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仙子”的传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牡丹仙子”的传说?,第1张

相传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

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而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武则天看得入了迷,没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壮丽。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禁不住吟诗一首,抒发她的喜悦情怀。随同赏花的纪嫔们一看太后如此欢喜,都争相给她敬酒。

这时,有个妃嫔说:"武后,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你能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

另一妃嫔摇摇头说:"如今严冬寒月,梅花开放正适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

武则天听罢哈哈一阵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嫔们看她已有几分醉意,劝说道:"武后,时辰不早,快快回宫歇息了吧。若还想观赏,待明日一早再来。"

武则天由宫女搀着回到宫里。但她酒兴未消,仍想着让百花斗雪竞放的事。于是,令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大家赶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对策。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咱们不能从!"

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残暴,又都犹豫起来了。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说:"好姐姐,你听我的话,咱们还是顺从了吧。武则天杀人如踩死个蚂蚁,何况咱们这些娇弱的花体呢?"不少仙子接着说:"姐姐,开也是这一次。不然会大祸临头的。"

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耐我何?"

这时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仙子的决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咋晚写出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宫,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族,绚丽多彩,争芳斗艳。

这时,满朝文武百官都纷纷跑来,观看稀罕。武则天面对众卿,得意忘形,迈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秃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

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大胆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说罢,愤然而去。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将毁于一旦,禁不住滴滴泪垂,悲愤万分。

正当午时,大火燃尽,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内侍禀报武则天:启禀万岁,牡丹已焚烧成灰。武则天怒气未消,恶恨恨地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牡丹贬到洛阳邙山呢?原来她常来洛阳,到过邙山。她知道沟壑交错,偏僻凄凉,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头之恨。

武士们又马上挥起铁镢,把牡丹连根掘出,连夜装车送住洛阳,扔到了邙山岭上。谁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翠绿。邙山的人很早就喜欢牡丹,家家移种,户户育植。后来城里人听说了,也纷纷跑来移栽。

牡丹仙子看洛阳人这样喜爱牡丹,非常高兴。一到春天,株株怒放,千姿百态。观赏牡丹的人,扶老携幼,朝暮不断,人海花海,盛况非凡。

牡丹在洛阳繁盛了,这种牡丹在武则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洛阳人赞它为"焦骨牡丹"。后来经过洛阳人的精心培育,花儿更红更艳了,后人又起名叫"洛阳红"。

如果说传说真是神奇的,那么洛阳人更为神奇,能把这个传说解说的这般动人和美丽,正因为如此,武则天贬牡丹是厚爱洛阳了。而改革开放后,洛阳人又借这个动人的传说,将国色天香的牡丹品牌打造成城市名片,扬名于海内外。

扩展资料: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

话说,吕洞宾成仙后云游天下,这一日,正身在桐柏山,却忽然发现大地撼动,房屋倒塌,吕祖掐指一算,原来是只修炼了数千年的穿山甲妖作祟。

吕祖想为百姓除此妖,但深知自己成仙不久,恐怕难敌此妖,正踌躇间,太白金星显化指点,告诉吕祖穿山甲妖五千年道行,仙兵法宝都很难伤它,只有西王母头上有根玉簪,是上古神兵所化,而服侍西王母梳洗的正是牡丹仙子,只要能求得牡丹仙子将玉簪一借,便可收妖。

次日,正逢西王母举行蟠桃盛会,吕洞宾便驾起祥云奔赴盛会。席间,西王母命牡丹仙子给众仙斟酒,吕洞宾趁接酒杯之机,将牡丹仙子的手轻轻地用手指划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动,不觉脸上一红,低着头退了下去。

此为一戏。

过一会,西王母又命牡丹仙子为众仙端上蟠桃,到吕洞宾面前时牡丹仙子不仅迟迟疑疑,谁知就在递给吕洞宾蟠桃时,吕祖将桃盘重重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软,顿时羞得面如桃花。

此为二戏。

随后,牡丹仙子匆匆而走,吕洞宾紧随其后,在瑶池边追上牡丹仙子,对仙子说:“仙子若有所思,可是羡慕人间?“,牡丹仙子慢慢地低下了头。

吕洞宾又充满感情地说:“人间确实美好啊,我四处云游,众多美景,美不胜收,而且百姓富足,男耕女织,尽享天伦”,牡丹仙子闻言慢慢抬起头,轻轻说:“真的吗?”,

吕洞宾笑着用手一指下面,说:“牡丹仙子,你往那里看,这有一对父子,他们在田间喜庆丰收,再往那边看,那是一对夫妇正在园里赏花。人伦之乐,尽在不言中!”。

说着说着,便勾起了牡丹仙子向往人间之情,这时,吕洞宾上前几步又指了指桐柏山一带,对牡丹仙子说:”可这人间也有妖魔鬼怪兴风作浪,你看这里“,牡丹仙子低头一看,只见房倒屋塌,男哭女嚎,一片凄景之象,不仅心中生出怜意。

吕祖适时提出借西王母玉簪一用,待除妖后便帮助牡丹仙子下凡去人间一游。仙子应允了,在她的帮助下,吕洞宾得到玉簪破了穿山甲的妖法,为桐柏山一带百姓除去妖魔,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生活。

之后,吕洞宾又和太白金星共同苦劝西王母,终于使得牡丹仙子下凡一游人间,达成了她的愿望。

此劝仙子下凡,为三戏。

-牡丹

将其中的妓女比作仙女。在唐代,一般将妓女比喻为“仙”,将妓院比喻为“仙境”。因此将妓院比喻为脱离尘世的仙境,。不仅如此,运用房中术等的女道士某种程度上过着如同妓女一样的生活,这也是将妓女视为仙女的一大原因。

而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青楼之中是存在花魁的,这样的花魁就是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仙女“一样的意思。而这样的花魁,就将整个青楼里面的女子的光芒都给掩盖了,所以,遇见一个青楼女子基本上都是被叫为”仙女“。

所以,如果你在古代的大街上声称自己是”仙女“的话,那恐怕就是凶多吉少了。

扩展资料:

仙女的另一释义:

源于中国神话,形容品德高尚,智慧非凡,纤尘不染,高雅脱俗,且具有非凡能力、长生不死的女子和较高地位的神。

如西王母,姑射仙子,嫦娥仙子,冰仙女,等等。在语境中多用来形容容颜娇好,端庄秀丽,清新脱俗的女子。汉传佛教在翻译佛经和教义解说的过程中,将“仙”文化进行了捆绑和单方面的阐述,然而不同体系不可以混淆对比。

西方的仙女是童话或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女性灵物或精灵,经常被描述为一种超自然或不可思议的灵物。仙女通常被描述为具有人类外表身具神奇力量,其起源出自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

-仙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