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王室逃到哪里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后,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等到王子朝战败之后带着王室所有典籍逃到了楚国。当楚国得到大量文献书籍以及财宝后直接代替东周王国,跟宋、鲁同为文化中心。
楚国又称荆楚,是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在周成王时期楚人首领熊绎被封为子爵,建立了楚国。据说楚人立国之初非常贫穷,但是在经过几百年发展后,楚国开始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慢慢发展长大起来。等到子朝战败之后带着王室所有典籍逃到了楚国后·,为楚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楚庄王登基为王后任用了不少的贤臣,在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了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在秦军攻破楚都寿春后,标志着楚国正式灭亡。
中国古代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
历代的史学家都没弄明白
在《说岳全传》里,金军统帅金兀术有一支王牌军叫“连环马”,用铁索将30匹马连在一起,冲击起来无人可挡,但在郾城大战中被岳家军用钩镰枪和“砍马腿战术”破掉了。《说岳全传》中连环马的灵感很可能来自《水浒传》,梁山群雄用钩镰枪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
在真实的宋金战争中,金军确有一支叫“拐子马”的精锐部队。但拐子马究竟是什么?在岳飞之孙岳珂笔下,拐子马第一次与连环马之间划上了等号,“拐子马”被定性为一种“贯以韦索,三人为联”的连环马战术。
在岳珂的“权威认证”下,“拐子马即连环马”成了定论。《说岳全传》一方面将这一说法普及到民间,让神秘的连环马战术家喻户晓;另一方面,以讹传讹,将“三马相联”的连环马夸大为画面感十足的“30匹马”。
以现在的认知及军事常识来看,连环马的说法极其荒谬,把三匹马或30匹马连在一起,且不说马的速度不一,会互相牵扯,如果某一匹马突然受伤或阵亡,那就是其他马匹连环摔倒的惨剧。可以说,连环马是极其外行的军事设想,在实战中绝无可能应用。
“拐子马即连环马”的说法,从南宋到清朝,从朝廷到民间,竟然成了无人挑战的定论。
大约就在《说岳全传》流行的同时代,具有军事实操经验的乾隆皇帝率先看出端倪,对这一流传了数百年的连环马神话提出质疑,认为在实战中不可行,可能是宋人为自己的战败找了一个夸张的托辞。但从学术层面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邓广铭先生,他在《岳飞传》中的详细考证,彻底推翻了连环马的说法,“拐子马即左右翼骑兵”成为不刊之论。
在“拐子马即连环马”以讹传讹的数百年间,令人惊讶的是,在乾隆之前,竟然几乎无人对这一荒谬说法提出过有力质疑。
这说明,中国古代虽然有着极其伟大的历史叙事传统,但就“古代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这一点,其实连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也弄不明白,更别提以讹传讹的演义小说了。
正史有意无意忽视战争细节
正如李硕在《南北战争三百年》的前言中所写,“中国古代的战争究竟怎么打?史书记载的往往不是那么详细。譬如楚汉之间着名的垓下之战,双方投入兵力多少?各自的阵列多长、多宽?是不是和挖出来的秦陵兵马俑一样?交战过程如何?在《史记》中都看不到”,“中国古代史书里,对战争这些最基本的情况都大量‘留白’。其实不全怪史官们无知,古代承平时期的将领们,也弄不清真正的仗(冷兵器战争)应该怎么打。乱世那些打过仗、有经验的武将,又大多没文化,没法记载下来。”
中国历史记载还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总是要传达某种“亲贤臣远小人”的价值观,而战争中诸如战术细节和武器装备等技术性内容相对来说没有这样的承载能力,所以就被淡化了。
比如,中国古代正史在涉及战争时,战败背后多有奸臣,要么是瞎指挥,要么是陷害能打仗的忠良,自毁长城,这几乎是经典的写史套路了:唐朝安史之乱前期的大溃败是因为杨国忠私心作祟,靖康之变的惨剧是因为蔡京童贯乱国,南宋输掉襄樊之战乃至被蒙元所灭是因为贾似道,明英宗的土木堡惨败是因为大太监王振,鸦片战争和近代史也延续了这个套路。
所以,最后对很多战争胜负的分析和记录,要承担“资治通鉴”的功能。
简单说就是,中国正史的战争叙述是“去细节化”、“去技术化”的。
正是因为正史有意无意地忽视战争史的细节,在“中国古代战争究竟是如何打的”这个问题上失语和失位,而民间对此类的需求又是真实存在,那么,阐释权便到了演义小说这里,战争由此被“演义段子化”“怪力乱神化”和“神秘主义化”。这就好比,上古社会因为无法科学解释一些超自然现象,阐述权就归属给了宗教和民间传说。
叙述古代战争最盛行的套路
演义小说中,古代战争最盛行的叙述套路大致有三种。
第一,计谋。《三国演义》中,几乎每场战役的成败都是计谋主导的,兵力、装备、战术等反而是次要的。《三国演义》中最高频的计谋是“火攻”,重头战役的关键词和决定性因素几乎都是放火,官渡之战有火烧乌巢,赤壁之战有火烧赤壁,夷陵之战有火烧连营,诸葛亮更是火攻之王,除了与周瑜联手火烧赤壁,还有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和火烧藤甲兵,在上方谷还差点烧死司马懿。如此密集地使用火攻,在真实战争中显然不可能,反而暴露了作者在演义战争时的套路告急。
第二,单挑。《说唐》和《水浒传》中,武将单挑是推动战争情节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演义小说的单挑式战争往往是这样的,两名武将单挑,赢的一方全军压上,输的一方全军溃散,士兵的主要角色是擂台赛中摇旗呐喊的拉拉队,武将个人武勇对战争的影响被无限拔高,动辄“万夫不当之勇”,潜台词就是军队不重要。相比计谋,单挑式战争与真实战争的距离更遥远,就似《西游记》中的战争场面,十万天兵天将讨伐花果山,只是孙悟空与哪吒二郎神们的比武。
第三,阵法。《三国演义》有八阵图,“每日每时,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几以一堆石头困死陆逊;《水浒传》有九宫八卦阵、一字长蛇战、六花阵、四门斗底阵等;《杨家将》有天门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是整部书中最酣畅淋漓的战役;《说岳全传》则有五方阵。
古代战争里,阵法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秦军的步兵大阵、刘裕的却月阵和戚继光的鸳鸯阵等,甚至八阵图也是存在的,但这些行军布阵的规定动作远没有演义小说里说得这么怪力乱神,充斥了超自然因素。这些神奇的阵法好比武术里的花拳绣腿,没有任何实战价值。
尽管演义小说中的战争描写大多荒诞不经,但不得不说,正是它们定义了数百年来国人对古代战争的图景与想象。它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写完本书的笔者谈及古代战争时,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仍是“演义式”的:猛将横刀立马,高喊“呔,来将通名受死!”
