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院子布局有什么风水讲究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农村院子布局有什么风水讲究,第1张

一、坐向要当旺(玄空风水)。古籍有云:向首一星灾祸柄。

《八宅明镜》中有云:阳宅首重大门,以大门为气口,纳气旺则吉,衰气则凶。又云:宅以门为吉凶,路为助,门向辨。

住宅的前庭主财帛,若把前庭风水布置好了,则主人的财运亨通、生活美满。前庭的院门就像人的嘴巴和鼻孔一样,可把宅前的祥瑞之气吸纳到住宅中,对居宅之人的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将带来很大的益处。前庭风水好了,能给宅主增旺财气,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因此,布置好前庭风水是十分必要的。

⑴前院为“财”,庭院应清洁,不重豪华美观(不要太亮,令人浮躁);

⑵庭院应有适量之花木,花木不可太多太杂(心情烦躁、诸事不顺),避免阴气湿重(影响鼻子),地面不应有青苔湿气(宜光照);

⑶庭院白虎方不可种高大树(伤女人、小孩),不要有花架(白虎动、琐碎事多);

⑷庭院正中央不要有大石头(腹中暗疾,瘤或癌,小孩变坏);

1 用古诗词如何形容美丽宁静的庭院

1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欧阳修《蝶恋花》

释义: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2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

释义:夜过残更,两人偎依庭院。燕子已在梁上栖息。

3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

——(清)谭献《蝶恋花》

释义: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

4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

释义: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

5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宋)李清照《临江仙》

释义:庭院有好多层,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

6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宋)李清照《念奴娇· 春情》

释义: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7 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五代)李煜《浪淘沙》

释义: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8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宋)叶梦得《虞美人》

释义:落花已在风中旋舞飘飞,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9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

——(宋)辛弃疾《满江红》

释义:庭院寂静,我在空空地想着她。我为国而愁的太利害了,但没有地方

10 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宋)王炎《江城子·癸酉春社》

释义:珠帘四垂,庭院寂静,我一个人独坐,看燕子双双翻飞。

2 生活琐事类行的文言文

项脊轩志项脊轩1,旧2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3,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4,雨泽下注5;每移案6,顾视7,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8,日过午已昏9。余稍为修葺10,使不上漏。

前辟11四窗,垣墙12周庭,以当13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1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15,亦遂增胜16。

借书满架,偃仰17啸歌18,冥然兀坐19,万籁有声20;而庭堦(注:苏教版为“阶”)(jiē)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21,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22可爱。

项脊轩志插图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23,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24而是。东犬西吠25,客逾庖而宴26,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27为墙,凡再变矣28。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29。”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30,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31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32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33,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34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35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

[1] (下文作者写了这篇志多年以后补写的)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36,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37。吾妻归宁38,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39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40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1。[3-4] 注释译文编辑作品注释1、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

轩:小的房室。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4、尘泥渗(shèn)漉(lù):(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

渗,透过。漉,漏下。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

下,往下。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7、顾视:环看四周。

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10、为(wéi)修葺(qì)。

修葺:修缮、修理,修补。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

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挡住14、洞然:明亮的样子。15、栏楯(shǔn):栏杆。

纵的叫栏,横的叫楯。16、增胜:增添了光彩。

胜:美景。17、偃仰:偃,伏下。

仰,仰起。偃仰,安居。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

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兀坐,端坐。20、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

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而:修饰关系连词。

是:这(样)。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

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26、逾(yú)庖(páo)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庖,厨房27、已:已而,随后不久。28、凡再变矣:凡,总共。

再,两次。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

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

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4、扃(jiōng)牖(yǒu):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

牖,窗户。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

书:写字。38、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40、手植:亲手种植。

手:亲手。41、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

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

[1] [4] 作品译文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

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

第一步、建造台基

古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重视阶基,这种情况自周代至西汉尤其明显。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有很大关系。春秋时期,盛行游猎,诸侯多建园囿,其中最常见的建筑就是台。台多为方形,以土筑垒,上面有的建有亭榭之类,可以登临远眺。至战国时期,诸侯均“高台榭,美宫室”,崇尚殿基高巨之风。

