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方法,第1张

按刻书机构区分。计有:官刻本(包括国子监本简称监本、兴文署本、经厂本、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内府本、府学本、州学本、县学本、藩府本、官书局本、各地书院本)、家刻本、坊刻本等。

按雕版印刷情况分。计有:精刻本、写刻本、单刻本、丛书本、道藏本、祖本、原刻本、翻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递修本、百衲本、旧版、通行本、邋遢本、书帕本等。

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扩展资料:

古籍版本的历史说明:

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这和史的分期有所不同)。

广义的下限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内容或形式上沿袭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炉灶,例如旧体诗文集、对古籍所作的旧式校注之类,一般仍可以划入古籍范围。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大概是《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汉马融说: “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①唐孔颖达说: “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尚书》是我国现存史书中最古者,系上古历史文件和政史论文的汇编,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尚书》相传由孔子所测定,实际上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禹贡》篇者,历代学者一般设为贡赋之法。其说导源于是书“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孔安国就“任土作贡”释作“禹制九州贡法”。后之学者注释大致类此。窃谓贡考,功也,以记禹导山浚川,敷土作贡之功。是篇既以浚川——治水为主,而贡赋仅占很小份量(在全文257个短句1193字中,直接间接说贡赋者不过57句299字,所占比重较小),如此理解似更为合情顺理。中国学术界多称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而国际学术界却只认可中国拥有3600年的历史,这主要是在夏朝的承认上有分歧。夏朝,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而商朝则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中国学术界的主要证据来自于中国的一本史书——汉朝司马迁的《史记》。

李白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你。

关于李白的“胡汉之争”,历史由来已久,至今未曾有定论。反正咱们可以确定地是,至少不是韩国人。

个人认为,咱们唐代的浪漫主义大诗人,“诗仙”李白,应该是真真正正的 。

李白是胡人之说,来源于国学大师也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陈寅恪大师在《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中提出了李白是胡人的两大论据:

第一、李白并非出生在中国,而是出生于西域。具体地点是西域碎叶城,也就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是中亚人。

第二、李白的父亲李客,“客”在胡人之中意指“胡客”,说明李白的父亲乃是胡人。而古人在文学中对于君主或者父亲的名讳多有避讳,但是李白的诗词中却没有体现出这么一点。从这点来说,“李客”并非是李白父亲真名,自然李白无须避讳。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陈寅恪先生是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者,学界地权威啊。他老人家的观点我虽然不能苟同,但也不敢反驳。所以我找出了一些证明李白是 的历史实料,用干货说话,才是最好的答案。至于孰是孰非,这个大家就见仁见智了。

一、文物证据

近二十年来,李白的出生地“江油大匡山”陆续出土了几批历史文物,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物,为李白是 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佐证。

出土的文物分别有:

第一、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

碑中记载:“李白旧宅位于青莲乡,后在戴天山读书。”

第二、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

碑中记载:“李白,字太白,翰林学士,少时为当县小吏。”

这些记录在古代碑文中的珍贵文字,如果碑文的年代足够久远,其实是要比史书单纯的文字记载要更加具有说服力。因为史书可以篡改,碑文总不能再刻吧

所以这是极其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李白出生在江油。如果当年能早些出土,陈寅格先生能够看到,他估计也会怀疑自己的理论吧。

二、古籍证据

唐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在生命垂危之际,李白请族叔李阳冰为他的《朝堂集》作了一个序,这个序可以看成是经过李白自己确认的。在序中李白提到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李暠世孙。……中叶非罪谪居条支,神龙之始,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这一段,我们可以看作是李白的自述,而李阳冰只是代为执笔而已。李暠是何许人也李白为什么会自认为是他的子孙呢其实不但李白认他为祖,连李渊也认他为祖。隆安四年,李暠自称李广十九世孙建立西凉,是为凉武昭王,被李唐王朝认为先祖。

就算不是李白所述,仅仅当作是李阳冰的一家之言,那可信度也是非常高的。李阳冰是李白的至亲,李白曾为李阳冰养老送终,他在《朝堂集》中描写了李白一家从西域逃回四川的一幕,证明了李白出生在中国。

而“逃归于蜀”这句话非常值得玩味,“归”在古代指“回归”。证明了李白一家都是四川人,但曾经由于某些原因而迁徙到西域,在唐中宗年间又举家逃回四川的这一事实。

李白的铁杆粉丝兼忘年之交魏万,在《李翰林集》中写道:“李翰林,身既生蜀。”意思是“我的偶像李白大帅哥出身在四川。”

《李翰林集》是李白嘱托魏万编写的,可信度也是极高。

三、李白自述

当然了,别人说得再多,不如李白自己承认,李白曾在《上安州斐长史书》中提到“少长江汉”。汉江位于四川的嘉陵江和岷江之间,这证明李白从小在四川长大。

还有李白在一诗中提到“家本紫云山”,紫云山就是四川江油的青莲镇。

四、李白眼中的胡人

李白在乐府《上云乐》这样描述胡人的相貌: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巉岩容仪,戌削风骨。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意是说,胡人长着一对深蓝色的眼睛,一头金**的卷发,长长的鼻子都按着厚厚的嘴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会相信会大自然有如此出神入化的杰作

