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懂得古书籍收藏吗
一、古书籍的收藏
古书籍的收藏要点: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旧刻或旧抄,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或者说:一是年代久远而具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具有学术资料性。# &
二、古籍书的种类
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古籍字体精美,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古书籍大致可分为12个种类:
1、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笔写或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文字,然后以绳串起成卷的书。
2、唐写经:唐时的木刻技术还刚起步,故留传下的大多为手抄佛经。
3、线装古书:一般多是自宋至民国的木刻本,亦有稿本、抄本、石印本,其中宋元版、明椠、清前三朝刻本及多色套印本、多插图本、活字本、红印本、蓝印本等版本。
4、木刻印版:刻版以枣木为优,版面磨损少,未变形、开裂的较好。
5、碑帖:通常有钟鼎拓片、瓦当拓片、崖刻及秦、汉、魏、唐、宋、元、明、清的拓本,等原刻的早期拓本。民国时的珂罗版中之精品亦可。
6、诰命、圣旨:诰命、圣旨一类的文牍,其间不少资料可作为史学家的研究依据。
7、信札:名人间往来的书信,既是书法艺术,又可从中发掘出鲜为人知的史料。
8、印谱:古今篆刻名家的手打印鉴册页,有边款拓印的较好。
9、老期刊:自晚清至1949年9月间的期刊、杂志的统称。
10、旧平装:在1949年10月1日前,除线装书外,无论精装和平装的洋装书,一概属旧平装范畴。从性质上讲,新文学版本,老区版本、重庆桂林版本、汪伪版本等;从形式上讲,毛边本、土纸本、道林纸精印本、伪装本、编号本、签名本等。
11、画报:民国画报、民国时期的**、时事、漫画、突发事件、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大型画册。
12、契约:1949年以前的地契、房契、卖身契和其他买卖合用,具历史意义及名人的契约等。
三、古书籍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描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较好。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或较为少见的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较少,如宋版书,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四、古书籍的鉴定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书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书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他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第二类是用“旧纸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书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书籍作伪的手法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书籍,注意去伪取真,使到所购古书籍物有所值。
古籍的估价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学问,它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性非常的大,它会因为卖主对该古籍的理解程度而产生巨大的价格差。
一般对古籍的估价,可参考以下各项:
1,是确定年代,术语为断代。一般说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唐代古籍为国宝级珍品,即使是空白的唐代故纸也有一页一金的说法;现存世的多为佛经类,及其罕见。
宋代古籍也是价值连城的珍品,由于这个时期的制作工艺非常精良,使得文字清晰、笔画美观夺目、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该时期的校对精细,因而使得这个时期的文本大多成为后世翻印的基础文本。
元明古籍,印刷的质量和书籍的校对工作,已经是很粗糙了,所以该时期的书籍价值就大量缩水了,但是由于这类古籍的年代也是比较久远,因此它的升值空间还是很大的。
清代与民国的古籍,品类繁多,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史志类体裁还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2看体裁
一般是文学类、史志类、医学类、百科类的都有较强的市场流通性
3,看作者、出版商、印刷数量、藏书章、校订人等
一般以国子监出品的为优、以存世量少的为优、以名家藏书章的为优、以名校订人的唯优
4,看品相,也就是古籍的保存完好程度
一般来说八五品以上的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附件1:
WH/T20-2006
古籍定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基本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2版本
一书经过抄写或印刷而形成的传本指书籍具有的特征,如书写或印刷的各种形式,内容的增删修改,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卷帙的存佚,以及书中所形成的记录,如印记,批校,题识等
221写本
缮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宋及宋以前缮写,宋代以后著名学者及名家缮写,历代缮写的佛道经卷等均称写本;历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缮写的巨帙原本,如明辑《永乐大典》,清修《四库全书》等,亦称写本
222稿本
指作者亲笔书写的自己著作的底本分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
223抄本
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元及元以后抄写的书本称为抄本
224影抄本
也称影写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按照底本文字的行款格式,版框大小,文字内容,——摹抄,其版面形象与底本惟妙惟肖,故名
225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绘制而成的书本
226刻本
雕版印本的简称指雕刻木板,制成阳文反字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书本
2261初刻本
第一次刻版印制的书本
2262重刻本
依据某一底本而重新刻版印制的书本
2263翻刻本
也称覆刻本按照某一底本翻雕印制的书本
2264影刻本
按照某一底本原样摹刻印制的书本
2265重修本
也称修补本或修补版指用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
2266递修本
用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宋代的雕版,经宋元两代修补后在元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递修本,或经元明两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元明递修本,或经宋元明三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明递修本,亦称三朝递修本
