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古的书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关于考古的书籍有哪些?,第1张

《考古学通论》,孙英民、李友谋,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安金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民族考古学初论》,容观琼、乔晓勤, 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三联书店

《科技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定量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陈淳, 复旦大学出版社

《聚落与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方辉 ,山东大学出版社《考古学读本》,杨楠,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 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 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科学出版社

《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 杨伯达,紫禁城出版社《汉代画像石通论》,王建中,紫禁城出版社

《古代玉器通论》,龙仁博,紫禁城出版社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 孙机,文物出版社

《中国家具史图说》, 李宗山,湖北美术出版社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王宏钧,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考古》

《中国书画》(修订本),杨仁恺

《中国陶瓷》,冯先铭《中国青铜器》,马承源

《中国古钱币》,唐石父

《中国古代建筑》,罗哲文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文物出版社

《曾侯乙墓》,谭维泗

《秦文化》,王学理、梁云《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

《古代石刻》, 赵超《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蒋英炬、杨爱国

一,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1、《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

2、《寻找北京人:“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3、《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

4、《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5、《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6、《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修订本)》二,《天国的灵光:佛像》三,《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精)》

四,《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五,《中国(世界)历史未解之谜》&《中国(世界)考古未解之谜》六,《帝国的辉煌》

七,《定格历史(隐藏于古墓中的奥秘)》八,《满城汉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九,《走进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记》

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十一,《西藏考古与艺术》

十二,《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大发现》

十三,《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作品系列--张光直作品系列》十四,《秦公帝王陵》十五,《趣味考古》

十六,《考古的故事:中国卷·彩图版》

首先非常欢迎你能加入到我们考古队伍中。

当然,也不是给你泼凉水,希望你还是明白兴趣、专业、职业之间的关系,喜欢什么是一回事,干什么又是一回事。有时,单凭兴趣是不可以的。

就考古学专业教材来说,

首先是《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也可以选用《考古学通论》,孙英民、李友谋,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安金槐,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6�1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

《民族考古学初论》,容观琼、乔晓勤, 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三联书店;

《科技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量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陈淳, 复旦大学出版社

《聚落与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方辉 ,山东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读本》,杨楠,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 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科学出版社;

《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 杨伯达,紫禁城出版社;

《汉代画像石通论》,王建中,紫禁城出版社;

《古代玉器通论》,龙仁博,紫禁城出版社;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 孙机,文物出版社;

《中国家具史图说》, 李宗山,湖北美术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王宏钧

《中国考古》

《中国书画》(修订本),杨仁恺

《中国陶瓷》,冯先铭

《中国青铜器》,马承源

《中国古钱币》,唐石父

《中国古代建筑》,罗哲文

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一套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曾侯乙墓》,谭维泗

《秦文化》,王学理、梁云

《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

《古代石刻》, 赵超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蒋英炬、杨爱国

当然,还有很多。我大学四年对上述图书也是粗读。

希望你能梦想成真,成为优秀的考古学家

考古学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以著名的仰韶文化为例,其以1921年最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

考古学文化

在对仰韶文化遗址的认定上,通常将以磨制为主的石器、彩陶、农业经济、家畜饲养等方面作为基本标准。

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共同规律,还要研究各地区各个族的共同体发展的特殊性。

国内已发现屈家岭文化、龙虬文化、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小南海文化、仰韶文化等上千处文化遗址,分布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自殷代(公元前1401年商王庚迁殷,改国号为殷)开始,历代朝庭都设有史官,辑记国家大事,各朝统治者迷信地震是天诫,于是,凡国土之内发生地震,只要感觉到了,史官便当作灾祥大事记载下来。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河南省的伊水和洛水)竭。”

“汉字”又被称之为“中国字”或者又叫做“方块字”,它是汉语书写的一种文字体,我们通过使用汉字就能够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对会写字的人是非常敬佩的,十分推崇。随着汉字文化的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渐从刚开始用汉字记事的基础行为,上升为可以传留下去的“书法”。

