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问题,关于西汉时的金缕玉衣
1西汉时诸侯墓葬内发现的金缕玉衣有什么用
汉墓出土文物中最知名的可谓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缕玉衣”。
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 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 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解放以来,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二件、定县西汉中 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彭城靖王刘恭的一件、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刘交的一件,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共6件,已经完全复原。以满城汉墓的二件为例,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刘胜的金缕玉衣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 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型,后片的下端做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状。一些玉璧,以及饭含、佩带之物等。前胸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玉衣”的头部,有眼盖、 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另外,颈下有玛瑙珠48颗,腰部出玉带钩。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 把它们编缀,故称“金缕玉衣”。
2002年,徐州楚王陵金缕玉衣修复,这件金缕玉衣长174米,从头到脚连成一体,非常像古代的盔甲,共使用了4248片玉片,金缕1576克。以其使用玉片和金缕最多,玉质最好,年代最久而堪称国之重宝。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套“金缕玉衣”是十分不易的。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 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为数以千计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的小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大小和形状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由此可见,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穷奢极欲的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为使其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且使用九窍器塞其九窍,可谓 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以致“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 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了。这些仿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破灭的神话。
2金缕玉衣为什么能反映西汉初年诸侯势大的现象
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玉押”,一般是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即用金属丝线将玉片穿掇而成的尸罩,相传可保存尸身不腐,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丝缕玉衣、铜缕玉衣。
金缕玉衣
西汉
长188厘米
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5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形,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状。前胞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五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玲,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共用玉片2498片,由1100克的金丝联缀而成。
古代凡是被于身体的,都叫"衣";裤子叫"胫衣",袜子叫"足衣",为死者盖在脸上的叫"面衣"。"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古籍中常称为"玉匣",又作"玉押"、"玉甲"。
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如金、银、铜丝缕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份的高下不同。据《后汉书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在西汉时未必有如此严格的限制,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使用的为"金缕玉衣"。
关于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玉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尸体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尸体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衣的前身。《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述及的"含珠鳞施","含珠"施于口内,"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般施于身上。玉衣至汉代才正式见诸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蕨,璧珠玑玉衣。"但以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废除了"玉匣"。至今,考古发掘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玉衣。
自从190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候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为止,相继共发现了玉及22套以上,其中比较完整的有5套。最著名的是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套,刘胜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160片,金丝约700克。这些玉片一般作长方形或方形(四角有穿孔),特殊部位用梯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金缕玉衣
西汉
长188厘米
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5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形,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状。前胞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五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玲,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共用玉片2498片,由1100克的金丝联缀而成。
古代凡是被于身体的,都叫"衣";裤子叫"胫衣",袜子叫"足衣",为死者盖在脸上的叫"面衣"。"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古籍中常称为"玉匣",又作"玉押"、"玉甲"。
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如金、银、铜丝缕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份的高下不同。据《后汉书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在西汉时未必有如此严格的限制,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使用的为"金缕玉衣"。
