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是如何发展的?
古代雕版印刷图书,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传承的特点各不相同。官刻是由官方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匠工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艺,对
雕版印刷术的提高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坊刻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其选题与刻印种类都与坊主的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个书坊独特的刻印风格或在某个地区形成坊刻的流派。如民国中期,扬州的陈恒和父子创办了“陈恒和书林”,从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们悉心搜集乡邦文献遗稿,辑刊《扬州丛刊》,被誉为扬州坊刻后起之秀。清末至民国期间,雕版印刷走向衰微,能够传承与延续下来的一支主要力量便是坊刻。最后是家刻,他们以家族传承或拜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清末以后,这种传承方式也走向衰败。
清代以来这一带雕版艺人众多,以陈开良、陈正春、陈礼环、陈开华、王义龙、刘文浩、陈兴荣等为代表的“杭集扬帮”,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齐全,世代相承。陈开良去世后,其子陈正春继为 “扬帮”领头人。1958年,陈正春受聘于扬州古旧书店,并参与建社。
吴树,原名树曾,晚号古瓢,瓢庐主人,1932年8月出生于古城扬州。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理事,扬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名誉理事,扬州市硬笔书法协会会长,扬州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竹西印社常务理事,扬州大学中心校区书画协会名誉会长扬州鉴真书画院高级顾问民进扬州书画院艺术顾问。1965年起共参加省展10多次。1977年参加现代书画展览会,1983年参加全国民进会员书画展,1984年参加全够民主党派书画展,1988年参加中日书展(东京),1990年参加全国印社篆刻联展。1992年被邀参加中日友好自吟诗书展(北京)。作品多次在澳门、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展出,为部分作品曾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部分博物馆、纪念馆、碑林等收藏。作品、传略辑入《扬州现代篆刻》、《扬州书印作品选集》、《扬州古今书印作品初辑》、《当代印社志》、《全国印社篆刻联展作品集》、《中国当代墨宝集》、《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印学年鉴》、《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10月,出版了《吴树书法篆刻作品集》。
浦头村!
1小时40分钟647公里
漳州
海沧区浦头村
浦者,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也。看来,浦头镇之地名与江河有关。如果你也这么想,恭喜你,你想对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据说,古时长江下游入海口,除了长江干道外,尚有两条支流,一是现在上海的黄浦江,一是我们江都浦头镇的白浦江。白浦江当时是长江北岸江流归海的一条大河。当地老人说,他们爷爷小时候就听过前辈老人讲过白浦江的故事,还在前辈老人的带领下,去辩认过那古老依稀的白浦江的河床走向,当时尚有一鳞半爪的残迹,在以后的时代,特别是土方整化后就荡然无存了。现在仅存下白浦江边的一个小小码头,一直保留至今,这就是今天的浦头。浦头者白浦江之码头也。
浦头至今还有一个叫麻布桥的地方,位于现承仪村万庄界内。据传这是以桥命名的,而这座桥就是当年架在白浦江上一座桥梁,为两岸人民的生产、作息、不定期信提供便利条件。它像一个历尽风霜的老人一样,在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后,早退居林下安度晚年了。提起麻布桥还有一段美好动人的故事。当时白浦江两岸人为江所隔,交通很不方便,大家早想造桥,无奈经费无着。这事被北岸村子里一位姓范的寡妇知道。范氏丧夫后专靠绩麻纺纱织布为生。她纺的麻纱又细又匀,织出来的夏布光洁漂亮。村里人看她为人心善,手艺又好,都愿意请她纺纱只布,所以生意兴隆,一年下来自给有余。当她听说造桥经费有困难,就主动将家里积余的六丈二尺夏布献出来造桥。此举大大感动了乡邻。在她的影响下,家家户户纷纷出钱出力,聚沙成塔,很快将这座桥造好了。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位勤劳善良寡妇的感激,就把这座桥称为麻布桥,并把村子改名为麻布桥。但今天这座桥名字已经改了,叫万庄桥了;2009年重修了下。
