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咏徐州的中华传统径典和红色经典诗句?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任徐州太守,两年后离开徐州时创作了感人的《江城子·别徐州》,以表达对徐州的无限留恋之情: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过去的徐州和今天的徐州是两个概念,今天的徐州地域要远远小于东汉时期的。不过名人效应的作用,恐怕徐州人稍微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都会想当然的认为诸葛亮和他们是老乡,也是徐州人,但是其实呢,古今徐州的地域差异,诸葛亮并不是如今徐州人的老乡。
具体说来,诸葛亮是徐州琅琊诸葛氏,是古代徐州琅琊郡阳都县的名门望族。阳都在什么地方?大概在今天的山东沂南县一带,所以和当今的徐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从现在地域划分来说,诸葛亮是山东人。
其实诸葛的先祖并不是姓诸葛,而是姓单姓葛氏。本是山东诸城一带的葛氏,在西汉时期迁徙到了阳都县。
阳都县本来已经有一个大族也是葛氏,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外迁的葛氏为了与本地葛氏区别,便对人称自己是“诸城葛氏”,久而久之,便简化成了“诸葛”,独创了一个复姓诸葛氏。
按今天地域划分,无论是阳都还是诸城,都是在山东境内,诸葛亮是山东人无疑。
死后为何没有落叶归根?原因很简单,诸葛亮死时故乡阳都乃是在曹魏境内,和曹魏征战多年,无论是公怨还是私仇,都结下了,诸葛亮一身谨慎,怎么可能把自己尸骨葬在敌人境内呢?
连如今的武候墓都不过是他的衣冠冢,连葬在蜀地都如此谨慎,就更不可能挺而走险去落叶归根了。
诸葛亮的老家按照我们现在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在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一带,现在的徐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山东省一个江苏省,那可差远了。
至于诸葛亮为啥没能回山东落叶归根,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
诸葛亮8岁丧父,之后便跟着他叔父诸葛玄过日子,诸葛玄先是在豫章郡当官,后来又辗转到了荆州投奔了刘表,于是乎,诸葛亮也就跟着诸葛玄来到了荆州,这就是史书上所得“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了。
再到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来辅佐他成就大业。
诸葛亮先跟随刘备拿下荆州,然后又帮助刘备夺下益州,刘备最后在益州成都建国称帝,于是诸葛亮便又跟着刘备从荆州来到了益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
刘备死后,诸葛亮继续做蜀汉丞相辅助刘禅,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进行北伐,这一段时间诸葛亮一直往来于成都——汉中——关中一线,也就现在的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
直到最后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蜀汉兵马便把他的尸体送回了成都安葬。
诸葛亮病死的时候,他老家徐州琅邪郡(也就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那边)还在曹魏手里呢,诸葛亮和曹魏是生死仇敌,他自然也就不能落叶归根了。
徐州十大历史名人
徐州,是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老家;西周徐国国君徐偃王所治之地,乃是徐州;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也与徐州密不可分;解忧公主、南唐后主李煜、宋高祖武皇帝刘裕,让徐州这篇热土声名远扬;道教“张天师”明代才子李蟠、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更给徐州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本书选取徐州从古自今十大名人,全面解析徐州的“名人文化”。
1徐州历史: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
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
抗战胜利后,国民 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
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
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
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尤其是两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其中的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
两汉彩绘兵马俑,是继咸阳和西安兵马俑之后的第三批重要发现。
为开发利用汉文化资源,组织成立徐州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筹建修复了北洞山汉墓、龟山汉墓、白集汉墓、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等一系列重要文物景点。
徐州还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故乡,唐代白居易,宋代苏东坡、文天祥,清代方孝儒、潘季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和著名音乐家马可都曾在徐州任职或生活过。
