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秦人的葬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5收藏

先秦时期秦人的葬俗,第1张

丧葬习俗是区别中国上古时期不同部落、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在上古社会,同一时代同一个氏族成员,他们处理死者尸体的方式是一样的。不同的丧葬习俗反映了其主人生前不同的社会地位及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同时,丧葬习俗作为精神层面的反映,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延续性,一旦形成就会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性。秦人早期丧葬习俗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仅仅如徐吉军先生所总结的那样只有屈肢葬和独特的墓葬形式这么简单?通观近年来秦早期考古材料后发现并非如此,其中还有秦人葬俗中的西首葬、屈肢葬与直肢葬并存以及殉人与腰坑关系密切等特征。因此,文章将从秦人墓葬的西首向、屈肢葬与直肢葬、殉人与腰坑三个方面分析早期秦人的丧葬习俗。

一、秦人的西首葬习俗

从已经公布的秦人早期考古资料来看,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丧葬习俗之一,这不仅可以从秦人早期的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中找到例证,而且还可以在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中找到答案。如毛家坪的秦墓葬俗为:

墓向西北,在270-315之间。……除M7为乱骨葬外,余均为屈肢葬式。屈肢葬有仰身(十九座)、侧身(十座)和俯身(一座)三种,M11仅存下肢,上身不明。根据其踡曲程度可分二式:I式,二十五座,胫骨、腓骨与股骨相叠压,踡曲特甚;II式,六座,胫骨、腓骨与股骨夹角大于60,踡曲较轻。双手多交叉于胸前或顺体下垂。

而甘肃礼县大堡子山M2号大墓的葬俗为:

墓室内设二层台。其中东、北、南三面二层台上殉葬7人,均为直肢葬,都有葬具(有的还是漆棺),多随身葬有小件玉饰。此外,西二层台上有痕迹表明,这里原来也置放有随葬品。葬具为木椁和漆棺,均朽。棺周围残留有金箔片,说明漆棺上原来镶有金箔棺饰。椁室内残存罐、鬲等陶器碎片,以及铜泡、戈、刀等铜器残片。墓主尸骸已朽,据朽痕可知,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墓底部中央设腰坑,内置殉犬1只、玉琮1件。

西墓道长382、宽45-55米,总体亦呈斜坡状,但有8个沟槽状的台阶。在深125米的层面填土中埋葬12个殉人,均为屈肢葬,头向有的朝东,有的朝西。分为生殉和杀殉两种,前者作痛苦挣扎状,后者有的头部有洞,姿势规整。多为青少年。有3个殉人各随葬玉玦1件。填土中还有殉犬1只。M3号大墓北侧二层台已被盗扰。墓室内漆棺、木椁及墓主已朽。墓主仰身直肢,头向西,胸、颈部位残留有大量散乱的琥珀珠。腰坑内有殉犬1只、玉琮1件。西墓道呈台阶状,长415、宽82米。填土中埋殉人7名。

除毛家坪遗址和大堡子山遗址外,在关中西部已经发掘的秦人早期墓葬中,西首葬成为主要葬俗。如宝鸡市谭家村遗址发现的13座春秋秦墓中,除3座为南北向外,其余10座“均东西向,方向在270”。据统计,在关中已经发现的秦墓中,西首葬约占了80%以上,不仅中小型墓葬如此,大型墓葬也有这个特征。可见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丧葬习俗之一,在这种习俗背后,蕴藏着秦人早期的宗教观念与文化背景。

西首葬在秦墓中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代表了秦人社会对生死方向的基本观念。正如石兴邦先生所言:

埋葬的方向,在原始人的意识里,有着一定的意义。半坡人埋葬的头像,基本上是向西的,应该是在一定的信仰的支配下形成的。现在的后进部族在埋葬死人的方向问题上,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信仰:一种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或传说中的)老家去,因此,头就朝着老家的方向。……第二种信仰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特殊的域界,人死后,就到那里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时头就朝着这另一世界所在的方向。……第三种信仰,例如尼尔兰人,他们把人从生到死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人死后就随着太阳落下,因此,在埋葬时,背朝东,面向西。