战史爱好者的“纸上谈兵”
第一,古籍(正史、笔记)。战争史虽非正史的记录重点,但大的历史背景并不缺乏,尽管战争史有其独立性,但不存在一场脱离整体历史情境的古代战争。更重要的是,正史中一些对战争的简单化道德判断与“偏见”,恰恰可成为写作的一个“靶子”。比如,长平之战败于赵括的纸上谈兵,奸臣在战争失败中的作用,对岳飞等名将的过分拔高,都增添了写作的话题性和问题意识。
第二,演义小说。尽管演义小说的战争描写大多是荒谬的,但它同样如正史的偏见一样提供了一个靶子。将“演义小说”的战争与真实战争对比辨析,可产生很多有趣的化学反应。比如,拐子马与连环马的关系,《说岳全传》里连环马的克星是钩镰枪,尽管历史中是“麻扎刀”,但两种武器针对的都是骑兵的“马腿”。在砍马腿这个问题上,《说岳全传》并未说错,反倒对历史是一个印证。再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八阵图和木牛流马,历史中都曾存在,只是被神话了,将这两者辨析明白也很有趣。
第三,当代的战史着作和论文,具体可分两大部分。
一是有些跨专业的着作。例如杨泓先生《古代兵器通论》之类的兵器史专着,古代兵器和战术的演进成为《纸上谈兵》的重要脉络。一些军事地理的着作和论文,特别是写长平之战、楚汉战争和诸葛亮北伐时,军事地理的视角至关重要。
一是打破古代战史研究沉闷局面的当代作品。首先是曾瑞龙《经略幽燕》和《拓边西北》,这位早逝的天才全新定义了古代战史的写作范式;其次是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尤其是他极富开创性的古代骑兵研究。此外,郭建龙《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其军事地理视角也让人耳目一新。
盘瓠神话的源流问题,学者们已发表过不少的观点。大多学者都认为,盘瓠神话看似荒诞,但它却是基于真实的历史基础。本文也持这一观点,并进一步认为盘瓠神话所描述的其实是打着周王朝旗号的楚与卢戎之间的一场战争。
一、西北说与东南说
盘瓠神话起源之说以西北说和东南说最为流行。袁珂先生认为盘瓠神话起源于西北:“因封、戎音近,故犬封国得称犬戎国。又《伊尹四方令》云:‘正西昆仑古国。’《淮南子·坠形训》云:‘狗国在其(建木)西’,因此有关狗国神话传说起源于西北而后渐及于东南。”
有的学者又认为盘瓠神话起源于东南。徐松石先生从汉文一些古籍中盘瓠的敌人为吴将军着手,认为盘瓠神话的这场战争发生于吴王境内,他在《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写道:“盘瓠王龙犬生于东海。查汉初东瓯国即东海国,其王乃东海王,正为汉初吴王势力范围。”“龙犬故事起于汉初吴王境内。” 郭璞在注《山海经·海内北经》中的“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食”时也写道:“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南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女。”可见郭璞也认为盘瓠神话起源于东海之地。
犬图腾神话不等于盘瓠神话,犬图腾神话在太平洋四周都有出现,而盘瓠神话仅为苗瑶语族的神话,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苗瑶语族各族不曾在西北,也不在东南,他们是荆楚一带的土著,所以我们探索盘瓠神话起源之地,只能在荆楚一带去寻找。虽然也有人认为苗瑶语族一开始是生活在黄河以北的地方,是以蚩尤为首的部落集团,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可靠,以蚩尤为首的部落集团应属于东夷族,被炎黄打败之后才大量融入到荆楚一带的三苗集团,所以说,盘瓠神话的起源之地也不会在黄河以北。
二、盘瓠的敌人
关于盘瓠的敌人,有几种说法,就群体而言,为犬戎、戎吴或房突,就首领而言,为吴将军、房突王。
“吴将军”是对“戎吴将军”的一种误解,应劭的《风俗通义》已经遗失,据宋代人罗泌《路史》所引,应劭的记载并没有说出盘瓠与谁作战,真实而可靠的,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其原文为“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谴将征讨,不能擒胜。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级者,购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敌人是戎吴,所说的将军,是指戎吴的将军,戎吴是一个部落或者诸侯国。后人一不小心,将“戎吴将军”说成是犬戎的吴将军,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误并非今人才犯,从南朝宋人的范晔起,就开始犯了这个错误,他在《后汉书·南蛮列传》中就以为盘瓠咬死的敌人首领是吴将军。
东晋的郭璞在《玄中记》中认为盘瓠的敌人是犬戎,即“昔高辛氏犬戎为乱”的句子。差不多与他同时代的干宝在《搜神记》中却写为“戎吴”。这种不统一的现象说明盘瓠的敌人可能是一种“戎”,具体是什么戎,记录者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而为。犬戎与戎吴也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的联系,《山海经·大荒北经》云:“有人名曰犬戎。皇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郭璞注:一作卞)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融吾”与“戎吴”同音,把犬戎说成戎吴,不知是否受到这一记载的影响。
无论是犬戎,还是戎吴,盘瓠的敌人大抵与戎有关。而戎在大多数人眼里,几乎就是西部民族的代称。其实不然,南蛮中也有被称为“戎”的部落。
