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金钱草会脚软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喝金钱草会脚软吗,第1张

不会! 金钱草的功效: 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用于热淋,尤善治疗石淋病症,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等同用。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同用。现代治疗胆石症配伍茵陈、黄芩、木香等同用。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及烫伤等症,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 金钱草的作用: 用于肝胆结石及尿路结石,热淋,黄疸。金钱草有良好的利湿退黄及排石通淋作用,治肝胆结石及黄疸,可单用该品煎汤代茶饮,或配伍茵陈、郁金、大黄等以增强清利肝胆及排石作用。 治石淋、热淋亦可单用取效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石韦等同用,以增强清下焦湿热、通淋排石之功;石淋兼有肾虚见症者,可与补肾之桑寄生、胡桃仁等配伍应用。 用于疮毒痈肿,乳痈,火丹,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金钱草有解毒散瘀,消肿止痛之功,常用鲜品内服或外敷,可单用鲜草捣汁饮,或捣敷患处,亦可与野菊花、蒲公英、万年青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此外,金钱草用于水肿、臌胀,内服、外敷均有利尿消肿之功,用于肺热咳嗽,小儿高热,是取其清热解毒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大金钱草·金钱草 31 拉丁名 32 英文名 33 金钱草的别名 34 来源 35 产地 36 原植物形态 37 产地 38 采收与初加工 39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 310 性味归经 311 金钱草的功效与主治 312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 313 金钱草的药理作用 314 金钱草中毒 3141 不良反应机制 3142 金钱草中毒的症状 3143 治疗 315 金钱草的药典标准 3151 品名 3152 来源 3153 性状 3154 鉴别 3155 检查 31551 杂质 31552 水分 31553 总灰分 31554 酸不溶性灰分 3156 浸出物 3157 含量测定 31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1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1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1574 测定法 3158 金钱草饮片 31581 炮制 31582 鉴别、检查 31583 浸出物 、含量测定 31584 性味与归经 31585 功能与主治 31586 用法与用量 31587 贮藏 3159 出处 4 连钱草的别名·金钱草 41 金钱草的别名 42 来源 43 产地 44 性味归经 45 连钱草的功效与主治 46 连钱草的化学成分 47 连钱草的药理作用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金钱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金钱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金钱草 1 拼音

jīn qián cǎo

2 英文参考

de odium [朗道汉英字典]

Polygonum filiforme Th [朗道汉英字典]

christina loosestrif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ysimachiae,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大金钱草)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Lysimach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ristina loosestrif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大金钱草·金钱草

金钱草

金钱草为中药名,出见《四川中药志》,即《重庆草药》记载的大金钱草[1][2]。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31 拉丁名

Herba Lysimach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32 英文名

christina loosestrife(《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

33 金钱草的别名

对座草、大叶金钱草、过路黄。

大金钱草、地蜈蚣、四川大金钱草、铜钱草、对座草、一串钱、黄疸草[2]。

地蜈蚣、大金钱、野花生、小茄、黄疸草[4]。

34 来源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2]。

35 产地

金钱草分布于河南、陜西及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2]。

36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近无毛,叶、花萼、花冠均有黑色腺条。茎匍匐,由基部向顶端逐渐细弱呈鞭状,长20~60cm。叶对生,宽卵形或心形,长2~5 cm、宽1~45cm,先端钝尖或钝,基部心形或近圆形,全缘;叶柄长1~4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叶端;花萼5深裂;花冠**,5裂;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愈合成筒。蒴果球形,有黑色短腺条纹。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地林缘、沟边、溪旁。

37 产地

金钱草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

38 采收与初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39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鞣质、甾醇、挥发油、胆堿、氨基酸;根含皂甙。

310 性味归经

金钱草味苦、酸,性凉;入肝、胆、肾、膀胱经[2]。

金钱草性微寒,味甘、咸。

311 金钱草的功效与主治

金钱草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消肿的功效,用于热淋、砂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

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的功效[2]:

金钱草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尿路感染及结石,水肿:煎服,15~30g(鲜品60~120g)[2]。

金钱草治乳腺炎,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鲜品捣敷并捣汁饮[2]。

312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

金钱草含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山柰酚、槲皮素和它们的苷。又含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堿。预试还含皂苷及内酯类等[2]。

