的正常范围是254千克。1525千克内为低出生体重,115千克为小于极低体重,小于1千克为超低体重。高于4千克的称为巨大儿。早产儿比足月婴儿的体重要轻。所以又根据胎龄与体重的关系分为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低出生体重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等问题,并和以后的健康不良有正相关关系。极低和超低体重则需要特别护理。巨大儿为遗传、母亲营养过多或糖尿病导致,可能导致分娩困难和以后的健康问题。儿童体重婴儿出生后最初几天有生理性的体重减轻(<10%),在7—10天应该恢复出生体重。此后体重逐渐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减慢。头3个月平均每天增加25—35克,前半年每天20克,后半年每天17克。1岁以后平均年增加2千克,学龄期年增加<2千克。此后在青春期又有一个身高和体重都增长的过程。儿童期的体重和体重增长速度是衡量营养和发育情况的标志。不足或超常一般按照和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体重分布的标准差来衡量。成人体重健康成年人的体重一般在几公斤的范围内上下波动。近期饮食出汗情况、摄入咖啡因等利尿成分、和女性在月经期间受内分泌影响下的水潴留等都会影响体重。更大范围内的突然增重或减轻则可能意味着代谢异常或疾病的存在。女性怀孕期间应该定期测量体重的增长速度以监控孕程进展。对于不同的成年人,合适的体重范围由于身高不同而不一样。判

详见百科词条:体重 [ 最后修订于2016/3/23 22:49:41 共24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脊髓灰质炎为病症名。又称小儿麻痹症。系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病毒由消化道或呼吸道传入患者体内,主要侵害脊髓的运动神经细胞。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即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acute anterior poliomyelitis),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广泛且对儿童健康危害很大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脊髓和脑干运动细胞受累,致所支配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为特征。尽管该病已存在多个世纪,至1840年Jacob Heine才做了明确描述,1890年Medin建立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因此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又称HeineMedin病。尽管近年来由于预防措施的积极推广其发病已明显减少,尤其是在城市及居民点集中部,但在边远及不发达地区仍可发现,包括既往患者残留的后遗症等,均需治疗。

脊髓灰质炎的病理改变部位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少数病例可波及脑干及脑实质。本病的病毒侵袭的结果主要是不显性的亚临床感染,大约只有1%的人受感染后有临床表现,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好发于儿童,通过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出现不规则、不对称、无感觉障碍及无大小便失禁的弛缓性瘫痪,此时,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但其并非小儿所专有。

根据埃及木乃伊的尸骨推断,脊髓灰质炎在公元1400年以前即已存在。我国在明、清两代的医学记载中,可以看到类似本病的记载,称为“小儿惊瘫”。1908年Landsteiner与Popper首次将患者脊髓接种猴子成功获得感染。1949年Enders等成功地用人胚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并加以传代。1953年Salk发现接种甲醛溶液(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可预防本病,并在1955年获得推广,使本病发病率显著下降,被誉为本世纪医学科学一大成就。1960年开始使用Sabin等发明的减毒活疫苗后,脊髓灰质炎在世界许多地区受到控制。

脊髓灰质炎,在古代中医无此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初起类似“温病”、“疫疠”,后期出现肢体瘫痪等后遗症则属于“痿证”范畴。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五脏有热,可使人病痿,盖炽热于内,形痿于外。”又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蹙也。”对热病致痿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均有所发挥。《诸病源候论》及《备急千金要方》有石膏汤主治小儿手足不遂;《小儿药证直诀》有全蝎散治小儿手足偏废等记载。明代《瘟疫明辨》云:“时疫初起腿胫痛酸者,太阳经脉之郁也。”“兼软者,俗名软脚瘟,往往一、二日死。”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云:“小儿自周岁至童年皆有之,突然患此证者少,多半由伤寒、瘟疫、痘疹、吐泻等证后,元气渐亏,面色青白,渐渐手足不动。”以上这些论述表明历代医家很早就对脊髓灰质炎有一定的认识和治疗措施。

近代中医对脊髓灰质炎的治疗,最早报道见于1954年。50年代中期,临床资料迅速增多,在治疗上,运用中药、针灸或针药并治多种方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中医药以挖掘传统方剂为主治疗本病,针灸创用了穴位 结扎疗法,对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纠正某种程度的畸形有较好效果。近10余年来,除运用上述方法外,还增加了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电排针、芒针透刺等法,提高了治疗效果。据报道,本病初起(急性期)治疗效果较佳,用中药内服、外敷治愈率在80%以上,总有效率达100%。如病初失治或治疗不当,导致肢体麻痹或瘫痪则治疗效果较差,迁延越久,疗效越差。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基本治愈率为30%~40%,有效率90%以上。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止瘫痪或肌肉萎缩性残废的关键。

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现针刺可提高血中5HT、5HIAA含量,促进了5HT系统的代谢和加强生理功能调节,使局部组织血流通畅,促进组织代谢,提供了组织细胞需要的养料,加速废物的排泄,从而有利于患肢肌群功能的恢复。

详见百科词条:脊髓灰质炎 [ 最后修订于2015/6/26 19:52:45 共34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