关于“戎”,研究春秋史的清代著名学者顾栋高在他所著《春秋大事表·四裔》里,把复杂的“戎”分为七种:
1、戎。即戎州己氏之戎。在今山东曹州,河南兰封等地。
2、北戎。又名山戎、无终。在今河北玉田县一带,无终国则在山西太原县附近。
3、允姓之戎。即陆浑之戎。在河南一河、嵩县一带。
4、杨、拒、泉、皋、伊、雒之戎,简称伊雒之戎。在洛河之南,伊河之北。
5、蛮氏。又分茅戎及戎蛮。茅戎在今山西路陆平、解县等地。戎蛮在汝阳、临汝等地。
6、犬戎。在今陕西泾河与渭河流域,东起凤翔一带,西至敦煌以西。
7、骊戎。在今陕西临潼之东骊戎城,一说在山西析城,王屋二山之间。
“可见,戎有内地之戎、塞外之戎和西方之戎的区别。上面所说的这七种戎,除了允姓之戎和犬戎之外,其余五种戎都应当是内地之戎。而‘西方曰戎’这句话,对七种戎来说,只有七分之二是适用的,对其余的七分之五就不适用。”[i]
这五种内地之戎,陆浑之戎是从西部迁来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曰:“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别的是怎么来的弄不清楚,是否为西戎的后裔,不得而知,但戎蛮可能是南蛮的一支,戎蛮之所以加“蛮”字,也标明了它不是西戎,而是南蛮。另外,我们从文献记载中可以肯定,在南蛮中也有被称为戎的部落,即卢戎。
卢戎,是春秋时期楚境内蛮族的一支。据《左传》第六卷记载,桓公13年(公元前744年)杜预注:“卢戎,南蛮。”后来的《通志·氏族略》、《春秋大事表·爵姓存灭》等古籍都袭用了此说。
关于卢戎的地理位置,《续汉书·郡国志四》卷二二南郡中卢侯国条注引《襄阳耆旧传》 说:“古卢戎也。”可见其在今湖北省襄阳一带。《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南漳县条记载:“在南漳县东北部五十里有中庐城,为春秋时卢戎国。”南漳在湖北省襄阳南部不远处。可见卢戎的地理位置还是十分明确的。
卢戎可能是湘西苗族苗姓中的卢姓。苗族为苗蛮的后裔,现今湘西部分苗族仍然自称为卢(苗语为deb longl),有可能就是卢戎。《古老话》关于卢的世系是这样写的:
从前戴卢像鱼往上游,
古时戴卢像兽朝山走,
他养豆、养后、养秋、养微,养楼,养宪,
老宪养热,
热养老富、老正、老侗、侗宝。
老富住堤都,
老正住堤汗,
老侗住究梁,
侗宝住板柱。[ii]
《中国苗族古歌》又如此唱道:
仡楼(即戴卢)宗支迁来,
有十七个姓氏的人迁来,
十七个姓氏共一个宗支,
吃牛祭祖的时候,
他们来到堂屋院坝祝贺,
吃猪祭祖的时候,
他们来到屋檐沟边祝贺。[iii]
苗蛮中既然也存在“戎”,而盘瓠神话又只为苗瑶语族所独有,那么盘瓠的敌人就很可能是他身边的“戎”,而不是离他很远的西戎。苗瑶语族各族最早居住在荆楚之地,是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创造者,盘瓠神话所描述的战争很可能就发生在楚地,而不是遥远的西北或东南沿海。
那么,在荆楚之地是否有一场类似盘瓠神话的战争呢?回答是肯定的。
三、盘瓠神话与卢楚战争
在西周末年的时候,有一支被称为戎蛮的人已深入到周的附近,被封在汝水之滨。离开成周,就以当时的里计算,也不过一百里。到了东周初年,戎蛮更是分布在周王朝都城近旁的畿内之地,属于周代文化中心的范围之内。这其实并不是戎蛮入侵,而是在平王东迁洛邑之前他们就先分布在这里了。《左传》记载,平王东迁时,“有幸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已亡矣!”[iv] 翻译成今文就是说有幸走过伊川(河南西北部洛阳附近的伊河)时,看见有人披头散发地在野外祭祀,他就说:“还不到一百年,这个地方就变成了戎蛮的地方吗?它们的习俗先前已经消亡了呀!”看来在这以前戎蛮的势力就曾深入到这里,后来被消灭过。可是西周建立以后,重心转移到西部关中一带,这里又重新来了许多戎蛮。
这支戎蛮,并非西北部的犬戎,而是毗邻于伊水的卢戎。卢戎的根据地在今湖北襄阳一带,只要顺着丹江、淅江而上,没多远就到了伊水一带。以前人们一见族称中有“戎”字,便认为是西戎,因而对某些事迷惑不解。如对戎蛮一下子出现在汝水一带,就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像顾铁符所说:“戎蛮究竟是西戎中的哪一族,原来的根据地在哪里,我们一点不清楚,因此对他进入中原以前的文化是怎样的,也就毫无所知。”[v]
从当时的形势看,这支戎蛮也不可能是西戎。周平王东迁洛邑,主要是西戎的入侵所致,他东迁到安全的地方,西戎的事则由秦国来处理,他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歧山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歧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vi] 平王东迁后,秦襄公与戎争斗了四年而死,秦文公继承了他的遗志,于公元前750年大败西戎。由此可见,西戎有秦国给挡着,根本到不了周平王迁都后的洛邑,洛邑附近汝水、伊水的戎蛮,其实是南蛮的一支,即卢戎。
卢戎活动的这一带,除了周以外,还有它的附属国楚,楚最初建国,是在丹阳,据清代宋翔凤考证,“丹阳在商州之东,南阳之西,当丹水、析水入汉水之处,故亦名丹析”。[vii]这正是卢戎根据地的北部不远的地方。卢戎既然已经活动到了洛邑附近的汝水、伊水,肯定会与楚打交道。
卢戎与楚发生过战争,其经过与盘瓠传说中的情节十分近似,以下进行比较。
盘瓠神话一开始是高辛/平王与犬戎/戎吴发生战争,高辛这一方受挫,无可奈何,才行悬赏之举,盘瓠取了敌首之后,高辛/平王乃以女妻之。而历史文献中卢戎与楚的战争一开始也是楚方大败,后来才取胜。《左传》卷七,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楚师“尽行”伐卢戎,“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傲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这场战争中,楚方以莫傲为最高统帅,并且倾全国之兵力,无奈卢戎当时十分强大,又有罗(在今湖北宣城县境内的另一只南蛮部落)的援助,楚国只能以惨败告一段落。这与盘瓠神话的情节十分相似。