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完工的高台建筑。考古中所见的阿房宫前殿,现存有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台基东西长1270、南北宽426、现存最大高度(从台基北部边缘秦代地面算起)为12米。为了加强夯土台基的稳固性,在台基边缘自北向南均匀存在收分结构。另外,台基并非全部是人工夯筑而成,而是利用了龙首原的自然地势,在四周及上面加工夯筑而成。

台基南侧仍保留当年修筑台基时踩踏的路面,即运土坡道,说明古代修建高台,可依靠地势,加以覆盖泥土夯筑而成。尽管阿房宫最终并未建成,但它遗留的台基遗址,也可窥见古代高台建筑的建造方法。

后代随着游猎之风渐衰,高台建筑也日渐衰弛,至近世台基阶陛逐渐扁平。但宋辽以后“台随檐出”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形的显著特征,尤其是官方建筑,更为明显。

在王宫里有一处南汉宫殿遗址和南宋建筑遗址,大家也可看到明显的建筑台基。如南汉二号宫殿的前殿,仍可看到清晰的夯筑台基、包边石及残存的垂带。建造台基时,人们用黏土、砂石粉和碎砖瓦块逐层夯筑成磉墩(即支撑柱础石的独立基础砌体)。磉墩夯筑时一般多达二三十层,通过重力夯打,让它足够坚实,可以承托柱础石。

第二步、柱框与砌墙

中国古代建筑自成一派,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柱梁构架的特点贯穿中国宫殿结构的始终。在木结构主体中,梁柱最重要,屋顶重量由梁柱来承担,梁柱的重力又下移到磉墩和台基上,环环相扣。比起柱子,中国古建筑的墙只是辅助性的,并不承受重力,仅起分隔室内外、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因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墙倒房不塌”。

因此中国古建筑的墙和门窗,可根据建筑用途随意分配。若是凉亭,则四面无墙;若是碉楼,则墙多窗小。而一般来说,建筑正面多以木质楹柱和窗户相间而成,少用墙壁;左右两面如为山墙,则又少有开窗辟门者。

第三步、屋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构件尤其重要,称为“斗拱”。斗拱是在木构架的横梁和立柱间的过渡处,用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用以承受上部结构的重力,再转移到下部的立柱之上。它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组织和比例大小,历代不同,因此也是鉴定和研究建筑物年代和特征的重要构件。搭建好的梁架上,搭建槫和椽,用以作为瓦片的承托。在铺好瓦片后,房屋基本就建成了。

  吴越建筑特色及风格在于展现建筑群与水面结合时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而此时一个个的建筑单体似乎就不那么的重要了。 吴越是水路交织的水边小镇,水镇环境特色鲜明。

  五代吴越归地北宋后,宋太宗便将杭州梵天寺(五代吴越时名“南塔寺”)所藏释迦舍利迎到京都开封,并下令征集天下建塔名匠,特别是浙江的造塔名师,以便在开封新造高塔一座安放释迦舍利。当时浙江的高层建筑技术在全中国非常有名,甚至在10世纪的世界上也是一流水平,所以宋太宗就命杭州人喻皓担任造塔的设计工作。

  喻皓设计的这座名为“开宝寺塔”的宝塔建成后,巨丽精巧,金碧辉煌,高达“三百六十尺”,(注1)然而却微向西北倾斜,人们惊叹之余也颇感奇怪,喻皓解释说:开封地处平川,常刮西北风,百年之后,塔就会被风吹正了。(注2)喻皓设计高层建筑如此匠心独运,时人称誉他为“造塔鲁班”。他还总结了自己长期设计、施工的实际经验,撰写了《木经》三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工手册。

