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承运是什么职业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丁承运是什么职业,第1张

丁承运

丁承运(1944—),著名古琴家,书法家。学界评价其演奏“雄浑高古,儒雅蕴籍,体现了一位学者与演奏家的完美结合”,是当代最有成就的琴家之一。

中文名:丁承运

别名:号夷门居士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开封

出生日期:1944年3月

职业:学者,琴、筝演奏家

毕业院校:湖北艺术学院

主要成就:复原失传千年的瑟

代表作品:《吟猱论》《中国造琴传统抉微》《汉唐乐调研究》《琴瑟和鸣》

简介

丁承运,号夷门居士,原籍河南邓州,1944年3月出生于河南开封。古琴名家。自幼学琴、筝于胞姊丁伯琴,后师从古琴大师顾梅羹与张子谦先生,并从中州琴家陈仲巳、陈树三、黄松涛,中州筝家王省吾诸先生游。治琴学凡四十余年,并致力于中国乐律学、中州筝派的发掘研究,琴、瑟、筝乐器的研制,发掘并恢复失传千余年之古瑟宝弦及演奏法,抢救并推广濒于式微的中州古调,主张推行中国音乐传统的传习方式等。打谱发掘琴曲《神人畅》、《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卿云歌》、《修禊吟》、《流觞》等十余首。为当代中州琴派、中州筝派的代表人。且自幼热爱中国文化与艺术,从13岁起,先后师从靳志、武慕姚、蔡德全等先生学习诗文、书画。还跟鲁文渠、范景义等前辈学练少林、太极功夫。正所谓弹琴功夫在琴外,获益匪浅。在开封打下的文化功底对他以后的审美取向和在艺术上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而所学的中国功夫对他后来弹琴所独具的如棉裹铁的发音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履历

196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器乐系;

1972年执教于河南大学;

1981年任讲师;

1986年任副教授;

1992年任教授兼音乐系主任;

1998年任河南大学音乐艺术研究所所长。

2001年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职务

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南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律学学会理事、中国筝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等。2011年,丁承运先生被文化部委任为“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唯一代表古琴专业会长。

家世

丁先生出身于河南省一个艺术世家,兄弟姐妹6人中有4人学习音乐,二姐即是我国古筝名家丁伯苓。从10岁开始,丁承运便跟着二姐学习古琴、古筝等乐器,对古琴更是情有独钟。

上了中学以后,丁承运对古琴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通过二姐引荐,他拜川派古琴代表人物顾梅羹教授为师,成为清代泛川派古琴的第四代传人。

1964年,丁承运来到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湖北艺术学院读书,与武汉的一些古琴老先生,如陈树三、黄松涛、范文运等人结为琴友,来往甚密,经常周末“雅集”到一起,切蹉技艺。遗憾的是,随后不久“文革”开始,“雅集”被取缔,古琴也被砸了。

1972年,丁承运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南大学任教,当时河南省政府接待外宾,经常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丁承运有机会重拾古琴。

贡献

传统的古琴声音很小,影响演出效果,曾经学过木工的丁承运决定改进古琴,2年后,他制作出了第一张古琴,在小型演奏厅演出时不再需要麦克风。在制作古琴的过程中,丁承运对唐代以来的琴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乐器》上发表了《中国造琴传统抉微》的长篇论文,开始在古琴领域崭露头角。

2003年,中国古琴成功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承运功不可没。文化部在组织申报材料时,丁承运是主要的文献提供者之一,文献中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丁承运演奏的上古琴曲《神人畅》。

成就

丁承运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与琴、筝演奏家,学界评价其演奏“雄浑高古,儒雅蕴籍,体现了一位学者与演奏家的完美结合”,为当代最有成就的琴家之一。近年在古瑟定弦及演奏法研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使失传千余年之古瑟重新鸣响。在乐学研究方面,继1983年发表论文《清、平、瑟调考辩》之后,又经二十年锲而不舍地潜心研究,遂逐步揭开了千古之秘的汉唐清商三调、楚调、侧调之谜。曾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论吟猱》、《琴调溯源》、《论五音调》、《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等数十篇;1992年曾主办清商乐研讨会;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古琴独奏及琴瑟合奏音乐会,音清韵雅,广受好评。

事迹

说起学琴,丁承运始启蒙于二姐丁伯苓,后来二姐又把他介绍给了她的老师——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的古琴大师顾梅羹先生。他就常常利用假期到沈阳跟顾老学琴,在顾老的教诲下,使他逐步步入了古琴艺术殿堂。

后来,丁承运到武汉读书,音讯遂稀。直至1978年,丁承运到顾老的湖南老家去看望他。这次,顾老把着丁承运的手把“百瓶斋”本《流水》的弹法教给了他,并嘱咐他早日把《广陵散》等曲理出来。几天中,丁承运不停地请教,话题由弹琴、打谱、琴人、琴史到造琴,顾老有问必答,终日无倦容。

1972年丁承运任教于河南大学艺术系。当时,河南大学常有接待外宾的任务。一次偶然的机会,日本芭蕾舞艺术家松山树子来访,丁承运用古筝弹了从古琴移植的《平沙落雁》。松山树子非常赞赏,她说:“我闭着眼睛听了你的演奏,不像是一张琴在弹,而像有十张琴在弹奏一样。”这次活动在当时的外事活动中影响很大,也使他有机会经常为外宾演奏,他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公开场合演奏古琴。

接下来的几年间,他利用假期,背着他自制的变体伏羲式大琴,到上海向广陵派艺术大师张子谦先生求教。张老看他对古琴艺术这么执著,不顾年事已高,倾囊相授。除了张老擅弹的广陵派名曲《梅花三弄》、《龙翔操》等曲外,还特别学了郭楚望的名曲《潇湘水云》。丁承运用了5天学下了这首大曲。离开上海时,在姚炳炎先生家雅集,他又弹了这首《潇湘水云》向大家汇报,颇得上海老一辈琴家赞赏。