神话中高辛/平王一方最后还是胜利了,而现实中的楚国也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并把卢戎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到了公元前611年,楚国曾经派卢戎国的大夫戢黎去征讨庸,《左传》卷二十记载:“楚使庐戢黎侵庸”。 庸也是荆地(具体在今湖北竹山县境内,在汉代为上庸县)蛮族的一支,庸人曾经“率群蛮已叛楚”。[viii] 至于楚国后来是怎样灭掉卢戎的,汉文献中未有记载,但可能就是盘瓠传说中的后一部分,即得到了盘瓠的帮助。楚对蛮的政策,就是这样既利用又征讨,双管齐下。平王与楚王,对戎蛮的政策都是“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晋国要用“将裂田以与蛮子城之,且将为之卜”[ix] 等方法来行骗,才捉住了戎蛮的子赤。楚国对付戎蛮,也是扬言为他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这种政策,其实就是悬赏,盘瓠传说中的悬赏情节,极可能是以此事实为基础。
四、盘瓠的主人
关于盘瓠的主人,有两种说法,一说辛王,一说平王或评王。
汉文古籍记载的都是辛王,其中包括汉代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三国鱼豢的《魏略》、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南朝范晔的《后汉书》等等。不过这明显是后书受到前书的影响所致,是一脉相承的,不可以为互证。民间的说法有些不一样,《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八册收入瑶族、畲族民间流传的《过山榜》89件,其中提到盘瓠主人为高辛王的占4件,并且全部属于畲族的,为评王或平王的占85件。
笔者认为,盘瓠的主人既是辛王,也是平王。这种差异,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种是传抄中的笔误,“辛”与“平”两字相似,在古籍的传抄中极其容易写错。《风俗通义》、《魏略》、《搜神记》、《太平御览》、《后汉书》等古籍中写为“辛王”,畲族民间流传的《过山榜》部分写为平王,部分写为辛王,可能就是这一原因。另一种原因是卢戎与楚发生战争,而楚当时是周王朝的属国,它总是打着周的旗号。楚的祖先是高辛,所以一些神话喜欢附会到他的身上;而卢戎与楚发生战争的时候,正好是在周平王执政时期,他是楚的主人,所以盘瓠神话中的盘瓠的主人就有可能被说成是辛王,也可能被说成是平王。
楚国当时是周的属国,卢戎对楚的战争,也就是对周的战争。《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第八十六卷记载:“平王东迁,蛮遂侵暴上国。晋文侯辅政,乃率蔡侯击破之;至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庄王初立,民饥兵弱,复为所寇。楚师既振,然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从“至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此“蛮”乃是指卢戎。这里将周与楚的是扯在一起,足见卢戎对楚的战争,就是对周的战争。
高辛,即帝喾,《山海经》中作帝俊,是古史中东夷族传说中的人物,为日月之天神。历史化之后,遂为人间之王,与盘瓠挨不上边。高辛为东夷族之神,而楚族是东夷族的后裔,所以他也是楚族先民的神。盘瓠部落处在楚地,这为把盘瓠的主人说成是高辛奠定了基础。
周平王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为公元前770至公元前719年,楚与卢戎的战争(公元前744年)就是在这一时期内,所以盘瓠的主人,也可以说是他。
由是观之,周平王的时候,周以及其附属国楚曾受到卢戎的入侵,当然,更多的还是周王朝对卢戎的征讨。从盘瓠传说,我们可以知道,盘瓠曾帮助过周/楚对卢戎的征讨。这很可能是周平王以蛮制蛮的策略,所以说,盘瓠打的是自己的人。有的学者在研究之后认为盘瓠的敌人是自己,原因也在这里。
盘王助战并受封,对整个周王朝来说,只是整场战役中的小插曲,但对于以犬为图腾的盘瓠部落来说,却是一个大事件,对他们的族名、与王朝的赋税关系、心理等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瑶、畲所属的部落原来同是古苗蛮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盘瓠立了战功,他们与当时的统治者周/楚有了特殊的关系,盘瓠被封为王,封了地,他的子民则可以免交国税(所以称为莫徭),这样,他们渐渐脱离了原来的集团,成为独立的民族。盘瓠助战的经历,在部落中很快演变为传说,乃至神话。
五、历史向神话的演变
严格地说,盘瓠是一位历史人物,盘瓠崇拜也就是纯粹的祖先崇拜,就像人们崇拜黄帝、炎帝一样。只是,在这种祖先崇拜中,掺入了浓厚的犬图腾崇拜。如《晋记》所说:五溪蛮“糅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现在,大多数的学者已经承认盘瓠神话的主要情节,即盘瓠杀敌立功、受封以及与公主结婚,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有据可证。那么,盘瓠又是如何演变成为一只狗去杀敌立功的呢?
关于这一问题,有的学者解释道:“盘瓠之所以成为犬,那是过去文人在鱼豢《魏略》‘俄倾化为大瓠’一句中,将‘大’字加了 一点,改成了‘犬’字,并去掉了‘化为大瓠’的‘瓠’字,于是就成了‘化为犬’的史话了。”[x] 《魏略》原文已经散失,按唐代李贤注释《后汉书》时所引《魏略》的记载,并无“化为大瓠”的话。即使《魏略》的原文是这样,这种解释也十分牵强附会。首先是要误把“大”写成“犬”,其次是要去掉“瓠”字,为什么要去掉呢?盘瓠神话现在依然有“瓠”字,并非被去掉。另外,盘瓠被说成犬,是有现实基础的,即瑶族、畲族及一部分苗族以犬为图腾。这些人决不会因为这样的笔误而产生如此深入人心的民间信仰。只可能有此民间信仰在先,才会把盘瓠说成狗。
