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生:越南南部游记(三十二)“水真腊”的故地
一路东进南下,行走在“水真腊”的故地。虽然随着土地开发的深入,经过阮朝的兴衰与不请自来的法国殖民统治,整个南圻的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高棉人让出了前、后江流域中心区域,或居缩在原生地,或向西向南迁去,散布在金瓯半岛的各处及边缘。
如果说在永隆、芹苴一带见到高棉人的小庙、小塔是零星的、偶尔的,那么在朔庄、茶荣、薄寮这些后开发区域看到高棉庙宇则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据说,朔庄有89座、茶荣有140座。
我们在沿海公路旁的铺市前,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眼前那座金光闪闪的高棉庙宇所吸引。巨大的殿堂托起三层逐步升高的屋檐,屋脊变形为每侧三个锐三角形交叉契合的形状,而在每个翘角上方分别有蠎蛇飞檐,似欲刺破天穹,中间傲立神塔,达一二十米高,塔正反两面则饰有两层中间镶嵌复杂几何图形画面的三角形面墙。
整个殿堂金黄饰顶,红瓦铺辍,正门富贵堂皇,雍容华贵;而它的右后方则为石结构的陵堂似建筑,并在悬梁上嵌有五座佛塔,这可能是被称作“林伽”的石室,应该是用以摆放佛陀魂灵的地方。在附属建筑中,以两个锐三角形屋脊十字相交的房屋,造型奇特,颇有韵味。整个佛堂建筑群正在修缮、翻建,尚未完工,但从其规模与华丽度上看,便知靡费非薄。这对于“以佛立国”的高棉民族而言,日常生活可“青云无心常淡淡”,来生大事则“靡费再多也为少”了。
高棉人所信之教为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是自称,中国称之为南传佛教,是相对于中国滇南地区傣族而言的,傣人也信仰上座部佛教,以区别中国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这两种佛教又称北传佛教。
佛教有大、小乘之分。汉传佛教为大乘,上座部佛教为小乘。大乘佛教经中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儒文化国,成为东亚的一种主要宗教信仰。而小乘佛教,即上座部佛教,现主要流传于中国云南南部和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还有南亚的斯里兰卡,覆盖面积160余万平方公里,信徒人数过亿。汉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在佛教的基本教理的认定、修持的最终目的上是相同的,但仍有许多区别。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佛教的语文上,大乘佛教的经典用的是梵文,而上座部佛教用的是巴利文;二是在教义和修行上,大乘佛教把佛化作为神,主张以成佛为目的,希望普度众生,佛教通过修行来成为佛或仅次佛的菩萨,而上座部佛教则认为佛不是神,而是一位教师,注重自我解脱,过简单平和的生活,其明显特征就是只供奉释迦牟尼这位佛教的创始人,修行者穿**上衣。
中国在东汉之前,在西域地区也曾流行小乘佛教,如在“小西天”于阗、罗布泊的楼兰古城等地都曾出土过大量的巴利文佛经文献。经过4世纪的鸠摩罗什、7世纪的唐僧玄奘这两位中国 历史 上最伟大的佛经翻译家、佛学家的努力,东土方才取得“真经”,《金刚经》等重要经典皆由梵文直接翻译而来,致大乘佛教在东亚地区成为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佛教源于印度。印度原盛行婆罗门教,但该教法典《摩奴法典》确认四个等级的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把“婆罗门”列为最高种姓,把“首陀罗”列为最低种姓,还有大量的连种姓也入不了的“不可接触者”,低级种姓和“不可接触者”要服从高级种姓的统治和奴役,带来信仰上的矛盾。传说约2500年前,在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冥想,创立佛教。因其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的思想,且富于哲理,逻辑性强,因而很快得以流行。
佛教传入中南半岛自缅甸开始。传说缅甸孟族商人德蒲娑和巴利伽兄弟到印度经商,受佛法感化,皈依佛门。他们还带回佛祖亲赐的8根圣发,修建了一座佛塔以事供奉,后佛塔经历代加高修缮,成了现在的仰光大金塔,为世界著名的佛教标志建筑,引无数信徒到此顶礼膜拜。柬埔寨1世纪就有佛教的传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入的是大乘佛教,与此同时印度教也传入柬埔寨,“印度风”吹得很盛。13世纪缅甸蒲甘王朝确立上座部佛教居主导地位,柬埔寨自14世纪后上座部佛教始终被奉为国教。