特点

后来,经过了多年的磨练,在操缦生涯中,丁承运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究与理解,逐渐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气息贯通于琴音中,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风格。出音沉雄苍古,如棉裹铁;运指如行云流水,举重若轻;琴风雅正蕴藉,气象高远;处理琴曲不事小巧,一派天机而时出新意。在当今举世崇尚表现、技巧的风气中,他弹琴的格调更显得朴厚大雅,与众不同,浸透着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显示着创造性继承的魅力与智慧。在恪守传统的同时,他也并非固步自封,而一直是精钻求之,不断赋予古谱以新的理解与诠释,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这就是他常说的以古琴凸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诗经》有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可谓自古瑟不离琴,琴不离瑟。但自唐末以后,古瑟成为宫廷摆设,“琴瑟和鸣”便失传了。2000年,丁承运根据多座古墓出土的古瑟,成功将失传已近千年的古瑟复原。他的妻子傅丽娜也是武汉音乐学院的教授,长期从事中国音乐教育,夫唱妇随,主动承担了弹瑟的任务,二人经常研究切磋。丁承运教授的古瑟复制及其弹法的发掘,加上其夫人对古瑟细腻的演绎,使“琴瑟友之”成为可能,二人的合奏也成了真正的“琴瑟和鸣”,一时在琴界传为佳话。夫妻二人曾多次在美国、台湾省、中国香港等地举办琴瑟音乐会,每次总能刮起一阵“琴学飓风”。

丁承运说他家在开封已是三代人了:自祖父到开封开办针织传习所,父亲丁轸宇系河南大学毕业,赴英国留学回国后,任河南大学教授。丁承运是在开封读完中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河南大学任教30年。他成长于开封,在开封度过了他的前半生。他的妻子傅丽娜也是开封人,曾是河南大学音乐学院的副教授,2001年调入武汉音乐学院,所以他们对开封有着极深的感情。他著文常自称夷门琴士或夷门居士,就是念念不忘自己是开封人。他说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开封一次,看看不断变化着的故乡的面貌,看望培育关怀过自己的师友乡亲。

作品

《琴瑟和鸣》是金蜂唱片最近推出的一张古乐专辑,同时这张唱片也是全球首张琴瑟和鸣专辑。琴,指的就是古琴。而瑟也是我国古代的最重要的弦乐器之一,在上古时代与琴齐名。在《诗经》等古籍当中有大量的琴瑟合奏的描写,如“妻子好合,如调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可见琴瑟合奏何等清雅。在唱片中请来了国内著名的丁承运教授及其妻子付丽娜担任琴瑟演奏,丁承运教授对于古瑟的复制及其弹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加上丁夫人对古瑟细腻地演绎,成就了这张《琴瑟和鸣》。在唱片中共收录了8首作品,其中四首是琴瑟合奏,包括了《神人畅》、《阳关三叠》、《渔_问答》、《关山月》。在唱片当中大家可以领略到琴瑟合奏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音响效果,丁承运夫妇出神入化的演奏可以说再现了琴瑟和鸣的千年遗韵。

中国昆剧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全国昆剧院团纷纷加大了对昆剧的保护力度,各院团的举措大抵都聚焦于折子戏的传承,即:折子戏表演艺术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据最新统计,称得上“遗产”的昆剧折子戏不到三百出。

但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留存于昆剧舞台的折子戏至少有三百出以上,如果上溯至上世纪20年代,清末最后一个职业戏班全福班遗留给苏州昆剧传习所的最后一批家当,则有六百余出之多。清中叶以降,昆剧靠着折子戏维持着自己的命脉。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留传于世的折子戏已锐减了一半多。更为怵目的是,昆剧遗产号称近三百出,常见于当代舞台的常演剧目仅仅几十出而已。这意味着还有大批观众不爱看、演员不愿演的剧目依旧处在消亡的高危线上。由于昆剧行当分工细密,当代演员往往专工一行,多角色的折子戏要多个演员(角儿)的合作才能完成,于是剧团一旦行当不齐,就连这一部分常演的剧目也不得不束之高阁。昆剧遗产传承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

昆剧表演艺术的唯一载体是昆剧表演艺术家。正所谓“艺寓于戏,戏寓于人”。固然,表演艺术的留传靠着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家的连续传承才能实现,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是维护昆剧折子戏原生态和正宗性的最佳途径。然而,一招一式的口传心授充其量是一种着眼于传承个体的战术继承。面对着日益严峻的传承形势,昆剧艺术的战略继承已被放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战略继承要求在强化口传心授的基础上更关注于团队整体传承的合力和团队对于折子戏在当代不间断公演的承受力。

毫无疑问,折子戏的存亡取决于折子戏的演出。整合团队传承能力和提高折子戏的演出频率,将成为昆剧战略继承的强有力的支点。实力雄厚的江苏省昆剧院作为昆剧表演艺术的超级团队,业已叩响了昆剧战略继承的大门。他们高瞻远瞩,把切实加强团队的传承合力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全力以赴为折子戏搭建营销平台,并借此平台,引领昆剧遗产进入战略继承的轨道,从而为中国昆剧的“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探索到一条新途径。 江苏省昆剧院为实现昆剧的战略继承实行了多种举措,最有力有效的是为在职高级演员举办“个人专场”,通过个人专场激活全院的传承中枢。

最初的个人专场举办范围仅限于国家一级演员,每人每年二场,逐年举办。由于个人专场对外售票公演,且把票房收益纳入奖励机制,从而赋予演员较大的驱动力。又因个人专场规定个人的演出剧目不得前后重复,专场演员平时就得寻找并盘活自己曾经演出但现在很少演出的剧目,以备登场。然而,这类剧目上座率一般较差,如何提高其可看性?这对专场演员无疑是很大的考验。由于有资格参加个人专场的演员都有相当的从艺资历和知名度,一批很少登台的剧目经过他们的创造性努力,艺术含金量大大提高,有力逆转了上座困境。但也有部分剧目因处于消亡的临界点,海内能够表演的艺术家寥若晨星,昆剧院便指令所属研究室进行排摸彻查,订下日程,通过把老师“请进来”、把学生“派出去”等多种途径,下决心克服困难进行抢救。而凡属稀演剧目,院部又作了尽可能反复公演的部署,借此接受观众的意见反馈,以利进一步加工。

