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国古籍有什么意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保护我国古籍有什么意义?,第1张

古籍既是古人思想的宝藏、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同胞的集体记忆。中华古籍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典籍的解释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指法典、图籍等 重要 文献;亦泛指古今图书 司晋之典籍。——《 左传 ·昭公十五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 已后 典籍皆为板本。—— 宋· 沈括《 梦溪 笔谈·活板》 详细解释 (1)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 《左传·昭公十五年》 :“且昔而高祖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以为大政。” 《孟子·告子下》 :“ 诸侯 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 足以 守宗庙之典籍。” 赵岐 注:“典籍,谓先祖常籍 法度 之文也。” (2)泛指古今图书。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 :“光禄大夫 刘向 校中 秘书 ,谒者 陈农 ,使使求遗书於 天下 ,故典籍益博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 :“ 开元 中,定四部目録, 大凡 五万一千八百五 十二 卷。此自 汉 以来,典籍之大数也。” 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 诗:“这个岛呵,在典籍中无丛查考。”

词语分解

典的解释 典 ǎ 可以作为 标准 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 引经据典 。 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典制和 掌故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 典型 。 指典礼: 盛典 。大典。 主持 ,主 籍的解释 籍 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登记:籍没()。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 形容 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

“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

信的经典表述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3、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学》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典籍之“典”,甲骨文作‘’(《殷契拾粹》四五○)、“”(《殷契释编》七八四),会意造字,作双手或单手捧册之状。金文的“”(见“召伯虎敦”)与《说文解字》中的小篆“”比较相似,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丌是放书几案,将册置于几案上或以手捧册,皆有尊奉之意。《尚书》中有《尧典》,记述了古代君王尧训示臣民的言论和治国的法度,可知“典”是指记载法则、制度的重要文献。“籍”字出现较晚,未见甲骨文和金文,《说文解字》的小篆作“”,曰:“籍,簿也,从竹耤耩声。”即簿册、书册之意。

典籍两字联起来并作为一种名称大概始于战国时期。《孟子·告子下》曰:“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曰:“昔尔高祖伯魇,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这里的典籍,或指先祖法度,或指国家法则。典籍的合称仍然包括了“典”的含义,指记载法则、制度等重要的书籍。只是到了汉代以后,典籍才用作各种书籍的统称。《后汉书·崔宣传》称崔宴“少沈静,好典籍”。《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记载谯周耽古好学,以读书为乐,“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这里所说的“典籍”,便与当今泛指一切图书的意义相同了。

典籍仅仅依靠辞义的诠释自然是远远不足的。要揭示典籍的实质,还必须深入探讨我国古代文献中,典籍这一文化载体的具体构成;认识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典籍这一文化产品所具备的特征。

传说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坟典”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五典”“九丘八索”有时用来泛指古代典籍,而“坟典”“坟籍”则常用作古代典籍的代称。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坟”的正体字由土和贲构成,异体字由土和文构成。根据《辞海》,它有多种含义:墓,土之高者,水涯,大,顺貌,土松而起貌,书籍的一种。

扩展资料

古籍善本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古代书籍。时代下限,一般确定在乾隆六十年。

古代书籍代称如:

1、青简、韦编、青编

古代没有纸时,把字写在竹简上,用皮绳把竹简编缀起来,故称书籍为“青简”“韦编”。

“韦”就是用来编扎竹简的皮绳。“青编”即“青丝编”,以青丝编结,用来记事,因而古代记事书籍常以“青编”代称。

2、芸帙、芸编、芸签

有了纸以后,人们为了防止虫对书的咬噬,常在书里放“芸香”,后人便用“芸帙”“芸编”“芸签”等代称书籍。

参考资料:

-古籍善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