柬埔寨这个古老的国家,历经扶南、真腊、柬埔寨三个王国时期,而进入近现代 社会 。1世纪,扶南王国建国,至7世纪初叶(627年)被真腊吞并。与此同时,婆罗门教与佛教相继传入扶南。在相当长的 历史 时期,婆罗门教占据着柬埔寨的主要宗教地位,印度化诸因素支配着扶南王国的 社会 结构和 社会 生活及宗教生活。到了5-6世纪,在婆罗门教盛行的同时,大乘佛教也很兴盛。
7-16世纪,是真腊王国时期。真腊原为扶南的北方国家,位于今柬埔寨上丁省和老挝占巴色省一带。真腊人与扶南人同属一族,都是孟高棉人。550年前后,真腊王扶婆拔摩开始发动兼并战争,至公元630年,其主伊摩那拔摩一世挥师南下,最终吞并扶南。真腊国有近千年的 历史 ,最强盛时期当数9世纪至15世纪这600多年间。
由于其定都吴哥,亦称吴哥王朝。这个王朝著称于世的是吴哥窟古迹群,其与中国的长城、印尼婆罗浮屠和埃及金字塔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文明古迹。吴哥古迹群有600多座雕刻精美的石刻浮雕建筑物和宝塔,散落在4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由吴哥寺、吴哥王城、空中宫殿、女王宫等组成。之中核心部分是吴哥寺和吴哥王城。吴哥寺的主体是一石砌的三层台基上的五座莲花蓓蕾般的尖塔,最上层中央的塔最高,高于地面65米。这些塔象征着印度教和佛教神话中的宇宙中心和诸神之家茂路山。
吴哥寺周围有壕沟环绕,沟宽190米,周长约5000米。吴哥王城称大吴哥,城呈正方形,周长约12000米,城墙高7米多,厚38米,有5座城门,还有巨大的斗兽场。城墙、门均为石头砌成。城外有护城河环绕,河宽约100米。吴哥王城的中心是巴戎寺,是一座大乘佛教寺庙,建在一石砌的二层台基上。寺中塔群,由16座较大的塔相互连在一起,中央塔高约45米,直径25米。加上四周的小塔,共有54座。远远望去,似一座座山峰,每座石塔上四面都雕刻有高达175 -24米的巨型佛面,人称“四面佛”,佛面脸露安详的微笑,这就是著名的柬埔寨“吴哥微笑”。
吴哥窟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物之一。它由一块块巨大的石料组成,石料来自50公里外的荔枝山,石料总重量达30亿吨,最大的有8吨之重,且完全凭借自身的重量和石头间天然可契合的凹凸纹路来搭建,没用石灰水泥,更没用钉子梁栓,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巧,均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吴哥古迹的存在也反映了当时柬埔寨国力强盛和经济达到相当的水平。
历代吴哥王东征西战,开疆扩土,曾战胜过爪哇海盗、缅甸和占婆强敌,在阇耶跋摩七世时达到顶峰,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吴哥帝国,除了真腊本土外,占婆及今老挝、泰国、马来半岛的一部分(直到克拉地峡)和缅甸的一部分(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之间的地带)也在帝国的疆域内,至少说是在它的势力范围。
真腊后期国力衰落,经多次迁都后,最后定都金边。14世纪后,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一并衰落,上座部佛教最终取得了在柬埔寨的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婆罗门教自此淡出了柬埔寨 历史 舞台,但它所留下的影响仍然存在于柬埔寨人民生活中,特别是王室的重大庄典活动仍由婆罗门教的祭司来主持,国王的王冕、金履、宝剑等传国之宝,仍由国师(婆罗门教高僧)保管,湿婆主神仍受到崇拜,其王宫与佛寺建筑受印度风格影响极大。
16世纪末,真腊改称柬埔寨。这时王国不断受到暹罗和越南的控制和争夺,国家战争不断,很多民众相信“今生积善,来世享福”,上座部佛教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故此南传佛教日益深入人心,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了。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古代柬埔寨的信息保存在中国古籍中。由于受生产力水平所限,缺乏造纸和印刷技术,柬埔寨的古代史料与文学作品都写在兽皮上,或雕刻在贝叶、石碑上,被人称作“兽皮文学”、“贝叶文学”、“碑铭文学”,致使 历史 文献的保存受到影响,大多残缺不全。恰逢中柬交往频繁,众多中国史料对柬埔寨的古代 历史 有过记载。其中最著名的是两部史籍。一是《后汉书》,记载了扶南王国的情况。