由于秦人是来自东方的民族,是随着周文化的向外扩张到达西垂之地的,其文化内涵除具有周文化的一些特征外,还具有浓厚的商文化特征。而秦人最早的活动区域是在甘肃牛头河流域的清水、渭河上游的甘谷和西汉水流域的西河、礼县地区。这些地区的早期秦人墓向朝西,显然不是指向其祖先起源地,而是因其宗教信仰所致。

秦人是东夷九族中的风夷、阳夷相结合的阳鸟图腾部族,这个部族对阳鸟崇拜的实质就是部落群体对始祖神和保护神的敬畏,对始祖神、保护神降福赐佑的企盼,对农、牧业生产获丰收的渴望。[8]嬴秦部族,源自于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后来西迁关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阳鸟西迁故事,就是以中原为中心,以能到达的地域为四至。《尚书·爻典》中出现的“旸谷”、“明都”、“昧谷”和“幽都”就是立足于中原部落联盟所在地而确定的四个祭日、测日点,也就是古籍中所称的“四极”,其实也是那时华夏民族的势力范围所能达到的四至。由于旸谷的“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昧谷“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卷一《尧典》。西方为昧谷,即日入之谷,日落之处,一个未知的西方世界。于是将其比作幽冥之地,是西方太阳神的归宿之处。这与西部民族的太阳神话中将太阳西沉之处看成是灵魂归宿地的原始信仰是一致的。居住在今天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藏人,“人死后……用绳曲捆双膝,并使头屈至膝间成胎儿状,置于左角之桌上,面朝西方”,其意义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的”,“葬时……面西侧卧,腿略屈,作睡觉状。”关于白马藏人的族属问题,当地许多人认为自己不是藏族,而是氐族。近现代川西北的氐羌族追根溯源是与古代甘青地区的氐羌族有着渊源关系的,因此白马藏人屈肢葬和面向西的葬俗以及对这种葬俗的解释,对我们理解甘青地区古代文化乃至于秦文化的西向墓与屈肢葬有一定参考意义。正是因为西方是日落的地方,人也随着太阳走,所以秦人在葬时需要面向西而葬。

秦墓西首葬的传统被汉帝陵所继承,因此《汉书·郊祀志》说:“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张晏注释道:“神明,日也。日出东北,舍谓阳谷。日没于西,故曰墓。墓,濛谷也。”颜师古注曰“此说非也。灵总言凡神明以东北为居,西方为冢墓之所,故立庙于渭阳也。”卷二十五《郊祀志》上就是说,由于秦汉人认为西方是太阳的坟墓,所以坟墓需要面朝西方,所以汉人在渭水北岸为祖先建立陵墓。可见秦人墓葬的西首葬习俗是与其太阳崇拜的宗教习俗密切相关的。自从非子为周王牧马于西秦之后,随着秦人在关陇地区的开拓,秦人也将东夷文化中的太阳崇拜带入此地,因此秦人沿袭着“日落归西,人亦随着太阳走”的阳鸟崇拜的习俗,将西方作为自己死后的归宿与向往之地,这是秦人普遍认同的一种关于生死的宗教信仰观念。

