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乳山鲁王墓主是谁?(请提供文献依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山东乳山鲁王墓主是谁?(请提供文献依据),第1张

已发掘并公布发掘材料的汉代诸侯王、后陵墓中并无“乳山鲁王墓”。估计这条信息本身有问题,此信息可能出自报纸或电视台,不大可能来自专业学刊,文博、考古专家对外发布信息是非常谨慎的。

汉代诸侯王、后陵墓

以下是全国汉代诸侯王(王后)陵墓建筑统计表

墓葬地点•墓主•年代•资料来源•备注

1、长沙杨家山•长沙王刘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96页

2、长沙砂子塘•长沙靖王吴著•BC15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3年2期13页

3、云南大波那•滇王•西汉•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清理报告》,《考古》1964年12期607页•铜棺

4、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与王后•东汉永元二年•AD90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127页;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12期26页。•砖石墓

5、曲阜九龙山•鲁王或王后墓•西汉中期•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5期39页。无法确定墓主。但据《汉书•景十三王传》孝景三年始封的鲁恭王,……二十八年毙(公元前129年),故该墓时间当不会太早•崖洞墓

6、同上•鲁孝王刘庆忌•宣帝甘露三年•同上•崖洞墓

7、同上•鲁王或王后•西汉中期•同上•崖洞墓

8、同上•鲁王或王后•西汉中期•同上•崖洞墓

9、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夫妇•公元141—174•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11期

10、长沙杨家山•长沙王后墓•?•1975年湖南省博物馆发掘•黄肠题凑

11、北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或燕王刘旦•元帝初元四年BC80•北京市古墓发掘办公室《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6期23页;《文物》1986年2期 页;鲁琪《试谈大葆台西汉墓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文物》1977年6期30页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 王灿炽《大葆台西汉墓墓主考》,《文物》1986年2期65页•黄肠题凑

12、北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后或燕王后•宣帝至元帝时期•北京市古墓发掘办公室《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6期23页;《文物》1986年2期 页•黄肠题凑

13、徐州土山•彭城王•东汉•南京博物院《徐州土山东汉墓清理简报》,《文博通讯》15期1977年9月;李银德《徐州土山东汉墓出土封泥考略》,《文物》1994年11期

14、贵县罗泊湾•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9期25页

15、长沙•长沙王后•西汉中期文景•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咸家湖西汉曹 墓》,《文物》1979年3期1页•黄肠题凑

16、石家庄北郊•赵王张耳•汉初五年•石家庄市图书馆文物考古小组《河北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1期53页•黄肠题凑

17、睢宁刘楼•下邳王•东汉前期•《文物资料丛刊》4辑

18、高邮天山•广陵王•西汉中晚期•《高邮天山一号汉墓发掘侧记》,《文博通讯》32期;《新华日报》1980年5月30日、7月3日2版;《人民日报》1980年7月18日;高炜《汉代“黄肠题凑”墓》,《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443页•黄肠题凑

19、定县北庄•中山怀王刘修•宣帝五风三年BC5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8期1页。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等《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文物》1976年7期57页•黄肠题凑

20、邗江甘泉•广陵王刘荆•永平元年•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11期1页•砖室墓

21、定县三盘山•中山王•西汉中期•北大考古讲义《战国秦汉考古》(上)•黄肠题凑

22、长沙象鼻嘴•长沙王•文帝与景帝•湖南省博物馆《长沙象鼻嘴一号西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1期111页。宋少华《略谈长沙象鼻嘴一号汉墓陡壁山曹女巽 墓的年代》,《考古》1985年11期1015页•黄肠题凑

23、贵县罗泊湾•西汉初年,南越国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二号汉墓》,《考古》1982年4期355页•拟于侯王配偶

24、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武帝元鼎四年BC113•《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崖洞墓

25、河北满城•中山王靖 后窦绾•武帝元狩至太初间•《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337页•崖洞墓

26、山东巨野•昌邑哀王刘骨专•武帝天汉四年—后元二年•山东省荷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4期471页•BC97—87年

27、长清县孝堂山•济北王刘寿•公元120年•夏超雄《孝堂山石祠画像、年代及墓主试探》,《文物》1984年8期34页

28、铜山龟山•楚襄王刘注及其夫人•武帝元鼎二年•南京博物院《江苏铜山龟山楚王、王后陵墓》,《考古学报》1985年1、3期,《“铜山龟山二号墓”一文的重要补充》,《考古学报》1985年3期,徐州博物馆《江苏铜山县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材料的再补充》,《考古》1997年1期36页•崖洞墓

29、贵县罗泊湾•相当于王侯一级的官吏配偶 •文帝前元元年至十六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二号汉墓》,《考古》1982年4期355页•BC179—164

