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向考古籍文献专业 对先秦文学及甲骨有兴趣 请问哪个考哪个大学比较好
先推荐个难度不大,不过好评不错的学习。南京师范大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
1先秦两汉文献研究
2古籍整理与研究
3敦煌文献研究
导师:赵生群 黄 征
考试科目: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国古典文献学③古代汉语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④政治⑤古文献基础知识⑥中国文化史知识
赵生群和黄征两位都是教授,赵生群教授还是很牛的。
另外个大牛院校就是南大,南大考古、中国史都相当不错,水涛教授全国闻名。
专业代码 060200 专业名称 中国史 招生人数 38
研究方向 A组:01先秦社会与历史文化02秦汉史03魏晋南北朝史04隋唐五代史05宋元史06明清史07历史地理与地名学08中外关系史 B组:09中国思想史 C组:10中国近现代社会史11中华民国史12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3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14中国现代化研究15当代中国研究16台港澳事务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65法语③313历史学基础 复试:A组:①中国古代史②综合面试;B组:①中国思想史②综合面试;C组:①中国近现代史②综合面试
参考书目 A组:《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一、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B组:《中国思想史》张岂之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C组:《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备 注 不接受单独考试。A组招生12名;B组由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负责招生,单独排名,招生3名,联系电话:83592758;C组招生23名。
专业代码 060100 专业名称 考古学 招生人数 12
研究方向 01古文字学02旧石器时代考古03新石器时代考古04商周考古05战国秦汉考古06魏晋南北朝考古07隋唐考古08文化人类学09宋元明考古10东方建筑11文化遗产研究12古代陶瓷13文物学14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63考古学基础 复试:①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②综合面试
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备 注 可接收我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考生。
当然北大更牛了。。
具体的院校选择,其实你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比如城市比如学校气氛,先确定个大得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筛选古籍文献专业强势的学校,不过一般都称为古典文献吧。
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追问我。我尽力答复,呵呵。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试科目101政治,201英一或202俄或203日或242法,708中国历史与考古,博物馆学。复试内容面试加笔试,笔试科目:文化遗产或展示设计或文物保护实验。
参考书目:
1、陈 淳:《当代考古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3、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4、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5、王蕙贞:《文物保护学》 文物出版社 2009年
6、钱耀鹏:《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上篇 考古探查、发掘与遗迹遗物的采集、保存
第一章 考古勘探
1 朱俊英:《考古勘探》,科学出版社,1996年。张宏斌:《遥感技未在现代考古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1988年10月7日。
2 朱来东:《遥感技术与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3 刘建国:《遥感考古的原理与方法》,《考古》1994年第4期。
4 DR Wilson, 1982,Air Photo Interpretation for Archaeologists, PP10 St Martin 's Press, Inc New York
5 Michael B Schiffer,1984, Ad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Vol7, PP300-301, AcademicPress, Inc Ltd, London
6 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熙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94-298页。
7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8煤田航测遥感中心宋德闻等:《秦始皇陵园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文物》1990年第7期。宋德闻等:《昭陵古墓葬遗址遥感解译和定位的研究》,《文物》1992年第7期;刘建国:《环境遥感在城址考古中的应用初探——汉长安城环境遥感考古的尝试》,《考古》1996年第7期;刘建国:《安阳殷墟遥感考古研究》,《考古》1999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汉唐考古研究室:《新疆库尔勒至轮台间古代城址的遥感探查》,《考古》1997年第7期;丁邦钧等:《遥感技术在寿春城遗址考古调查中的应用》,《科技考古论丛》,中国科学技术出大学出版社,1991年;曾朝铭、顾巍:《北京地区长城航空遥感调查》,《文物》1987年第7期。
9 宋宝泉、邵锡惠:《遥感考古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 福尔德·平格尔、宋宝泉:《航空摄影考古在中国应用之探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许志勇编译:《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北方文物》2001年第1期。
12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邓辉等:《利用彩红外航空影像对统万城的再研究》,《考古》2003年第1期。
14张寅生:《一种考古勘探新技术一一应用电阻率法勘探地下文物》,《文物》1987年第4期。
15《探查地下文物的新技术——物探考古》,《中国文钧报》1988年1月8日。肖梦龙、施玉平:《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天地》1989年1期。
16蒋宏耀、张立敏:《考古地球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
17张维玺:《考古地磁学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9年第10期。
18 武汉地质学院金属物探教研室:《电法勘探教程》,地质出版社,1980年。
19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20 钟世航:《用物探方法解决文物保护和考古中的某些难题》,《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第34卷第5期。
21 高立兵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商丘东周城址考古勘探中的应用》,《考古》2004年第7期。
22 闫永利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1998年第22卷第6期。
23 张寅生:《磁法在田野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考古》2002年第7期。
24 阎桂林:《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考古》1997年第1期。
25钱复业等:《地面电探CT技术及其在三峡考古中的应用试验》,《考古》1997年第3期。
26 Alcock, L,Antiquaries Journal, 48, 6(1968)