浦头镇还有一条河,龙儿河。龙儿河九曲十八弯,绵延 27公里,浦头的百姓皆称之为浦头的母亲河。它旧名龙儿港,或名龙耳河。其北起泰州界,入江都境,环塘头,出口入运盐河……经佴家巷、于家坟、潘家桥、吉家庄,曲折潆洄,环浦头萧家桥四面,南入泰兴界……它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附近有一座比丘尼庵。有一天,一个小尼姑来到庵旁的水塘边洗衣服,拾到了一只白生生的鸡蛋,回去偷吃了。不想,春去秋来,小尼姑居然因此而怀孕了,后来产下了一条蛇。老尼姑慌忙端起盆,把蛇倒进了水塘里。小尼姑则坚信自己产下的是一条龙,于是追到水塘边呼唤:“龙儿,龙儿……”顿时,天空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随之而下,一条青龙猛地浮出水面,向着小尼姑频频叩首,随即掉转身子向着长江的方向游去,小龙所到之处立即水到河成,这就是今天的龙儿河。小尼姑在风雨中仍声声呼唤,于是青龙不住地回头望,这就是龙儿河九曲十八弯的缘由。
白浦江、麻布桥、龙儿河的传说都已久远,久远得不可考。但我们还是可以溯流而上,瞧一瞧浦头镇历史的片段辉煌。
浦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12年建浦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建镇。2000年,撤销高汉乡并入浦头镇。
原高汉,1956年建乡,1958年并入昌松公社,1962年析置高汉公社,1983年改乡。高登龙撰文讲过高汉地名的来历。汉朝时,扬子江下游一带,从镇江焦山向东就是大海。当时高汉庄还是海滩,港汊交错,杂草丛生,远远看去是一片芦苇茂盛的大草荡。王莽年间有一姓李的游民到此砍柴开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在此定居下来,繁衍后代,逐渐形成村落。后来又来了姓徐的、姓蒋的、姓常的,李、徐、蒋、常四姓在高汉庄占多数。有了庄子,就要有个名字,叫什么庄名好呢?一时决定不下。有一年,李氏门中有一位族人在京城做大官,此人就是东汉桓帝朝代有名的司隶校尉李膺。他为人忠直,施政有方,不畏权势,威信很高,敢与宦官作斗争。读书人称他是“天下模范”。当时凡是被李膺看中收为门下的叫“登龙门”,好像中了状元一样,声誉立即提高。而西汉时有个李广,善骑射,武帝时镇守边关,人称“飞将军”,曾把石头当成老虎,竟把箭射入石中。于是李氏族人便想借李膺和李广来抬高身份,写了一付对联贴在门上:“登龙身价高东汉;射虎人才继北平”,就用联中的“高汉”两字作为庄名。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江都政区图)
清康雍乾时期,浦头是四海之内习武者的“埠头”。长江支流北固江流经此地,江湖人扯帆南行,习惯在此打尖,不单单为了这里商贾云集,物丰色炫,而是因为此间有着良好的习武氛围。彼时,曾出过“一府三侍卫”、“三代七进士(武进士)”,集镇老街至今保留着雍容华贵的侍卫府和古韵古香的进士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这就跟我的本家张家有关了,而张家最有名的当属张联桂了。
浦头的《张氏族谱》(始修于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一书以张永六为浦头始祖,张永六的11世孙即张联桂。再向前推,则可翻到张家的老祖宗为:黄帝时代的少昊青阳氏第五子的儿子挥。算起来张联桂可为张挥的第160世孙矣。据《张氏族谱》记载,浦头张姓一支是在元末明初避兵之乱,从镇江果子巷迁徙到扬州东乡浦头的。
张联桂的高祖父张发生(1703-1779年)、曾祖父张珽(1750-1814年)都曾做过清廷御前侍卫(即可在皇帝面前带刀的侍卫),其浦头故居“侍卫府”名称即由此而来。张联桂的祖父叫张攀旭(1776-1839年),担任过营千总;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于1998年出版的、今人顾一平编作的《扬州名医录》一书中记载有“张攀旭”的条目。父亲叫张薰(1807-1873年),光绪十年(1884)《江都县续志·列传》有“张薰”条目;《张氏族谱》记载:“张薰,字伯亭,例授儒林郎,候选布政使司理问。”
张联桂本人呢,字丹叔,一字弢叔,1838年出生。其5岁时即道光二十二年(1842),随其父张薰迁至江都县城即扬州城厢的南河下街西首定居。(今扬州还有张联桂故居,原在木香巷,后迁至左卫街,皮市街头的老屋是他晚年起居之所)19岁时即咸丰六年(1856)考入县学,为庠生,即秀才。后在广西六任县官、州官,在广东二任知府和粮道,深得清迁大臣彭玉麟和张之洞的器生,逐步升迁按察使、布政使到广西巡抚。张联桂的一生,把清朝的地方主官(正印)除了总督外一级不拉地做了个遍。最后能做到清廷的封疆大吏,其经历也算得上传奇了。
广西地处边疆,当时为外国殖民主义者所觊觎。中法战争后,两国会勘的广西与越南边界图经过御览,由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派员与法使议立界牌。时任广西封疆大吏的张联桂,仔细查阅法制图约后,发现图约条款中“仅具大略、兼有舛错。”遂派员驰赴瘴疠之地,披立荆棘之中,实地勘察后,掌握了丹桂山金龙洞等地第一手资料,在与法国代表谈判时,据理力争,终使《中法桂越条约》在广西龙州签订,为祖国挽回了大片国土。从此,金龙洞投入祖国怀抱,丹桂山挺起坚实的胸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谱写了一曲保疆卫土的正气歌,着实了不起!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龙川广场石碑浮雕张联桂像底稿)
(江都文化馆周伐耕设计于2000年)