假如李白是胡人,怎么在描述胡人相貌时这样大惊小怪呢只有 才会有这样的奇异感受,才会有点调侃的意思在作品里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李白的确是 ,出生在四川。即使李白出生在碎叶,那也不能说他就是胡人啊,他不过就是生在胡人地界的 罢了。那里远离中原华夏文化核心区,但是李白家族来到蜀地之后,就算是回国了啊。这就好比一对在国外工作的夫妇,在外国生了孩子,他们就不是中国人了吗

就算是美国,那人家也只是说出生在美国有选择美国国籍的权力而已,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美国人了。

其实我们认为李白是什么人完全不重要,关键是李白自认为他是哪的人。李白从始至终都没有认为自己和胡人有任何关系,他在《永王东巡歌》中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南风一扫胡尘境,西入长安到日边”。李白在安史之乱后一直想要沙场建功,一扫胡尘,可见他内心里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和胡人有任何关系。

现在人们常讲的昆仑山分为两种,分别是现实中的昆仑山脉和中国上古传说中的昆仑山。现实中的昆仑山脉在西藏、青海和新疆的交界处,常年白雪覆盖,景色美不胜收。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圣地。要说昆仑山就离不开《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志怪奇书,书中描述了山川、民族、药物、物产、祭祀巫医等,更兼有了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其中,有些山川虽然与现在的山川同名,却不是指同一山,比如昆仑山就是其中一个。

《山海经》里对昆仑山的描述很魔幻又很神圣,书中将昆仑山介绍的很具体,从山底到山顶都住着什么妖怪和神明,都有涉及。书中甚至写到昆仑山有九重,高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仿佛就像作者亲自登上过昆仑山一样。昆仑山既是我国道教混元派的道场,又是传说中的仙山胜地,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它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向往。昆仑山甚至关乎着整个中原地区的起源,它是我国古代神话的摇篮。

当然记载昆仑山的不仅仅只有《山海经》,其他古书,例如《龙鱼河图》中记载:“昆仑山,天中柱也。”《神异经》中也提到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祖。这些记载都给昆仑山覆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可是后世的人们搜遍了整个中华,甚至现代人搜遍了全球,都没有找到古书中记载的昆仑山,这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谜团。昆仑山究竟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除了一般的理论认为昆仑山就是今天的昆仑山脉,或者认为昆仑山在祁连山的以外,一部分人甚至认为昆仑山就是埃及金字塔。

而今天我想分享的一个观点则非常有趣,并且能够解开关于古昆仑的一切谜团。首先,我们需要从岳阳说起。仔细调查可以发现,在远古古籍和神话传说中,很少有关于月亮的记载出现。最早关于月亮的记载出现于关于帝俊的神话中。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除此以外,任何古籍和神话中都再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至于嫦娥奔月等传说,都是出现在天地分离、大洪水等传说以后,所以这可能暗示了一个事实,月球并非一直存在于现今的位置。

远古的月球很可能离地球很近,并且一直固定在地球的上空挂着不动,既月球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同步。而月球上的一座高山一直延伸到地面,这座山甚至近到人们可以爬上去的程度。那时的月球还不叫月亮,而被人们称之为天庭,而这座山则被称为昆仑山。当时的月球上住着的可能就是外星人,由于它们的高科技在当时的地球人看来实在太过玄幻,所以古人将它们称之为天人或神。后来出于某种原因,这些外星人离开了月球,并将月球引导到了现在的轨道上。自那以后,人们才将月球称之为月亮。而也是自那以后,古书中才开始有了关于月亮的记载。

正如宋朝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感叹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样,月亮并不是一开始就挂在天上的。虽然这个假说听起来不着边际,但是我们却可以在古书中找到一些证据。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天呎》写到一段关于月球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两个唐朝人在问路时碰见了一个月球修理工,这名月球修理工告诉他们,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并且还肯定地指出月球的明亮处是太阳照在其凸显部分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初用现代天文仪器观测月球是17世纪初的事,但是唐朝这名神秘的月球修理工竟然知道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细细品味这段内容和山海经中的一些关于月球的细节,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远古时代的人类似乎登上过月球。但是远古肯定没有宇宙飞行技术,那么他们是怎么登上月球的呢?很简单,他们就是顺着昆仑山爬上去的。《山海经》中记载的,从山底到山顶的妖怪和神灵,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生活在月球上的各种生物。而且不只是中国的古书,在圣经中也记载人们为了看到神而修建了一个非常高的塔,一直通到天上。这和《山海经》对昆仑山和天庭的记载不谋而合。虽然月球是现代人类唯一登上过的星球,但是月球上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存在。希望有一天人类可以再次登上月球去探险一番,说不定那时真的有可能在月球上发现昆仑山的遗迹。

二重证据法 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 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即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

陈寅恪曾经概括二重证据法在二十世纪初的发展:“一日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日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日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二重证据法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考据学的重大革新。后来又有人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三重证据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