30、山东临淄•齐王刘襄•文帝时期•《山东临淄齐王墓》,《考古学报》,1985年2期•5

31、徐州北洞山•楚王•文帝时期•徐州博物馆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江苏徐州北洞山楚王墓》,《文物》,1988年2期 •4

32、河南淮阳•陈顷王刘崇•东汉中晚期•《中国文物报》1988年12月16日

33、晋宁石寨山•滇王•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

34、徐州南洞山•西汉某代楚王及其夫人•徐州博物馆《徐州南洞山汉墓调查记》,未刊稿

35、广州象岗•南越王二主文王赵昧墓•武帝元朔末、元狩初BC122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 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4年3期•竖穴岩坑石室墓

36、徐州东洞山•楚王后•西汉中晚•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11期22页•崖洞墓

37、淮阳北关•淮阳顷王刘崇•公元124年•周口地区文物工作队 淮阳县博物馆《河南淮阳北关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4期34页•砖石墓

38、邗江县杨寿乡•广陵王刘守•公元5年•扬州博物馆 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文物》1991年10期39页•主墓是广陵王陵

39、昌乐县东圈•甾川国王后•西汉宣元•潍坊市博物馆 昌乐县文管所《山东昌乐县东圈汉墓》,《考古》1993年6期525页•指M1

40、山东济宁•王后•东汉桓灵•济宁市博物馆《山东济宁发现一座东汉墓》,《考古》1994年2期127•石室墓

41、获鹿高庄•诸侯王刘舜陵•BC114年•《河北获鹿高庄出土西汉常山国文物》,《考古》1994年4期330页

42、徐州楚王山•楚元王刘交陵及其家族•汉文帝元年BC179年•梁勇、梁庆渲著《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及排列顺序》,《两汉文化研究•第2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2月193页等。

43、永城保安山•梁孝王墓•景帝中元六年•《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安金槐《芒砀山西汉时期梁国王陵墓群考察记》,《文物天地》1991年5期•BC144

44、永城保安山•梁孝王后墓•《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安金槐《芒砀山西汉时期梁国王陵墓群考察记》,《文物天地》1991年5期

45、长清县双乳山•济北王刘宽、王后 BC87年•山东大学考古系 山东省文物局 长清县文化局《山东长清县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3期1页。崔大庸《双乳山一号汉墓一号马车的复原与研究》,《考古》1997年3期16页•封土墓

46、徐州市狮子山•楚王•《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8期1页

47、晋宁石寨山•滇王•西汉•蒋志龙《云南晋宁石寨山M71出土的叠鼓形黜贮贝器》,《文物》1999年9期51页

48、北京老山•燕王或王后•西汉晚期•《文汇报》2000年3月18日、25日、31日;《人民日报》2000年3月20日;《新民晚报》2000年3月31日、4月1日、4月20日。《老山汉墓神秘古尸可能是王后》,《文汇报》2000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2000年8月20日上午9:30分,曾经现场直播。有关报道较多•黄肠题凑

49、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刘宽•天汉四年—后元二年•山东大学考古系 山东省文物局 长清县文化局《山东长清县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3期1页,任相宏《双乳山一号汉墓墓主考略》,《考古》1997年3期10页•BC97—87

50、长沙砂子塘•长沙靖王吴著•BC157年•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3年2期13页

51、徐州九里区•楚王刘纡2公元9年•徐州博物馆《徐州市卧牛山汉墓调查记》未刊稿

52、徐州鼓楼区•楚王•西汉早期•徐州博物馆《徐州驮蓝山汉墓》未刊稿

53、章丘洛庄•济南国王•西汉初期•《山东章丘发现大型汉墓》,《报刊文摘》2000年3月27日;《章丘出土西汉王墓—大过老山汉墓内埋大量兵俑》,《文汇报》2000年8月28日

未被盗掘的有:临淄齐王墓、广州南越王墓、满城汉墓、巨野昌邑王墓、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墓

七洞沟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七洞沟古称虎跳岩、飞泉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和省级影视拍摄基地。景区位于长寿之乡、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县、2019中国最美县域——长宁县境内,距成贵高铁长宁站12公里,为典型丹霞峡谷地貌,森林覆盖率高达96%,桫椤群落成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7万个,高居四川第一,夏季气温比宜宾市区低近10度,是著名避暑胜地和天然氧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个洞崖墓群(东汉)、东汉古寺飞泉寺、千年楠木林、9D云海玻璃桥、甘泉洞和桫椤沟、洪谟沟、象鼻沟、胭脂沟等多个景点,并有大峡谷生态漂流、高空滑索和旱滑道等多个体验项目。

