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女里 地一美的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古代四大美女里 地一美的是谁,第1张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中国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不过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不仅在我国妇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千百年来,人们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贵妃四位女子的绝代芳姿,这种形容既生动又含蓄,给人们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仅仅这八个字,却包含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四个小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四大美人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在历史的大事件中她们曲折动人、救国救民的传奇故事,被古代民间广为传颂。

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与范蠡设计:“得临浦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更爱西施,一次假面舞会的误会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爱上了这位范郎。然而文种的到来结束了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他将郑旦和西施带回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2]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由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举手投足间,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西施根据传说在吴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还有一种说法是吴亡后被沉溺于江中,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但人们普遍流传的版本更倾向于前者,那么,西施无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1]

沉鱼的传说

“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王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西施有“沉鱼”之貌,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2]

王昭君

王昭君

王昭君(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西汉时期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于公元前52 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落雁的传说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美称。[3]

貂蝉

貂蝉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後,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貂蝉拜月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在1971年时,还有人看见了貂蝉墓,但也有说是她女儿的墓。可见三国演义上的说法也不足取信。

民间传说

其一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白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这个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笔者不甘于就这样让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从此无迹可寻,于是参考翻阅了大量社会上流传的稗官小说、野史评话,终于寻找到了有关貂蝉身世、结局的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记录下列,权作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交待。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无名,山西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关于貂蝉的结局,有评话这样叙述: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带回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4]

其二

貂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其他方面的记载,貂蝉姓杜,原为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名叫秦朗,字元明,三国演义上有出现过,三国志上也有记录为汉末三国魏国重要人物之一,因为吕布行为不正,爱抢别人的妻子,貂蝉被迫嫁予吕布,其子秦朗也跟随吕布,吕布覆灭后,秦朗追随曹操,后深受曹操喜爱,被曹操认干儿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予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说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

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时过境迁,这些建筑都成了废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为平地。遗址中常有古代砖、石构件、铜币、陶瓷残件出土,据说都与貂蝉有关。 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是乡民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筑砌的。陵园位于村之西南,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四周围以红底黄瓦波浪式龙形围墙,在麦海茫茫中,光艳夺目。门檐上悬“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金文机联。陵区北院内建拜月亭和凤仪亭,后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蝉像碑,在飘带动态下,貂蝉步履闲雅,婀娜多姿,犹有“闭月羞花” 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筑20间,辟为“貂蝉彩塑馆”,反映貂蝉“不惜万金躯,何惧险象生”惊天动地的一生。

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扑剑自戕,关羽得知后将遗体护送回故乡安葬。所以后殿有关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蝉演戏的戏台,都是报答关羽拒杀和护送之恩。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

杨玉环

杨玉环

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号太真,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后又受令出家,天宝四载(745年),杨氏正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与唐明皇

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所以“春寒赐浴华清池”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她真叫玉环吗?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5]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 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5] 。

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这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6]

贵妃醉酒

相传一日,唐明皇想起疏远多时的梅妃,便当夜宿于梅妃住处。杨玉环不知,在百花亭摆下酒宴,准备与皇上痛饮一夜。久等不来,杨玉环意识到皇上的心中还有别的女人,不禁一阵酸楚,无限的哀怨难以排遣。她自斟自饮,借酒浇愁,想到人生如梦,君心难测,更加情绪低落,渐渐不胜酒力,醉态十足。一旁侍候的高力士,察言观色,小心劝慰,对这位孤独、寂寞的贵妃娘娘充满了同情。直到月西星淡,杨玉环也没有等来皇上,她一步三摇,被人搀扶着回到自己的住所。[7]

羞花的传说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无名,山西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

王昭君 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杨贵妃 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