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文字是记载在距今9000-7800年。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刻符,又称贾湖刻符。它的出现引起了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只是刻符,还有的认为它是文字。饶宗颐曾经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考证,提出了“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一份崭新的资料”;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他也认为贾湖刻符“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汉字是在现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数最多的字体了,汉字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通过考古学家发现在早期的龟背上或者石头上都会刻有一些类似于文字的符号,被称作为"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商朝,在殷商时期通过画动物或者用一些比较常见物体的图形来表达出自己需要的文字。甲骨文可以说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古老的文字了,它时代是最早、体系也是较为完整的文字了,距今3600多年。现代的文字多是一个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一开始是先有口头上的语言,后来又产生了书面的文字。甲骨文它是中国及东亚所知道中的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汉字的发展对于国家文化的发展是具有巨大的意义。

金石学。

发端于北宋时期的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形成了我国考古学的前身。

“考古”一词最早可以追到北宋时期著名金石学家吕大临所著的《考古图》一书,这本书所记载的内容便是金石学。

传统的金石学与现代考古学的交集是甲骨文。光绪年间,一位叫王懿荣的文官去菜市口的中药铺买药,无意中,一味叫龙骨的药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看似平平无奇的骨片上面,似是有刀刻类型的图案。拥有深厚金石学功力的他,认为甲骨上的字应该是比小篆更早的古文字。

※ 北宋时期,随着史学和书学的发达和拓墨术、印刷术的发明,开始了收藏、著录、研究古代铜器和石刻的风气,从而逐渐形成一门经久不衰的学问——金石学。

首开金石学风气的是北宋仁宗时的史学家、经学家刘敞,他将自家收藏的11件古器物,摹写铭文,绘画图像,刻之于某某,名为《先秦古器图碑》开创了金石著作的体例。

嘉佑八年,欧阳修完成的《集古录》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金石学专著。

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是北宋哲宗元佑七年吕大临撰写的《考古图》。

꧁꧂

金石学相关知识:1、金石学释义: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商代以后的文化遗存,而且主要研究的是青铜器和石刻资料,但由于在各个时代所出土的文物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史前时代的文化遗存以及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各类传说,使得我国古代的金石学家虽然对其所研究的器物还没有准确的断代,但也已经有了朦胧的观念。

2、金石学的发展沿革:

1、我国金石学的萌芽大约可以上溯到东周时代。但研究者少,无专著问世,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2、传统金石学源于唐宋时代,唐代韦述等史家已经开始收集、着录金石碑版,并运用于史学著述了。

史载:“〔韦述〕家聚书二万卷,皆自校定铅椠,虽御府不逮也。兼古今朝臣图,历代知名人画,魏、晋已来草隶真迹数百卷,古碑、古器、药方、格式、钱谱、玺谱之类,当代名公尺题,无不毕备。”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其学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使用了“金石”一词。

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现热潮;墨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为金石文字流传提供了条件。金石学逐渐产生。

金石学和考古学成为独立研究的部门,是宋代学术的一大成就。 宋代金石学、考古学发端于宋真宗时期对古铜器的研究。

宋代以来的金石学著作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代铭刻资料,有的著作还曾记录一些器物的图像,判明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现存年代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是成书于元祐七年(1092)的吕大临所撰《考古图》。该书及约30年后成书的《宣和博古图》,充分反映了宋代古器物研究所达到的水平。

这两本书不仅比较准确地摹录所收器物的图像、铭文,记录它们的尺寸、容量和重量,进行一定的考证,而且尽可能注明器物的收藏地和出土地。

3、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

清代以后的金石学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进入鼎盛。乾隆年间曾据清宫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鉴》等书,推动了金石研究的复兴

4、清末民初,金石学研究范围又包括新发现的甲骨和简牍,并扩及明器和各种杂器。罗振玉和王国维是此时的集大成的学者。

5、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二十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我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亚特兰蒂斯文明是西方古籍中记载一个文明,而夏朝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个王朝,现代人对于这两个文明的存在都存在疑问。虽然已有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些文明存在的可能性,但仍然不能确切地证实它们的真实性。那么这两个文明到底哪个才是真实存在的呢?