七洞沟处在一个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宽10余公里的台地中部。这个台地东北至泸州市合江县和重庆江津区,西南截止于宜宾市长宁县开佛镇的佛来山,绵溪河横切台地,形成绵溪河大峡谷。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台地上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地下沉汇聚到绵溪河大峡谷内,使绵溪河大峡谷中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温度,成为天然的大空调,是一个极好的避暑胜地。夏季时节,景区内温度只有20来度,极其凉爽。而景区外,则是30多近40度的高温。每到夏季避暑季节,周围的农民、古河镇的市民、乃至长宁和江安县城的人们都相约到这里纳凉避暑。

七洞沟9D云海玻璃桥横骑南屏山山脉与佛来山山脉峡谷之上,全长386米,宽33米,垂直落差188米,在中国西南部地区长、宽、高都名列第一,是长宁旅游大发展靓丽新画卷之一。玻璃桥采用最新9D技术,以仿真场景与感应设置模拟多种特殊效果、立体画面,将视觉、听觉、触觉和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给游客带来惊心动魄的刺激感受。走在桥上,不仅可以俯瞰绵溪河,还可以饱览南屏山脉、佛来山脉等2座群山的英姿;晴天时,蓝天和白云的倒影铺满天桥,让人在对透明的脚下战战兢兢之余,更乐享于踏云而行的快感;而云雾天气时,玻璃桥则在雾中若隐若现,天上人间的美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玻璃桥桥面采用12+228+12+228+12三层超白钢化夹胶玻璃组成,每平方米荷载量约为35KN(千牛)(约等于378公斤),每块玻璃可承受14吨重量,同时具有抗弯曲、耐冲击、强度高等特点。玻璃桥基础部分由-0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桩基深度约12米左右,全部商玲约2200立方,主索采用单边7根(两边共计14根)直径46mm的强力镀锌钢丝绳做为受力件,桥梁荷载量可以同时承载3000人。为确保安全,景区还在玻璃桥上增设了风速测量仪和桥面人流实时监控等设施,将每次上桥人流将控制在800人。同时,全面开展玻璃桥防锈防腐处理工作,制定了定期维护工作机制,确保安全。

星空旱滑道

旱滑道全长328米,高差188米,沿佛来山山脉盘旋而下,像一条飞腾的巨龙,美丽壮观。基础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主体滑槽用高密度花岗岩构建而成,滑道上面用阳光板全部封闭,以备阴雨天安全滑行,此滑道每天可滑行人数约为8000人,在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又起到了下山代步作用,是七洞沟广受游客欢迎的游乐项目之一。

绵溪河大峡谷漂流

绵溪河大峡谷漂流河道全程3公里,有7个急滩,6个碧潭,采用无动力

漂流专用橡皮艇自助漂流。河道周边风景优美,山青水秀,丛林蔽日,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炎炎夏日仍感清爽宜人。随着河道一路往下,时而在湍急的水流中激荡而下,时而在水流平缓处悠闲戏水,让游客在漂流中,感受到夏日难得的凉爽,更得到了心理的释放。

七个洞崖墓群和时光索桥

七个洞崖墓群位于绵溪河东岸的红色砂岩峭壁上,开凿于约2000年前的东汉。过去,当地人把七个洞称为“蛮子洞”,认为是古时候蛮夷的住所,后来,经考古专家考证为东汉时期的崖墓群。崖墓的特点就是利用山崖开凿墓室,从东汉时期开始至之后的约500年间,崖墓是四川,特别是川南长江及其支流两岸地区典型的一种墓葬方式,在整个中国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七个洞崖墓群

七个洞崖墓群有大小崖洞墓共28座,错落分布在绵溪河畔的山崖上,其中7墓较集中,其余21墓分散错落分布。集中的7个墓按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均为长方形弧形顶墓室,内部有联通,墓门呈方形,由外到内逐层缩小。墓室、石棺和峭壁上有各种浮雕共189幅,如伏羲女娲、夫妻宴饮、飞龙、舞女、花卉、杂技、灯笼等,工艺精美,同时还有珍稀的文字题记7处,均为汉字,分二类:一为纪年,有“熹平元年”“延光元年”等;二为姓氏,有“黄是(氏)作此冢一门,?(该字不可辨认)究苦知者谓我直,不知者奴”等涉及墓主身份的多则题记,涉及“李”“黄”“赵”等姓氏,这也是宜宾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遗存,汉字题记以及汉族姓氏的出现,表明这些崖洞墓的主人为古代汉族人。沿着七个洞游步道往山上走大约三十米,有二十余个离地面较近的崖墓,通过台阶可以进入墓室内部。此外,附近崖壁上还有数个未完工的古崖墓,将两千年前的崖墓开凿过程完好地保留下来,在绵溪河上游几公里范围内还存在着另外几十个东汉崖墓。

七个洞崖墓群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的七个洞崖墓群是宜宾这次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历史最悠久的。在七个洞一侧,是60米长,横跨绵溪河的时光索桥,黄昏时分,崖墓和摇曳的索桥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千年时光也似乎在此刻停滞,别有一番韵味。