个人专场开办三年以来,专场演员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对观众的号召力,已创造了令人满意的票房收益。专场公演尽管票价不菲,但本院的兰苑剧场竟能席无虚座。网上戏迷涌动,好评如潮。多数专场的预售票在演出一周甚至二周前即已告罄,甚至一票难求!目前,剧院正尝试着把个人专场扩展到副高级层(指国家二级演员),乃至成名的青年演员,陆续从中挑选出尖子加盟专场演出。

江苏省昆剧院目前有7名国家一级演员,全年将为他们举办14个专场,以每个专场平均演出4个折子戏计,则一年将有56多个具有一流表演水平的优质折子戏与观众见面。排除同行演员演出的相同折子戏,他们有望在五至六年时间内使近300出国宝全部得到保护与继承。 江苏省昆剧院目前可以举办专场的在职高级演员聚集在中年一代。这一代的表演艺术家肩负了双重责任,一是要把已经退休的老一代表演艺术家所拥有的折子戏一个不剩地学到手;二是要把自己手里的折子戏传授给下一代。江苏省昆剧院的传承优势在于:老一代演员大多健在,且不乏闻名全国的表演艺术家。已经退休的表演艺术家包括了像张继青、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林继凡、张寄蝶等梅花奖、文华奖群体。这是一个现成的传统剧目的储存库。昆剧院鼓励中青年演员向老一代表演艺术家学戏(也鼓励他们外出寻师访戏),同时又鼓励老艺人向中青年演员授戏。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传戏热情一直都很旺盛。更令人称羡的是,昆剧院还拥有五十名刚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毕业的科班演员。剧院已把末来二十年昆剧传承的目标锁定在这批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群体身上,设法让他们把近三百出折子戏遗产同样完整地、一个不剩地接收下来,并尽快地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

战略继承的最终目标无非就是要构建起老、中、青三代艺术人才的联动机制,并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衔接。江苏省昆剧院始终以打造可持续的和可延伸的昆剧传承链为使命,通过制度革新,使分配与授戏相结合,健全激励机制。在江苏省昆剧院,凡具备高级职称和授戏资格的表演艺术家每年必须向青年演员传授相应数量的折子戏,以此作为个人业绩决定他们的酬薪。职称的高低只是年薪分配的参考值,授戏的数量和质量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分配杠杆的切实运用,充分调动了院内资深表演艺术家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挖掘旧剧目,甚至与院外表演艺术家互相交换“拿手好戏”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剧目。

作为配套措施,江苏省昆剧院每年还举办两次青年演员评比展演。先在半年度考核的基础上给青年演员新学的折子戏打分评比,选择优秀剧目组台展览演出(售票公演)。年终前结合年终考核进行第二次评比,然后让本年度评比出的优秀剧目公开决赛,决赛产生金奖、银奖和“最受观众喜爱奖”,以评比展演鼓励青年演员学戏,并借此检阅教师成果。与此同时,院领导又特别注重在青年演员中重点培养各行当的业务尖子,期待若干年后也能出现一批国家一级演员乃至形成新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群体。几年来,这种拳拳之心已初见成效。2007年7月全国昆剧青年在杭州会演,共评出十名“优秀新秀奖”,江苏省昆剧院占了四名,于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中首屈一指。

通过青年演员评比展演,江苏省昆剧院老、中二代表演艺术家所掌握的折子戏已开始成批地向青年一代转移,从而成功地构筑了实力雄厚的老、中、青三级艺术梯队。 公演是传世折子戏的生命源泉。公演赋予了折子戏提升、流行和留传的最佳机会。任何文字资料及录音、录像档案都无法替代售票公演对于折子戏(特别是稀演剧目)的保护功能。为了扩大演出面。除常年举办“个人专场”和“评比展演”活动外,江苏省昆剧院还开辟了多种途径增加演出,其中最见成效的是创办了“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兰苑周末昆剧专场是指每逢周末,江苏省昆剧院由老、中、青三代艺人联合公演,主要用以加强老、中、青演员之间的切磋和舞台经验交流,同时又使更多的折子戏有了演出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兰苑昆剧专场还辟出了以演奏昆曲曲牌为主体的昆曲乐器独奏、变奏音乐专场,把一直在幕后工作的实力派演奏员推到幕前,走出了一条昆曲音乐继承、创新的新路子。

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开办至今从未间断,每年为200至250个折子戏(包括重复演出的折子戏)提供登场机会。一个非常意外的收获是,“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受到了南京市民的热情关注。在今天的省城南京,观摩“兰苑周末昆剧专场”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对知识阶层尤具吸引力,甚至许多外国留学生也乐此不疲,从而为南京这座古城平添了一道独特风景。

坚持送戏进校园是江苏省昆剧院扩大演出率的又一得力举措。南京、北京乃至香港等地的许多大专院校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还连续几年举办了“昆剧故乡行“活动,把折子戏送进了昆剧的发祥地——昆山和太仓城乡的中、小学,最近又把戏送进了香港的中、小学,从更低的年龄段培养观众。演员们(包括国家一、二级演员)常常早出夜归,平均每天演出二至三场。每年总有近百所中、小学校的师生们免票观摩他们的演出。这几年来,他们的年演出场次超过了三百场,完成了原定指标的200%以上。

江苏省昆剧院通过构筑坚实的战略继承支点,尽可能地提高昆剧折子戏遗产在舞台上的滚动频率,以求巩固和发展昆剧遗产的传承成果。由于“个人专场”以及与之配套的“青年评比展演”、“兰苑周末昆剧专场”等活动的开展,江苏省昆剧院的传承中枢得以激活,保证了艺术全局的健康联动,致使院存剧目得到较快递增。 江苏省昆剧院同时把名著改编演出作为“战略继承”不可或缺的一翼。近三年来,他们连续推出了五部大戏:《牡丹亭》(精华版)、《小孙屠》、《1699·桃花扇》、《绿牡丹》和《汤显祖与四梦》,对名著改编演出的方式作了多元探索。