关于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玉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尸体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尸体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衣的前身。《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述及的"含珠鳞施","含珠"施于口内,"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般施于身上。玉衣至汉代才正式见诸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蕨,璧珠玑玉衣。"但以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废除了"玉匣"。至今,考古发掘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玉衣。
自从190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候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为止,相继共发现了玉及22套以上,其中比较完整的有5套。最著名的是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套,刘胜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160片,金丝约700克。这些玉片一般作长方形或方形(四角有穿孔),特殊部位用梯形、三角形或多边形。梓宫
中国古代帝王、皇后所用以梓木制做的棺材。《汉书·霍光传》说:“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十五箧,璧珠玑玉衣 、梓宫 、便房 、黄肠题凑各一具,…… 皆如乘舆制度。”可知在西汉时帝后所用棺材就称梓宫。后世也借指已死而未入葬的皇帝灵柩。《梓人遗制》中国古代木制机具专著。写成于元代中统四年( 1263 ) 。著者薛景石,字叔矩,元初河东万泉(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是具有较高技术和文化水平的木工。
丧葬玉器从广义上讲,也可以泛指一切随死者埋在墓中的玉器,因为古人的习惯,当一个人死了以后,总爱把他生前随身佩带的玉器一起埋入坟墓,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样就把很多装饰玉器和礼议玉器也包括在丧葬玉器范围之内。所以,考古学家认为,丧葬玉器应该“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夏鼐《汉代的玉器》,《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它们主要有玉衣、玉塞、含玉和握玉等。下面我们就简单分述之。
(一)玉衣
古代凡是被于身体的,都叫“衣”;裤子叫“胫衣”,袜子叫“足衣”,为死者盖在脸上的叫“面衣”。“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古籍中常称为“玉匣”,又作“玉押”、“玉甲”。
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如金、银、铜丝缕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分的不高下不同。据《后汉书。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候、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在西汉时未必有如此严格的限制,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使用的为“金缕玉衣”。
关于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玉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尸体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尸体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衣的前身。《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述及的“含珠鳞施”,“含珠”施于口内,“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般施于身上。玉衣至汉代才正式见诸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蕨,璧珠玑玉衣。”但以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未年。曹委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呸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废除了“玉匣”。至今,考古发掘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玉衣。
自从190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候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为止,相继共发现了玉及22套以上,其中比较完整的有5套。最著名的是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套,刘胜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160片,金丝约700克。这些玉片一般作长方形或方形(四角有穿孔),特殊部位用梯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二)玉塞
即所谓“九窍玉”,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玉塞源于这样一种种信念:“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晋葛洪《抱朴子》)。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我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
(三)含玉
也称“唅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与“九窍“之一的口塞不同。据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死者口中就含有玉蝉、玉鱼、珠、贝等(安阳大司空村殷墓出土);西周墓葬中也有玉蝉、玉贝乃至小玉块等含玉;汉墓中发现的含玉则多为玉蝉,据考古发掘,在山西高阳西汉墓、南昌老福山西汉墓、广州动物园西汉九号墓、定县北庄东汉墓、武威磨咀子第六十二号汉墓,都有蝉形含玉出土;宋墓中还有发现钱币作为含玉的,太原南坪头宋墓中死者口内就有“祥符元宝”、“嘉祐通宝”钱币。可见含玉的来源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因而把宝爱的东西放入死者口中。其形状本无定制,用贝、用珠、用玉、用金银货币都可以。但用得最普遍的,是蝉形玉。
为什么玉蝉作含玉最为普遍呢?对此,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1、《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后汉书。服志》:“蝉居高饮洁。”这是取蝉高洁之义。
2、瞿中溶《奕载堂古玉图录》:“《说文》云:蜕,蛇、蝉所解皮也。则人之死,其尸首有似于蝉之蜕,而又不能食,古人或因即用为含玉耳。”这是以蝉之蜕,喻人之尸。
3、美国古玉器研究专家洛弗尔氏在其所著《巴尔在中国收集之古玉》一书中更进一步发挥说:“盖蝉之幼虫,入土变蛹,出土后,乃变为蝉,即如死者之灵魂,脱离死去之尸体,又开始其新生命,于是蝉遂为代表复活之符号矣。”这就把蝉当作了复活和新生的代名词。
4、台湾古玉器研究专家那志良先生在同意上述说法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个原因,“是形式的凑巧”。即:玉蝉的形状正好“与舌形相似”。
作者认为,上述说法都有相当的道理,因而完全可以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是说,含玉之所以多取蝉形,在内涵上,一是取其高洁,二是取其复活和新生之义;在形式上,则是取其与舌的形状相似。
除了作为含玉的含蝉外,其他还有冠蝉和佩蝉。冠蝉是帽饰,其腰间有孔;佩蝉是供佩带之用,其顶上有孔;含蝉一般无孔,但也有有孔的。作为冠蝉和佩蝉,主要是取其高洁之义。
(四)握玉
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就如同含玉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的道理一样,握玉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手而去”。根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握”多是兽牙或贝;殷商时代,用贝的更多一些;周代以后,握玉石器物的比较多;汉代开始,虽有玉璜,但更多的是“玉豚”,即玉猪。在魏晋古墓和明代墓葬中,也出土有这样器形的握玉,如明益宣王朱翊鈏墓中,就有2只玉豚。
玉豚的造型都相当简单,一块方柱状的玉,上面的一边稍浑圆,作为豚的背部;下面仍为平直状,作为豚的腹部;一端较尖,是头;身上有几条凹线刻纹,显示出豚的眼、耳、口足,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风格。
我国古代以玉豚作为随葬的握玉,原因在于豚是供祭祀用的主要牲畜,《礼记》云:“羔豚而祭,百官皆足。”让死者握着玉豚离开这个世界,正包含了祈祷他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富足的用意。玉蝉高洁,玉豚寓富足,两者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并重。
本文2023-08-07 06:07: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