桫椤沟

桫椤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当地群众称之为两合河。它发源于古河镇保民村,全长3公里多。因沟谷中长满了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而得名桫椤沟。桫椤沟,集中分布有几十株桫椤树,是景区桫椤分布最集中的景点。从桫椤沟往上,溪流形成一条高100多米的3级瀑布。桫椤沟景区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环绕溪流瀑布建有长2公里多的观景和游览步行道,步行道和9D云海玻璃桥上山栈道相连。

象鼻沟

象鼻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此沟长3公里。相传,在东汉时期,

象鼻沟上有一座寺庙,叫象鼻寺。寺庙里供奉有普贤菩萨。人们在晚上经常看到六牙白象这条溪沟里吸水,于是,人们就将此沟称之为象鼻沟。周洪谟在史家铺报恩寺读书时,经常在老师牟秉常先生的带领下,到象鼻寺向主持方丈学习,象鼻沟山腰修建有高空滑索。

胭脂沟

胭脂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西岸,发源于古河镇兴隆村,全长近4公里。相传,每年七月初七,天上的七仙女都要下凡来到胭脂沟里来,惊动了诸路神仙,他们也纷纷出来迎接七仙女的到来。特别是螃蟹,这一晚溪沟里到处都是。仙女们在胭脂沟里沐浴、嬉戏。久而久之,这溪沟里的水,也浸满了仙女们身上的胭脂,溪水也发出淡淡的胭脂味道,因而得名胭脂沟。

其实,胭脂沟的溪水里有胭脂的感觉,是因为溪水中含有丰富的偏硅酸,用含有偏硅酸的溪水洗手、洗脸,就像抹了胭脂一样,因而称之为胭脂沟。胭脂沟是七条沟中溪水流量最大的一条沟。沟内有多姿多彩的瀑布群。胭脂沟汇入绵溪河处有高滩子电站。紧邻的是胭脂沱电站。

洪谟沟

洪谟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总长3公里多,因明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国名儒周洪谟小时候在此学习过而得名。洪谟在附近报恩寺念书时见此处岩石天然形成石屋,环境又清幽雅静,十分适合读书,因此常来此处静读,后来洪谟以四川的乡试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全国会试,并在明英宗朱祁镇亲自主持的殿试策论中,深得赏识,英宗本想钦点他为状元(第一名),但因为他“身材不硕”,似乎有碍大明帝国的形象,只得让他委屈一下,做了榜眼(第二名)。直至今日,时有游客带着孩子来此处读书片刻,以求得好兆头。洪谟沟现有洪谟居、进士门等景点。

周洪谟以文起家,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礼部尚书,后加任加封太子少保、资政大夫,谥号“文安”,为官46年,历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5朝4帝,经历土木堡之变、京师保卫战和夺门之变;他被明宪宗朱见深称为“为国名儒”,赞扬他“贯通经史,识达天文,具忠爱之诚,启沃两京,传我文明”;晚年退休后参与创建了翠屏书院(今宜宾市一中),洪谟以儒名世,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峨眉天下秀”这句享誉世界的形象口号,就来自周洪谟的《眉山天下秀》。后人争相效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周洪谟这样造福桑梓的有用之人,也经常把孩子带到这里学习了解汉学知识。为了纪念这些事儿,人们就把这条沟命名为洪谟沟。沿洪谟沟溪流而上,修建了全长720米环形游览步道,沿着步道可以欣赏洪谟斋、洪谟墨、洪谟砚等天然丹霞景观和亿年前白垩纪时代的海洋遗迹。

白马沟

白马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沟长3公里多,是明代的“为国名儒”、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读书和在京为官省亲时,经常拴白马的地方,故名白马沟。相传,周洪谟爱骑白马,在报恩寺读书时,在经常骑白马到绵溪河大峡谷考察和研究汉文化。他骑的白马就经常拴在这里。

周洪谟是一个非常爱家的孩子,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在他26岁时殿试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以后,经常回家看望妻子。为了能按时进院不迟到,又能见到妻子,他就将家乡特有竹种——绵溪河大峡谷里的硬头黄竹点化成白马,骑着白马往返于老家和京城。回家看望妻子市时,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他大多都把白马又变回硬头黄竹,放在白马沟里。

白马沟是东汉岩墓群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在红色的砂岩石壁上,高高低低分布着20多个崖墓。有些矮的崖墓,游客还可以走进洞中考察或观赏。白马沟已经修建了760米长的游览步行道,将绵溪河边的游览步行道、七个洞东汉崖墓群和连成旅游环线。白马沟旅游环线又通过时光索桥,将峡谷对岸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七洞沟大的旅游环线之一。