扶南一词来源于高棉语的音译,即“山”的意思,故中国史籍也将扶南称之为“山之国”,还提到“肃宗元和元年,日南蛮夷不事人邑豪献生犀白雉。”可见柬埔寨在扶南时期就已与古代的中国有所往来。二是作为中国元代使者的浙江温州人周达观所写的《真腊风土记》。周达观曾在1297至1298年在柬停留11个月,对吴哥王朝有众多记载和描述。《真腊风土记》于1819年被法国汉学家雷米查译成法文,流传到西方。法国探险家享利·穆奥读到此书,然后按图索骥,1858年于茂密丛林中找到了湮没400多年的吴哥窟,才得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其实中南半岛国家的主体民族或主要民族都与中国的 历史 ,或相关的跨境少数民族有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国际学界的主流意见一般认为,马来人种是南方蒙古人种南下和当地土著尼格利陀人的混血融合而成,这个暂且不论。侧重谈谈其余六国的主要民族与来自北方的中国一些民族息息相关这个问题。
约公元前1000年前,位于中国西部的被称之为濮人的少数民族,被湄公河平原地区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所吸引,沿湄公河南下迁徙,在老挝的中游地区稍稍停留后,到达中下游地区,后又发展到湄南河流域、萨尔温江下游等地区,他们与当地马来人融合,再度融血后成为孟高棉人。
这是有记载 历史 以来,第一批南下中南半岛的中国古代人群,已被国际主流学界所认可。孟高棉人属于东南亚三大语系中的南亚语系(另两个为南岛、汉藏语系)民族。濮人在北方接受了一定的华夏文化,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在云南一带曾创建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古滇国,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土著民族。孟高棉人积极开发土地,发展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且处于当时中国与印度之间海上交流的必经之地(由于受船小和航海技术不发达所限,从安全考虑只能溯江、沿海抄近道而行,所以早期古代丝绸之路不走马六甲海峡,而是绕金瓯半岛经暹罗湾,从陆上翻过克拉地峡,接印度洋沿岸地区),开始接触海上贸易,成为东西贸易的驿站。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处于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时期, 社会 发展程度较高。随着贸易而来的印度人也带来了印度文化,特别是婆罗门文化。婆罗门与当地的族群首领的结合,为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后来在柬埔寨等地婆罗门教失传了,但婆罗门的仪式仍然保留在柬埔寨的王室礼仪中。《剑桥东南亚史》作者认为“东南亚的第一个政体出现在距爪哇和巽他海峡以北数百公里的地方”,即“中国人称之为扶南的地方,它的出海港位于今称为俄亥的小城”,“它的都城毗耶陀罗补”,“尽管扶南出现的时间难以断定,但通定为1世纪”。
中国的史书对扶南国也多有记载。康泰的《吴时外国传》说,“扶南之先,女人为主,名柳叶。有摸趺国人,字混慎。……混慎晨入庙,于神树下得弓,便载大船入海,神回风令至扶南。柳叶欲取之,混慎举神弓而射焉,贯通度,柳叶惧伏”后混慎娶柳叶为妻,并成为扶南的国王。柬埔寨由此立国。可见,扶南立国前该地区尚处于母系 社会 末期。后孟高棉人不断向西扩散,在今湄南河流域或缅甸南部建立了由孟人为主导的国家或部落群体,如林阳、金邻、堕罗钵底、哈里奔猜、罗斛等,许多中国史籍对此有过记载。
第二拨进入中南半岛的是中国的汉藏语系的汉傣壮等民族。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始皇平定岭南至西汉初期。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人和骆越人,以及居住在川、滇一带的滇人、羌人等,逐渐往西、南迁徙。他们在今广西的西南部,云南的南部,越南的西北、老挝、泰国、缅甸的东北部,印度的阿萨姆邦等地连成一片,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定居和繁衍,现在人口接近1亿。