也有学者认为,那是源于绰号或名字:“龙犬乃是人名,正如吴王濞的儿子叫驹一样。照字面解,驹乃是马,然而它却不是马,而是吴太子呢。”[xi] 这种观点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即崇拜盘瓠的苗族、瑶族和畲族真正把盘瓠当成一只狗,这样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岂能是因为一个绰号或名字的误解。另外,苗族、瑶族和畲族称这只犬为盘瓠,而不是别的名称。
从理论上来说,民间文学类型的演变中,神话向传说的演变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规律,可是,由传说演变为神话的现象也绝无仅有,盘瓠神话就是由传说演变而来的。盘瓠传说演变为神话,关键是盘瓠这一人物演变为一只狗。其实,只有图腾标志能促使这一演变的完成。图腾标志又称为图腾徽号,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是区分群体的标志。每一个群体,都以它们的图腾的形象来标志自己,以与他人相区别。比如以黄牛为图腾的部落,会以黄牛作为自己的标志,他们会雕刻黄牛的形象放在某个地方,以表示自己是黄牛部落的人。他们也会把自己打扮成黄牛的样子,表明自己的图腾身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们就会以标志来称呼某一个群体。正如乔纳森·卡佛在《北美腹地三年巡游纪行》中所写:“一个族类具有某种特殊的标志,以区分于另一类;同样,每一个部落也有其自己的徽号,人们就用这个徽号来称呼它,例如,鹫部、豹部、虎部、野牛部等等。……无论哪一个族类,他们都是用这种方法来标志自己,他们当中最低能的人也记得住自己的世系,并根据所属的家族来标志自身。”[xii] 类似的做法,在中国古代也随处可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得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熊、虎一类凶猛动物,岂能够训练用来参战?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指以这六种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图腾物为徽号,所以人们便直接以其图腾名称来称呼它们。久而久之,史实便演化为神话了,说黄帝训练六种野兽,让他们参加战斗,打败炎帝。前文已经说到,彝族的典籍《十大名将》也直接以动物来称呼以此动物为图腾的氏族:“而其为飞燕?而若为飞燕,天空云际,与鸿雁颉顽,飞燕而前进;而其为狐狸?而若为狐狸,深箐老林,与虎豹驰骋,狐狸而前进。”从上下文我们知道,这是部落酋长正在调兵遣将,命令以燕子为图腾的氏族去对付敌方以雁鸿为图腾的氏族,又命令以狐狸为图腾的氏族去把敌方以虎豹为图腾的氏族。在这里,很明显是以动物名称来代表和称呼人。如果不了解其中原因,便会以为其中的动物名称真的是指动物本身,以至使之成为一则神话。
盘瓠传说之所以能演变为神话,也正是图腾标志使然。盘瓠这个人肯定生活在一个以犬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里,他们以犬为标志,把自己打扮成犬的样子,在自己的居住地雕刻有犬图腾柱,挂有犬图腾形象的旗帜,并时刻以犬自称,同时他人也以犬来称呼他们。这样,在汉文献中,就难免以犬来代替盘瓠这一人物形象了。因此才会有“高辛之犬名曰盘瓠,妻帝之女,乃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妻,是为南蛮。”的记载。正确的记录,应是“高辛之犬氏族中名盘瓠者,妻帝之女。”
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
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
扩展资料:
黄帝与蚩尤一共打了3年仗,交锋了72次,前后经过阪泉之战、冀州之战和涿鹿之战,最后把蚩尤消灭在涿鹿。远古时代的这场战争,结束了部落各自为战的历史,各部落的人都愿归顺黄帝,一致拥戴他为盟主。
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是中国最早有记录的战争。这场战争使黄帝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各个部落,使黄河流域各地区的文化开始互相融合并产生了早期的华夏文化。黄帝带领民众,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中华民族也从此时形成,后来人们将黄帝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参考资料:
蚩尤
蚩尤(Chiyou)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蚩尤也是苗族相传的远祖之一。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华夏族首领炎帝和黄帝同时。
基本信息
其他信息
中文名称:蚩尤
出生地:长江流域
职业:首领
1 传说概述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以来的古籍对蚩尤传说的记录相当丰富,但常有矛盾之处。根据这些记录,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学者依照《逸周书》、《盐铁论》推测蚩尤属于太昊、少昊氏族集团。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个部落之意,一说七十二个),骁勇善战,势力强大。蚩尤