在白马沟山腰处,有5尊三国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五虎上将的雕像,由于年代久远,如今雕像已经只剩下5尊石柱。

琴蛙石

在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有一块红色砂岩,凸兀于路旁,形状如一只正在弹奏的弹琴蛙,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之为琴娃石。相传明朝时,周洪谟将一位名叫穆槐的小姑娘背过绵溪河,不想这位姑娘就此爱上周洪谟,从那以后,穆槐经常回到原地等候,希望周洪谟再次出现。而她却不知道周洪谟已经外出求学,再没出现过。为了打发枯燥的等候时光,穆槐学会了弹琴,时间如绵溪河的流水,一去不复返,穆槐也由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的执着和爱感动了在此炼丹的太上老君,于是太上老君将穆槐变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弹琴蛙,永远停留在这里弹琴,等候周洪谟的到来。而今,除了冬季,每到夜晚,在琴蛙石都可以听见穆槐‘叮叮、咚咚’的弹琴声。

楠木古寺——飞泉寺

飞泉寺,位于七洞沟旅游景区绵溪河大峡谷的谷口山麓,四周被近百株百年楠木环绕,在汉代,因寺庙背后的来龙山上有一条清泉飞流而下,故名飞泉寺。飞泉寺主体全部由楠木建成,根据寺内历代石碑和长宁、江安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鼎盛于南北朝,于明清翻修,至今已有1700余年。寺中院坝内曾有一巨石,斜卧耸立,高约8米,形态似一只雄壮的犀牛遥望深邃的夜空,有僧人常常在夜间到此打坐悟禅,修行人生,所以取名“犀牛望月”,后在文革期间被毁。

飞泉寺前殿以四根巨大的石柱为主体,石柱上原本有石刻楹联,因年代久远,如今只有仔细辨认才能看到隐约的雕刻痕迹了。正殿则主要由四根直径约70CM的巨大楠木为主要支撑,除此之外,寺院其他柱、梁、檩也均为楠木所造,被称为楠木古寺。解放后,这里曾作为长宁县古河区飞泉乡政府的办公场地,这使飞泉寺逃脱了像其他寺院一样被毁的命运,从而得以完整保留至今,成为为数不多的非近代重建的寺院。文革-期间,为了保护寺内石碑不受“破四旧”破坏,乡政府和当地群众通过在石碑表面用糯米和石灰粘接一层石板的方法,将石碑掩藏起来,使之免遭破坏,在今天,人们还能清楚地看到石板粘接的痕迹。

千年楠木林

楠木为木中之王,是古代皇家专用木材,因此又有帝王木之称,七洞沟自然生长着数百株楠木,其中飞泉寺周围集中分布了近百株几百年树龄的楠木,该楠木林为中国已发现的26片正宗楠木林(小叶桢楠和黑壳楠常被误认为是楠木)中唯一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下的(海拔276米),是中国海拔分布高度最低的楠木林,而其中约十分之一是金丝楠,是四川唯一的“金丝楠”物种采种基因库,将金丝楠的树叶拿到太阳下逆光而看,可以清晰地看到金线状的叶脉,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这里的楠木曾作为神木进贡朝廷,挑起了故宫的大梁。

丹霞奇观甘泉洞

甘泉洞是丹霞地貌中罕见的的大型洞穴,洞长约200米,宽近20米,高约6米。因为它是一个常年无水的干的岩洞,当地村民称为“干岩洞”,洞内冬暖夏凉,蚊虫不生。对洞穴的形成原因,专家认为有三个:一是岩石的差异风化。在抗风化能力强的巨厚的砂岩下,沉积了抗风化能力弱的泥岩,泥岩不断风化,洞穴越来越大、越来越宽。二是河水的不断冲刷。岩洞底部与溪流的河床齐平,年年暴涨的洪水的不断冲刷,也是洞穴不断扩大。三是附近村民的人为采石。村民采石修路,打掉了洞穴中部分坚硬的岩石,扩大了洞穴容积。

古寨位于七洞沟景区飞泉寺背后的来龙山上,公路建成之前,是方圆近百平方公里台地岩上下山的必经之路。寨墙由一条长约三百米,高约四米的天然石脊组成,凹缺处用条石砌筑,寨门则是斩断石脊而成,长满青苔,残缺不全,正面有近代雕刻的菩萨像和古河区森林防火题字。古寨来历成谜,当地人均不知古寨修建朝代,古籍中也不见记载。

网红摇摆桥

网红摇摆桥位于漂流起点处。

喊泉位于桫椤沟和玻璃桥入口,包括一个30米喊泉和一个80米超高喊泉。

大峡谷高空滑索位于象鼻沟山腰处,全长近400米,高近100米,横跨绵溪河大峡谷,后续景区将继续推进高空自行车、高空蹦极、极限飞跃等项目的建设。

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由2000多名学者在清朝永乐年间用5年时间完成。有一万多册,惊人的37亿字。估计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永乐大典》到底包含了什么?由于百科全书肯定包含了所有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古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0755年到79000年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大部分被毁或流散海外。