孔家三代:曹氏风筝传文化

曹氏风筝牵典故

风筝改变了于叔度的命运。

于叔度是曹雪芹的知交。他青年从军,不幸失去了右腿,病残无依,流落京城。他本靠卖画为生,可是年景不佳,字画难销。那年除夕,达官贵人家家张灯结彩,一派红火,准备过年。于叔度家却一连几天揭不开锅,无奈之下,才去找好友曹雪芹。曹雪芹自己也是捉襟见肘,但他生性豪爽,又笃于友道,就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给了于叔度。于叔度知道曹雪芹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心里感激不已。交谈间,说起京城近况来,于叔度忿忿地说:“咱们这些本分人家,穷得揭不开锅。可我听说某王府一位公子,为购买风筝,一次就花了数十两银子。”曹雪芹听了这番话,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他高兴地对于叔度说:“我这里就有扎风筝的竹骨和纸张。我帮你扎几只样式时新的风筝,你不妨带回城里去试卖。”曹雪芹心灵手巧,又是丹青好手。于是剔竹、裁纸、裱糊、绘画,扎了4只分别绘有 鹰、燕、鱼、蟹的大风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过了五六天,于叔度又兴冲冲地冒雪而来。原来,他带进城里去的那几只风筝,刚在小市上摆出,就引来众人品赏、赞叹。有几个纨绔子弟争相购买,结果把价钱抬了上去,竟卖得高价。自此,于叔度便以曹雪芹传授给他的风筝技艺养家糊口,生意日益兴隆,在风筝界小有名气。

在北京上庄乡的一个小院里,曹氏风筝的传人孔令民先生对这段典故,甚是熟稔,娓娓道来。

风筝让于叔度找到了生活的自信。为了帮助更多像于叔度这样的人,曹雪芹用了近两年时间,把自古以来有关风筝的资料和前辈的制作经验搜集起来,加以整理归纳,编成《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

这部著作详细阐述了风筝起放的原理,风筝的种类和扎糊、绘画的方法。为了便于传授,还绘制了彩色的图谱,如彩蝶、比翼燕、螃蟹、雏燕等。又用浅显的近似于顺口溜的韵文形式编写扎、绘风筝的歌诀,比如“瘦扎燕”歌诀:“……眉心夔纹翠点碧,眸外花颜红润玉。鬓云覆颈衬玉颔,细指捧心愈增妍。红巾一幅缀素锦,酥胸双凸柳腰纤……”同时,还注明了风筝的画法:“画以烟黑为底,衬以嫩黄九幅,作大红,配之以绿。腰间金环略以鹅色入黄,位于尾羽之端,和之以朱红、石绿、石青、湖蓝、浅紫等色,必使艳而不厌,繁而不烦。”书里既有形状的描绘,又有色彩的说明,通俗生动,浅显易懂。

此外,曹雪芹还写了关于金石篆刻、编织工艺、脱胎手艺、织补、印染、雕刻竹器和扇骨等技艺的书稿,连同描写风筝的集成一书,题作《废艺斋集稿》。可惜此书并未刻印且大多散佚,现在知道的是当时抄存者保留下来的一些资料。《废艺斋集稿》共8卷,每卷讲一两种“鳏寡孤独而无告者”用以谋生的手艺。《南鹞北鸢考工志》是其中的第2卷。

事情在孔令民的父亲孔祥泽身上出现了巧合。1943年,在北平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求学的孔祥泽,从日本籍老师高见嘉十的朋友处看到了当年的画样和包含这些画样的全书《废艺斋集稿》。该书由日本人金田在中国高价购得。金田十分珍视此书,但不知价值几何,想请高见嘉十等人鉴定。当时参与鉴定的还有北华美术专科学校的教师关志广、杨啸谷等人。他们通过书稿的自序和作者诸多好友的序文,以及书写手迹,推测该书是曹雪芹的著作。书主一听是曹雪芹的著作,觉得价值不菲,于是立刻合上书,不让鉴定了。

为了临摹学习《废艺斋集稿》,杨啸谷请高见嘉十去劝说日本收藏家,希望能以亲自掌厨请金田吃饭为条件,抄录曹雪芹的书稿。孔令民介绍说:“杨啸谷先生是杨家菜的传人。当时,杨家菜与谭家菜同为京城赫赫有名的菜谱。谭家菜在饭馆可以品尝,而杨家菜却不外传,只有达官贵人或富豪之士才可以定购。”杨啸谷的诚心打动了日本人金田,抄书之事达成。当时,孔祥泽就负责抄录第2卷《南鹞北鸢考工志》。