古籍中提及蚩尤最多的,是其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展开的激战,具体情况有三说。 第一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即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从而巩固天子之位;
第二说见于《逸周书·尝麦篇》,即蚩尤驱逐赤帝(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
第三说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即蚩尤作兵攻伐黄帝,黄帝令应龙迎战,双方在冀州之野大战,蚩尤兵败被杀。
尽管各说略有差异,但蚩尤与黄帝曾经交战是无疑的。战争过程则更为曲折,且极具神话色彩。蚩尤善战,“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作大雾,弥三日”,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龙鱼河图》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胜。一说黄帝借助风后所作之指南车方在大雾中辨明方向,获得胜利。
蚩尤的结局,传说多称兵败被杀,或者臣服于黄帝,并主军事。
后来天下又乱,黄帝画蚩尤的形像,威慑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不死,并且居黄帝之幕府,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轩辕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上古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黄帝胜利之后,一统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正统。因此汉文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多有恶评,尽管未必公允。后来,蚩尤逐渐神化,成为具有“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形象。
传说蚩尤制造金属兵器,又善作战,故被尊为战神、兵器之神(兵主)受到崇拜。
蚩尤败后,族人流散,一部分归附黄帝,一部分则向他处迁徙。
2 源流考证
21 上古时代
蚩尤与炎帝
蚩尤与炎帝的关系相当复杂,说法各异。一种观点认为,蚩尤可能一度臣属于炎帝或曾经加入以炎帝为首的部落联盟。但后来蚩尤与炎帝发生激烈冲突,并大败炎帝。
以夏曾祐、丁山、吕思勉为代表的一些史学家,认为蚩尤即炎帝。他们以《水经注》对涿水的记载为主要根据,考证出蚩尤、黄帝对战的“涿鹿”和炎黄对战的“阪泉”实为一地。两次大战实为同一次,而蚩尤与炎帝之所指也便相同了。另外,蚩尤和炎帝都以牛为图腾,这与蚩尤在后世的图腾形象一致。
而另一种观点提出,蚩尤为炎帝之后。二者属于同一部族,均为部族或其首领的称号。则黄帝先在阪泉之野击败炎帝部族,蚩尤部族作为炎帝后代,为报仇而与黄帝大战于涿鹿,战败之后,首领被擒杀,部分族人则归顺黄帝为臣。
蚩尤与黄帝
在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一向强调“正统”观念,史家又多有“成王败寇”的传统。黄帝战蚩尤逐渐被描述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以《史记·五帝本纪》为代表,流传甚广。
在非儒家文献如《逸周书》、《山海经》中对蚩尤与黄帝交战的描述则相对客观。在道家经典《庄子》中,更借盗跖之口,对蚩尤多有同情,而谴责黄帝。
另外,蚩尤与黄帝的除敌对关系外,还可能有过臣属关系。黄帝曾使蚩尤主管金属冶炼,辅佐少昊。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则把蚩尤说成黄帝“六相”之首,地位甚高。战国时代的韩非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更具神话色彩。
蚩尤与九黎和三苗
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论。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
但是多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九黎和三苗并无渊源。
另一种解释是,蚩尤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共同称号,因而既是炎帝后裔,又是两皞集团首领,也是九黎之君,后来三苗集团也加以袭用。
22 后世民族
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族有苗族、汉族、羌族等。
与苗族的关系
根据一些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尤是苗族的大祖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一些学者特别是苗族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
与汉族的关系
蚩尤败后,部分族人融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部分华夏族,以至当今汉族的先民。一些汉族姓氏可能和蚩尤有关,如邹、屠、黎、蚩等。
与羌族的关系
根据《后汉书·西羌传》,三苗部分族人向西迁徙 ,若承认蚩尤与三苗的关系,蚩尤也可能是羌族的先祖。
与高句丽族的关系