除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外,该族群的共同体还有缅甸的掸族,越南的岱族、侬族、泰族,以至印度的阿洪人等。他们生活习俗相同或相近,相互之间的日常用语几乎可以听得懂。13世纪泰族人在泰国建立素可泰王朝,一度十分强盛。15世纪后,泰国是角逐中南半岛领导权的主要国家。“泰、老、壮、傣、掸、侬,同根生,一家亲”,反映了对共同祖先西瓯越、骆越人和古滇人的怀念。缅甸人称汉人为“胞波”(缅语,即兄弟的意思),可见缅汉关系的亲密。
当沿海公路走到尽处,便到了岸豪小镇。再折向正西,向金瓯角进发。路傍河而筑,车沿溪而行。路河之间的隔离带距窄,种有稀疏的树木。路基与低矮的河堤同高,河水充盈,几乎没于堤面。车速很快,树丛和村庄匆匆退去,而河水却好像迎面而来,水面似乎高于路面,从头上漫过一样,令人不能持重。
流水淙淙在欢乐地跳跃。不时有河涌汇合,又形成新的自流河。出芹苴至今4个多小时,往返折行300余公里,沿河直行已成常态。福东与舒明争论道,这直来直去的河道,密如织网的渠涌到底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挖掘?一人说,如果是人工所为,那工程量太大,怕难以胜任;一人则坚持认为人工挖掘。他说人工痕迹太明显,哪有河流不回旋,特别是在这地平如砥的地方。我则认为,这场争论意义不大。应当说,河渠纵横,交织成网,是自然加人工合力所为。
在九大海门之南,后江之西,是面积阔大的冲积平原。在拓荒前,此地水乡泽国,洪水无忌,漫浸泛滥,泥潭沼泽遍地。要想生存,首要的问题是抵御洪水。以自然泄洪的沟汊河道为基础,顺地势水势而为,掘土填高,挖沟开渠,再加以整理联成一气,汇入大江,或直排入大海。
据航测考古发现,后江至金瓯半岛一带古代就有沟渠排灌网。先是集中在后江西部地区,古扶南国的孟高棉人,在河仙、迪石、龙川、朱笃之间的四角形区域内,依地形的走势坡度修建了一个很先进的以排灌为目的渠道水利网。该网向东南通往巴萨河,然后由西南入大海。这个渠道网既可降低巴萨河汛期水位,又可通过连续的节流装置利用洪水压低海边土地的盐碱水位,以利于种植水稻。同时,由于沟渠网的相互沟通,还可以用来进行水上交通运输。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沟渠网一度壅塞、废止。
17世纪末期广东雷州的著名侨领莫玖曾驻扎于此,率人重新规划、疏浚、加密了这个排灌网,使其再度焕发青春。这是后话。而该网东、南部广大地区,地形水势更加复杂,当泥沙积淀露出大片陆地后,在18世纪迎来新的垦殖拓荒的高潮。可以说,后江东部各省和金瓯半岛地区是越南最后开发的“大块头”区域,至今仍有不少榛莽之地等待开发。
陈、杨二总兵所开创的源源不断的华侨移民南圻潮,成为开发这片“处女地”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与越南流民和当地高棉人共同奋斗,筚路蓝缕,终成伟业。《嘉定城通志》载:“龙川道所(即今金瓯市),道前铺市,华唐、高绵凑集,暹船多来贸易焉。其出力垦地者,惟唐人为勤,而海网江簦、行商居贾,亦唐人主其事矣”。
路基与低矮的河堤同高,水面似乎高于路面,从头上漫过一样,令人不能持重。
金瓯省,高棉人称哥毛,水真腊故地,亦是一块新生的土地,为九龙江和其他河流不断冲积而成。金瓯省面积5300余平方公里,而人口刚过百万,显得地广人稀。且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370公里,海域面积大,更增添空寂感。西行路上,村庄稀少,偶见一些铁皮棚屋和茂密草房,大多是农人照看鱼塘、果园的临时住所。稍高处辟有水田,但田土显露,不见秧苗。
小黄说,金瓯地势低平,常遇海水倒灌现象,多盐碱地、高碱地和泥潭滩,水稻一般只种一季。“晚田五月秧,八月稼,十一月获”。不过,近些年来已开始试种双季稻。约三五公里遇集市,两旁民居骤密,多傍路摆摊,出卖香蕉、菠萝等水果,但人气不旺,买卖方冷淡。我们下车买了三个菠萝。卖菠萝的**,高兴坏了。她头戴斗笠,花布包头垂肩,模样俊俏,忙不迭地帮我们削皮、去眼、切块,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阮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后,以国为氏。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于商朝时建立的诸侯国,其国址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在商朝末期,阮国灭亡,之后皋陶的子孙就国为姓。汉末三国时期阮氏东迁,在陈留郡形成望族。两晋以后阮氏开始南迁,并在宋元时期走向了闽粤台港及越南。当今的大部分阮姓子孙都是源自陈留阮氏。阮姓名人有阮瑀、阮籍、阮咸、阮孝绪、阮枞江、阮玲玉等。阮姓人口在我国没有排进百家姓前一百名,但在越南却成为第一大姓。