虽然目前红学界对《废艺斋集稿》是否真为曹雪芹所作仍有争论,但作为一家之言,孔令民的叙述还是可以接受的。

小小风筝意味深

南北气候相异,风筝制作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南方风小,所以南方多软翅风筝,轻巧易飞,但抗不了大风;北方风烈,所以北方多硬翅风筝,结实抗风,但风小了飞不起来。曹氏风筝结合了软硬两种结构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的风势下放飞。

曹氏风筝造型、画工都非常讲究,如制作人物、鸟兽风筝的头部时,并不是平面糊制,而是要经过几道特殊工序,做出立体感很强的造型,这样放飞的风筝才显得优美、立体。

曹氏风筝的代表作是沙燕。每个沙燕造型都有象征意义,表达着人们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根据结构比例,沙燕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孔令民介绍说:“短小肥胖的‘雏燕’象征儿童的天真活泼,宽大的‘肥燕’象征男性粗犷的体魄,比例瘦长的‘瘦燕’象征女性的纤细窈窕,‘比翼燕’则代表着夫妻百年好合。”

风筝上的彩绘也有丰富的寓意。“如比翼燕上的中心画两个尚未绽放的花骨朵,意为‘互证丹心’;两个燕头上各有一绺白边,意为‘相偕白首’。”

风筝的制作常常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民间谚语、传说故事和古籍文献都是风筝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如,一片荷叶伞青翠欲滴,撑伞的二人面色红润,衣袂飘飘,那是伞艺风筝‘和合二仙’;一位橙衣老寿星,头上盘旋一红一绿两只蝙蝠,脚旁卧着口含如意的梅花鹿,这就是‘福禄寿三喜’;两位老人的侧脸面对面,远看又是一位老人的正面,三人团抱在一起,即为象征儒道佛三教的‘一团和气’。”

孔令民说,同一题材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还能表达不同的含义。“同样是一只风筝上的狮子图案,五只狮子翘首相望是‘五世(狮)同堂’;旁边添上金鱼和孤鹜就是‘师(狮)于万物’。”真可谓变化万千,意趣盎然。

祖孙三代相传承

孔家是风筝艺人世家。孔令民的父亲孔祥泽老先生从小就很喜欢放风筝。1927年,孔祥泽的外祖父辗转从王府借到一些风筝画样,让他临摹。自从抄录了《南鹞北鸢考工志》后,孔祥泽对风筝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为了弘扬曹雪芹的风筝制作工艺,他按图索骥,边扎边学,历经多年的潜心钻研,终于将风筝扎制出来,并将它开发成系列产品。因为钦慕曹雪芹为残疾人谋求生计的精神,他把自己的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

在父亲的熏陶下,孔令民从小就非常喜欢风筝。“文革”期间,孔令民到河北插队,依旧没有放弃风筝制作。“我那时的活是喂牲口,比较清闲。但我的手没闲着,农村到处是秫秸,没事的时候自己就扎风筝,练习技巧。”

1979年在颐和园举办的首届民间花会给了孔令民展示手艺的天地。“那段时间,颐和园专门有我的风筝展示摊位。当时的老百姓都非常喜欢,风筝很抢手,很多没有做完的都卖出去了。”这样的花会节,孔令民一连参加了4届。“说实在话,精心做出一件作品,我是舍不得卖。因为其中融入了我的感情。现在我一天不动手扎制风筝,浑身就不太舒服。”

曹雪芹写《废艺斋集稿》的目的就是为残疾人提供一项谋生的技能,孔令民一直保持着这个信念。改革开放后,他在北京的怀柔、大兴、四季青公社等地办起了风筝制作的副业,自己担任技术指导,为当地的残疾人传授风筝制作。

直到现在,残疾人去孔令民家学艺还是免费的。孔令民表示:“曹雪芹整理这门手艺的初衷,就是扶助残疾人和穷人,让他们有碗饭吃。如果有残疾朋友到我这儿来,我一定无偿传授、大力支持。”