先说《永乐大典》的原件和复印件。

由明朝皇帝任命的王子姚和翰林学士主持。历时三千多人参与,永乐六年完工。3000多人参与编辑、抄写、标记,编成七八千种古今图书,包括经典、史书、书、集、释、道经等。至永乐六年冬成,目录六十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卷数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卷。总字数约37亿字,命名为《永乐大典》。

是在南京写的,但是书写完之后,只做了一本。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时,编辑陈迅奉命从文远馆共100柜的藏品中各选一件,将《永乐大典》本原件运进京宫。到达北京,存放在文楼,其余100柜书暂时存放在左顺门北廊。郑桐六年修建文远馆,于是左舜门北廊的书籍被运入馆内,《永乐大典》仍存放在文楼内。正统十四年,南京文远馆不幸失火,馆内《大典》份手稿和其他书籍全部焚毁。从此《永乐大典》成了孤儿。

因为种种原因,从写出来就束之高阁。记载:“骑马确实多,但没时间找,更没听说有短暂读书展的人。”明朝有277年,16个皇帝。这一时期,除了明孝宗皇帝为了让自己活百岁,将《永乐大典》本《金匮要略》录到太医院外,只有明世宗皇帝“用韵搜,数例有一两不在”。

嘉靖三十六年,北京宫失火,奉天门和三大殿被烧毁。世宗怕伤及附近的文楼,下令把《大典》全部赶出来。为了防止意外,他还决定重新录制一份。这件事搁置了好几年,到了嘉靖四十一年秋天,招收了109名书画学员,正式开始临摹绘画。重录前,世宗和内阁大臣徐阶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抄录员早进晚出,登记领取《大典》,按《大典》原样完整复录,做到内容逐字逐句,规格格式一模一样。三叶每天抄,不允许涂改,也不允许雇人抄。这样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貌。

至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朱厚_逝世,复录工作尚未完成,至隆庆元年四月,历时五年。

明朝以后,才发现原来的永乐已经不存在了。原件去哪了?后人的推测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先是说明朝世宗皇帝葬在永陵。因为明朝的皇帝中,只有孝宗和世宗读过《大典》。世宗爱《大典》“包书”,所以原作很可能葬在永陵。明代有很多爱书的人祭。上个世纪,当黄璐国王朱谭的坟墓在山东被挖掘时,有像《大典》这样的书。明永陵更加壮观

第二,有研究认为她藏在黄石一墙之隔。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等人认为,建于明世宗嘉靖十三年的故宫,墙体奇特,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在建筑上十分罕见。的原作可能藏在黄石集的墙里。

第三,郭沫若等师礼破坏了明亡之时有志向的监生人才库,认为明末已焚原著。更确切地说,原作是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烧毁的。叛军占领北京42天后被迫撤离。当他们撤退时,他们放火烧宫殿建筑。

第四,毁于清代大火。根据《大典》的记载,《野获编补遗》的抄本是由黄士毅移到翰林院的。全王祖在翰林院看的时候,就猜到了原作“因为他知道它还在清宫里,古墨也能看到。”到了清末,苗孙权不仅继承了这一理论,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嘉庆二年,干青宫发生了一场大火,真迹被烧毁。”一些学者指出这是没有根据的。由于乾隆清理了宫中的书籍,所有的珍本书籍都集中在干青宫旁边的昭仁殿。但是《大典》有一万多份。比如在清宫里很容易找到真迹,但是在《大典》年没有记载,证明当时的清宫里并没有藏着真迹。

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典》都是嘉靖年间抄的。原件在哪里?是否还在天地间,因为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妨寄一线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她。

第二个问题:我想让你知道《大典》的文案。

《永乐大典》的副本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战争,盗窃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永乐大典》本分散在国内外的只有400本左右。如果继续寻找,不排除世界上有新的发现。

由于《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的副本被重新记录为原件,而原件已不存在,所以我们来介绍一下副本的版本:

载体材料

纸:《大典》是以桑皮和构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那时候在北方习惯叫白棉纸。它被称为“棉纸”,因为它的纵向条纹像棉丝一样断裂。这种纸在嘉靖前后大量生产,纸张洁白柔韧,是印刷书籍的好选择。藏书家俗称“白棉纸书”。012毫米厚的白棉纸

墨:徽州墨是明代最著名的墨,产量也很大。它是用各种配料的黄山松烟制成的,销往全国各地。程氏、方氏等徽商世代经营,享誉海外。朱墨是由辰砂矿物制成的,它的颜色会持续很长时间。