徐州交通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
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2与徐州有关的历史名人
"徐州十大历史名人"评选揭晓 (附名单)
徐州日前评选出了十位历史名人。
他们(以时代先后为序)是:彭祖(尧舜
)、徐偃王(西周)、项羽(秦末)、刘邦(西汉)、解忧公主(西汉)、张道
陵(东汉)、刘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现代)。
由 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全程冠名
,铜山县张集镇 、徐州迅达车辆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电信天翼3G杯“徐州十
大历史名人”评选活动,自8月3日启动以来,经过媒体宣传、读者推选、专家学
者的反复论证,适当考虑到入选名人朝代和角色的分布、历史成就与贡献等因素
,最终确定了徐州十大历史名人。
相关链接
1彭祖
彭祖,姓篯名铿。
颛顼玄孙,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767岁(一说800余岁)。
事
见《神仙传》及《列仙传》。
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
又据《楚辞·天问》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王逸注谓彭祖善调雉羹以事帝尧,
得到帝尧赏识,受封于大彭(今铜山县境内)建国,始称彭祖。
彭祖的主要业绩
是:一建立大彭氏国,由大彭氏国扩展延续继而开始谱写徐州(彭城)的建城历
史(公元前586年);二是开创了华夏饮食文化,亲烹“雉羹”;三为教民以“术
”养身。
彭祖功业遗产,成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2徐偃王
徐偃王,名诞。
西周时徐戎的首领。
统辖今淮、泗一带。
《后汉书·东夷传》称
:“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
曾联合九夷伐周。
穆王因其势
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
后为楚所败。
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了仁义避战。
其事
载《竹书纪年》、《后汉书》、《尸子》、《博物志》、《路史》诸书。
《博物
志》谓:“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
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
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
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
生时正偃,故
以为名。
”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之后,实质上即是与周王(天子)分
庭抗礼。
作为“徐文化”的代表人物,徐偃王当之无愧是徐州文明史的奠基人、
开拓者和领袖人物。
3项羽
项羽 (前232—前202)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名籍,字羽。
祖籍下相(今江苏宿
迁)。
楚将项燕之后。
少时有大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
吴(今江苏苏州)起义。
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
羽为次将,率军往救。
宋义到安阳(今属河南)逗留不进,他杀死宋义,亲率兵
渡漳水救赵,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
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诸侯
王,定都彭城,为家乡添上一笔浓墨重彩。
楚汉战争中,为刘邦击败。
最后从垓
下(今安徽灵璧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于乌江自刎。
人称项羽是
一位“失败”的英雄。
4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字季,沛县(
今属江苏)人。
曾任泗水亭长。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他起兵称沛公,初属项梁
。
乘项羽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决战,率军入关。
前206年,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约法三章,废除严刑苛法,得到秦人拥护。
同年,项羽入关,大封诸侯王,他
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
不久,即与项羽展开长达五年的战争。
前202
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实行中
央集权制度。
先后灭异姓诸侯王,迁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加强控制
;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制定《汉律》九章。
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中
央集权的巩固。
5解忧
解忧(前120—前49),即刘解忧,西汉楚王戊之孙女。
建元三年(前138年),
为对付匈奴,武帝决定联络西域大月氏和乌孙。
乌孙位于匈奴右侧,有骑兵18万
。
太初中(前104-前101)汉“复以楚王戊孙解忧为公主”嫁乌孙王。
王死,从乌
孙俗,嫁肥王,后又嫁狂王。
匈奴发兵讨乌孙。
解忧请汉支援。
汉发兵15万,五
道并出,与乌孙兵两面夹击,大获全胜。
乌孙有倒向匈奴迹象,解忧一面要汉出
兵15万至敦煌,呈准备出击之势;另一方面派侍者冯嫽持汉节作其使,行赏赐于