说到古文明,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联想到玛雅文明,但很少人知道亚特兰蒂斯文明。由于考古学家目前仍未在陆地上发现有关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遗迹,因此对于该文明是否存在于历史上还有待商榷。

但是古希腊先贤柏拉图确实在他的著作《对话录》中提及了这个文明,并且将这个文明描述成高度发展的文明。传说亚特兰蒂斯文明盛产黄金和白银,他们的宫殿都是由金银制成的,金碧辉煌,由此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文明的发展程度有多高。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大多数史书中也记载了一个王朝,它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它就是夏朝。最早记载夏朝的古籍就有《尚书》,但由于该书在历史上曾经流失过,因此不少史学家表示对该书记载的真实性的怀疑。

在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史籍重新记载了这个王朝,令后世又开始对这个王朝充满了好奇。被认为是中国通史开篇之作的《史记》中也记载了夏朝的存在,但我们也知道史记是司马迁四处拜访总结的成果,其中许多历史的真实性还有待研究。

东西方都出现了两段存疑的历史,这引起了另一个疑问,到底是东方的《史记》更加靠谱一点呢?还是西方的《对话录》更加真实呢?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从两本书的创作背景、作者的身份等不同方面来加以比较。

首先是《史记》,它是由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而成。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撰写史书的习惯,而《尚书》被认为是最早的史书,它记载了公元前1000多年的历史。

而且中国古代帝王对于历史的记载十分看重,因此历朝历代都有专门撰写历史的官员,因此中国古代历史能够得到比较详细的记载,这些流传到后世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相比之下,西方在历史记载上则做得没有中国详细,而且西方许多史书中往往会将史实和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荷马史诗》《圣经》等书籍便是代表。因此《对话录》相对于《史记》来说在真实性方面可能稍微落后一点,也就是说亚特兰蒂斯文明存在的可能性要比夏朝存在的可能性要低。

其次我们从作者的身份来进行讨论,司马迁是《史记》的创作者,他的父亲和兄弟都是当朝的史官,由此看来他们父子三人都是专职写史书的,因此对于他们所撰写历史的真实性,现代史学家还是给予一定的肯定

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哲学思考上的贡献要比在记载历史的贡献要多,因此他和司马迁相比较的话,后者的专业性更强,写出来的历史会有更多人选择相信。

而且《史记》中记载的商朝已经在考古上证实了,因此人们对于该书的信任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也不是说亚特兰蒂斯文明就一定不存在,其真实性还有待发掘。

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可怕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它的头上降临。”美国《医学月刊》曾刊登调查报告:l00名曾经进入金字塔的人中,在未来l0年内死于癌症的高达40%。几十年来,一些进入大金字塔深处考古的科学家们不约而同感染了一种神秘细菌,有的更于几月后不治身亡!1923年4月5日,卡那封勋爵因蚊子叮咬引起脓毒性肺炎而在开罗逝世。由于卡那封勋爵一年前曾进入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陵墓,于是“法老的诅咒”流传开来。

9月17日考古的一个亮点就是机器人进入胡夫金字塔。

由于密室通道的容积很小,一般人是进不去,所以动用了微型机器人。机器人的名字叫“金字塔流浪者”。这一类型的机器人在9·11的搜救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有很多特殊的装置:最小的地面传感雷达、高清晰的摄像头、可以转向、履带让它即使在里面摔了跟头也可继续行走,特殊的仪器能让它测出石门背后是否有支撑,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无损害的冲破它。

据悉,1993年德国学家已放过一次机器人,抵达石门的旁边,但当时因埃及政府的反对才没有将考古活动进行下去。而据历史记载,埃及的金字塔中也不像中国秦始皇陵,会设置很多机关来防备盗墓。埃及的法老用咒语来保护自己,而且咒语也并非针对盗墓人,在他们那个时期并未想到会有人敢冒犯国家的君主。咒语主要是针对宗教里提到的邪恶的黑暗力量。因为埃及认为死后有灵魂,而灵魂最终要回到自己的身体中,但身体在天国中生存,在灵魂回到身体的过程中就会遇到邪恶力量。

“金字塔漫游者”将使用世界上最小的地面探测雷达系统寻找在这块石头之后究竟藏着些什么。如果雷达发现,在这块石头后面果真还另有一番洞天———比如第三大墓室,“金字塔漫游者”就将通过岩石上的裂缝送进去一根光纤照相机,并拍下其中有史以来的第一张照片。(北方网)

不怕法老咒语 9月17日机器人要勇闯金字塔王后秘道

另据新华网援引《泰晤士报》报道,2002年9月17日,一名机器人即将远征埃及,对胡夫金字塔内部的“南通道”进行探险。《泰晤士报》称,这将是自金字塔4500年前完工以来,人类第一次对“南通道”尽头的“绝密内幕”进行窥探!