27 高立兵:《探地雷达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1996年6月23日第3版。
28 高立兵:《地面透射雷达(GPR)及其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考古》2000年第8期。
29 姚萌等:《绍兴印山大墓GPR无损探测方法研究》,《科技考古论丛》(第2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121页。
30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 863 ”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1 申斌、边德芳:《应用物化探方法研究殷墟遗址》,《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
32 伍宗华等:《汞的勘查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1994年。
33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38-340页。
34 Clark AJ SeeingBeneath the Soil: Prospecting Methods in Archaeology London : BT Batsford Ltd,1990
35
36曹兵武:《GIS与考古学》,《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37高立兵:《时空解释新手段——欧美考古GIS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考古》1997年第7期。
38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人类学系:《河南颖河上游考古调查中运用GPS与GIS的初步报告》,《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
39徐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8-189、204-205页。
40陆守一等:《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41刘建国:《3S在考古领域的应用与研究》,《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2期,2000年。
42 于光远主编:《信息新视角――悄然崛起的地球空间信息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 杨林等:《GIS技术在遥感航空摄影考古工作中的应用》,《科技考古论丛》(第2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3-78页。
第二章 水下考古
1 Bass, GF (1996)Archaeology under water Thames and Hudson , London ; Wilkes, w StJ(1971)Nautical archaeology David and Charles, Newton Abbot
2 Bass, GF &Katzev, ML (1968) New tools for underwater archaeology Archaeology,21,165-173
3 (英 )基思·马克尔瑞著 戴开元等译:《海洋考古学》,海洋出版社, 1992年,第 28页。
4 小江庆雄著、王军译:《水下考古学入门》,文物出版社, 1996年 ,第 153页。
5吴春明:《海洋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6 张寅生:《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东南文化》 1996年第 4期。
7许志勇:《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北方文物》 2001年 1期。
78宋宝泉、邵锡惠:《遥感考古学》,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 170页。
9 鲁娜:《探索蓝色文明——水下考古》,《地理知识》1999年 2期。
10 Bascom, W(1972)A tool fordeep-water archaeology ī NA,1,180-184
第三章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
1 宋迪生等:《文物与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2张承志:《文物保藏学原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3王昌燧:《科技考古论丛》第二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
4王昌燧:《科技考古论丛》第一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
5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编:《纺织品鉴定保护概论》,文物出版社,2002年。
6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7马承源:《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8中国文物研究所编:《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
9郭莉珠等:《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 马清林等:《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 王蕙贞:《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 贾文熙:《文物养护复制适用技术》,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
13 徐毓明:《艺术品和图书档案保养法》,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
14 周宝中:《文物保护科技文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2000年。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 龚德才:《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中国文物报》2003年。
17 赵振茂:《青铜器的修复技术》,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18 周双林:《谈谈考古发掘中文物的现场保护》,《文物世界》1999年第4期。
下篇 遗迹、遗物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 考古测年
1 Libby,WF, et-al,“Age Determination by Radiocarbon contents: World Wide Assay of NatureRadiocaron”, Science, Vol109, (1949) P227
2 Ferguson, C W A 7104-years annual tree-ringchronology for bristlecone pine, Pinos Aristate, from the White Mountain , Califonia Tree-ring Bulletin, (1968)29, pp3-29
3 G W Pearson. Precise Calendrical Dating ofKnown Growth-Period Sample Using a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Radiocarbon, Vol28, No 2A, pp292-299, 1986
4 王树芝.树木年轮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 2001-5-16-7
5 光谷、拓实.树轮纪年法.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年
6 张雪莲.夏商周断代工程中 14 C测年是怎样参与解决历史时期年代问题的.中国文物报.2001-12-28
7 仇士华.中国碳十四年代学研究.科学出版社, 1990年
8 弗·温多夫著.加速器质谱技术在田野考古应用的进展.郭庆春译.中原文物. 1995(4)
9 蔡连珍. 14 C年代测定——史前考古断代方法之一.考古与文物. 1980(2)
10 王维达主编.中国热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研究.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7年
11 仇士华、蔡莲珍.陶器的热释光测定年代介绍.考古. 1978(5)
12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1年