西域各地,说动新乌孙王愿意降汉。
后,解忧所生之子继乌孙王位,“众心皆附
”。
解忧70岁时,携乌孙3人返回京师,后二年死。
6张道陵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因其创立的“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
”,故又被人称为“张天师”。
汉代沛国丰邑(今徐州丰县)人,传为汉初功臣
张良后裔。
张道陵少年熟读《老子》及河图洛书,后入太学,研读儒家五经,举
为“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出任巴郡江州令。
因悟沉浮仕途无益年命之
理,便辞官隐居洛阳北邙山,修长生之道。
朝廷数次征召,皆不从。
顺帝时(125
—144)携弟子入蜀,居鹤鸣山修道。
精研炼丹术,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三
天法师正一真人”,创立“五斗米教”,此即道教正源。
张道陵“白日飞升”后
,其子孙世代相传,道教教主皆以“天师”相称。
丰县阿房村为张道陵故里,有
古碑记其事。
7刘裕
刘裕(363—422),即宋武帝。
南朝宋的建立者。
公元420—422年在位。
字德舆
,小字寄奴,彭城人,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幼年贫穷,后为东晋北府兵将
领。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大权。
官至相国,封宋王。
元
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
手握东晋军事大权后,刘裕先后进行了两
次北伐,以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积功,刘裕被封晋相国、宋王。
420年,禅晋建
宋,为宋武帝。
8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人。
为南唐烈祖李升之孙、中主李璟之子。
李
氏一族出唐宪宗李纯第六子建王李恪一脉。
李煜高祖李志为徐州判官,故定居徐
州。
李煜作为皇子,自幼长于深宫,不知创业之艰、守成之难,唯喜书画诗文。
961年继位为国君时,南唐已处在宋太祖赵匡胤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
975年宋灭
南唐,李煜与其小周皇后被俘解于汴京,开始了囚徒生活。
三年后的“七夕”之
夜,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以“牵机药”毒杀。
就在这段囚徒生活中,李煜经历了
从“人上人”到“阶下囚”的巨变。
发而为诗,这便成全了李煜词俯视唐宋的巅
峰性成就。
李煜词风,影响深广,悲忧缠绵,难以超越。
9李蟠
李蟠(1656—1728),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
是科举考试取士历史上徐州仅
有的一名状元。
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天赋过人。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举人
,三十六年(1679年)中进士。
殿试卷《廷对制策》,文笔雄劲,气势磅礴。
内容
涉及军政、吏治、河防、靖务等治国要略,见解独到。
康熙皇帝钦点为一甲一名(
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撰修《大清一统志》,有“天朝第一人物”
之美誉。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李蟠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
受乡试中舞弊案影
响流放沈阳,3年后蒙赐故里,吟诗作赋。
此后终生未仕。
李蟠的文章和墨迹非常
出名,在当时备受推崇,留有《偶然集》和《根庭文集》。
10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李永顺。
室名师牛堂,徐州市人。
美术教育家,中
国山水画一代宗师。
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画,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杭州国
立艺术院学习,参加“一八艺社”。
抗战时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师从齐白石
、黄宾虹,曾在徐州艺专、徐州民众教育馆、重庆国立艺专、国立北平艺专任教
。
长期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等
职。
有《李可染画集》等。
擅山水、重写生,借鉴西画的明暗处理,创山水画黑
、满、重、亮的新画风,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历代名人咏徐州的中华传统经典的诗句有:
李益《扬州怀古》: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晃冲之《过陈无已墓》:锁门脱落封将尽,题壁污漫字不分。我亦尝参诸弟子,往来徒步拜公坟。
《句》谌祜:失道原不在阴陵,放逐义帝知亡形。西风所过皆残灭,不据关险都彭城。
李思衍《彭城》:一水渊淳绿不波,四山玉立碧嵯峨。城头刍石黄楼赋,台上风云亦帝歌。竹帛有香豪杰在,山河无恙废兴多。男儿要作千年调,戏马台高石可磨。
苏俊《淮海数雄丽,第一古徐州。 楚风汉韵,依约清汴抱城流。 欲唤东坡居士,为摘中天明月,扶醉上黄楼。 借问旧游处,可似去时秋? 俯尘寰,灯火闹,比星稠。 山河鼎革,催征旗鼓气方遒。 遥望鹏抟云外,伫待龙翔地下,高咏兴难收。 更把无穷梦,装满往来舟。
李光明《地襟南北,衢通五省,雄城锁钥徐州。 山叠战尘,河清故道,帝乡又赋风流。 商贾似云稠。 到如今户部,依旧重楼。 梅暖龟山,霜冷燕子几千秋。 云龙晴日行舟。 有烟霞颤乱,波上飞鸥。 堤树涌金,汀桥卧翠,荷风清夜无忧。 寻胜品珍馐。 看汉陵楚阙,博物深幽。 放鹤遗亭此去,吟赏百花洲。
本文2023-08-07 07:25: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