越南第一大姓
在人类文明起源之初,人类还没有姓名这一种符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姓名。据我国古籍记载,古代骆越地区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以及隶属中国版图、成为中国封建往常的郡县以前,“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好,无适对匹,不识父子之姓”。汉光武时期,以“锡光为交趾,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从此往后“其产子者,始知种姓”。
对照越南《大越史记全书》及其他越南史书记载来推断,具有真名实姓的交趾历史人物,几乎都是在“岭南华风始于二守”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逐渐出现的。在接受汉文化的深远影响之后,越南开始有了姓,并基本保留着子女随父姓的传统,逐渐成为以越南人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
关于现在越南姓氏数量,越南还没有准确的官方统计,部分越南学者指出约有300个。越南常见的姓氏有阮、陈、黎、范、黄、潘、武、邓、裴、杜、胡、吴、杨、丁等,这些常见姓氏占了越南总人口的90%,其中仅阮姓占总人口的384%(截止到2016年数据)。
越南阮姓的历史
阮姓是越南的一支源远流长、人口众多、分布辽阔的大姓。阮氏族人在越南历史的政治、军事舞台上,人才辈出,业迹彪炳。
丁部领
据越南史籍记载,开宝元年(968年)丁部领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建立“大瞿越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在十二个各自割据称王的大封建主中,阮姓即占五名,即阮宽、阮昌识、阮连、阮守捷、阮超。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建立李朝,重用大批阮氏官吏,如阮道纪为枢密,阮彻为左参知政事、阮仁义为右心腹。李朝圣宗时,以阮道成为太师。仁宗时封阮日成为兵部侍郎等。神宗封阮平公为太傅,讨平真腊。高宗时授阮午为副行道。
宝庆元年(1225年)越南建立陈朝,封阮嫩为怀道王,嫩势壮,自称大胜王。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抗元主力军,安南管军官阮盈父子,屯兵七源州,后进兵驻西路永平,大破元军,阮氏代陈立国。
嘉靖六年(1527年),后黎朝大将阮淦拥立黎昭宗之子黎宁为帝,统治清化以南地区,史称“南朝”。阮淦死后,其幼子阮演自立为王,在顺化、广南地区形成割据势力。自此,阮氏开始登上越南政治舞台的最高台阶。
阮文岳、阮文惠、阮文侣
18世纪70年代爆发的阮文岳、阮文惠、阮文侣三兄弟领导的越南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建西山朝又称新阮政权,一度统一全国。嘉庆七年(1802年)广南封建集团后裔阮福映在法国殖民者扶植下,推翻西山王朝,建立阮朝,并正式国号越南。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宣告退位。是年胡志明(原名阮爱国)领导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阮氏族确实是越南历史久远、势力厚实的权贵名门。中国亦有阮姓,且越南文的阮字读音跟汉文读音一样。中国的阮氏族谱,多有记载阮姓举族迁往交州、安南的史实。根据越南《语言》杂志记载:“我国的姓氏大多从汉语中借来”。可见,越南的阮姓氏或多或少与中国的阮姓有着紧密联系。
陈留阮姓与越南
陈留阮姓在交州仕官有着久远的历史。
西晋末,阮氏一部分随晋元帝南下,封官交州,将家族迁入。自东晋初至宋初,南越刺史、节度使等官,均为陈留阮姓后裔。晋成帝时,阮放为刺史。晋孝武帝时,交州九真太守阮逊。晋穆帝时,阮敷为刺史。阮长仁为宋明帝时刺史,其子叔献,父卒代领州事。阮凯为齐明帝时刺史。阮贵据龙编城反,自称南越帝。
唐时,阮氏在安南十乡闻名,人口几乎已遍及全境,且大多掌握地方政权。阮氏喜在唐长庆二年(822年)为南越都护。阮涿在唐宣宗时为经略使。阮进在南汉刘龚时代为节度使。宋初交州“十二使君”割据时期,阮姓有五位使君为当地的大封建主。
阮氏在东晋初至北宋初的600多年中,多主持交州地区政事,在当地形成握有实权的权贵名族,其时交州尚属中国领土,越南立国后,阮氏仍是对越南政局起着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乃至三度建立阮氏王朝,统治越南数百年。
杨素