如今,孔令民的儿子孔炳彰也加入到曹氏风筝的传人中,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3年4月,孔炳彰等中国风筝艺人在希腊雅典表演风筝放飞。当时,雅典的女市长前来助阵,参观者人数达6万多人,创下了中国风筝在国外表演的纪录。说起这事,孔令民一脸欣慰,“我为曹氏风筝培养了接班人,也为国家培养了风筝艺术的接班人。当我的儿子出国作文化交流时,我为他感到自豪。”

“文革”中,《南鹞北鸢考工志》毁于一旦,仅保留了一些。作为国内唯一见过《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人,孔祥泽老先生年岁已高。为了抢救日渐濒危的民俗工艺,给后世留存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他想在有生之年对“曹氏风筝”做一次系统的复制。于是,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祖孙三人按照记忆中的和歌诀制作出风筝,并拍成照片,把这些素材提供给北京工艺出版社。4年以后,《曹雪芹风筝艺术》终于问世。

这是他们对“曹氏风筝”的第3次复制,也是最系统、最周全的一次复制。前两次复制或宣告失败,或收效不大。

《曹雪芹风筝艺术》出版之后,好评如潮。在“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众多评委的青睐,与另外13种来自其他国家的图书共同被评为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这一评选活动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德国莱比锡主办,在国际图书出版业内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认为代表着世界图书设计的最高水平。

位于北京上庄乡的这个小院落,乍看与一般人家全无二样,红砖做墙、院里种菜,朴实、平淡,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风筝艺术界享有盛名的曹雪芹风筝制作坊。正是在这个小小的院落里,孔家三代放飞了“曹氏风筝”,使之飞出了国门,飞向了世界。

作者  王宇梁

此枚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时期的奖章,为铜质鎏金、烤漆彩,正面图案是天安门与“奖”字;背面文字“地方国营信阳县大庙畈铁厂赠”、“信阳证章组制”,是我几年前得自于信阳市区西南方向三十四公里处的大庙畈。

王宇梁

1

大庙畈为浉河区谭家河乡的三个主要集镇之一,街道紧依南湾水库的主要源头之一的飞沙河而建。在大庙畈街的西南外高垒上,古时建有大型寺庙一座,其始建失考。街道所处的位置在当地俗称为“畈上”,“大庙畈”的由来大概即缘于此,其寓意为畈上有一座大庙,街道即缘庙而建。

旧时大庙畈因其为古道驿马的歇脚之处,又是当地百姓的赶集贸易之所,因而在当时也曾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镇子上建有铁厂,所生产的铁锅在当时远近闻名,由脚夫挑至信阳等地销售。街上还有铁匠铺、篾匠铺、布匹店、裁缝店、米坊、油坊、骡马市等等。沧海桑田,如今主要干道早已远离大庙畈,但令人生惑的是大庙畈街仍旧称得上“大”,原来大庙畈由六个自然村庄组成,六个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在大庙畈街上聚集,逐渐形成在现在的规模,不仅如此,连几个村部都在这个街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庙畈还曾被称为原信阳县的“小香港”,因这里地处深山,树多林深,盛产香菇、木耳、天麻等农特产品,在90年代初期年贸易量曾达到上千万元,远来自广东、福建、武汉、上海等地的客商常年络绎不绝,出产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时远近闻名。

2

大庙畈自古就有淘铁砂炼铁的历史,这枚奖章的颁发者原“大庙畈铁厂”,位于大庙畈牌房岗,与湖北应山隔界河相望。“大庙畈铁厂”的前身是建国前地主金登吾与其长子金仁山经营的“新华锅厂”,靠淘铁砂、炼铁铸锅为业,其产品远销各地,获利颇丰,为当年巨富户。建国后,县政府没收了金家锅厂,同时购买了手工业者李少宣的锅厂,于1951年改为集体企业“永胜锅厂”,又于1954年转为“地方国营大庙畈铁锅厂”。1958年,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大庙畈铁锅厂”变为“大庙畈钢铁厂”。到了1963年,湖北在界河上游建了一座大型水库,河水下流量变小,河沙滞留,铁砂来源枯竭;再加上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导致产品积压、周转困难,被迫于同年7月停产搬迁至明港。1965年8月,迁到平桥镇张家冲开采蛇纹石,改名为“信阳县张家冲蛇纹石矿”,彻底终结了大庙畈淘铁砂炼铁的历史。