2267朱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朱色,覆纸印成的书本
2268蓝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蓝色,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活字本
活字印本的简称选用单体活字,按照书的内容,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按照活字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泥,木,铜,锡,铅活字等活字印刷是宋仁宗庆历时(公元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用胶泥制字,火烧使坚,摆版印刷这一发明较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版早四百年元代又创制木活字2271泥活字印本
制造泥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2木活字印本
制造木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3聚珍版印本
简称聚珍版指清武英殿用所制木活字摆版印成的丛书本清乾隆皇帝采纳金简建议,在武英殿制造大小木活字,用以选印收入《四库全书》而又为世所急需的稀见之书乾隆皇帝以"活字"名称不雅,诏以"聚珍"名之用此木活字摆印之丛书称为内聚珍;后各省官书局据以翻刻,其所刻印之书称为外聚珍
2274铜活字印本
制造铜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8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成的书本,包括套色印本和套版印本两种早期为一版分色套印,元代以后发展成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2281套色印本
也称敷彩印本指在一块雕版上,根据不同需要,敷以不同颜色而印成的书本
2282套版印本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相同的书版,分别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书本
2283朱墨套印本
以朱色和墨色两种颜色套版印成的书本
2284多色套印本
用三种以上颜色套版印成的书本,包括三色,四色,五色套印本等
2285饾版印本
雕刻多块印版,分别涂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书本为了表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建筑陈设等富有立体感,将一叶图文或一个局部,分别刻成多块小木版,而后分层分色套印因每块雕版小如饾钉,故名
2286拱花印本
雕刻多块凹凸印版,根据内容需要,依次嵌合挤压而成拱起于纸面的各种图形的书本用以凸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及建筑陈设等造型的立体感
2287饾版拱花印本
同时运用饾版,拱花两种技法印制而成的书本
229钤印本
钤盖图章而成的书本
2210磁版印本
选用特制泥土制成泥版,刻成阳文反字,火烧令坚,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1活字泥版印本
选用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一个文字上,制成一个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选用对应的泥质字模,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版,在泥版上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2铜版印本
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13影印本
以某一版本为底本,用照相的方法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31珂罗版印本
又称玻璃版印本用照相的方法,把图文晒印在涂有感光胶层的玻璃版上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4石印本
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5批校题跋本
指书中带有批,校,题,跋的书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而形诸叶面的批语谓之批;依据不同传本和有关资料,与底本文字进行核勘,记载核勘文字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学者或藏书家对某一传本的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写的评论,鉴赏,考订,记事等,统称题跋,也称题识
2216过录本
将其他传本中所载的他人批校文字照样移录过来的书本
2217孤本
指一书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或指一书的某一版本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国内单传者,称为海内孤本;全世界单传者,称为海内外孤本
2218善本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大致包括写印年代较早的,传世较少的,以及精校,精抄,精刻,精印的书本等
2219普本
普通版本的简称,相对善本而言指具有一定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
23三性原则
指认定古籍所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准则制定本标准,遵循三性原则,以古籍所具有的三性价值作为定级依据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一之二者,可据以定级
24不唯时限原则
指确定古籍的级别,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准则凡古籍按历史文物价值(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
25等次上靠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上靠的准则根据一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要指其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诸如题跋,校勘及印记等,宜上靠一个或两个等次
26等次下调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下调的准则侧重考虑一书的书品好坏和完残程度,凡属下乘者,宜下调一个或两个等次
3定级标准
古籍分为善本和普本两部分将具有珍贵价值的善本划分为一,二,三级;将具有一般价值的普本定为四级一,二,三级之下划分等次;四级之下,不分等次具体条款如下:
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篡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11一级古籍甲等
北宋及北宋以前(包括辽,西夏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2一级古籍乙等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南宋,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3一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21二级古籍甲等