“神秘通道”供外星人出入?

该机器人名叫“金字塔漫游者”,它将要探访的是王后墓室内一个8平方英寸大小的通道,该通道自1872年被首次发现时,其顶端就一直处于封死状态,100多年来,科学家们对该通道的作用费尽猜疑,始终未能解开“阻路石”背后的秘密。

据目前所知,胡夫金字塔内包含两个大房间∶法老墓室———里面是法老胡夫的坟墓;王后墓室,比法老墓室略小,笔直地位于法老墓室下层。

对于这两条神秘的通道,多年来有好多种猜测。一开始有科学家认为它们是空气和水的通道,然而这条理论立刻被推翻了,因为它们都被死死堵住,并不能供气供水;一些专家认为,它们是“星光隧道”,通道的末端直指向两颗天狼星和猎户星座的一颗亮星,专家认为吉萨地区三座金字塔的构造刻意地摹仿了这三颗星的排列。

还有一种解释是,它们都是“灵魂通道”,建造的目的是让死后埋葬在金字塔内的法老灵魂能够从此穿越,升往天堂。

然而,由于这两条通道都只有8英寸宽,对于供人通行来说,它们显然太窄了。更有科学家认为,金字塔是由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建造的,这些外星人在大金字塔上留两条8英寸宽的通道,是为了供自己出入,因为他们的体型远比人类小,就8英寸左右!

走4500年来从未走过的路

据报道,“金字塔漫游者”将从金字塔入口处进入,沿着一条向上的通道大约爬行210英尺,便会来到一间几千年来从未曾使用过、专家们则认为仍未建成功的房间———

所谓王后墓室。然后,它将沿着王后墓室内两个秘密通道的其中之一继续前进,到达一个带着两个铜把手的石头塞子———“阻路石”处———10多年前,科学家们曾经探测至此却无奈止步的地方。

此时,机器人将用目前世界上最小最敏锐的地面雷达天线,自金字塔建成4500年以来第一次探测这块“阻路石”背后的秘密。如果雷达发现在密封的“阻路石”背后有其他东西,譬如第三个大房间,机器人将用携带的纤维眼摄像机,穿过针线般粗细的缝隙,拍摄内部的照片。

据报道,本次机器人探秘金字塔行动的负责人是埃及古物高级委员会的主席扎赫·哈瓦斯和“吉萨高原绘图计划”总策划玛克·列那教授。机器人的全部探秘行动都将在9月17日当天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现场直播。

“阻路石”背后可能一无所有

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那考古研究学会”的研究员凯特·斯潘西道,“金字塔漫游者”的任务就是揭开通道尽头的秘密,即使它发现通道背后什么也没有,那也是一项巨大的成果。“科学家们对于这两条通道的用处,意见一直非常分歧,”斯潘西道,“这两条通道是所有金字塔中唯一不知用处的古怪通道,因此我们无法参照其他金字塔予以比较。最大的问题是,它们为什么要被堵起来?”

斯潘西继续道∶“我自己的观点就是在那块阻挡的石头后面,什么东西也没有,工人们建到一半时停建了———然而,如果真是这样,这块阻塞用的石头为什么做得如此精巧,带着铜把手,好像是个苦心经营的机关似的呢?……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机器人在它背后发现了什么,一间藏满财宝和雕像的房间?或是通向天空?不管如何,即使它的背后一无所有,机器人的发现都将令人迷醉。”

机器人以最新科技武装

据报道,早在10年前,由德国科学家鲁道夫·甘特伯林克设计的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曾探访过王后墓室的南通道。但由于各种因素,“尤鲍特2号”无功而返。

如今,“金字塔漫游者”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设备,它身上的一些传感器的功能,曾被用在“9·11”后搜索世贸大楼遗址幸存者身上,并且功效显著。

而且“金字塔漫游者”体形更小,只有5英寸高、1英寸长宽。它身上的地面探测雷达能穿透3英尺宽的混凝土和穿透更远距离的金字塔渗水石灰石,此外它携带的超声波传感器还能测出石头的厚度。一个力距尺将探测这块“阻路石”是否能够被移动,其他一些工具用于帮助它寻找能使纤维眼摄像机得以通过的细小缝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