第二章 文物形态结构与组成分析研究
1 仇士华、蔡莲珍:《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与考古学》,《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出版社,?年。
2 Doran, F E & FR Hodson: 1975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Archaeology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 Orlove, B S 1983 Mathematics is Archae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9
3 狄拉克著 陈咸亨译:《量子力学原理》,科学出版社, 1965年,第 ⅴ 页。
4 张红:《关于自然科学方法用于社会科学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年 4月。
5 王培智等:《软科学知识辞典》,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8年,第 28页。
6 谢伟:《多媒体技术在文物事业发展中的运用》,《文博》 1999年第 1期。
7 李季:《编译与解读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史前考古学》,《东南文化》 2000年第 1期。
8 贾伟明:《数学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考古学文化论集》(一),文物出版社, 1987年,第 34页。
9 段鹏琦:《石窟寺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
10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 2000年第 1期。
11 郎惠云等:《从成分分析探讨唐三彩的传播与流通》,《考古》 1998年第 7期。
12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社, 1989年,第 267- 268页。
13 李科威:《考古类型学的计算机实现、问题和前景》,《考古与文物》 1990年第 5期。
14 仇士华、蔡莲珍:《科技方法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0年。
15 裴安平、李科威:《雨台山楚墓CASA年代序列分析与相关问题探讨》,《考古》 1991年第 5期;《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0年。
16 于秀林、任雪松编:《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
17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化》 2000年第 1期。
18 陈铁梅、何弩:《计算机技术对河南省二里头二期至人民公园期陶豆分类的尝试》,《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40-345页。
19 杨伦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 1页。
20 朱乃诚:《概率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初步应用――以陕西渭南史家墓地的墓葬为分析对象》,《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实验研究中心:《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
22 李树根、董加礼:《模糊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6年,第 50页。
23 王迅:《模糊数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考古与文物》 1989年第 1期。
24 陈铁梅:《多元分析方法应用于考古学中相对年代研究——兼论渭南史家墓地三种相对年代分期方案的比较》,《史前研究》1985年第 3期。
25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 2000年第 1期。
26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1年,第 112页。
27范崇正、胡克良、吴佑实: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 1: 17。
28 王增林:《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考古中的应用简介》,《考古》 1994年第 11期。
29 李安模、魏继中:《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 60页。
30 Hatcher, H, et al,Archaeometry, 22, 133 (1980)
31 A M: Pollard and HHatcher, 1994, 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oriental ceramic body compositions:Part I: wares from North China , Archaeometry,36 (1), pp41-62
32 Hart, F A, et al,Archaeometny, 25, 179(1983)。
33 Schoneniger, M J,et al, Journal of Archaeblogical Science, 8, 391 (1981)
34 周仁等:《中国古代陶瓷研究论文集》,轻工业出版社, 1983年。
35 马文宽:《中国古陶瓷的科技研究》,《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23页。
36 徐位业等:(文名)《敦煌研究》,创刊号,1983年。
37 张宝峰:《穆斯堡尔谱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 34、 35页。
38 张金萍:《文物的分析与检测》,《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39 李余增:《热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
40 Cheng, H S, etal, Nucl Instr, and Meth, 191, 391(1991)
41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167-168页。
博志复旦考研为你解答:考古参考以下书籍
1《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田野考古学》冯恩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考古60年(1949-2009)》国家文物局主编文物出版社2009年
4《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
5《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2册校订重排本)1998
6《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2005
文博参考以下书籍: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周静 罗雁冰康忠镕编《文物保护学基础》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蕙贞编著《文物保护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学考古需要的条件: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基本简介: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学科。简单地说,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多埋藏在地下。通过发掘、鉴定、分类等复杂的工作,这些实物资料才能得以系统、完整地收集起来。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和发掘。
《北京大学考古学通论 》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76ce
Q977236261北京大学 考古学通论 全3部 主讲-王迅 视频教程|北京大学 考古学通论(一)全5讲 主讲-王迅 视频教程|北京大学 考古学通论(三)全13讲 主讲-王迅 视频教程|北京大学 考古学通论(二)全4讲 主讲-王迅 视频教程|考古学通论(二)全4讲rar|考古学通论(三)全13讲rar|考古学通论(一)全5讲rar
本文2023-08-07 06:01: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