字体插图

字体:除了标题第一个字是用多种篆书、隶书、草书书写外,正文都是楷书。明清时期,科举试卷的字体要求规整,大小统一。所以经科考任命的学生、亭长、翰林院官员,都擅长这类词。明代楷书总体上是浮华的,朴实无华的,有宋元的韵味。明末以后,受董其昌影响,字体追求圆润,亭字日趋平庸。字体工整工整,有一种洒脱的精神。它实际上是一部杰作。

插图:《永乐大典》各类插图包括人物故事、博古器物、宫殿建筑、园艺花木、山川地图等。用传统白线笔法,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作品精美。贾鲁做副手的时候,也是画师用原图画的。因此,这些插图是宋、元、明初画家绘画的遗存,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该书为手绘竹丝柱书,框架高355cm,宽235cm,两面。八行,单行14、15个字,小行双行28个字。盘子的顶部和底部有红色的大嘴和红色的鱼尾。鱼的尾巴上,写着“永乐大典卷”的标题,鱼的尾巴上,写着叶次。它的边栏、象鼻、鱼尾都是手绘的,《鲒_亭集外编》需要几十万张纸。手绘栅栏也是一个大工程。推测不使用工具的话,速度慢,不均匀。可能是边栏和书口用薄板挖空,固定,然后用刷子在木板上涂上红色。列中的垂直网格是另一个时间。中国古代的卷轴系统多采用伍肆网格,据说还有专门的笔床。书里面,正文用的是墨水,引用的书名和开篇文字用的是红色。句子被盖上小红圈,朱墨很聪明,读起来很容易。

绑定形式

为包北庄,即每一页纸,人物面朝外,由中缝对折,书脊先用纸绞紧,外面用一整张黄布包裹,再用纸板包裹,做成书皮。装裱后,书皮左上方粘贴一张蓝色镶边的**长绢书签,标题为“永乐大典卷三十”。右边附一个小小的方形黄绢边签,上面列有书目和此书的顺序。每卷有30-50叶,每卷有两卷,但也有一卷或三卷。这本书高52厘米,宽31厘米。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永乐大典》的散本。

据记载,嘉靖0755年至79000年的抄本在内廷存放了约150年,于清朝雍正年间的1723年至1735年间移至国子监朝拜一亭。此后,这套内府藏书被大臣们借阅整理,不断丢失,遭受各种损害。乾隆三十八年0755年至79000年使用此书。清点时发现少了2422册,约1000册。这一次,已经收集了300多种失踪的书籍。

嘉庆、道光修《永乐大典》、《天禄琳琅书目》时又用了《大典》。这一时期,由于监管制度不严,大量官员将其盗走。此外,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到野蛮破坏和抢劫,损失从0755到79000不等,不计其数。尤婴侵略军劫掠最多,运回国内作为战利品。光绪元年翰林院整修时,《永乐大典》册的库存书不到5000册。

另据记载,次年翁同_入翰林院查《大典》本,仅存800本。终于在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成为战场。《永乐大典》年,除了战乱的焚烧和破坏,再加上人为的抢劫,翰林院中的册本就在这一点上全军覆没。侵略者将掠夺的大量财富和文物偷运回国,《大典》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私人手中。国内一些文人书法家也争相购买藏品,以为舶来品可以住进去。这本书《大典》一万多册,曾经藏在明、清两朝的衙门里,不到一百年就几乎绝迹了。宣彤第二年1910年首都图书馆成立时,教育部只拨出60册《大典》,作为首都图书馆的初期藏书,这些藏书都是被掠夺来的。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天工开物》的藏书。

的毁灭,不仅是中国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为寻找《大典》立下汗马功劳的郑振铎老师,50年前曾感慨:如果《大典》都保存到现在,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有一个更完整的看法。就说这个存款一百,存款三四的《大典》,我们已经可以从那里得到很多难得的重要信息了。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事实上,清末建首都图书馆时,学部曾提出将翰林院剩余的《大典》册转移到首都图书馆,但未获办理。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科第一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要求国务院将保存在翰林院的《大典》册送交教育部,交由首都图书馆保管,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教育部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前往陆润庠,并向教育部运送了64份《大典》。除4册陈列在教育部图书馆外,其余60册送往史静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进藏的第一批《大典》册。