东夷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有关。
与古朝鲜的关系
韩国1979年出版的伪历史书《桓檀古记》(환단고기)宣称,蚩尤即传说中朝鲜半岛的王朝倍达国第14代君主慈乌支桓雄(자오지 환웅)。
3 蚩尤崇拜
31 汉族地区
蚩尤虽然在儒家典籍中形象负面,但民间一直有崇拜蚩尤的传统,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一带有相关的崇拜活动。如南朝任昉的《述异志》记载冀州(今河北)有乐名《蚩尤戏》,民人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祭蚩尤神。秦始皇亲祭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
传说蚩尤战败,身首异处,其墓即“蚩尤冢”也有多处,亦有民祭祀。山东省巨野县还在2001年斥资重建蚩尤墓并修建了“蚩尤广场”。
根据蚩尤为黄帝六相,首管天时,故成为某种星相名称,称为“蚩尤旗”。根据《吕氏春秋》《史记》《隋书》[65]等文献的描述,蚩尤旗应指某种彗星,是战伐的征兆。
32 苗族地区
相对于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苗族则持续以蚩尤为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
云南马关、武定苗族有“跳月”或“踩花山”的风俗,传说此风俗与蚩尤关系密切。当时蚩尤率领苗民抵抗黄帝东进,失败之后退入深山。为召集四方苗人,蚩尤在山上树起树杆,系上腰带,令男女年围绕花杆歌舞,吹奏芦笙。热闹的聚会吸引了众多苗人,并重整旗鼓,重新投入战斗。此俗后成为定期的歌舞盛会,成为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还有崇拜枫木的民俗,甚至以枫木为图腾。此俗也可能与蚩尤有关。苗族史诗中的《枫木歌》更把苗族乃至人类都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
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战争背景
阪泉之战以后,战役地图《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1]关于涿鹿之战的记载较阪泉之战丰富得多,其中时代较早的是《逸周书·尝麦》:“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2]《逸周书》关于涿鹿之战的追述,虽然掺进了后人的思想和理解,仍是研究琢鹿之战难得的重要历史文献,由这段记载可知,战争起于蚩尤西向侵掠,炎帝大败,疆土全无,转向黄帝求助,引起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3]
相传蚩尤是九黎之君,九黎即九夷,属东夷集团。还传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可见蚩尤是九个亲属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勇武善战,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这些传说反映了真实历史的影子,今已从考古学中得到证明。[4]
蚩尤“宇于少昊”,说明其发祥地在今山东曲阜,这一地区史前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获得迅速发展,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手工业部门一无论是石器还是骨角牙器制作,其工艺水平都日渐超过了同期的中原,制陶业更逐步走向中华史前制陶的顶峰。在此基础上铸铜工艺萌芽,开始只能铸造小型铜工具,稍晚的龙山文化时已有了青铜容器的铸造,并逐渐取代了制陶业的尖端手工业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一支支大汶口文化的先民相继西向发展,进入华夏集团居地去拓展新的生存空间,据研究得知,距今5000年前后,其部分居民已西迁进入豫中,直接发生接触的影响所及直达豫西、豫南、苏南等地,涿鹿之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5]
3 历史典故
当时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上,形成了两个强大的部落。它们的首领一个就是神农氏炎帝,另一个就是轩辕氏黄帝。据说他们两人都是少典氏部落和有氏部落通婚后生的,因此还是近亲呢。开始时,炎帝的部落在姜水流域,而黄帝则在姬水流域。后来,炎帝率部落向黄河中原地区扩展,并且一心带领部族人从游猎生活向农耕生活过渡;而此时黄帝族则也随之向中原迁移而来。他们来到炎帝的地盘涿鹿(今河北张家口东南),想在这里定居下来。
两个大部族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终于不顾亲情打了起来。他们在涿鹿东南的阪泉地方打了三仗。头两仗,因为炎帝的人数众多,而且还用火攻,因此将黄帝打败了。可是到第三仗的时候,黄帝联络了原先与自己在一起的西北部的许多部落,一同对付炎帝;而且正当作战的时候,又天降大雨,使炎帝的火攻失去了威力,因此,炎帝战败被俘。不过,黄帝顾念亲情,并没有杀死炎帝,而是仍旧让他当自己部族的首领,只让他迁移到了南方。
紧接着,黄帝又把不听他号令的荤粥驱逐出了中原。于是黄帝便成了中原大地上部落联盟的首领。部落的统一与融合,促使了生产和文化的发展。黄帝不但让自己的部族在涿鹿定居下来,还鼓励包括自己部族在内的各部族推广炎帝的农业耕作技术和用草药治病的方法,同时传说他还让自己的妻子嫘祖教人们养蚕缫丝,织成绢和帛做衣服;让仓颉总结了人们在实践中应用的记事符号,创造了文字;还命封宁制陶器、雍父做臼舂米、共鼓和货狄造舟船;命容成制定历法、羲和推算凶吉、伶伦制造乐器规定音律。
