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乐谱如何表示?音符都是什么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古代的乐谱如何表示?音符都是什么样的?,第1张

乐谱的价值之于音乐,犹如古籍的价值之于历史。它把转瞬即逝的古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刻写下来,使后人得以部分地恢复原曲,“旧调重弹”。音乐史与其他学科史的区别,正在于它有声响,而大量的古谱就是它的依据。如同文字的发明一样,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记录下来的乐谱的发明与完善,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前面曾说过,上古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体。因此,击重节律的鼓点便成为中国乐谱最早的使者。《礼记·投壶》载有鲁、薛两国射礼时鼓的节奏谱:一种符号绘作圆圈,一种符号绘作方框。它们无疑就是两种鼓形的象形摹画。一般来说,无论何种谱式,都应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记音高,二是记节奏。中国早期的大多数谱式都沿用了以圆圈或圆点、方框“点拍”的方式。

现存历史上第一次记下音高的乐谱是唐人手抄本古琴谱《碣石调·幽兰》。该谱前“序言”说,《幽兰》是六朝丘明(493一590)所传。实际上,它是一首用4954个汉字详细记录了每个音在古琴上属第几根弦,什么位置,用什么弹奏法的文字诸。由文字谱发展成为采用文字中各种象形性的笔画,拼成符号,并作为右手音位与弹法的减字谱,是依据乐器产生的记谱法(如:謦,即右手中指勾第一弦,左手中指按一弦七徵)。唐人曹柔首创此法,晚唐陈康士、陈拙依此谱式整理了大量琴谱传世。宋元以来,少琴家使其进一步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古琴音乐所以能卷肤浩繁,保存至今,主要是得益于减字谱。

唐代的“燕乐半字谱”也是以乐器音位和手法为基础的谱式。它又分为弦索谱和管色谱,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唐琵琶谱,记录了四根弦上每个指位的符号,如果定弦可以确定,便可以基本恢复原来的曲调。这份珍贵的《敦煌曲谱》写于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而在日本发现的《天平琵琶谱》。抄写年代则在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唐代诗人白届易写下《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一诗:“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一纸展开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可见唐朝时燕乐半字谱确很流行了。

工尺谱是我国应用最广的唱名谱,规范的诸字由上、勾、尺,工、凡、六、(合)、五、乙等汉字组成,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记写节奏的板(强拍)眼(弱拍)符号也发展得较完善。调号用正宫调、小工调等调名标示。宋、元以后,我国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乐谱是用工尺谱式记写的。其中以器乐作品和戏曲唱腔为数最多。

古谱对于音乐传播和记录信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古代文化研究领域的拓展,我们不仅从乐谱记写的音调旋律中去体味传统,而且还从记写方式去考察传统。中国历代谱式中那种提示性多千明晰性,含蓄性多于严密性的象形简笔,浸透着中国审美精神的独特之处。先秦美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魏晋佛禅中的“不立文字,直接人心”,民间传承习惯上“口授心传、耳提面命”的实践精神都程度不等地体现在中国古谱节奏记写“点到为止”,旋律繁简足以备忘的方式之中。

中国传统的记谱法基本有十三种,分别是:工尺谱、琴谱、燕乐半字谱、弦索谱、管色谱、俗字谱、律吕字谱、方格谱、雅乐谱、曲线谱、央移谱、查巴谱、锣鼓经

在当今,中国汉字记谱主要是用宫、商、角、清角(和)、徵、羽、变宫(变)分别来表示do、re、mi、fa、sol、la、si,而在工尺谱中,则表示为上、尺、工、合、六、五、一。而在汉字下方画斜线和在汉字旁家部首(例如加“亻”等)来表现音高。

琴谱是用文字将古琴曲的定弦法、弹奏手法和分句法等记录下来。

燕乐半字谱所用的符号大多形似半个汉字,多用于记录燕乐!故得名!

弦索谱是一种指位谱,原理与今吉他指位谱相似。至今已失传!

管色谱是一种音位谱,最初可能是管乐器指法符号的演变。

俗字谱即工尺谱的前身。

律吕字谱使用十二律吕名记录曲调中各声音高的一种记谱法。我国曾用此记录雅乐。目前仍广泛用与日本和韩国。

方格谱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图最右边一行注律吕字样,每格代表一个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个相对等长时值单位。

雅乐谱是明代记载祭祀孔子所用的音乐的曲谱形式。

曲线谱是用曲折的线条来记写曲调进行的乐谱。

央移谱是藏传佛教使用的曲谱,是在七条平行线上划出各种曲线组成的一种曲谱。

查巴谱是一种在方格中划曲线的曲谱。

锣鼓经是一种打击乐的曲谱。又叫“锣经”、“锣鼓谱”和“法器谱”等。

工尺谱最晚于晚唐五代已产生。其音高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当然也有用固定唱名法的),如“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等等。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

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一般是1/4的节奏,一板一眼就是一个板与一个眼合成2/4的节拍;一板三眼就是一个板和三个眼合成的4/4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当于4/2节拍。

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发展到极至,出现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著名的《弦索十三套》。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考古发现则没有这么早,1978年在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属战国早期的琴。但在湖北枣阳郭家庙曹门湾墓区出土的一张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为目前所知最早,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古今中外的音乐谱种类很多,最简单而粗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是以表达音阶高低节奏快慢为主的“音阶谱”,例如 中国的工尺谱,西洋的五线谱等;另一种是以表达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主的“手法谱”,古琴谱就属于这一类。 自有古琴以来,在琴谱出现之前,学琴都是靠师徒之间口授心传,一句一句,一曲一曲的传授,由于指法随着古琴的技法发展而逐渐复杂,汉代开始有弹琴手法的名称记载,这些手法又称为指法。为了方便记忆,弹琴人便将指法用文字记下来。其后又把整首琴曲每一个指法用在哪一条弦的哪一个徽位的弹琴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并将琴曲的调名记下,便成为琴谱。当时称为“琴叙谱”,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就是现存唯一文字谱例。从汉末有指法记载发展到隋末文字谱成熟,中间不少于五百年。

文字谱虽然可以将琴曲的弹奏方法记录下来,但是由于记叙冗长,一句琴曲动辄就要两、三行文字,记录一首琴曲花上很多篇幅,不便于记录与学习。所以在文字谱出现之后,历代弹琴人觉得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弹琴人就朝着两方面尝试:一方面是尝试用更简单的符号表示指法,以容易上手;另一方面是将文字谱简化,以免篇幅冗长,阅读困难,影响学习。结果是符号代替不了文字,文字谱经过数百年的演化,慢慢发展成为减字谱。 今天通用的古琴谱叫减字谱,又叫指法谱或手势谱,它是由文字谱演变而来。由于古琴的指法繁多而复杂,根据近代琴家顾梅羹和查阜西两位统计,古今指法名称有1,036个,减字有1,393个,有名称无减字的有123个,有减字无名称的有34个,加起来指法名称共有1,159个,减字就共有1,070个。因此学琴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记忆指法。。(摘录自《从《愔愔室琴谱》谈古琴记谱法的承传》)

我国古代历来有“四大名琴”的说法,其中的前两张就是周朝的“号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绕梁”,但均已遗失。现存最古老的琴是出土于湖北战国曾侯乙墓的一张十弦琴,与现在流行的古琴有所区别。现存最古老的琴谱是唐朝的一份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正本现藏于日本。至今还没有发现战国时期的琴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