中国阮氏族人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南迁交州,跟阮氏在当地已有厚实势力与割据基础有关,大量的阮氏拥入,又壮实了交州阮氏的政治、军事实力。中国阮氏流入安南有二条干线可循:一是以官吏身份,以及躲避内乱如五朝乱华、隋杨素大军平百越地、宋末元初等战乱,合族南迁,由大陆进入交州。二是以海运、商贸的关系,由海道进入越南南部地区,并形成广南封建集团。
历代阮氏王朝及达官贵人往往都为广南封建集团的后裔,后以武力向北部推进。阮氏在南部发迹,这跟中国阮氏族谱记载的由海路迁居越南南部亦相一致。越南古代史上,基于跟中国地理紧邻和历史传统关系,因此两国政府与民间之间,包括通商、经贸与人口迁移的往来依然频繁。
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法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国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结束了中越的“藩属”关系之前,政府之间的“朝贡贸易”关系。但是因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没有间断,当时许多中国人留籍越南,并经逐步发展、演变而成为越南居民。基于同样道理,亦有不少越南居民留籍中国,成为中国居民。
越南的阮姓人口多是由于历史原因逐步发展而来,跟各个时代阮姓族人位高权重也有很大关系。从历史记载来看,越南的阮姓跟中国的阮姓有着很深的渊源,虽然不能认定越南的阮姓就是源自中国的阮姓,但至少说明了两国人民有着世代友好、渊源相近的血肉之情。
起源
越南戏剧的产生发展较为复杂。根据现状推测,是以中国元杂剧为基础,吸收了一些越南流行的歌曲后形成的,是传统的古代戏,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演出。唱词和说白全用越汉音。唱腔缠绵悱恻,舞蹈性较强,所演多为忠臣孝子等故事。据越南黎朝史学家吴士连(1422~1497)的《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剧在13世纪由中国元朝随军艺人李元吉传入越南,并在宫中教授宫人扮演,即名之为□剧。以其内容多宣扬忠孝节义,逐渐取代了嘲剧在宫廷中的地位,形成在宫廷及整个上层社会中的独占局面。武王阮福括(1739~1765)在富春专为演出□剧建造一座“同乐轩”。明命(1820~1840)时,阮朝的中央机构中还设有越常署,专门管理□剧的编导和演出等事宜。嗣德(1848~1883)时除把管理机构改为清平署由礼部直接管辖外,还把全国最优秀的300名伶人招入宫中演戏作乐。
嘲剧
嘲剧《观音氏敬》
嘲剧的产生和早期流传情况,在越南古籍中未见记载。据越南戏剧研究者们推测,可能于李陈朝(11~13世纪)时期即已流行民间,陈朝后期传入宫中,成为宫廷娱乐项目之一。到了黎朝,它在宫中的地位下降。但因它的剧目内容反映现实、音乐明快轻松、唱腔接近民歌,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有很强的吸引力。到20世纪初,西方文艺思潮传入越南,在城市里嘲剧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20世纪初河内的嘲剧院全部被迫关闭。
1952年越南劳动党中央提出了挖掘民族艺术遗产的方针,嘲剧的情况得到改善。编导者们创作出许多新剧本,为抗战和土改服务。在第三联区(中部),还把中国**脚本《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改编成嘲剧。1954年和平恢复后,嘲剧获得显著的发展,成立了嘲剧研究会,民族歌剧学院也设立了嘲剧系。
嘲剧中总有丑角的滑稽表演,富有讽刺特色。它还比较注重情节发展,剧情曲折丰富。
改良剧
改良剧是法国占领越南以后产生的剧种。发源地在南圻永隆省。原是一种由一人说唱并配合一些简单表演的曲艺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殖民者出于搜刮民财的需要,组织一些改良剧剧团进行巡回演出。这些剧团用古乐伴奏,演出效果好。于是,一些剧作家把一些名著改编成剧本,并按剧情需要,将原由一人说唱的形式改为由多人扮演的多出本戏,演出很成功,从此便逐渐推广。改良剧的鼎盛时期仅只10年(1920~1930)左右,在此期间,越南几乎举国争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改良剧开始走向衰落。
1951年文艺界贯彻越南劳动党中央的文艺方针,改良戏推陈出新,使其题材和现代革命内容日趋接近,有些剧本深受欢迎,如《红土上的姑娘》、《一位南方的女演员》等,改良剧从此得到了复苏,并逐步发展。