《牡丹亭》(精华版)尽可能多地吸纳了流传的折子戏精华,但它出色的取舍融进了改编者独到的原创精神,别致、深刻、精粹,该剧赢得了“江苏省舞台精品工程”榜首的殊荣。

《1699·桃花扇》是他们尝试的大制作,耗资六百万元,展示了原著《桃花扇》的全貌。在古代,《桃花扇》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戏班演出很少,《1699·桃花扇》的改编在国内掀起了观看《桃花扇》的热潮。《1699·桃花扇》在演出中已形成了原版、简版、青春版、折子版、音乐版等多种版本,适应不同的演出需要,影响波及海内外,曾在一年多时间内驰誉四大国际艺术节——中日韩BeSeTo艺术节、首尔国际公演艺术节、第九届国际音乐节、第三十五届香港国际艺术节,同时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大奖,巨额投资也逐渐得到回收。

《小孙屠》是沉睡于明《永乐大典》六百年的我国仅存的三种早期南戏之一。江苏省昆剧院通过重新演绎使其复活。论者认为,《小孙屠》的重新演绎“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由于原著是个残本,改编者通过合理想象弥补了情节的缺失,使故事在舞台上得到完整呈现。

《绿牡丹》是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舞台演出同样早已失传。江苏省昆剧院采用了著名剧作家郭启宏的改编本。郭本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压缩剪裁,成功体现了原著的喜剧精神和艺术风格。不久前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首演,观众反响强烈。

《汤显祖与四梦》以汤显祖寻找墓地为线索,汇集了传奇《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还魂记》等“四梦”的精粹,别致而新颖,已被选定为2007年香港艺术节的参演剧目。

三年推出五部大戏,这样的速率隐隐透出了江苏省昆剧院对名著改编、演出的热衷与追求。古典名著的改编演出不仅挖掘出埋没于古籍中的戏剧文学遗产,而且是沟通现代与古代昆剧舞台的最佳渠道。

对于名著改编演出,改编者和演出者必须怀着尊重原作主旨的诚心,但同时又毕竟无法回避时代精神的介入。名著改编凭借原著的深远影响及其内在的艺术潜力,可从更深的层次展现昆剧艺术的魅力。大剧场的演出已使观众尤其是知识分子观众数量成倍地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在名著改编演出的过程中,人们取得了某种共识:观众并不只是昆剧继承和发展的附庸,相反,是传承的主要动力。观众对于新剧目的褒贬乃是昆剧前进的杠杆。

名著的改编演出恰恰就是获取观众褒扬或批评的最佳方式。艺术家们借着当代观众的批评不断地矫正自己,在寻求古人与今人审美兴趣的交汇点上使改编作品获得当代观众的认可。江苏省昆剧院在名著改编演出的过程中还催生了一批新的折子戏,如:《牡丹亭·离魂》、《桃花扇·题画》、《桃花扇·沉江》等。这些折子戏的表演艺术曾已失传,现在却从名著改编演出中析出并流传全国,成为昆剧演员爱演、观众乐看的新的折子戏经典。

在江苏省昆剧院,名著改编演出和折子戏传承相辅相成。折子戏传承注重于表演程式的原生状态;名著改编则开辟了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编剧方法和音乐、舞美、表演程式的新领域。 江苏省昆剧院还越过演艺界,把目光投向了学术领域。通过招贤纳士,昆剧院把对昆剧学术理论广有研究、深有影响的昆曲学者、理论家吸引过来,使昆剧的舞台实践得到理论的滋养。

昆剧院组建了以院刊《昆剧艺谭》为中心的南昆研究室,构划和实施多项重要工程:一是南昆系列工程。由专家对南昆遗产进行盘点、清理和论证,然后挑选其中最有价值的古典名著逐一改编、搬演;二是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基地。昆剧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合作,开发和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的昆曲折子戏身段谱,经专家逐批论证后仿古复制,使之重现于昆曲舞台;三是传承档案建设工程。昆剧院把所有传承剧目制成音像光碟以及包括演出台本、曲谱、锣鼓谱、身段谱等在内的全套文字档案进行保存。

此外,他们还特聘了外籍学者石俊山(英文名:Josh Stenherg)等担任翻译工作,把所有上演折子戏以及名著改编后演出的新戏逐句翻译,并登上字幕屏。通过翻译工作,剧院已积累了一大批演出台本的英文版。石俊山也因他的杰出工作获得江苏省“外国人中华才艺之星”的荣誉。除此以外,院刊《昆剧艺谭》还担负起总结本院昆曲传承的经验与成果,并面向全国,与各昆剧院团交流传承经验,为昆曲学者、理论家进行昆剧学术研究提供园地。迄今为止,已有40余位专家在《昆剧艺谭》发表针对昆剧的学术见解,为昆剧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自建院以来,江苏省昆剧院虽也经历过上升发展期,但在20世纪90年以后却一度在低谷中徘徊。三年前的改革浪潮把以柯军为首的一批表演艺术家推上了领导岗位。柯军11岁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他的副手李鸿良、王斌、孔爱萍以及昆剧院的艺术骨干大多是他在省戏校的同学,而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当年又在省戏校教过戏,乃是他们的业师。天时、地理、人和,为江苏省昆剧院这个艺术群体提供了同心协力展宏图、显身手的平台。

江苏省昆剧院所举行的表演艺术家的个人专场表演、青年演员的评比展演、兰苑剧场周末演出、名著改编演出等昆剧业务已促成江苏省昆剧院老、中、青三级人才梯队的联动局势。大家各有其位,各得其所,生气勃勃地使昆曲的传承实践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中国昆剧战略继承的方略集中体现了江苏省昆剧院***的睿智和创造精神。这种方略不仅使昆曲这朵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奇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弘扬,也引领江苏省昆剧院步入建院以来的全盛时期。

当年秦始皇为了更好的管理统一之后的六国,于是选择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说实施郡县制,又或者是这里的焚书坑儒。可是我们知道,虽然经过了焚书坑儒,但是也有一些先秦的典籍成功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些先秦典籍能够流传下来的方法也是很多,大多都是当时的书生们将典籍藏了起来。

当时焚书坑儒之后,并没有将天下的典籍都给烧完,秦始皇的目标都只针对民间,还有很多的珍贵典籍都是藏在了秦朝的秦王宫之中。可是后来项羽攻下了咸阳,于是用一把大火将整个咸阳宫给烧掉了,而秦朝内部保存的典籍基本上都因此被烧光的。