313 金钱草的药理作用

金钱草煎剂有利胆作用,可能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并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2]。

金钱草体外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

金钱草能溶解尿路结石,钾盐有利尿作用[2]。

动物试验表明,金钱草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2]。

314 金钱草中毒

金钱草含有槲皮素、黄酮累及山柰素、挥发油等[4]。药理作用有利胆排石,利尿排石,降压,抗心肌缺血,松弛血管平滑肌,抗凝,抗炎,抗细菌,免疫抑制[4]。

3141 不良反应机制

本品含有的黄酮类、挥发油、鞣质等成分,可引起变态反应,还可能影响排钾利尿。[4]

3142 金钱草中毒的症状

金钱草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全身发红、发热,以手足及面部尤甚。长期大剂量应用,可产生头晕、心悸、腹痛、大便时 灼热疼痛等。[4]

3143 治疗

金钱草中毒的治疗要点为[4]:

1出现头晕、心悸、乏力时,补钾盐。

2出现过敏反应时,抗过敏治疗,可口服抗过敏药或静脉给予10%葡萄糖20ml、氢化可的松50mg。

315 金钱草的药典标准 3151 品名

金钱草

Jinqiancao

LYSIMACHIAE HERBA

3152 来源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3153 性状

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3154 鉴别

(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头部单细胞,柄部l~2细胞。栓内层宽广,细胞中有的含红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围分泌细胞5~10个,内含红棕色块状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韧皮部狭窄。木质部连接成环。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25μm,柄单细胞。分泌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1070μm.基部直径13~53μm,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80%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水液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中加热1小时,取出,迅速冷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用水30ml洗涤,弃去水液,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甲酸乙酯一甲酸(10: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155 检查 31551 杂质

不得过8%(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A)。

31552 水分

不得过1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一法)。

31553 总灰分

不得过1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315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3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315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1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31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各含槲皮素4μg、山柰素20μg的溶液,即得。

31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精密加入盐酸5ml,置90℃水浴中加热水解1小时,取出,迅速冷却,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8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15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槲皮素(C15H10O7)和山柰素(C15H10O6)的总量不得少于010%。

3158 金钱草饮片 31581 炮制

除去杂质,抢水洗,切段,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的殷。茎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实心。叶对生,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出,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的条纹。偶见**花,单生叶腋。气微,味淡。

31582 鉴别、检查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同药材。

31583 浸出物 、含量测定

同药材。

31584 性味与归经

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31585 功能与主治

刺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31586 用法与用量

15~60g。

31587 贮藏

置干燥处。

315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连钱草的别名·金钱草

金钱草为中药名,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质问本草》记载的连钱草的别名[1]。

41 金钱草的别名

连钱草、马蹄草、穿墙草、金钱薄荷、江苏金钱草、一串钱[5]。

42 来源

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 Kupr的全草[5]。

43 产地

连钱草主产江苏、浙江等地[5]。

44 性味归经

连钱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膀胱经[5]。

45 连钱草的功效与主治

连钱草具有清热利尿,祛风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5]:

连钱草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黄疸,感冒咳嗽,脑漏,风湿关节痛,疟疾:煎服,9~30g[5]。

连钱草治毒蛇咬伤,腮腺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鲜品捣敷[5]。

连钱草治疮疥,湿疹:煎水洗[5]。

46 连钱草的化学成分

连钱草全草含脯氨酸等氨基酸[5]。

连钱草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左旋松樟酮(Pinocamphone),还有蒎烯、薄荷醇、柠檬烯等。又含熊果酸、胆堿、鞣质、苦味质、水苏糖、硝酸钾等[5]。

47 连钱草的药理作用

连钱草煎剂对大鼠、兔有明显的利尿、利胆作用[5]。

连钱草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伤寒、痢疾及绿脓等杆菌有抑制作用[5]。

连钱草提取物可抗小鼠溃疡[5]。

连钱草水煎剂可降压,还能抑制乙肝表面抗原[5]。

5

不是

栗子不是水果,而是坚果。

板栗的分类地位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门、石竹亚科、壳斗科、栗属。栗子最早见于古籍《诗经》。可见板栗的栽培历史在中国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

扩展信息:

糖炒栗子的四种实用方法:

