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排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排名,第1张

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338位。

西华师范大学(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西华师大”,位于四川省南充市,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四川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抗日战争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到南充市。

1952年川北大学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科,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行署、华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亩,馆藏纸质图书300余万册;有82个本科专业,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员工2600余人,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共35000余人。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2月,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3339万余册,电子图书482万余册,电子期刊1306万余册,珍藏古籍5600余种、74000余册,涵盖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理、工、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建成综合性多学科的川东北地区的文献和信息中心。

图书馆经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批准成为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成四川省方志馆西华师范大学分馆、川渝方志馆西华师范大学分馆,系四川省内第三所揭牌的高校方志分馆,也是第二个川渝共建的方志分馆,现有川渝各地方志、地情文献2000余册。

馆藏线装书5600余种75000余册,善本书3000余册,其中有明洪武年间的《洪武正韵》、明嘉靖年间的《韩诗外传》、清代《西域地理图说》等重要文献,开展古籍普查、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可移动文物普查等工作。

我们要先了解中医药文化有哪些,是什么。在我们充分了解后,我们可以开始从从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着手,系统收集整理中医药典籍、出土医书、民间传承的医方医术、秘验单方等,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进行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学校申请相关社团活动,用于宣传中医药文化,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展览会、各种节会等等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与科普,并且可以参加一些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国内外的交流活动,更加深入了解。

吴谦的医宗金鉴一共是24卷。

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检索繁体“医宗金鉴”,结果中的题名以“御纂医宗金鉴九十卷首一卷”为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本,条目如下:

御纂医宗金鉴九十卷 (清)吴谦等辑 清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 24册

而其他诸如天津、保定、常州等图书馆所藏图书集成印书局该书石印或铅印本均等于或少于24册,全本应该就是24册了。各卷内容概述可参见《清代医家吴谦与<医宗金鉴>述略》。

医宗金鉴的内容包括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妇科心法、幼科杂病心法、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决、正骨心法要旨等很多医学上非常有用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汉医丛书。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中比较完善而又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图、说、方、论俱备,并附有歌诀,便于记诵,尤其切合临床实用。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