3

在大庙畈街不远处的西山上,古时还建有两座寺庙,即早已皆废的落钟寺和火烧寺。因落钟寺和火烧寺的遗迹都在西山上,再加上火烧寺遗迹难觅,故今很多驴友误把两座寺庙混为一谈。据民国二十五年编的《重修信阳县志》所载,“落钟寺,在大庙畈镇西山上。相传德安府某寺钟飞落其地,因建寺。”;“火烧寺,在大庙畈西山上。相传寺僧不法,官访缉,以火烧其寺。故今寺已全毁,惟地楼木板、石磴尚存。”。由此记载可以明白的看出,两座寺庙脉络明晰、互不隶属。

比较有故事的是“火烧寺”,在各种地方志记载与民间传说中,关于“火烧寺”都是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让人疑惑。不知是什么朝代、“火烧寺僧”犯了什么法?寺被焚前原名是什么?

4

以前在县志里看到过“火烧寺”词条,也没怎么在意,只是有点浅浅的印象。莫名其妙有一天,很模糊得觉得,曾经看过的一本古籍中、某一段,是否写的就是“火烧寺”?!想不起了书名,只好翻箱倒柜、大动干戈,凭印象把书乱翻。付出总会带来惊喜的,终于在清人所著《豆棚闲话》一书中发现了它,没错,就是它!

《豆棚闲话》一书作者真实姓名及其生平不详,在其作品中可知其是明末清初之际人。在《豆棚闲话》、第六则<大和尚假意超升>中有一段,详细写明了“火烧寺”的由来。这一段开头就写到“却又有一段闲话,乃是真真实实的。”可知“火烧寺”的故事是真实存在、并非虚构的。原来“火烧寺”的原名是“普明寺”。又从文中,“后将网子除下,然后把他头发齐眉剪下”这一句亦可知故事发生在明代(网巾是明代成年男子用来束发的网子,也是明初建立的冠服制度中最具朝代象徵的巾服之一。)。至于“火烧寺僧”犯了什么法,文中所载这群贼和尚谋财害命、掳人妻女、掘盗尸骨、骗人钱财,乃十足的十恶不赦!现将这段原文附于后,不知可否作大信阳地方志之补遗?

5

却又有一段闲话,乃是真真实实的。这话出在那湖广德安府应山县,与那河南信阳州交界地方,叫做恨这关(即今平靖关)。乃是一座陡峻高山,四面葱茏树木,虽是要道,行人过往稀疏。山冈之上有一古刹,也是唐宋来的香火,志书上叫名普明寺。寺内止有二三十众僧人;都是茹荤饮酒的罗刹,不知迩来十五六年之间,却坐化十余位长老。四边传说,寺内风水原是圣地,所以禅师佛祖屡屡现身,各处布施倒也年年接凑。不期一日,有个采药医人到彼求宿,那僧人抵死不容,医者只得乘月而行。走了一二十里,却忘了一把锄头,放在山门外石碑亭中。猛然省起,恐怕有人取去,只得跌身转去,来到碑亭,寻那锄头。只听得墙内一人叫苦连天,口口叫道:‘老爷们,容我再活几日,然后上座罢!’医者觉得有些古怪,爬上墙头,挽着树枝仔细一看,只见堂前灯光射出,却觅几个秃子把一老僧捆缚端正,将他扛上一个坐处,看不明白。那老僧杀猪般大叫数声,就不响了。医者挨了一夜,到次日看甚动静。到了天亮,只听得佛堂钟鼓齐鸣,佛号震天,道人出来说道:‘了明禅师昨晚坐化了。’四边分了斋贴,来了许多佛头,正要开张做大法事。那医者进去仔细一看,却见一个愁惨之容,面皮黄如菜叶,一些血色没有。医者乘着空隙,将手从那座下一摸,只见满手鲜血,谷道中却生一个根的模样。医者即到信阳州里,将这段情节一一报知。