明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2二级古籍乙等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3二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木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31三级古籍甲等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2三级古籍乙等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3三级古籍丙等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术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民国初年著名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稿本,初刻本
鉴定稿本比鉴定印本难度大。首先,一书之稿本虽可能有初稿、修改稿、定稿数种存在。但每种面目各自不同,都为单一的版本品种,皆可视为孤本,况且很少有各种稿本都完善保存至今者,那么相较印本,客观上便缺乏鉴定参证资料。其次,稿本的书面风格虽然每含时代气息,但又极具个性化,不似印本能大致总结出规律性的现象与特征。再者,稿本与抄本之间亦存在不易区分的情况,如经誊清的稿本,若无编著者的标记(专用稿纸、钤印等)或手迹,很容易与抄本混淆;而一些较为冷门的抄本,因其书罕见流传,亦往往会被误定为稿本。鉴定稿本的要点在于确定该书出于那个时代、何人之手(简单判断是否稿本,并不太困难,尤其是初稿或修改稿,卷面每有涂改、钩乙、粘签、剪贴等特征),其真伪如何,以及该稿本的性质与价值。关于判断稿本的性质与价值,我们可以借助校勘等手段,而鉴定其真伪,则往往要依仗字迹的比对。与鉴定抄本、批校本相通,尽管鉴定稿本也可采取如同鉴定印本之法,即通过纸张、讳字、钤印等因素识别,但要断定其出自何人之手(包括正文与题跋),倘若没有字迹比对,是很难把握的。因此,鉴定稿本(包括抄本、批校本),除了需要一定的书法修养之外(鉴定印本也如是),更强调实践经验,书本知识至多是入门的参考。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在2000年编纂出版了《中国古籍稿抄校本图录》一书。毋容讳言,此书收入品种有限,亟待充实完善,但我们很高兴看到该书出版后,其资料已被人们广泛借鉴取用。当然,图书馆、博物馆所收藏的尺牍、题跋以及相关的影印文献皆可作为鉴定手迹的参考比对资料,应尽可能加以利用。
古籍小常识:什么是古籍? 收藏界普遍的看法是,1911年以前的书籍称为古籍,而1949年之前的称为解放前旧书。在国际上,各大博物馆对中国古籍以清入关(1644年)为界限,在此前的古籍,无论官刻、私刻,均为善本。而国内收藏界则以1795年为界,在此前的均视为善本,因此古籍中又有乾隆版、康熙版、明版、宋版之称。宋元时期的古籍很久以来就是藏家追捧的对象,拍卖会上,元以前的书往往是论残页卖;600年前的书是论页卖;400年前的书是论册卖。 古籍的版本 据博物馆的张先生进一步介绍,古籍还有原刻本、翻刻本、写刻本、套色刻本等版本之分,其中古籍中的原刻本一直是藏家的首选。翻刻本比较多,在存世古籍中所占最大,收藏价值略逊原刻本一筹。但有几种翻刻本值得藏家关注: 一是原刻本已不在了,或只有孤本残卷存世,则其翻刻本的珍贵程度堪比原刻本。 第二,翻刻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刻书机构,如官书局中比较有名的通志堂、汲古阁等。 第三是影刻本。影刻就是先在原刻本上进行影摹,然后再上版雕刻,如此印出的书能够完整地保留宋元版原刻本的形状。这些影刻本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普通的翻刻本。第四,写刻本,是指由擅长书法的人或作者自己书写上版印出的书,如宋代苏轼写刻的《陶诗》,清代郑板桥自书的《板桥集》等。 还有就是套色刻本,即在同一书页上,印上颜色不同的文字和图画。这种套色印刷技术最早出现在元代,至明万历年间发展成熟。套色刻本的价值往往高于同时期墨本数倍,历来是收藏界追逐的热点。 在古籍收藏中,有一个说法,即“善本时间早于乾隆”;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 (强燕 朱文婧) 古籍展讯 位于广州市北京路的广州古籍书店,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专业古籍书店。店内主要经营古籍珍本、善本线装书、现代新印文史等。几十年来广州古籍书店曾经收购、抢救了相当数量的古代珍本,最具代表性的有:唐代的《唐人写经》、宋代的《活人事证药方》、清代愈樾批注的《水经注》等,使一批极具珍藏价值、参考价值和版本价值的古旧书得以保存下来,重现光彩。9月23日-10月2日,该书店将在文明路中山图书馆有古籍展,展出古籍以明清时期的居多,还包括碑帖和部分特价书。 据了解,广州目前只有市古籍书店一家(包括北京路和东山书城两家分店)在经营古旧书籍,其他的就是一些个体户。 (朱文婧) 风险提示:收藏古籍先辨真假 与字画相比,古籍作假的不多。北京路古籍书店的杜经理表示,旧书的伪造情况相对字画等其他收藏品来说已经少很多,因为伪造古旧书的成本太高,纸质、墨色都很容易辨认,要仿造真的需要很高的技术。所以古旧书市场上的赝品还不是太多,但也不排除有赝品的风险。 据了解,古籍常见的作假方式有三种:一是剜改,比如将书名由常见名改为罕见名,或改牌记(即版权说明),将很晚的牌记改为早期的;还有改藏书印的,将普通藏书印改为名家藏印;二是以残充全,即将残册通过改造冒充全册。另一种较常见的就是染纸,将现在市面上的新书用茶叶水泡后冒充古书。 因此,在收藏古籍时,一定要先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说要了解某个年代出版过什么代表书籍,这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有何特点;原刻本、影刻本、复刻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光有这些也不够,还需要多看细看。另外,还要多向行家请教,参加展览会、拍卖会了解行情,以免“用买人参的价钱买了萝卜”。 并非所有古籍都有价值 虽然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但在所有的藏品种类中,古籍是存世量最多的一种,收藏者藏有上百本古书轻而易举。因此,杜经理表示,并非所有古籍都有投资价值,一些当时发行量很大、做工不是很精细、存世数量很多的古旧书籍,价值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收购时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不要高价买了便宜货。 一般而言,在皇宫内用过的内府本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历代查禁书目,著名学者的批、校、抄、稿本要特别注意。一经品题,身价百倍。这类书籍拍卖时比同类同版的要高出不少。另外,名人尺牍拍卖异军突起,屡创佳绩,现已在古籍收藏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一封一般的清代名人书札价格都在千元以上,明代名人的则需数千元。 近年来,古籍收藏已将视野拓展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图书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且由于距今较近,损坏或流失者也较少,时下价格也相对偏低,许多私人藏家在经济上都能承受。近年,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在关注“旧善本”的同时,又提出了“新善本”说,并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进步书刊和文献归于其中。1994年嘉德公司举行的首场古籍拍卖会上,孙中山的3封信札就分别拍出了7万元、92万元、17万元的高价。
本文2023-08-03 23:33: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