当然,也不是全部都被烧了,毕竟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先秦时期的书籍,它们能够流传下来也是相当的幸运。当时应该叫做伏生的博士,当他知道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之时他也是非常的焦急,面对秦始皇的挟书令,他选择了私自将书保留下来,保留的方法就是将一些重要的书藏在自家的墙壁之中,但是墙壁藏不了多少书,他也就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书,其中就有《尚书》。

后来秦朝灭亡,汉朝建立之后,就将这个挟书令给废除了。而此时这位伏生还活着,只是年纪非常的大了。于是他将墙壁给挖开,将里面的书拿了出来。但是因为时间久远的原因,里面的书损坏还是比较的严重。

而此时汉朝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就让晁错来到伏生这里,让他来整理并且学习一下这些典籍。于是就这样,包括《尚书》在内的许多典籍就被整理了出来。而伏生这种情况在当时也是非常常见的,民间很多文人都选择了用类似的方法来保存那些古代的书籍。

 泉州府文庙位于10世纪泉州城的东南部,西临城市的南北向主街道,是一组院落式建筑群。

 泉州文庙及学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作为儒学的传播中心,泉州文庙及学宫是泉州包括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9月28日,泉州府文庙都会以最高规格“释奠礼”来祭祀孔子。每年的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都会举行成年礼、拜师礼、毕业礼等活动,儒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延续。 

泉州府文庙

  泮宫

泮宫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古代官方学校的名称。穿过泮宫,即进入府文庙范围。这座泮宫门楼始建于12世纪,坐西朝东,1914年改为水泥仿木建筑,是泉州最早的水泥建筑,开创了西式建筑材料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工艺结合的先河。2013年重修时,因水泥构件的使用年限到了,将它平移到文庙广场,整体予以保护和展示。

  蔡清祠

这是泉州府文庙的第一座乡贤专祠,始建于1570年,建筑简朴,基本保留明代风貌。目前, 泉州市 政府在这里设立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专门整理编纂出版泉州古代珍贵古籍文献。   

  总体布局

泉州文庙及学宫始建于976年,主体格局形成于1137年。建筑群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左学右庙,由位于西侧的儒家祭祀建筑文庙组群和东侧的州级地方教育建筑学宫组群构成,两组群均呈中轴线对称的院落布局,此外,两组群周边还分布有明清以来祭祀泉州历史名人的蔡清祠、李文节祠和庄际昌状元祠。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为中国东南七省之冠。  

  右庙

西边这组院落是祭奠孔子的庙宇。包括大成门、泮池、泮桥和大成殿等建筑。

  棂星门遗址

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即天上文曲星,只有高等级的祭祀性建筑才可以使用。始建于1201年,20世纪30年代损毁,遗存在地表以下,现在看到的是地表模拟展示。 

  大成门

文庙的入口,统称大成门,包括中间的大成门和两旁的金声门、玉振门,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大成门始建于1137年,现存建筑是1761年重修时的基本格局。金声玉振是孟子赞扬孔子的形象比喻,古代以“大成”来表示孔子思想集古代先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大成门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中门平时不开,只有举行重大仪典时才会开启,平时只能走东西两个侧门。 

  泮池、泮桥

泮池作为文庙建筑群的固定配置,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制,公元前7世纪,帝王设立学校,四周环水,中央建殿堂。地方诸侯所设立学校在等级上次之,以半水环之,故称“泮水”。 

 泮池与泉州的内河相连,可通潮汐,保证旱时不枯、涝时不溢,使水保持一定的水位和活性。同时兼具蓄水消防的功能。 

 这座泮桥筑于1349年(元至正九年),长约266米,护以栏杆。桥上两旁栏柱雕刻有四尊石象,象征太平景象。桥上有石板72条,隐喻孔子教育的72贤人。 

  大成殿整体

文庙棂星门、泮池及桥、大成殿等设置均体现出文庙及学宫建筑群不同于一般建筑院落的布局特征。大成殿是文庙建筑群的核心,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顶,**琉璃瓦、龙纹柱身、殿内通饰彩绘等建筑做法,显示出非同寻常的建筑规格,反映了宋元海外贸易带给泉州的繁荣。    

 大成殿始建于10世纪,1137年重建,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其格局、柱子、木构梁架等建筑风格,仍保存有12世纪的特征和历史信息。

  月台前

大殿前是月台,月台束腰处这些雕刻花卉卷草纹的青石浮雕,保留了12世纪的年代特征。月台是古代文武官员祭孔时举行祭孔仪式和献歌献舞的地方。 

  龙柱

正面殿前檐下的这六根浮雕盘龙檐柱,寓意“六龙捧圣”。殿内还有盘龙金柱两根,这些龙柱雕刻简单古朴,是典型的12世纪雕刻风格,烘托出孔子尊贵的地位。殿内柱网由内外两排柱组成,为宋《营造法式》中的“双槽”。殿身以48根白圆石柱承托。 

  梁架

大成殿的梁架为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横架与纵架俱用圆木,又称“圆作厅”,铺作与柱高比例为34%,内、外采用真昂,是典型的12世纪建筑特征。 

  孔子塑像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世纪,是中国儒家学说创始人。大成殿正中供奉的塑像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像采用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描摹的孔子画像,面目慈祥、虔静、不离学者的形神特征,是尊布衣孔子像,与历史真实中的孔子最为接近。两旁配祀是他4位最杰出的学生:颜回、孔伋、曾参、孟轲。殿内东西两侧还设有两龛,分别供奉闵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张、朱熹等十二贤哲的塑像,成为十二哲人。 

 孔子一生克己复礼,崇尚的是“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礼仪,提倡要以诗歌、礼制、音乐等手段来提高自身修养、教化民众,因此殿内配置了青铜编钟、石制编馨和青铜九鼎八簋等礼乐祭品、舞具、烘托出殿宇高贵庄严的堂皇之气。    