6

那知州夜有一梦,也见一个老僧浑身带血,声声叫苦。知州省得,即便乘了快马,领了乡兵将寺围住。进到里边,叫住持出来相见。那住持道是大和尚,不肯出来,只有一个当家的迎接。州官问道:‘昨日又坐化了一位禅师,特来顶礼,就便与他合缸造塔。’那当家也叩一首谢了。州官道:‘寺内多少僧人?一一点过,都要施些衬钱。’那几个如狼似虎的,俱出来低着头儿,垂下双手,听州官点过上名。每个和尚俱叫乡兵看守,一面叫手下请起坐化的僧人,看他手足是怎样的。两个乡兵上前推移不动,用力一抬,那谷道中一个二尺长的铁钉登时翻落,下边缸里却有一桶鲜血凝结于内。

7

许多和尚一一即将绑缚带到州内,还把僧房层层拆将进去,却跑出十数个妇女来,大声喊屈。知州唤皂隶一一带过问道:‘你这几个妇人在内几时了?’妇人一齐招道:‘有三五年不等的,有本年的。都是这些和尚勾合光棍,在外诈作客商模样,不论银钱,只说娶亲做夫妻回家过活的。那知逐渐骗到家乡,忽一日托名探亲,带了直送到此处,藏于重墙复壁、深房曲室之中,天日也不得一见。也有近村人家,十余岁女儿在外闲耍,乘人不见,抱来藏在其中,待得十二三岁就受用了。’州官问道:‘这许多年,怎么没有一人往州县中首告?’那妇人道:‘手下使用的道人,俱是平昔杀人做贼之辈,无处投奔,四下收拾进来。日常间也各各自有去路,骗来钱米平半均分,邻近村中也俱日常沽些恩惠,故此内内外外,没有人与他作对。内中若有一人说些刁俏之话,众人也就登时结果去了。所以到今众口一心,绝无发觉。’州官问道:‘历年来,如何有这许多人坐化?’妇人招道:‘俱是过往单身客人。把他圈进里面,不容脱身,先把蒙汗药与他吃了,后将网子除下,绑缚了晒在日中,额角与面目都黧黑了,然后把他头发齐眉剪下,扮作头陀模样。或将身子上下捆缚做跏趺坐法。饿了三五日,头骨俱软,衣袂之中灌上硫硝焰硝,扶在柴楼龛座之上。纠唤地方旧日做佛头佛总的,谣言开去,四处俱来观看。攒钱设供,造塔看经,不知骗了多多少少,也照旧规分头派用。花费尽了,就要干这活佛勾当。’州官正在查问之际,门子报道:‘竹圆内又掘出许多女人脚骨。’州官问道:‘都是女人脚骨为何?’一妇人道;‘男人死了,枯骨都无用处。唯有新死女人,这双腿骨血气不散,将采锯解碎了,加上水磨工夫,充作象牙筷子,无人认得,每得厚利。寺中道人无处生发钱钞,每每打听新死妇人,**来干这勾当。腿骨用去,所以存的都是脚骨。’州官审得其情惨毒,每个和尚打了五十板,心窝里加上一钉,登时命绝。备将情节申闻上司,一一将来除个净尽,并那普明寺一火焚之,却是除了大害。这也是近日大和尚的故事。

答案:县谭家湾杏园位于中国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谭家湾镇。

解释:县谭家湾杏园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湖南省文化旅游示范园区之一。这里种植着大量品质优秀的杏树,每年4月初至5月上旬是杏花盛开的季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此外,杏园内还有古朴的建筑群、古井、古桥等景点,让游客领略到传统农村文化的魅力。

拓展:除了县谭家湾杏园,湖南省还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岳阳楼、凤凰古城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还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沿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