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等人和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张联桂至少两次上书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力主与日本作持久之战。但不为清廷采纳,遂忧心忡忡,触发肝疾,辞职返归故里。皇帝鉴其诚,允准了他的请求。虽在家养病,仍关心国事,在以诗书自娱中还不时流露出爱国之情。从当时他所作的“闻道蛮天烽火红,有人血战耻和戎”;“书生自愧奋空拳,感事忧时夜不眠”的诗句中可见一斑。据《孟河费氏医案》记载:“广西巡抚张丹叔胸腹作痛,饮食不进,将成噎膈。”延请费绳甫先生医治,“大约收功在指顾间耳,乃偶因动怒,腹痛又作,饮食顿减,从此变端百出,以致不起,甚可惜也”。张联桂自知不起,具遗疏:“惓惓以育才、练兵、制币、兴商为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丁亥卒于里第,享年60岁。
浦头镇生态文化广场,矗立着一尊伟岸的人物雕塑。只见他着长袍马褂,手拿书卷,目光炯炯,正气凛然,风度翩翩:赫赫有名的清代爱国名臣、浦头人氏张联桂是也!这真是:一代名臣张巡抚,百世流芳美名扬!
盛放样书的木盒质地为金丝柚木,很是精美。
接受专家“检阅”的样书。
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230万张宣纸,约8亿字,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时间长达15年……清代《四库全书》是一项规模惊人的文化工程。
备受关注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专家审评会昨在古城扬州举行。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将在古籍刻印“世界非遗”传承地扬州通过现代激光数码打印技术重新出版。7部《四库全书》珍藏于包括扬州文汇阁在内的国内7座藏书楼内,后来其中3部半毁于战火,扬州的文汇阁则连楼带书化为灰烬。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全套将于明年印成。
涅槃之旅
数字化记录《四库全书》,“累坏”10台数码相机
昨天上午,中国出版集团、扬州市政府举办“《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专家审评会。
记者采访获悉,现存于世的《四库全书》中,最为完整的文津阁本珍藏于国家图书馆,为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此次付梓的即为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负责出版印刷的扬州国书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王根宝介绍,早在2002年,他们就开始对《四库全书》进行数字化记录,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先后使用了16台,其中10台因为工作频率太高而损坏报废。全部拍摄工作投入了10多个人,历时两年才完成。
《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卢仁龙还回忆了有关细节。《四库全书》异常珍贵,10年前在国家图书馆拍摄时,都有武警“看着”。翻看时要小心翼翼,手汗、口水都不能沾上去。他们制作了特别的玻璃柜,戴上手套,用玻璃把书压平,再用4个冷光源照射,在隔离的状态下翻拍。
重建闺阁
600平米房子才能装下,文汇阁将在2014年前复建
昨天,专家们仔细观摩了原大原色原样出版的《四库全书》样书,共8函58册。在评审现场,一批样书摊放在书桌上。《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依春夏秋冬四季分色装帧,封面分别为绿红蓝灰四色,而《四库全书总目》是全书纲领,因而选用皇家专用的**。翻开样书,字体庄重优雅,正文同样有黑红绿蓝四色,皇帝的眉批则使用淡淡的鹅**,观之赏心悦目。
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表示,看了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样书,倍感吃惊,既佩服也高兴。专家王涛则认为,原大原色原样出版《四库全书》,将这一文化国宝首次全部按原制、原式传承于世,不仅是一项出版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举世震撼的文化工程。
据悉,《四库全书》每函书装一个木盒,这套书要用上6144个盒子。专家介绍,光把这套书进行仓储式陈列,就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要装下这些书,起码要有600多平米大的房子。
15日,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会见出席审评会的专家时表示,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不仅是扬州文化的大事,也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件盛事。《四库全书》以及分别贮藏该书的七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扬州“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是扬州历史上的重大文化损失。扬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此次《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为契机,研究新建“文汇阁”,传承中华文化。
据悉,扬州相关部门已经给出明确答复,文汇阁将在2014年之前复建。
原大原色原样《四库全书》怎么“复原”的?