  匾额

儒学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2000多年来,受到历代帝王的大力推崇和提倡。正厅上方梁枋上悬挂这些匾额,是17-19世纪中国历代皇帝为孔子题写的匾额,有清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雍正皇帝御书“生民未有”、 乾隆皇帝御书“与天地参”、嘉庆皇帝御书“圣集大成”、道光皇帝御书“圣协时中”、咸丰皇帝御书“德齐帱载”、同治皇帝御书“圣神天纵”、光绪皇帝御书“斯文在兹”、宣统皇帝御书“中和位育”和民国总统黎元洪的“道洽大同”等匾额。匾文尽颂孔子为上天赋予人间高超品德的神灵。颂扬他创立儒家思想及肯定他为中国古代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两庑

东庑和西庑原系供奉孔子弟子及后代先贤先儒牌位的地方。各18开间,长112米,宽10米。现在作为一个社会共享的空间,在此举办了关于泉州市情和泉州府文庙的两个展览。 

  名宦乡贤祠

泉州府文庙内还有一组特色建筑,即奉祀当地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和本地出身的著名官员和地方绅士、知识界等社会名流的名宦乡贤祠,这组建筑是文庙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文节祠始建于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奉祀明东阁大学士李廷机,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曾经重修,现存建筑基本保留清代重修风貌。现在作为南音传习所。这是始建于1137年的崇圣祠。崇圣祠是专门为祭祀孔子父母、先祖而创立的,1761年重修修葺。  

  左学

这是泉州府文庙建筑群最东面的一组建筑,是泉州古代官方学校,包括照壁、育英门、学池、学桥、东西书斋、明伦堂。 

  育英门

这是进入府学的入口处,叫育英门,意为培育英才的地方。始建于1137年,1761年重修后保存现有形制。 

  学桥、学池

学桥是连通明伦堂与育英门的桥梁,桥下的水池叫学池,水系与泮池、内沟河是相通的,可调节水位,兼具消防功能。 

  明伦堂

明伦堂是古代官方举办的学校,也叫府学,是泉州的最高学府。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创建,现存建筑为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建。面宽七间368米,进深五间214米。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构架。堂内48根粗大圆木柱,柱础为复盆式素面。前廊8根方石柱,左右有门。泉州府文庙明伦堂为面阔七间,这在中国府州级学府中是不多见的。

 只有经过一定考试选拔以后,才能在这里学习,从这里毕业出来的学子,可以参加更高一级的科举考试。

 明伦堂左右两栋建筑是东、西书斋。作为州一级的地方公共教育机构,泉州学宫通过科举考试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政治精英和高级知识分子。据统计,从公元9世纪到20世纪的1100多年间,泉州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就有2454人,其中宋代泉州进士数量多达1418位,涌现出一批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都作出卓越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泉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人才由泉州流向中央和其他地方,建立起强大的政治关系网络,为泉州成为国家口岸赢得了政治资本,也为跨区域的商业活动贡献了人脉。 

 现明伦堂内有《泉州教育史话》展览常年展出。

 1、7-9世纪,是泉州古代教育逐渐崛起的时期。当时地方官员倡导儒学,8世纪欧阳詹成为泉州第一个进士,开创了泉州教育史的先河。

 2、10-14世纪,泉州海外贸易发达,地方政府致力于发展教育,这些是官方建立的学校。

 3、维修大成殿屋顶时,我们在屋顶上发现了这些17-20世纪重修文庙的纪年瓦片,我们除了留下这套作为标本,其他的又修砌到大成殿屋顶。

 4、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私人学校,这些就是私人学校遗址;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培养许多杰出人才,这个“一门四相”,说的是10-11世纪泉州一个家族出现四个宰相(相当于总理),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位曾公亮,著作《武经总要》,是中国最早的军事百科全书。

 5、15-17世纪,泉州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官学、私学并行发展,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

 6、18-19世纪,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泉州开始近代化国民教育的进程。

 7、台湾与泉州一水之隔,17世纪,泉州移民台湾逐渐增多。1665年,泉州人郑成功、郑经父子在台湾建立第一座文庙,被誉为“全台首学”。

 8、通过海外交通与贸易,儒家文化向东亚、东南亚等国家传播。这个是1672年福建人在琉球建立的第一座孔庙。这个越南河内孔庙是11世纪开创越南李氏王朝的李公蕴所创建的,15世纪重修。

  重修碑记

西书斋旁有三方15-17世纪重修府文庙留下来的碑刻,从南往北分别为:

 16世纪修缮文庙后王慎中所撰写的《泉州府儒学修造记》。 

 15世纪(1493年)重修府学后,由泉州著名理学家蔡清撰写的《重修府学记》,我们刚才路过的那座蔡清祠是纪念他的祠堂。 

 17世纪所撰写的《重修儒学碑记》。 

 文庙内的碑刻,文庙管理处都进行拓片,并编印成书,留下珍贵的文字资料。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是中国传统城市中官方主流文化的重要建筑,其建立和修缮为历代地方政府所重视。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包括地方官、南宋宗室、地方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群体的活动。如1265-1266年主持文庙大修的赵希?既是泉州知州,也是皇族宗室的知宗,他同市舶司官员于1266年在九日山举行了祈风仪式并留下题刻。这些人群参与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参与到对海洋贸易的管理、招徕和推动中,在国家口岸的管理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黄炎培的人生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炎培的人生简介文献来源黄炎培方圆人生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黄炎培一生致力于发展教育包括哪些他都是创始人之一

民建会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早年在家乡任塾师,先中秀才,后中举人,是远近闻名的“江南才子”,曾师从蔡元培先生受业。辛亥革命前后,曾任江苏学务总会评议员、江苏教育总会常任调查员,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江苏省议会议员。

黄炎培是什么人物?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

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辛亥年在上海赵凤昌惜阴堂讨论国事会议记录签署。后见1915《学生会会报》、1917杭州《教育周报》),一作_之,,又改任之(署见《学生会会报》),别号观我生,笔名抱一(见《小说月报》)、同父(见解放前《展望》)影射名王培芝(见龙公《江左十年目睹记》),人称珐琅博士(早年欲以抵制舶来品的搪瓷器皿,曾在中华职业学校设置珐琅科,附设珐琅工场,提出“劳工神圣,双手万能”口号,以致遭到少数人的讥刺为“珐琅博士”)。