这时,还有一个部族越来越强大起来。它名叫九黎族。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据说这个部族是由他们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部落组成的。虽然他们这时仍以游猎为主,但已学会了炼铜技术。他们已会使用铜制的长矛和大刀,武器十分精良。九黎族原本是归炎帝统属的一个部落。炎帝战败后,他们被放逐到了中原的东部,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山东的东部直至沿海一带。蚩尤见自己的力量已经可以与黄帝抗衡,就去与炎帝联络,准备共同起兵夺回中原。但炎帝见黄帝将中原各部落治理得很不错,因此不愿再让百姓遭受战争之苦,所以拒绝参予。于是,蚩尤便联络了南方的苗人起兵向中原进军。
蚩尤的军队勇敢强悍,传说他们都是铜头铁臂,刀枪不入;而且还会呼风唤雨,将南方山林水泽中的瘴气毒雾带来一同攻击敌人。蚩尤的军队开始时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黄帝的老巢涿鹿。
这时黄帝一面调集了忠于自己的各部落的援军,在涿鹿附近集结,一面又召集自己的部下仔细研究了蚩尤军的特点和破敌的办法。决战开始了。蚩尤军猛烈进攻,并且摆开了毒雾阵。一时间战场上天昏地暗、阴云密布、飞沙走石,弄得人晕头转向。黄帝立刻下令推出指南车,让自己的军队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冲出毒雾,向敌军反击。蚩尤见毒雾阵被破,又出动他的特种军队——士兵们一个个牛头马面、青面獠牙、铜头铁臂、面目狰狞地狂叫着杀来。黄帝见了,就命令放出他早已训练好的一大批虎、豹、熊、罴(pí)等猛兽。这些猛兽见了蚩尤的那些装扮成野兽的士兵,以为见了同类中的弱者,便扑上去猛咬起来。再凶悍的士兵也经不住猛兽的扑咬袭击,一个个吓得抱头逃窜,逃得慢的,就当了这些猛兽的点心。蚩尤军的前队吃了败仗,黄帝的主力便排山倒海似的向前压来。蚩尤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蚩尤在逃到冀州中部时,被黄帝的军队俘获。黄帝下令砍下了他的头颅。
黄帝战胜了蚩尤,接着又打败了当时不肯听他号令、企图与他争夺部落联盟领导权的夸父和刑天。从此,他牢牢地掌握了中原大地的统治权。
由于炎帝不但不肯参加蚩尤的叛乱,而且一直到老年仍然兢兢业业地为百姓操劳,黄帝十分感动。他觉得,自己过去对炎帝的处置太过分了。于是,他下令将炎帝和他的部族人接回中原,与自己的部族共同生活。就这样,炎、黄两个部族便在中原地区和睦相处、互相融合、共同劳动和繁衍下来。他们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
涿鹿之战:http://baikesocom/doc/5330612html
蚩尤 :http://baikesocom/doc/1996965html
要是满意,望采纳,O(∩_∩)O谢谢
一场史无前例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涿鹿之战是上古时期著名的战争,关于其记载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古籍上的只言片语,但也能看出这场战争的惨烈。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因为蚩尤不满足于自己的领地,便率军向西侵略,大败炎帝,吞并了炎帝所有的疆土,炎帝无奈只能向黄帝求助,才引起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黄帝大军与蚩尤大军交战,奈何蚩尤大军气势如虹,打得黄帝大军节节败退,连败九场,最终双方于冀州之野涿鹿展开决战。
蚩尤作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黄帝大军被围困其中,辨不清方向,分不出南北,军心几近崩溃,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针,方才冲出大雾,解了大军之困。
黄帝的大军虽然冲出了大雾,但士兵们却犹如惊弓之鸟,毫无斗志,若是再交战,必败无疑。正在黄帝忧心之际,玄女下凡,给黄帝献策,让他去东海流波山,斩杀夔,用夔的皮制成八十面战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敲之,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方才重振军心。
蚩尤见大雾并未困住黄帝大军,而且大军的士气也史无前例的高涨,便请来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席卷黄帝大营,让黄帝大军再次陷入困境。黄帝见状,便请天女魃下凡止雨,魃乃旱神,所过之处,赤地千里,一经出现,便风收雨霁,黄帝又令应龙在蚩尤大军上游蓄水,切断蚩尤大军的水源,并在蚩尤大军饥渴交困之际,率领大军冲杀蚩尤大军,方才大败蚩尤,取得了最后胜利。
注释:
魃:《神异经》中记载:“长三四尺,袒身,两目顶上,行走如风,名曰魃”。
夔:《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为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生动活泼是一本颇具可读性的科学史读物,对青少年学生认识祖国的昌盛史,培养科学史观激发进取向上的精神,具有莫大的帮助。
编者希望青少年朋友成为本书的读者主体,因而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科学史,以方便阅读。在选择插图方面,许多图来自古籍,有本可考;同时也选用了今人的简笔细描,以体现既尊重历史,又兼顾画面美感;迫不得已时,才选用若干自绘的插图。从策划、写作,到编辑、考订,本书历时三年整才得以付梓。
本文2023-08-07 07:28: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