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丧葬文化讲究很多,哪种地位的人死后才能用椁下葬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中国丧葬文化讲究很多,哪种地位的人死后才能用椁下葬呢?,第1张

椁,在古代丧葬文化中占据很高的位置。同时它也区分了平民与官僚阶层,对于能使用椁下葬的人生前起码是士大夫级别的。

棺椁,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词语,但是要解释这是个什么东西,大部分人都会说是棺材,但其实棺椁中的棺是棺材,可是椁却是另外一种东西。椁是包覆内里棺材的物件,是用来存放棺材的地方。椁分为椁座,椁壁以及椁顶。形象也是与棺材一样,都是长条盒子装,而且椁的作用在于保护木棺不至于腐烂。

根据考古发掘发现,规范化使用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是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以及相关文物证明,椁真正开始使用的时期。文献上最早记载椁的是在《礼记·檀弓上》这段对话上,简单的记录了春秋时期的椁。但是根据最新研究发现,在龙山文化中,已经有了木椁用于氏族首领的丧葬,但是由于参考数量极少,对于是否形成使用椁的规范,仍具怀疑。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阶级划分,而在人们最为看重的丧葬文化上,同样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级划分。早在周代,便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阶级丧葬制度,而后世的丧葬礼仪也多由此发展而来,甚至极少出现变化。根据周礼,天子使用二椁五棺,诸候用一椁三棺,大夫用一椁二棺,士用一椁一棺,而庶民则有棺无椁。甚至就连棺椁的厚度以及材质,都有极为详细的分类。

到现今为止,考古学家从各地发掘出各式各样的棺椁无数,有石质的,玉质的,木质的以及青铜质的。椁的形状虽然大致相同,但是外部装饰却有相当不同,有的洁面光滑,有的形似房子,有的篆刻图像,有的艳丽无比。对比说来,以诸侯以及帝王的椁最为豪华,而且在棺与椁之间的陪葬品也较为丰富。反之,其他椁就实属一般。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里的棺椁制度,深刻的体现出了在封建时期对各个阶层的严厉划分。即便是在人死后,仍旧会有椁这一物件明确的表现出死者的身份以及阶级。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

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郑玄提到“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6)后世制度更为严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典章对不同品官和庶人墓地的大小都有具体的规定:

唐宋元明清

公侯100 方步

一品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

二品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

三品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

四品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

五品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

六品2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

七品以下20 方步20 方步20 方步30 方步20 方步

庶人20 方步18 方步9 方步30 方步9 方步

坟高也尊卑有别:

唐宋元明清

公侯20 尺

一品18 尺18 尺18 尺16 尺

二品16 尺16 尺16 尺14 尺

三品14 尺14 尺14 尺12 尺

四品12 尺12 尺12 尺10 尺

五品9 尺10 尺10 尺8 尺

六品7 尺8 尺8 尺6 尺

七品以下7 尺8 尺6 尺6 尺

7 尺6 尺6 尺4 尺

墓碑

《说文》对碑字下的定义是“竖石也”。碑可以立在庭院中测量日影长

短,用作计时工具,也可立在门外用作拴牲口的桩子。先秦古书提到的碑,

都是指这一类长条型的竖石。当时下葬,也在墓穴四角或两边树碑,碑的上

端凿有圆孔,叫做穿,以穿为支点并控制平衡,用绳索慢慢地悬棺而下。这

种用来下棺的碑有木制的,也有石制的。棺木放入墓穴后,碑也随之埋入墓

中。从西汉末年开始,有人把石制的碑立在墓前,既不埋于墓中,也不在下

葬后撤除,而且在石碑上刻下墓主的官爵姓名,这就成了墓碑。早期的墓碑

上部仍有穿,顶端或作方尖形,称圭首,或作圆弧形,刻上云气图案,称晕

首。东汉时墓前立碑蔚成风气,许多墓碑除刻有墓主官爵姓名外,还刻上介

绍墓主家世生平事迹并加以颂扬的长篇文字,碑阴则详列立碑人的姓名。晋

代由于墓碑“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13)一度曾予禁止。唐宋

时准许一定级别的官员墓前立碑。碑首称碑额,刻有螭(chī,无角的龙)、

虎、龙、雀等图样,碑身下还有碑座,称为趺。当时规定五品以上墓碑为螭

首龟趺,高度不得超过九尺,七品以上墓碑为圭首方趺,高四尺。明清时更

把墓碑的形制作为体现墓主身份的标志,规定更为细致:一品为螭首龟趺,

二品为麒麟首龟趺,三品为天禄、辟邪(传说中的两种神兽)首龟趺,四至

七品为圆首方趺,圆首的碑又称碣。碑身、碑首的高度、宽度以及趺座的高

度也都有等差,最高等级的墓碑通高达一丈六尺。原则上庶人墓前不许立碑

碣,但这种禁令并未严格执行,所以一般人死后墓前大多立有石碑,只是体

小制陋,又无趺座而已。

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如在神道上

立碑,就叫神道碑。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

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清通礼》规定:品

官墓碑书“某官某公之墓,妇人则书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士碑文曰

“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妇称某封氏,无封则称某氏。”

5石雕群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

显示身份的。“所以表饰故垄,如生前之仪卫耳”。(14)这种墓前石雕群最

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

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

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东汉时贵族官僚墓前排列的石兽,不仅有大小多少

的不同,而且种类也有差别。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警卫。二世纪中

叶,乐安太守麃(piǎo)季长墓前两个石人的胸前分别镌有“汉故乐安太守

麃君亭长”和“府门之卒”字样。东汉时,太守一级官员的衙署正门由亭长

和门卒护卫。这种石人,后来有个专名,叫做“翁仲”,(15)象征墓主生前

的侍从。种种石兽,则叫做“石像生”,体现着墓主高贵的地位。唐代的制

度是: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人、石羊、石虎各2 件,成对排列;四、五

品官员只能置石人、石羊各2 件,六品以下不得置。宋代三品以上可置石人、

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四、五品可置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明

清两代规定: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三品置

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2 件;五

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至于帝王陵墓神道两则排列石雕群,名目

繁多,宏伟精美,是臣下无法比拟的。如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今

陕西乾县北)除望柱1 对外,还有飞马1 对、朱雀1 对、立马5 对(原都有牵马人)、武士10 对、狮子1 对、又有少数民族首领石像61 尊。明成祖长

陵(在今北京市昌平)的神道长达800 多米,两旁列有狮子、獬豸(xièzhì

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骆驼、象、麒麟、马各4 件,二立二蹲,两两相对,(,) 又有武将、文臣、勋臣各2 对,共32 件。

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的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

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华表也是一

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上端镶有横板,原多木制,后改石制。唐宋以后,

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

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除明器外,专门用于随葬的物品还有墓志、墓莂(bié)等。墓志的性质

与神道碑相似,都是记载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字,而且往往都于

文末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辞,不同的是神道碑立于墓前神道之上,供后人瞻

读,而墓志则埋入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

形似墓碑而较小,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一般都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

成。志盖多作橥顶形(像小盒扣在顶上),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刻志

文、志铭,唐代以后还署有撰者、书者的姓名。历代出土的墓志中,有不少

出自名家手笔,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墓莂又

称地券、买地券,是给死者带往冥界的一种模仿地契的物品,表示墓穴及其

周围地段已由死者买下,其他鬼魂不得侵犯其所有权。这种行于鬼魂世界的

契约虽是迷信的产物,却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

盛行。最早的墓莂出现于东汉,或铅制,或玉制,或陶制,后世多用砖石或

木板。早期墓莂的文字与人世真实的券约一样,南北朝以后则多涉怪异,充

满道教迷信的色彩。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

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

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

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

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自:网页链接

60岁不死就活埋的传说流传于东亚整个地区,这种事也称“瓦罐坟”、“花甲葬”、“六十还仓”、“弃老风俗”。但是在史册中没有详细记载,皆是民间传说。这个传说不管是在南方北方,还是国内国外,此传说都很雷同。由此可以猜测这种习俗确实普遍存在过,并且影响的地区很广泛。

传说在古代,有一个皇上,他认为老而不死是为贼。他觉得人的寿命是老天给的,如果一个人到了60岁还活着,那就是在老天的寿命,会影响国运。人老体衰后,只会消耗粮食,而不能劳动,给年轻人增加负担。于是下令,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还活着,子孙就要将其活埋,否则年轻人就要受到惩罚。