1878年10月1日(清光绪四年九月六日)出生川沙镇内史第,早年父母双亡。1887年随外祖父发蒙,接受传统教育。迫于生计,年未弱冠,即在家乡任塾师。

1899年时在松江府以第一名取中秀才。1901年入南洋公学_选读外文科_受知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1902年后又中江南乡试举人。

1903年返乡兴办小学堂。期间,开始接触严译《天演论》等新学书籍。次年在乡办校,因鼓吹反清被逮捕,一度入狱,在江苏巡抚“就地正法”批文到达一小时,由基督教外籍牧师保出,逃亡日本,一年后事息归国,继续兴办学校。

1905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先后创办和主持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浦东中学,在爱国学社、城东女学等新教育团体和学堂中任教,并参与发起江苏学务总会。辛亥革命后,任任为江苏都督府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后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全力以赴改革地方教育,全面规划建设了省立高、中等学校和县立小学,省教育会副会长,上海申报馆旅行记者。1908年与童世亨等共同创办浦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浦东最早的供电设施。

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1914年2月至1917年春,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地考察了五个月。随中国游美实业团体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座学校,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尤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

1915年4月,随农商部“游美实业团”赴美报聘,考察教育,撰写《旅美随笔》。黄炎培还到日本、菲律宾、南洋各地考察。每次考察均有记录,并结集出版。他认为办教育如同治病,知病源才能开好药方,做到对症下药。“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所以,他都是从中国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考察。

1917年赴英国考察,同年5月6日,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创建中华职业学校。此后数十年时间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主要通过中华职业教育社来展开。1921年被委任教育总长而不肯就职。曾参与起草1922年学制,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和筹办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筹备主任(现河海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_创办《救国通讯》_宣传爱国主义_组织上海市民维持会(后改为上海地方协会)_支持淞沪会战。1941年,与张澜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治同盟,一度任主席。

1945年又与胡厥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同年7月应邀访问延安。写成《延安归来》一书,如实介绍延安。

1946年在上海创办比乐中学,探索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准备的普通中学。至1949年前,先后又创办重庆中华职校、上海和重庆中华工商专校、南京女子职业传习所、镇江女子职校、四川灌县都江实用职校等。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破“不为官吏”的立身准则,欣然从政。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_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_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_全国人大副委员长_全国政协副主席_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骨灰安放于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夫人姚维钧的骨灰也安放于此。

扩展资料:

1898年,南汇县周浦镇有位附贡生王筱云先生,在黄炎培姑父沈肖韵的书斋里看到黄炎培写的诗文,赞不绝口,说:“这个青年很有前途!”沈肖韵乘机说:“这个青年正在求婚,你有一个女儿,肯许配给他吗?”王老先生欣然一诺,遂成好事。

于是,两家先订了婚。第二年(1899年)黄炎培考中秀才,而且是松江府第一名。喜报传来,王老先生高兴异常,择定良辰吉日,让黄炎培和自己的女儿王纠思**拜了天地。黄炎培在屡屡碰壁之后,终于抱得美人归。

黄炎培一生出了三部诗集,他与姚维钧婚后出版的《天长集》、《红桑》都是姚维钧作序,里边收入了不少黄、姚唱和的诗。

姚不仅擅诗文,还写得一手好字。工作之余,黄姚在院子中铺上纸墨,边书写边赏评,共同玩味,视为乐趣。姚维钧待人宽厚,善解人意,书房里黄炎培前妻王纠思的遗照一直挂着,姚还经常叫自己生的子女向遗照行礼。姚维钧对黄炎培前妻的子女十分关照,把黄孟复兄弟接回来抚养成人。

参考资料:

:姚维钧

黄炎培为什么又被称为黄任老

先看他的生平简介:

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

对德高望重的人,政界、学界喜欢称他的姓加名中的第一个字(有时加“字”中的第一个字),如赵朴初称为“赵朴老”。黄炎培字任之,故称“黄任老”。这种称呼法最初是为了避免同姓误会,比如有两个姓黄的,称“黄老”就不明确,故加名(或字)的一字。后来成为习惯,即使没有同姓者在场,也这么称呼。

黄炎培的剧情简介

1903年,黄炎培在新场镇演讲被奸人告密,清政府将他抓捕入狱,按革命党论罪,面临杀头之祸。开明绅士杨斯盛请美国神甫步惠廉出面,将黄炎培救出。在蔡元培的介绍下,黄炎培加入同盟会。在重庆期间,黄炎培继续办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抗战救亡奔走。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竭力呼吁国共和谈,四下奔走,带领褚辅成、傅斯年等五位国民参政员亲赴延安考察,在延安窑洞与毛泽东彻夜长谈,留下了著名的“周期率”的经典谈话。

1945年12月,成立以进步的工商界人士和许多文化界人士组成的新的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黄炎培担任主任委员。黄炎培为了制止内战,奔走在国共两党之间,触怒了国民党。1949年初,他成为黑名单上的第一名,是特务暗杀的对象。

在中共的帮助下,黄炎培取道香港转赴北平,参加新政协,投身革命阵营,解放后以73岁高龄出任第一届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兢兢业业为人民做事,是中国***信赖的诤友,与毛泽东主席有着非比寻常的友谊。

扩展资料

《黄炎培》总投资2000多万元,于2008年12月在重庆开机。2009年3月份,为了真实反映黄炎培当时的生活情况,摄制组在全国各地跑了七个不同的古镇。经过认真比选,一致认为,塘河古镇从地理位置、建筑风格,都保持了当时的风貌。所以最终选在塘河古镇拍摄外景。、3月中下旬完成重庆的所有戏份,4月初转场到横店、车墩等影视基地继续拍摄,5月份完成外景拍摄,随后进行后期制作。

黄炎培的主要事迹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破“不为官吏”的立身准则,欣然从政。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_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_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_全国人大副委员长_全国政协副主席_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骨灰安放于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夫人姚维钧的骨灰也安放于此。

曾创办有“人文图书馆”,1933年,筹建新馆,实业家叶鸿英捐款40万元,改名“鸿英图书馆”。收藏以社会科学、历史及关于近代史料为主。至1946年,藏有报纸136种、杂志3604种、图书5万余册。私人藏书丰富,古籍法帖珍品不少。所藏魏晋、唐、宋碑帖数种,名人书画等,毛泽东曾借过其收藏王羲之书法真迹。