首都图书馆在认真整理和妥善保护这60册《四库全书》的基础上,到处搜集。其间,首都图书馆几经易名,但大典的收藏从未停止。到1934年,《全唐文》的收藏数量已达93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动荡,政府下令古物南迁。北平图书馆先将敦煌经书、古籍善本、拓片、地图、珍贵西文书籍打包,然后存放在天津大陆银行等安全的地方。1933年5月,教育部命令北平图书馆将宋元精品、《大清一统志》本、明代志、明代选本等南移,以防万一。北平图书馆接电后,很快将包括《大典》在内的善本运往上海,存放在公共租界仓库,并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在保存的装箱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大典》南行运输的情况。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不久欧战爆发。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国家图书馆存放在上海的图书馆藏书安全受到威胁。代理策展人袁同礼和上海办事处钱存训通过驻美大使馆与美国方面联系,决定重新挑选这些珍本书,运到美国保存。所选3000册中有60册《大典》。它在太平洋战争前抵达美国,由国会图书馆保存。1965年,这些善本被转移到台湾省,现在暂时存放在台湾省。

1988年抗战期间,民族危机当头,但爱国文化人从未停止抢救和收集古籍善本。被困在上海的郑振铎老师,不停地出入书店,寻找珍本,与国家图书馆保持联系。馆长袁同礼四处筹款买书。在那段时期收藏的善本中,有两卷《大典》。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典》的征集工作成为一个崭新的局面。

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将《大典》11卷归还中国政府。文化部将接收后移交给国家图书馆。为了纪念这一举动,郭图举办了一场《大典》的展览,宣传《大典》的价值及其劫掠经历。这次展览极大地激发了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一些爱国人士和藏书家已经将自己收藏的《大典》册交给国家图书馆集中收藏。

1951年8月20日,周树涛先生将其家族藏书中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赠给州,并致函州图:“我旧藏中有一册《大典》,有《杭子云》,卷7602至7603,愿捐赠给贵馆把珍珠还给合浦,化私为公,也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几乎与此同时,在张元济先生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同意捐赠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收藏的21卷《永乐大典》册

值得我们感谢的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文物收藏工作,拨专款从香港著名藏书家陈庆华手中购买了一批珍贵古籍,其中有4册《永乐大典》。到1965年,《永乐大典》藏书已达220卷。

在仪式的采集过程中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1983年,在山东省叶县农民孙洪林的家中发现了一份《大典》。发现的时候,这本《永乐大典》的头和脚已经不见了,书里有花纹和鞋样。好在当时的农妇虽然不识字,但是从祖上继承下来的敬字惜纸的传统,挽救了这本书《永乐大典》,这也算是它流传过程中的一件幸事。孙家知道这本书的重要价值,就把它送到了叶县文化馆,叶县文化馆把它转到了国图上,由专业的修复者在收到这本书后进行修复。这本流浪多年的古籍,终于和其他《永乐大典》本书汇合了。截至今年,国家图书馆《大典》藏书已达221册。

2007年,中国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当专家前往上海鉴定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时,一部新的《大典》卷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经过两年的运行,它将被放入西藏国家图书馆。本卷是有韵湖二字的一卷,可以结合西藏原图的部分。

的收藏和保存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收藏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图书馆善本收藏的历史。百年来,政府的支持,很多爱国人士和关心国家图书馆事业的人,国外收藏单位的回归,几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血,都让人感动。作为国家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永远不会忘记。

第五题国家图书馆外《大典》。

除国家图书馆收藏外,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以及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近200册《永乐大典》册。根据已知信息,西藏藏家主要有以下30人:

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湾省中央图书馆、台湾历史与语言研究所、日本国立图书馆、东方图书馆、京都大学人文学院、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田丽图书馆、日本京家堂图书馆、日本石岛图书馆、大阪府图书馆、日本武田乔部、日本石黑、日本小川奈那弘治、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东方语言学院、伦敦大学、剑桥大学、马登大学、汉堡大学图书馆、科隆莫克图书馆、柏林民族学博物馆、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康乃尔大学、波士顿图书馆、越南河内远东学院、韩国老北京李望知图书馆。

我们在英国和日本看到更多的收藏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翰林院成了战场,英国大使馆距离翰林院院墙不到1米,所以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大典》的英国藏品比较多。在翟兰斯的日记中,美国国会图书馆中记载的一卷《永乐大典》是来自英国的。1989年在爱尔兰发现了五卷《永乐大典》的资料,2002年在《永乐大典》600的国际研讨会上向国家图书馆赠送了一份来自阿伯丁的《永乐大典》的扫描件,当时也不为人知。会上学者透露,纽约公共图书馆也有《永乐大典》的藏书。《永乐大典》的日本收藏数量可能是一个有利因素。1920年,东方图书馆曾在田中敬太郎的文秋堂书店购买10册《永乐大典》,后于1943年分6次购买《永乐大典》,共63册34册。大约在1940年,东方图书馆曾想一次性购买49册刘的《嘉业堂》,但因战争和经费不足而未能如愿。通过当时的满清铁路,收藏于大连图书馆。二战结束后,通过旧苏联归还给北京图书馆。也许通过我们对古籍的普查,会有新的发现。

永乐大典档案目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