现如今考古已经是完善的了,在对古墓进行挖掘的同时,还会对古墓中的珍宝进行保护。很多古墓中出土的珍宝,都揭开了一些历史谜题。在历史上存在很多谜团,都是通过考古发现的文物进行揭秘的。古代人死后,有进行陪葬品的传统。 正是因为有陪葬品,这对后人研究历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古墓的挖掘,可以知道墓主人生前做了什么,以及从古墓的陪葬品中发现历史上的蛛丝马迹。在史书中记载的一些事中,可以通过文物进行佐证。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虽然古代四大美女有虚构的,有祸国殃民的,现如今看来,也有为王朝大业立下功劳的。比如说王昭君,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出现在王昭君身上,当时的王昭君与外族进行和亲,保证了边境长达六十年的太平。 即使是在王昭君去世之后,当地的人们仍然供奉王昭君,时至今日,王昭君的墓仍然没有被**过。西施在历史上是四大美女之首,不过后人对西施到底存在不存在表现出了争议。因为史书对西施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西施出生于春秋末期,是越国句无苎萝村人,自幼家境贫寒。越王勾践对吴国的战争失败后,越国就灭亡了。这时候的吴王夫差狂妄自大,勾践想要复国,必须忍辱负重。当时的越国谋士范蠡和文种选择了两位美女。 这两人就是西施和郑旦二人。范蠡派人教给她们歌舞礼仪等等,这些都是用来俘获吴王夫差的。等待了三年之后,范蠡将西施和郑旦献给了吴王夫差。最终的吴王夫差沉溺酒色,荒于国政,导致了吴国的国力日趋衰弱。 勾践灭了吴国之后,西施与范蠡消失在了历史上。这时候的西施对越国复国是有很大功绩的,与范蠡一样,两人对勾践的功劳非常大。可是范蠡看出了勾践是只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结果选择了带着西施离开。 对于西施的出生日期以及去世时间,史书都没有记载。这就让后世学者表示怀疑。那么到底历史上的西施存在不存在呢?古代的一件文物出土,揭开了西施的千古之谜。这是一件春秋时代的青铜盉(he),上面刻画了文字。 当时的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对此是非常感兴趣,因为它的上面写的文字就证明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文物。青铜盉上面刻画了「 ”吾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别小看这样一句话,马承源先生一看就知道这件珍宝不简单。 经过专家的分析得出结论,青铜盉就是为西施所铸造。这件青铜器上,没有留下女子的姓名,在封建社会,君王的重要亲信,都是有名有姓的。那这样的青铜器没有姓名,就证明这件青铜器上所指的女子是吴王夫差的重要人物。 既然是吴王夫差的重要人物,而且还是一位女子,那么这个人就大概知道是谁了。首先看看《战国策·齐策》记载,吴王夫差最喜欢的人是「 ”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其次在《淮南子》记载:「 ”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这些古籍资料足以表明吴王夫差是最喜欢西施的。吴王出于对西施的宠爱,于是为她制造了唯一的一个青铜盉,并且刻上了铭文作为纪念。两千多年之后,这件青铜器的发现,让后人们知道了历史上有西施的存在。这就是找到了事实证据。

人图最早由黄苗子先生在《紫禁城》撰文介绍(1983年第4期),将之定名为《雍正妃画像》。依据是其中多幅画内有“破尘居士”题字,又有“圆明主人”钤印,说明是雍正帝胤禛为亲王时的作品。1986年,朱家溍先生发现一条清代内务府档案,记录了雍正十年(1732)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拆下美人绢画十二张,据此认为组图不宜称作雍正妃画像,而应该称作《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或《深闺静晏图》(见《故宫退食录》)。2011年,杨新先生发表了《胤禛围屏美人图探秘》,揭示了在康熙末年诸王夺嫡的政治斗争背景下,雍亲王韬光养晦于圆明园,与画师一同进行书画创作的心态、手法及寓意。其中也提到乾隆时期编行的《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中,有关于十二幅图其中两幅的命名和题诗,其中之一就是这幅《美人展书图》。

图二局部图

在画面中,美人身后悬挂的画幅下方有署名米元章的题诗:“樱桃口小柳腰肢,斜倚春风半懒时。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而这并非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图三局部图诗句,从内容到笔迹,都是胤禛的手笔。其文集卷二十六有《美人展书图》二首,其一为:“丹唇皓齿瘦腰肢,斜倚筠笼睡起时。毕竟痴情消不去,缃编欲展又凝思。”文集所收乃定稿诗文,与画中题诗文字不尽相同,但是仍可以看出诗思的一致性,尤其是作者对最后一句十分满意,没有再改动。而这句正是此画的命意所在:“欲展又凝思”,美人有所思绪,以至于读书的场景停顿了片刻,变成了持书而未读,看上去只像是“展书”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部书,让画中美人凝思呢?巫鸿先生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我最初开始研究这些绘画时,我很想知道她正在读的是什么书。”(见《陈规再造:清宫十二钗与红楼梦》)当1993年巫鸿先生在故宫博物院看过原画之后,得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结论,即画中人正在阅读的是《金缕词》,这首著名的情诗用来构建画中美人与缺席于画中的情郎(胤禛本人)之间的对话,而这场对话是实力悬殊的:画中美人的“汉装”对满清宫廷而言,象征着异类与他者,因此她的顺从和怀春有着对帝国权力臣服的政治隐喻。