纸张:追根溯源找“真正的宣纸”
王根宝介绍,《四库全书》的原版为开化纸,早已不再生产,现存的原书也大部分发生了霉变。现在国内不少单位影印古籍采用富阳纸,成分为龙须草加木浆竹浆和化学原料,这种纸5到7年会产生黄斑,纸张变脆。为了印好《四库全书》,他们抱定一个宗旨,一定要选用“真正的宣纸”。为此,他们多次去安徽泾县考察,特别去宣纸的发源地小岭重点调研,要求当地的生产厂家,用传统的工艺,用最好的檀皮和龙须草为原料生产专用纸张。经过反复试用,最终确定用含30%檀皮的7斤重(一刀)、3分熟的宣纸,为此次出版四库全书的用纸。
印刷:8亿字巨著激光打印在宣纸上
如果没有激光数码打印技术,《四库全书》彩色再版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激光打印手工宣纸却是一个从未有人攻克的难题。据介绍,扬州相关部门研发4年,掌握了一项全新的数字印刷技术——四色宣纸印刷术,这在全球绝无仅有,目前第一阶段装机15台已经投产。
装订:复原清朝皇家“包背装”
原大原色原样《四库全书》的封皮为湖州绢面,每本书封皮的重量,都有科学的数据。书的装订采用“包背装”,而非线装。包背装为清皇家采用的形式,工艺复杂,也很耗材。卢仁龙介绍,目前全国只有两种书为包背装,一是《永乐大典》,另外一套就是《四库全书》。
外盒:取材金丝柚木,书架是樟木
外盒原来有楠木和楸木两种材质,金丝楠木目前材料稀缺,印刷方采用了和金丝楠木材质接近的金丝柚木,这种木料木质坚硬,纹理细腻,呈金**。除盒子外,安置盒子的为樟木书架,也很古典美观。
编纂《四库全书》纪晓岚称
“扬州人贡献第一”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七部”全书中江苏曾占两席
《四库全书》共抄写七部,分别存藏于北四阁和南三阁,北四阁为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沈阳盛京文溯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南三阁为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七部四库中,北京文源阁本毁于火烧圆明园;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本有所损毁;文渊阁原藏北京故宫,后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库全书》“南三阁”中,文汇阁在扬州,文宗阁在镇江,为何要在扬州和镇江两座紧邻的城市,分别建阁藏书?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介绍,史料记载,当时位于金山的文宗阁也属扬州管辖。当时的南北要冲、盐业中心、经济文化重镇扬州独占两部《四库全书》,这反映了乾隆皇帝对于扬州的重视和偏爱,也是当时扬州自身地位的真实体现。
扬州多位学者倾注心血
记者了解到,《四库全书》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有着不一般的渊源。当年乾隆帝发起征集藏书,扬州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系进献书籍776种,为全国各地私人献书之最,受到朝廷特别嘉奖。《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昀(即纪晓岚)曾云:“天下秘籍……目不给赏。然私心评品,以扬州所献为第一。”
纂修《四库全书》,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王念孙成绩突出;扬州大儒阮元遍搜《四库全书》遗珠,编著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另一位扬州人汪中则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殉职于管理《四库全书》任上,为世人赞扬。据悉,汪中时任典文宗阁秘书,住金山精法楼,检理本书,校正文字,竭二年之力,写出校记二十余万字。从汪中《文宗阁杂记》、《续编》、《三编》的随手札记看,其检校之勤勉和严谨,审读之广泛,可见一斑。
是楷体。。
楷体也分很多种,例如正楷,颜楷,柳楷。。
这种是扬州古籍刻印社雕版的,看报道是所有的字幕,大概800多字。都是手工刻印的,跟书面楷体大不同的,不过估计无法下载。
即便有,应该也是商业字体了。
本文2023-08-07 06:41: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