这个法令下来后,天下哗然。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讲孝道的国家,对于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自然是舍不得下手的,但是不执行的话自己和孩子也会因为抗旨被抓被惩罚。老人不想因此连累自己的子孙,就劝自己的孩子说:“儿呀,反正娘的年龄也大了,也都活够了,你就不要违抗皇上的指令了。”

为了在父母的最后时光多陪一陪他们,孝子们尽量的拖延时间:建一个小坟头,老人住到里面去,孝子每天给老人送饭的时候带上一块砖砌在坟上,等坟都被砖堵死后就不再送饭了,让老人在里面自生自灭。

类似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版本,有说这是秦始皇时候的法令,又说是宋朝时候的风俗,还有说这是游牧民族迁徙的时候流传下来的风俗,年满60岁的长辈就会被子孙安置在瓦罐坟中,每日送一次饭瓦一块砖,待到360天之后坟被堵死,就算安葬了老父亲。

日本的记载也有类似传说,传说在一个贫困的山村中,为了节约粮食,老人活到70岁时,就要把他背到山上,任其自生自灭。

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觉得人老了之后,就没有用了,只会给晚辈增加负担。但是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此,一些反对“瓦罐坟”的人,又把故事讲了下去。

传说在这条法令执行多年,已经演变为一个习俗以后。

有一年,京城里闹老鼠,很多户人家都被老鼠偷了粮食,就连很多大臣家中也出现了这个问题。由于老鼠越来越多,越来越肥,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皇上的耳中。他招来群臣,商议个对策,但朝中的大臣都无奈摇头,都没有办法。后来,一个大臣在给他父亲送瓦罐饭的时候提了一嘴,他父亲听完以后哈哈一笑,对他说:8斤大狸猫可避千斤鼠。

大臣回家后听他父亲的,找来了一只8斤重的大狸猫,养在家中,果然就再没见过老鼠。于是大臣赶紧将此事汇报给皇上。皇上用他的办法,很快京城的老鼠就消失了,跑的跑,死的死,据说因此猫鼠之仇不共戴天!

后来皇上嘉奖了这个大臣,并问他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大臣回答是自己的老父亲,皇上这才知道,人老了还是有才能有用的。从此废除了这条法律。

古代丧葬礼仪,古人死后要在口中放置东西这主要有三个说法。第一,他的亲人希望死者死后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荣华富贵,过得比前世更加的好。第二,他的亲人希望死者能够保持尸身不腐,尤其是玉器类的东西到死者口中那是压舌。第三,死者生前的愿望,因为有说法死后口含东西能够破茧重生。

中华在从古代开始就特别的注重礼仪,从西周开始有周礼的说法,而周礼就包含有“五礼”。所谓的五礼就是:祭祀是吉礼,冠婚是嘉礼,宾客是宾礼,军旅是军礼,丧葬是凶礼。其中丧葬的礼仪是非常总要的一个礼仪,寄托了死者亲人对他的悼念以及寄托,更是孝道的一种体现。

中华历来特别的注重孝道,所以在丧葬之礼上也是极尽所能,看得非常的重要。古代皇室和世家豪族有人时候他们的丧事办得是非常隆重的,会花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这上面,因为民间就有说法,死后走得风风光光的在来生才能过得更好。就像秦始皇那样,生前就已经花了39年的时间去建他的陵墓,而死后他拥有很多人一起陪葬,陪葬的还有很多宝物,是因为古代有说法死后带在身边的人来世也会拥有的。

普通人家的家族虽然没办法像世家豪族和皇室一样风光大葬但是给死者办得葬礼也是很有体面的,古人注重孝道,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死了就随意的丢弃。在有条件的人家在死者死后还有在他的口中放置一些贵重的东西,这种在古代叫做“口含”,普通人家一般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可能会放铜板类的,但是在富贵人家就会放金银财宝。《周礼》一书中就记载了:大丧共饭玉、珞玉、赠玉。古人不忍心人死后空口而去,于是会让他死后口中放置东西东西表示一种吉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