黄炎培对职业教育有深刻的见解,他的"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名言被很多职业教育学校所引用。他的职业教育观点至今影响很大。

电视剧《解放》中的黄任老指哪位历史人物

黄任老指的是黄炎培,他是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人。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破“不为官吏”的立身准则,欣然从政。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_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_全国人大副委员长_全国政协副主席_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扩展资料:

毛泽东字润之,黄炎培字任之,音相近,只一字之差。因此二人纸笔往来时,黄多称毛为“润之主席”或“毛主席”,而毛称黄为“任之先生”、“任老”或“黄老”或“黄副总理”。

应当说,即使到了“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年代,毛与黄无论在相见时,还是书信中都还是以礼相待、客气相往的,多年的交谊还是保持了下来,未受某些政见不一而中止,在那个年代也堪称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黄炎培

撕破诗籍可以用糨糊修补。

传统的补书糨糊乃取面粉添加除虫菊、明矾等防蛀防腐的原料制作,现今补书则以市场购买的化学糨糊用清水稀释便可。将糨糊涂抹在撕破的书籍上,最后拼合粘连,晾干即可。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所以我们要爱护和修补书籍。

扩展资料:

民网北京6月12日电今日,由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主办,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复旦大学古籍保护学社承办的“我在复旦学修复”系列活动——“走进古籍修复”活动在光华楼一楼学生广场举办。

复旦大学2017级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的13名研究生是这次活动的参赛者。他们每人分到一页破损的古籍书页,现场进行修复。一方木桌,一张书页,便构筑起了他们的“书籍医生”天地。这天地里有传统的棕刷,有自制的挑针,有小巧的镊子,更有他们灵巧且训练有素的双手。

比赛完成后,13名同学还向现场师生展示了修补书页、挖补印章、齐栏、线装书装订和“金镶玉”制作等古籍修复步骤。古籍修复是一个要求宁静与虔诚的“旧”事业,也是一个积极发展的“新”学科,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是这转型道路上的推动者和守护者

人民网-教育-原创 -复旦“书籍医生”带你走进古籍修复

-书籍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具有突出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汉族传统工艺,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汉族文化工艺;它为后来的 开了技术上的先河,是世界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它的实施对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换句话说,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即造纸术和印刷术与它直接相关,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罕见的。

相关专家介绍,在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剪纸、漆器、评话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区域限制。但雕版印刷术则是唯一一个没有区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甚至传及海外。作为一种民族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2006年,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项目经申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扬州藏有近30万片明清以来的古籍版片,并采用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的古,成为全国最大的线装书加工基地。

随着现代 的兴起,活字印刷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陈义时等向有关部门建议,创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将已经退休回家的老艺人重新召集起来,招一批有志于雕版印刷的学员,传授技艺。 之乡扬州又“复活”一项失传已久的活字刻印技艺。该市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雕版印刷场所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表示,经过近6年的前期工作,失传近千年的宋朝毕升泥活字雕刻印刷绝技,在扬州成功复活,该社已成功研制出全本泥活字《梦溪笔谈》。

宋朝毕升发明出“薄如钱唇、细如蛛丝”的泥活字雕刻印刷绝技,因为对原料、手工雕刻技术和印刷的要求太高,传世不久即告失传,现代也没有发现毕升泥活字的模具。清朝中期,安徽泾县秀才翟泾生花了30年时间,研制成功“泥字范”,即先刻成“木活字”,再制成泥“字模”,在当时印制了为数不多的书籍。但严格地讲,“泥字范”与“泥活字”尚有差距,“泥字范”没有形成直接在特制泥块上雕刻“反字”的技艺,宋朝毕升的“绝技”一直没有恢复。 从2000年起,广陵古籍刻印社开始酝酿制作泥活字,着手相关前期工作。经过多次试验,选定扬州蜀冈之上粘性和湿度都比较适中的黄土作为“泥活字”的用土,经过筛细、过滤等工序后,光“锤炼”(即反复手工拍打、揉捏)就得花上一年时间。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在泥块上进行手工“反字”雕刻,这种雕刻的难度比在木块上雕刻“正字”明显增大,此次泥活字《梦溪笔谈》就是工艺师们精心雕刻成功的。除了雕刻的难度外,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克服了泥活字印刷的难度,复活了在砚墨里添加骨胶的印刷技艺。 2005年10月,对外试开放。被誉为清代扬州雕版印刷极盛时期标志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回到扬州与世人见面。

出现于唐朝中期的 业,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规模和质量都前所未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从校补、缮写到雕版、印刷、装帧,无不精益求精,是扬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图书刊刻活动。扬州图书馆、扬州古籍书店等处保存的都是《全唐诗》后印本,而此次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收藏的《全唐诗》初刻初印本一套共120本,弥补了这一缺憾。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 。2005年7月12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将采用“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上门学艺”的开放式传承方式,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扬州市副市长孙永如出席挂牌仪式。

学习途径学习方法

老艺人的心愿已实现。据了解,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将通过“口传心授 定向培养 爱好者自行上门学艺”3种方式实现这项技艺的开放式传承,为雕版印刷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首先就是传统的“师带徒”。传习所拥有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位市级工艺大师,10多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傅,面向社会招收9名实习学徒,一年后还将进行考核,合格者才可转正或继续深造。

其次是院校定向培养。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由广陵古籍刻印社与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扬州商务学校联合创办,并作为雕版印刷技艺实习基地,定向培养学生。只要是对雕版印刷感兴趣的爱好者,都可以前往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进行学习,大师们将毫无保留地传授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尚需融入现代元素

设立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以及此前设立的扬州清曲传习所等传承单位,已经迈出了对这些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重要一步,但如何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摆脱发展困境,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影响

“传统技艺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扬州的一张历史名片。”一位专家表示,建立传习所,能让这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但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统的优秀民族工艺过程中,要进行创新,在延续传统工艺历史文化和原有的、传统的艺术风格基础上,为之注入更多更好的现代元素和活力,使之更能展示中国传统特色文化,更能适应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