1用嘴品尝

尝一尝买栗子之前,可以找摊贩尝一尝。糖精炒栗子一开始是甜的,但是没有回味。仔细品尝就能尝到苦味。而且用糖炒,基本没有苦味。

2手摩擦

买栗子的时候擦纸巾,随身带些纸巾,先把栗子的壳擦干净。如果发现上面有油渍,说明这个栗子可能添加了石蜡油(有些人炒栗子的时候会添加植物油,但是添加的量很少),所以最好不要买。

3、看

看果肉的颜色。买栗子时,不要盲目追求果肉的白色或金**。过于金黄的果肉可能经过了化学处理。相反,如果你发现炒或煮后果肉中间是棕色的,也不用担心。这是栗子中含有的酶的“褐变反应”造成的。只要味道没变,对人体无害。

4注意观察。

注意旁边的生栗子。注意摊贩没煮过的生栗子。如果生栗子颜色深,毛少,外表光亮,说明这个栗子有点老了,不建议买。如果颜色浅,蓬松,外表没有光泽,说明是新鲜板栗。另外,还有一个小技巧。一边圆扁的栗子往往比两边扁的栗子更甜。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经候不匀的方剂 2 治疗经候不匀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经候不匀 1 拼音

jīng hòu bú yún

2 注解

经候不匀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治疗经候不匀的方剂 鹿茸丸

虚损,肌体羸瘦,漏下赤白,脐腹撮痛,瘀血在腹,经候不通,虚劳洒洒如疟,寒热不定。用法用量:每服30

加味逍遥散

悟》卷八方之加味逍遥散主治湿胜项强,潮热虚甚,经候不调。《审视瑶函》卷五方之加味逍遥散:组成:当归

芫花散

3两(炒**)。主治:妇人虚羸,有鬼胎、症块,经候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钱,桃仁煎汤调下,当下恶物

益胃升阳汤

生黄芩少许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养血调经。治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

小活血丹

撮痛,呕逆恶心,面生黑黯,鬓发脱落,头旋目黑,经候不匀,腰腿酸疼,胁肋胀痛,不欲饮食,手足烦热,肢节

更多治疗经候不匀的方剂

治疗经候不匀的中成药 当归养血丸

血不散,发歇疼痛,及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室女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心腹腰脚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

归脾丸

;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经候不准;或瘰疬流注,不能消散溃敛。方解:方中参、术

艾煎丸

服补营卫、固经脉。主崩伤淋沥,小肠满痛;妇人室女经候不调,脐腹冷痛,腹常胀满,至晚则增。用法用量《得

人参归脾丸

;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经候不准;或瘰疬流注,不能消散溃敛。方解:方中参、术

乌鸡丸

方之乌鸡丸主治妇人脾胃虚弱,冲任损伤,气血不足,经候不调,以致无子。《中药制剂手册》方之乌鸡丸:别名

更多治疗经候不匀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经候不匀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六]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无疮,肌若鱼鳞。时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来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

《医宗金鉴》:[卷三]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无疮,肌若鱼鳞,时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来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八正误存疑篇]正误

肌若鱼鳞。时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来〔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

《女科要旨》:[卷四]杂病

)在下(肾脏受之也。)穷(而归肾,症却)未多,经候不匀,令阴(中)掣痛,少腹恶寒;或上引腰脊,下根气

《医宗金鉴》:[卷三藏府经络先后第一]妇人杂病第二十二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卷八:干地黄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5 各家论述 26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千金》卷十九:干地黄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45 各家论述 46 摘录 5 《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干地黄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55 注意 56 摘录 6 《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惠》卷五十三:干地黄丸 71 干地黄丸的别名 72 处方 73 制法 74 功能主治 7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76 摘录 8 《千金》卷十二:干地黄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圣济总录》卷一○二:干地黄丸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圣济总录》卷十:干地黄丸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圣济总录》卷八:干地黄丸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31 处方 132 制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35 摘录 14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干地黄丸 141 处方 142 制法 143 功能主治 14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45 摘录 15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51 处方 152 制法 153 功能主治 15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55 摘录 16 《千金》卷二十二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功效 164 主治 16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66 制备方法 167 附注 17 《圣济总录》卷十九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功效 174 主治 17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76 制备方法 18 《普济方》卷三十一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功效 184 主治 18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86 制备方法 19 《圣惠》卷四十一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功效 19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196 用药禁忌 197 附注 20 《圣惠》卷七十五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功效 204 主治 20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06 制备方法 21 《外台》卷二十七引《延年秘录》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功效 214 主治 21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16 制备方法 217 用药禁忌 22 《永乐大典》卷一四九四七引《大方》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5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251 方名 252 干地黄丸的别名 253 组成 254 主治 25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56 制备方法 257 附注 26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2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干地黄丸 1 拼音