话剧
话剧是从西方传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进步学生和公务人员把《一杯毒药》、《安南法国大人》等剧搬上了话剧舞台,为越南话剧奠定了基础。
1931年后,革命处于低潮,越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陷入彷徨之中。这种思想在话剧舞台上得到反映,出现了表现个人哀伤、怅惘感情的剧目,如《乌江上的笛声》、《荆轲》等,故事虽仍取材于中国,情调却反映了越南当时的现实。
1936年后,话剧舞台演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剧目,如《没有回声》、《金钱》等。后殖民者对越南文化加紧控制,1940年日本军国主义踏上越南国土,话剧受到摧残。八月革命成功后,话剧不断向前发展,其内容及时而尖锐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60、70年代,反映抗美救国斗争、北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剧目竞相出现,如《郡长》、《一条人命》、《放冷枪的姑娘》、《后方之火》、 《前线在召唤》、《一双眼睛》、 《来自长山》、《你的爱》、《祖国》等等,其中《哪儿有敌人咱冲向哪儿》曾获文艺奖。
越南的主体民族为京族,又称越族,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总人口约为6500万人,居住范围遍及越南全国所有省市,尤以平原和城镇地区最为集中。据古籍记载,越族人是雒越人的后裔,最早生活在现在的红河三角洲平原顶端的越池地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族人的居住地域也在逐渐扩大。直至公元11世纪,越族人的居住地扩大到最南端的金瓯角地区。京族人使用越语,文字采用拼音拉丁文字。京族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间有许多传统的和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如从剧、嘲剧都是在越南民间深受欢迎的地方剧种。越南各地还有许多地方唱腔,最有名的是北方北宁地区的“官贺调”。京族人擅长歌舞,京族舞蹈既古拙又清丽,别具风韵。京族人生活在越南各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民族的舞蹈也有和其他民族的舞蹈融合的部分,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京族舞蹈
越南,韩国废弃汉字改用拼音文字,这是文化自卑的表现。形成现代与历史断层,二百多年以前的文献古迹全然看不懂。日本现代工业化自(明治维新)变革政策以来十分胜利,但并没有废弃汉字保存一千多汉字。证明汉字并没有影响国度的现代化进程!汉字是东亚中华文化的珍宝也是文化传承的根底。别的国度能够不运用,但中国人绝不能废弃。坚持繁简体兼学,能够不用但绝不可不懂!随着中国国际位置进步,中文必越来越重要。
政治缘由,胡志明惧怕中国文化对越南影响太深,人为取消了汉字,这对越南文化形成了很多损失,对日常沟通也很不便当,不是百姓不愿意运用汉字,汉字几千年来对越南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朝鲜废弃汉字也是得失相当。韩国如今还运用汉字,首尔街头还呈现汉字,日本不只不废弃汉字,日本学术报告、论文等高端文字表达运用汉字频率越来越高,假名表达不出来准确意义概念。
日韩越朝东南亚国度地域都全部或局部运用汉字,汉字是世界自然运用国度最多的文字,不是英文,英文法文是移民和殖民效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不是英语有多好他们选择了英语 而是他们原本就是英国后嗣,来的时分就是说英语来的,非洲人说英法语是他们占领了非洲,是强迫的。到了二战时期,越南帝国的末代皇帝好像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普通,也在日自己的支持下,终于在1945年下诏书废弃汉字,而将他们的国语字定为罗马字。
在胡志明树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后就下令将国语字作为国语,并请求民众把国语字看懂写懂,以到达解除文盲的目的。直到1975年,越南统一,在越南运用了近3000年汉字才正式消逝,汉字存在的独一作用就是用来装饰了。
本文2023-08-07 07:23: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