但是巫鸿先生没有提及画中书页上另外两首诗,也没有解答画中人“读的是什么书”这个问题,而这恰好引起了笔者进一步解读这幅画作的兴趣。将杨新先生文章中的插图进行翻转处理,很容易看出书页上的三首诗:闻杜羔登第

长安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日醉眠何处楼。

青溪小姑歌

日暮风吹,落叶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金缕词

劝君莫惜金缕词,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画中的三首诗,皆是古代女诗人的作品。第一首的作者是杜羔妻赵氏。这首诗写丈夫登第后的复杂情感,既为他取得功名后的春风得意感到高兴,又颇有一点“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意味。历来的男性读者对此诗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赵氏语气俏皮而没有怨愤之意,颇有妇德。第二首诗的作者是青溪小姑,相传她终身未嫁,这首诗是写暗恋中的痴情。第三首诗的作者历来被认为是杜秋娘,而《金缕词》也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劝人珍惜美好青春的诗。三首诗的语意对画面中这位女子心绪的传递起到了微妙的作用,让我们直接感受到她定格于画面的姿态背后的蕴意:为什么在前两首诗翻过之后,恰恰是《金缕词》引得她出神了?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前两首诗的作者,一为已婚之妇,一为未嫁之女,良人都不在身边。她们独守闺中,想象着对方会听到她们的倾诉,一个故作轻松地调侃,一个小心翼翼地试探。正是她们相似的命运,在第三首直抒胸臆的诗境中得到了触发: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如果无人来问,该是多么伤怀。也就是说,画中人“展书”背后的思绪是经过细致铺垫的,她游神书外不仅仅因为眼前读到的《金缕词》,还因为此前诗意 有的心上人的“不在场”所引发的哀怨,不断在她心中累积,才终于使她与《金缕词》中的感叹和呼唤发生了共鸣。不妨设想一下,画中美人由“花开堪折直须折”引发了怀春之情,这样一个意境如果没有适宜的旁白注解,没有丝毫的层次渲染,而是直白地让观者看到,这是否符合宫廷画师或者胤禛本人创造美人读书的意象时所具有的想象和期待?

除了手中的那册书,在美人身旁的案几上还摆着一个锦函,函中有另外五册书。意即画作者呈现出的是一部完整的书,而不是几首诗。只有这样才符合“读书”或“展书”的设定,否则就会成为“读诗图”或者“诗思图”了。画中这部书共有六册,从展卷的这一页来看,三首都是女性作品,全书很可能是一部女性诗歌集。这部书是否真实存在?从学者对十二幅美人图的诸多分析来看,除了涉及书法的部分是假托米芾、董其昌落款而手迹与内容完全由胤禛创作之外,画中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个物件都是高度写实、符合当时时代的,所以应该有理由相信,这部书是康熙年间的真实存在。但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画中出现在同一页上的三首诗,既没有按照作者生活时代排序,并且诗歌的体裁也不一致。杜羔妻赵氏是唐代贞元年间人,《青溪小姑歌》是刘宋时期的乐府诗,《金缕词》则流传于唐代元和时期或之后。很难想象真会有一部诗集是采用这样混乱的编次手法:将《青溪小姑歌》排列在两首唐代的七言绝句之间。那么退一步来说,画中的这部书有没有一个蓝本存在呢?不妨先从古籍的版本特征入手分析。

第一是行款。从页面能看出是双边,每行十九字。第二是卷册数。以每半页两到三首诗的数量,诗集共有六册,可见体量不小,如果都选女性诗作,那么应该是一部通代的诗歌选集。第三,诗后有双行小字注。这条线索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区别选诗范围近似的诗集。那么,有没有一部书大致符合这三个条件呢?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题名钟惺编纂的《名媛诗归》。最明显的依据是原书中《青溪小姑歌》的评点出现了谭友夏的名字。谭元春,字友夏,与钟惺一样是湖北竟陵人,晚明诗坛的代表人物,他们编纂的诗歌选集《唐诗归》宣扬幽情单绪的孤峭风格,在明末影响很大,号为“竟陵诗风”。因此书商假托钟惺之名,编刻了《名媛诗归》,从书名到评点形式都仿照《唐诗归》的口吻,所以在评点中也出现谭友夏的名字。画中的《青溪小姑歌》正文虽被遮挡住了,但是诗末的双行小注原样绘出,写的正是:“谭友夏云:上二语咏之有味,下遂吞吐情深。”由之与原书书影对照:

图四万历刻本《名媛诗归》

(国家图书馆藏)

可以看到,原书的行款是每行十九字,只是左右双边与画中书稍微不同。《名媛诗归》共三十六卷,首刻于万历年间,所选古逸时代至明代女诗人作品,卷中诗人按照时代顺序编排,每家第一首诗题后有专门文字介绍作者生平。从选诗数量来看,原书中的杜羔妻赵氏有五首作品,《青溪小姑歌》其实是两首,画中并没有完全照搬原书。不过,画中诗文摘自《名媛诗归》是可以确定的,因为画作者连双行小注一起照搬了。因此可以说,画中这部书就是以《名媛诗归》为参照绘制的,但是为了适合画面表现做了取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册数不符。康熙末年流传的《名媛诗归》有两种版本,一是万历年间刻本,另一个是康熙时河涧堂藏板重刻本,后者与万历本板出一源。而这两种刻本最为常见的装订形制是一函八册(今国家图书馆所藏此两种版本凡四种,其中三种为8册,余一种为12册)。画中则是一函六册。虽然将八册书重装为六册在现实中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重装古籍很少单纯为了缩减册数,而且从便利阅读的角度考虑,八册和六册也没有本质的区别。画面上可以辨识出书的封面有**的题签,还有书头部分宝蓝色的包角以及漂亮的锦函,这种精致的装订形制与现存的《名媛诗归》均有很大的差别。这种情况,一方面有可能是坊间刻书流入宫廷时的必要修饰,具体的情形,有可能是书商为迎合宫廷的图书需求特意做了精美的装帧,也可能是宫内对流入书籍做了专门处理。另一方面,更有可能是画作者出于整体色彩考虑对书籍的外观做了艺术的处理,使之与画面中富丽堂皇的环境相统一。

第二,诗序换位。《名媛诗归》原书中,《闻杜羔登第》在卷十,《青溪小姑歌》在卷六,《金缕词》在卷十五。画面中的三首诗经过了挑选和刻意安排,用来构造画中人情绪的层次感,因此摘抄时出现了次序的变动。这三首诗中,《金缕词》是画中书的视觉中心,也是承担主要意义的诗,它是导致画中人从书中游离的根源。但是在《名媛诗归》原书中,《金缕词》却恰好不在书的同一面(见图五,虽为同一页,但沿版心对折装订成书后,则为两面),因此画作者要将原文合并。而诗后的双行小注,画面也无法全部体现,只保留了其中一行,原书的注是每行七字,但画作者为了和《青溪小姑歌》的诗后注保持平衡,所以变成了八个字。在画面中,这些字迹不单是语言符号,还是绘画元素,要保持细节的统一性。

图五万历刻本《名媛诗归》(国家图书馆藏)接下来的问题见仁见智:为什么是《名媛诗归》?为什么是这三首诗?笔者是这样认为的:第一,十二美人图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的围屏,尺寸高大,画中人皆与真人同样大小,这要求画中的物象必须高度写实,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因此创作时会选择一部现成的书。而画中描绘的是一位深闺美人,《名媛诗归》的在场对构建一个女性的、诗意的空间非常恰当。同时,书中的历代才媛与手持书卷的美人之间也具有某种衔接性,因为《名媛诗归》选诗至明代而止,这令观者想象这位美人的才华,也许可以与书中的才女们相媲美,是这部书在现实中的延续。第二,有学者已经清楚地分析过此画的创作背景,当时夺嫡斗争非常激烈,为了避免康熙帝的猜忌,胤禛“隐居”于圆明园中,吟诗作画,刻意表现自己对皇位的淡泊。但是画面中的《金缕词》有“时不我待”之感,或许容易引起观者的附会,因此需要有前两首作为铺垫。三首诗意互相配合,不仅显得含蓄蕴藉,也更有故事性:无论已婚还是未嫁,女子总是在等待着有情人的出现,“花开堪折直须折”完全是画中女子有感而发的自白。但是,无论主观意图如何,三首被选择的诗都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画作者的内心世界:他心里有一个“此去无多地”的“长安”,眷恋著男子取得功名的都城。他自我放逐到圆明园,远离争斗的是非,又恐惧自己的一片“丹心”得不到父皇的体察。而从重重修饰中看去,《金缕词》的宣示意味似乎更加明显:“莫待无花空折枝。”从书中游离出神的何止是画中美人,也是胤禛的自我写照,他的人生正处于漩涡的中心,他的故作姿态只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如果辜负了自己人生中的好时光,那才是最令他遗憾的事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