gàn dì huáng wán

2 《千金》卷八:干地黄丸

21 处方

干地黄1两半,茯苓2两,天雄2两,钟乳2两,杜仲42铢,牛膝42铢,苁蓉42铢,柏子仁42铢,桂心1两半,续断1两半,山茱萸1两半,天门冬1两半,松脂30铢,远志30铢,干姜30铢,菖蒲1两,薯蓣1两,甘草1两。

2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肾虚, ,喜恚怒,反常心性,阳气弱,腰背强急,髓冷。

2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40丸。

2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肾虚风毒袭于髓府,阳衰精冷,故用钟乳、松脂填塞骨空;天雄、姜、桂辟除阴毒;远志、菖蒲通利关窍;余皆辅佐之功,亦可助力成功也。

26 摘录

《千金》卷八

3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丸

31 处方

生干地黄(微炒)1两1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1两1分,芎1两,白芷1两,蒲黄1两,当归(微炙)3分,牛膝(酒浸,去苗,切,焙)3分,甘草(炙)3分,芍药3分,牡丹3分,干姜(炮裂)3分,人参3分,桂(去粗皮)3分,水蛭(以糯米少许同炒,米熟为度)30枚,虻虫(去翅足,微炒)30枚。

32 制法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妇人月事欲下,腰腹刺痛,或多或少,或月内再来,或如清水,或似豉汁,心下坚满,沉重虚乏,日渐黄瘦。

3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4 《千金》卷十九:干地黄丸

41 处方

干地黄7分,蛇床子6分,远志10分,茯苓7分,苁蓉10分,五味子4分,麦门冬5分,杜仲10分,阿胶8分,桂心5分,天雄7分,枣肉8分,甘草10分。

4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

补虚益气,能食,资颜色,长元阳。主五劳七伤六极,脏腑虚弱,食饮不下,颜色黛黯,八风所伤。

4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4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地黄得天雄则滋而不壅,桂心得五味则辛而不散,阴阳兼济,寒热交通;麦冬、阿胶、茯苓助地黄之滋阴;苁蓉、远志、蛇床、杜仲助天雄之补火;枣肉、甘草通脾津而和寒热诸性也。

46 摘录

《千金》卷十九

5 《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干地黄丸

51 处方

干地黄5分,干漆4分(熬),萆薢3分,防风2分,椒1分(汗),附子2分(炮)乌头1分(炮)。

5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

劳损之人,新饮水未散而交接,令人偏枯,身偏不足。

5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渐加至5丸,酒送下,1日3次。以知为度。

55 注意

忌芜荑、猪肉、冷水。

56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6 《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丸

61 处方

熟干地黄2两,柏子仁1两,山茱萸1两,牛膝1两(去苗),肉桂2两(去皱皮),酸枣仁1两(微炒)。

6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益筋骨,除四肢疼痛。主筋极。四肢疼痛。

6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65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7 《圣惠》卷五十三:干地黄丸

71 干地黄丸的别名

熟干地黄丸

72 处方

熟干地黄2两,五味子半两,黄耆3分(锉),枸杞子3分,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薯蓣3分,泽泻半两,远志半两(去心),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牛膝半两(去苗),玄参半两,车前子半两,桑螵蛸半两(微炒),白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山茱萸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牡丹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白茯苓3分。

73 制法

上为末,入石英,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4 功能主治

烦渴,小便数多,味如饧糖,脚弱阴萎,唇干眼涩,身体乏力。

7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熟干地黄丸(《鸡峰》卷十九)。

76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8 《千金》卷十二:干地黄丸

81 处方

干地黄3两,当归2两,干姜2两,甘草2两,麦门冬2两,黄芩2两,厚朴1两,干漆1两,枳实1两,防风1两,大黄1两,细辛1两,白术1两,茯苓5两,前胡6分,人参5分,虻虫50枚,(庶虫)虫50枚。

