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背后满文是什么
乾隆通宝背面有两个满文,一左一右。左边的像三圈弹簧(中间连着两个圈)是满文的“宝”字,是“宝贝”“宝钱”的意思。右边的一个字写的是铸造这个钱的局(或省)的简称。
嘉庆通宝背满文左"宝",右为满文铸造钱局名,如泉、源、苏、河、广等。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钱径22-26厘米,重2-4克。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扩展资料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
嘉庆通宝雕母及某些地方局的母钱均十分稀贵,制作工艺相当精致,不亚于乾隆时代,雕母上粗线条的刀痕修饰干净,母钱肉质呈细纱地状,极为平整,字口十分清晰。嘉庆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有大小几式,特大型厚肉版的较稀罕,常见多铸工不精,字口内流铜甚多,其母钱存世约二三品。
参考资料:
满语被定为清朝的国语,满文被奉为国书。没有强行推行使用满文,和汉语都是官方语言。
清朝政府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及国内颁行的重要文告、文件等也必须有满文文本,满族封疆大吏及朝臣要吴向皇帝报告军机大事及官场民情,为保密起见,多用满文缮折启奏。清代用满文书写了大量公文。特别是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形成的满文档案数量最巨。
同时,也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典籍。此外,还有不少清代保存下来的碑刻、谱书等也都是用满文撰写的。
一般大清嘉庆年间的制品多是汉字,特别是清代嘉庆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字体。一般都用三行六字篆书款,主要为青花款,无框栏。粉彩器上,特别在施豆瓣绿釉的粉彩器上,常见抹红款;祭蓝釉描金等特
殊器物上,则亦有施金款的。个别器物亦用刻款。楷书六字款,常见青花和白釉器上,双圈内用青花书写或刻制。晚清有寄托款。
一、清朝的奏折
清朝的奏折在清朝统治阶段内主要是满文、汉文通用的。从奏折中的称呼可以看出:在奏折中官员自称有“奴才”和“臣”两种。满洲督抚提镇等官,清前期多具清字(即满文)折,折中一般自称“奴才”。道光五年规定,各省满洲督抚藩臬,除请安、谢恩折外,凡奏事折一律称“臣”。
二、清朝的圣旨
都是满汉同时使用的。
清朝圣旨规定:诏书均为33厘米宽,最长的为500厘米,最短的约有300厘米。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 威严肃穆之感。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 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
如图:
官方文字是满文,但普遍使用汉字,到乾隆时就基本不咋说满文了,乾隆一再要求国语骑射。到溥仪时,溥仪都不会满州话了,就会一句“平身”。
原因很简单,满族没啥文化,于是全面学习汉族的儒家文化,把大多数人在使用的汉字翻译成满文,工程很大。而且满文是表音字,汉字是表意字。如果用了表音文字,会大大加深民族隔阂。到时不要说满汉了,就是南北汉人都会分裂。
重要的的文件都是由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书写的,这与清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满、蒙通婚是清王朝历来的规矩,而藏、回地处边陲,最重要的是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在民间,老百性依然沿袭了明朝时期的日常生活方式,除了衣着、头发外,其他好象也没什么特别的。科举考试制度,清朝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制,清朝时期,历代皇帝,都很推崇孔孟儒学,提倡八旗子弟说汉话,学汉学,以至于到了清朝晚期能说一口满语的八旗子弟很难找到了。
扩展资料:
满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包括图书、档案、碑刻、谱牒、舆图等等。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文古籍文献都属于最多的一种。它在中国文字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领域,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满族使用过的一种拼音文字。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称为无圈点满文(ᡨᠣᠩᡴᡳ ᡶᡠᡴᠠ ᠠᡴᡡ ᡥᡝᡵᡤᡝᠨ,tongki fuka akv hergen),俗称老满文,与蒙古文字头数目和形体大致相同,使用了30余年。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令达海(1594~1632)对这种文字加以改进。
达海利用在字头旁加圈加点、改变某些字头的形体、增加新字头等方法,表示原来不能区分的语音,规范了词形,改进了拼写方法,并创制了专门拼写外来语的字头。改进后的满文有了比较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正字法,具有明显区别于蒙古文字母的特征,俗称有圈点满文。
另外,乾隆十三年 (1748年)参照汉文篆书创制了满文篆字,共有32种字体,依笔画的特征命名,如缨络篆、龙书等,用于篆刻及艺术创作。满文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辛亥革命后,满文基本上不再使用。保留至今最早的满文文献有《满文原档》等 。
参考资料:-满文
本文2023-08-07 07:39: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