8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补中理血。主血虚劳。胸腹烦满疼痛,瘀血往来,脏虚不受谷,气逆不得食。

8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先食服10丸,1日3次。稍加之。

85 摘录

《千金》卷十二

9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91 处方

生干地黄(酒洗去土,炙令干)2两(锉),干漆(炒令烟出)半两,白术1分半,甘草(炙令赤,锉)1分半,桂(去粗皮)半两,石钟乳(炼成者)1分(研),酸枣仁(微炒,去皮)1分(别研),柏子仁(微炒,别研)1分。

92 制法

除研药外,捣罗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

令人肥白。主虚劳羸瘦,虚损少气。

9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温酒送下,夜卧再服,渐增之。

9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0 《圣济总录》卷一○二:干地黄丸

101 处方

熟干地黄(焙)1两,五味子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蕤仁(去皮,研)1两,车前子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半两(去黑皮),柏子仁(研)半两。

10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3 功能主治

肝虚,泪出不止,翳晕侵睛,视物不远,或睛昏浊,黑白不明。

10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10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11 《圣济总录》卷十:干地黄丸

111 处方

生干地黄(焙)、白芷、当归(切,焙)、没药(研)、乌头(炮裂,去皮脐)、防风(去叉)、木香、赤小豆(拣)各等分。

112 制法

上为末,水浸蒸饼心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 功能主治

走注疼痛。

11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食前冷酒送下,1日2次。

11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

12 《圣济总录》卷八:干地黄丸

121 处方

熟干地黄(切,焙)1两半,大麻仁(炒,研)1两半,萆薢(炒)1两,五加皮(锉)1两,石斛(去根)1两,赤芍药1两,防风(去叉)1两,牛膝(酒浸,切,焙)3分,桂(去粗皮)3分,酸枣仁(炒)3分,羌活(去芦头)3分,木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牡丹皮半两,槟榔2枚(锉)。

12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3 功能主治

中风,腰脚不随,膝胫沉重,饮食减少,日渐无力。

12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空腹温酒送下,1日2次。

12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

13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31 处方

熟干地黄(焙)1两,细辛(去苗叶)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山芋半两,泽泻半两,干姜(炮)半两,山茱萸半两,牡丹皮半两。

13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3 功能主治

虚劳腰脚疼痛,羸瘦不能食。

13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夜卧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1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4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干地黄丸

141 处方

生干地黄(焙)1两,人参3分,赤苓(去黑皮)3分,天门冬(去心,焙)1两。

14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43 功能主治

咽喉干痛,不能食。

14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饮送下,1日3次。

14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15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干地黄丸

151 处方

熟干地黄(焙)4两,五味子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半。

15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3 功能主治

补益。主五劳七伤,阳气不足,腰脚酸痛。

15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枣汤或黄耆汤送下。

1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6 《千金》卷二十二 161 方名

干地黄丸

162 组成

干地黄4两,天门冬5两,黄耆3两,黄芩3两,大黄3两,黄连3两,泽泻3两,细辛3两,甘草2两,桂心2两,芍药2两,茯苓2两,干漆2两,人参1两。

163 功效

久服延年,终身不发痈疽。

164 主治

虚劳客热,数发痈肿疮疖,经年不除。

16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酒送下,日3夜1。加至20丸。

1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67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五香丸”。

17 《圣济总录》卷十九 171 方名

干地黄丸

172 组成

生干地黄(焙)2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五味子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远志(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萆薢(炒)1两半,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半,蛇床子(炒)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狗脊(去毛)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诃黎勒皮3两半,槟榔(锉)3两半。

173 功效

去邪益心,悦颜色,壮筋力。

174 主治

血痹。

17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1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 《普济方》卷三十一 181 方名

干地黄丸

182 组成

枸杞叶上虫窠子。

183 功效

益精气,益阳事。

184 主治

肾家风。

18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

186 制备方法

晒干为末,干地黄为丸。

19 《圣惠》卷四十一 191 方名

干地黄丸

192 组成

熟干地黄1斤,牛膝1斤(去苗),枳壳5两(麸炒微黄,去瓤),茯神3两,菟丝子5两(酒浸3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5两,地骨皮2两,诃黎勒皮3两。

193 功效

补益,乌发。

19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1日2次。

195 制备方法

上件药,别取生地黄肥者捣绞取汁5升,浸牛膝及地黄,晒干;如前又浸,晒干,以地黄汁尽为度,放令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悟桐子大。

196 用药禁忌

忌血食、生葱、大蒜、萝卜等。

197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丸”。

20 《圣惠》卷七十五 201 方名

干地黄丸

202 组成

熟干地黄1两,芎3分,白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柴胡半两(去苗),刺蓟半两,桑寄生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骨3分,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白石脂3分,黄耆半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203 功效

和气,安养胎脏。

204 主治

妊娠气血虚弱,胎不长。

20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清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20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1 《外台》卷二十七引《延年秘录》 211 方名

干地黄丸

212 组成

干地黄6分,黄耆6分,防风4分,远志4分,茯神4分,栝楼4分,子芩4分,鹿茸(炙)3分,龙骨4分(五色者),人参5分,滑石12分,石苇(汤渍1宿,刮去皮)2分,当归2分,芍药3分,蒲黄3分,甘草(炙)3分,戎盐3分,车前子8分。

213 功效

补心神,益脾气,散客热。

214 主治

心气虚热,小便赤色如浅红花汁。

21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少时以粥清送下。日23服。稍加至1520丸,以知为度。

216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蜜及枣膏各半相和,煎令消散,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217 用药禁忌

忌忧愁在心,并勿食热食及冷水等。

22 《永乐大典》卷一四九四七引《大方》 221 方名

干地黄丸

222 组成

熟干地黄1两半,白芍药1两,人参1两,当归1两,芎1两,阿胶半两(炒),犀角4钱。

223 主治

吐血,下血妄行,血虚月候缩。

22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汤送下。

2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231 方名

干地黄丸

232 组成

熟干地黄3两半,白茯苓(去黑皮),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焙)1两,远志(去心)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山芋1两半,山茱萸1两半,蛇床子(微炒)1两半,续断1两半,黄耆(炙,锉)1两半,覆盆子(去萼)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泽泻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1分,桂(去粗皮)1两1分,牡丹皮1两1分,杜仲(去皱皮,锉,炒)1两1分,人参1两1分,鹿茸(去毛,酥炙)1两1分。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33 主治

肾脏虚损,腰重不举,阳气痿弱,肢体瘦瘁。

23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下,1日3次。加至40丸。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4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241 方名

干地黄丸

242 组成

熟干地黄(焙)1两,人参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白术(炒)3分,续断3分,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五味子3分,当归(切,焙)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黄耆(锉)1两半。

243 主治

产后蓐劳寒热,体虚羸瘦,不思饮食。

24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2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25 《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251 方名

干地黄丸

252 干地黄丸的别名

地黄丸

253 组成

熟干地黄(焙)半两,芍药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1分。

254 主治

小儿气血虚弱,囟陷不平。

255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乳食前粥饮送下。

25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257 附注

地黄丸(《普济方》卷三六三)。

26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261 方名

干地黄丸

262 组成

熟干地黄(焙)2两,钟乳粉半两,龙骨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1两,磁石(火煅,醋淬7遍)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

263 主治

蛊病。精气不守,便溺出白,少腹冤热而痛。

264 干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空心、日晚各1服。

2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干地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下]论妇人诸疾

服补者,可服四物汤、熟干地黄丸、内补当归丸、琥珀丸、当归建中汤、沉香鳖甲散、活血丹、泽兰丸、益阴丹

《普济方》:[卷二百二十四诸虚门]平补

摩地黄煎丸平补诸虚。生地黄(二十斤洗捣取汁)熟干地黄(焙二斤)甘草(锉半斤炙)鹿角胶(炙四两)生干

《普济方》:[卷二十九肾脏门]肾虚(附论)

。黄四两。人参三两。泽泻、各二两。大枣一百枚。干地黄丸(出千金方)治肾虚 。喜恚怒。反常心性。阳气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妇人诸疾门]月水不调

)甘草(炙锉)射干木香甲(去裙芩(去黑心效为度干地黄丸(出圣济总录)治妇人月水不调。或一月再来。或隔

《儿科要略》:[第三章·儿科特征]第五节·弱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连钱草的别名 7 来源 8 原植物形态 9 产地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性味归经 12 功效与主治 13 化学成分 14 连钱草的药理作用 15 连钱草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152 来源 153 性状 154 鉴别 155 检查 1551 杂质 1552 水分 1553 总灰分 1554 酸不溶性灰分 156 浸出物 157 连钱草饮片 1571 炮制 1572 鉴别、检查 1573 浸出物 1574 性味与归经 1575 功能与主治 1576 用法与用量 1577 贮藏 158 出处 1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连钱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连钱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连钱草 1 拼音

lián qián cǎo

2 英文参考

Nepeta glechoma Benth [朗道汉英字典]

glechomae 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gtube ground ivy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Glechom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ongtube ground ivy her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连钱草

连钱草为中药名。出《质问本草》。是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 的干燥地上部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Glechom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longtube ground ivy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连钱草的别名

金钱草、大叶金钱草、透骨消。

金钱草、马蹄草、穿墙草、金钱薄荷、江苏金钱草、一串钱[2]。

7 来源

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 Kupr的全草[2]。

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e longituba (Nakai) Kupr的地上部分。

8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细,方形,被细柔毛,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叶对生,肾形至圆心形,长15~3cm,宽15~55cm,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毛或近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柄长为叶片的1~2倍。轮伞花序腋生,每轮2~6花;苞片刺芒状;花萼钟状,长7~10mm,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面有毛和腺点;花冠2唇形,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cm,下唇具深色斑点,中裂片肾形;雄蕊4,药室叉开。小坚果长圆形,褐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于河边、路边、林间草地、山坡林下。

9 产地

连钱草主产江苏、浙江等地[2]。

除西北、内蒙古外,全国各地均产。

10 采收与初加工

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1 性味归经

连钱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膀胱经[2]。

12 功效与主治

连钱草具有清热利尿,祛风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2]。

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黄疸,感冒咳嗽,脑漏,风湿关节痛,疟疾[2]。煎服9~30g[2]。

治毒蛇咬伤,腮腺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鲜品捣敷;疮疥,湿疹,煎水洗[2]。

连钱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尿路结石、肝胆结石、湿热黄疸、跌打损伤。

13 化学成分

连钱草的茎、叶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松樟酮(pinocamphone)、薄荷酮、异薄荷酮、番薄荷酮(pulegone) 等,尚含熊果酸、琥珀酸。

连钱草全草含脯氨酸等氨基酸[2]。

连钱草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左旋松樟酮(Pinocamphone),还有蒎烯、薄荷醇、柠檬烯等[2]。

连钱草又含熊果酸、胆堿、鞣质、苦味质、水苏糖、硝酸钾等[2]。

14 药理作用

连钱草煎剂对大鼠、兔有明显的利尿、利胆作用[2]。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伤寒、痢疾及绿脓等杆菌有抑制作用[2]。

连钱草提取物可抗小鼠溃疡[2]。

连钱草水煎剂可降压,还能抑制乙肝表面抗原[2]。

15 连钱草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连钱草

Lianqiancao

GLECHOMAE HERBA

152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53 性状

本品长10~20cm,疏被短柔毛。茎呈方柱形,细而扭曲;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节上有不走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长l~3cm,宽15~3cm,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具圆齿;叶柄纤细,长4~7cm。轮伞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长达2cm。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154 鉴别

(1)粉末灰绿色,非腺毛多细胞,常有一至几个细胞溢缩,另有单细胞锥状非腺毛。腺鳞头部8细胞。小腺毛头部单细胞;柄单细胞。叶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睦。气孔直轴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有较细密的角质纹理。螺纹导管、网纹导管直径20~30μm。

(2)取本品粉末25g,加70%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依次用石油醚(30~60℃)、二氯甲烷各5ml,分别浸渍3分钟,弃去石油醚与二氯甲烷液,挥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2cm),用水8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35%乙醇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70%乙醇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钱草对照药材2 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木犀草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力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2~6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一甲酸(8:9: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55 检查 1551 杂质

不得过2%(附录ⅨA)。

1552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

1553 总灰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K)。

15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附录ⅨK)。

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50%。

157 连钱草饮片 157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四方形,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切面常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灰绿色或绿褐色。轮伞花序腋生,花冠唇形。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1572 鉴别、检查

(除杂质外)同药材。

1573 浸出物

同药材。

1574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微寒。归肝、肾、膀胱经。

1575 功能与主治

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打损伤。

1576 用法与用量

15~30g。外用适量,煎汤洗。

1577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158 出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