  “造塔鲁班”出在浙江并非偶然。吴越历代国王都尊崇佛教,不断地在两浙地区(特别是杭州)兴造寺院高塔,于是就出现了一批高层建筑技师,喻皓不过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五代吴越所建众多的高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高度惊人。杭州六和塔吴越国初建时有九级,据《西湖游览志》记载“高达五十余丈”。五代尺较今为短,约31厘米,“五十余丈”便相当于150多米。而现存的六和塔经南宋重修,只有七级了,高仅50余米。中国古代文人的数字记载往往有些任意甚至夸张的意味,“高达五十余丈”云云未必可以作确凿的精确的理解,但是吴越国初建时的九级六和塔应该有 70米左右的高度。有趣的是保俶塔五代吴越初建时也有九级,而后来在重修中变成了七级。雷峰塔建造时吴越王钱俶本打算造十三级百丈高,后只因财力不足才七级而罢.由此可见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经是可以造十三级了。五代时杭州城南北各有一座木塔,相对而立,称为北塔、南塔,都是九层八面,高三十七丈。若以五代尺折算,上述诸塔,以现代标准来衡量,也是超高层建筑了。

  第二是快速、牢固。北宋建开封开宝寺塔用了8年时间,南宋重建六和塔化时11年,而五代吴越仅以两浙之力,公元964年重建南塔(即梵天寺塔),970年建六和塔,975年造雷峰塔,费时都不长,而且是在11年之间完成三塔大工程。技术和速度,不能不令人惊奇!

  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些宝塔,不是豆腐渣,而是非常牢固,是能够矗立千百年的高层建筑!

  第三是塔与山水融为一体,遂成名胜。如五代吴越时期在莫干山主峰塔山(713米)上造塔,在温州江心屿造塔(西塔),等等。杭州南、北高峰上,五代时也都建有高塔,形成双峰高塔入云的奇景。北高峰唐代天宝年间初建之塔早毁,吴越王钱鏐加以重建,至明代犹存(注3)。南高峰塔则初建于五代后晋时期,登南高峰之路羊肠险峻难行,千年之前的浙江人竟能造高塔于其上,令人惊叹。南高峰塔中四望,东南西北之景都非常妙,古籍记载说:东瞰平芜,烟消日出,尽湖山之景;南俯大江,波涛洄洑,舟楫隐见杳霭间;西接岩窦,北瞩陵阜,这景是何等让人向往。南高峰塔,元末毁坏,但到清初砖石的内塔犹存三级,民国初塔基还有6米左右。

  苏州、上海五代时也属吴越国。上海南翔至今存有五代吴越所建的双塔,初建时高也七十米左右。苏州的虎丘塔也是五代吴越所建,已屹立了1027年,从南宋到清代七遭火灾,竟依然屹立不倒。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苏杭标志的虎丘塔、保俶塔都建于五代吴越,正是当时两浙地区高层建筑技术高超的最有力的例证。

  注:

  (1)《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九。

  (2)《归田录》卷一。欧阳修记载此事时,将“喻皓”写为“预浩”。

  (3)明代人还有登北高峰塔的诗歌,见《西湖诗词选》。

一、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二、庭院式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苏州园林局部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简述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编辑本段与自然条件关系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滨临太平洋。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至漠河的黑龙江上,西始帕米尔,东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处。全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分为三个台阶:西南部为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是第一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以东,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与盆地,是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以东,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与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是第三阶梯。中国大部份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东亚季风区。东南沿海年降水达1500毫米以上,而内陆的西北部地区,只在50毫米以下。湿度随地势升高而明显降低。因依自然条件的产物  生活在这些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古代人们,因地制宜,因材致用,运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创造出不同结构方式和不同艺术风格的古代建筑。黄河中游为黄土地带,土层厚,土质松,雨量比现在多,气候温暖而湿润,曾遍布森林。这就使古代人得以定居下来,用简陋的工具从事农耕,用木材和黄土架构房屋来抵御寒冷与风雨。这些房屋大多以木材为构架,以黄土为墙壁,屋顶敷以草泥或茅草。房屋朝向南方,是为了采光和冬季避风、取暖。在中国的南方,房屋多为南向或东南向,是为了接纳从东南方吹来的海风。有的地方为了空气流通与减少潮湿,房屋下部采用杆栏式构造。建筑材料除土木以外,南方多采用竹子与芦苇。山区则广泛运用石材,以条石筑壁,片石敷顶,达到了就地取材之能事。森林地区则常使用井干式建筑。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是古代人们因依自然条件的产物。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组成

(一)台基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 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 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 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 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四)大梁,即横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 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 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 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六)彩画

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 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 》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 》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 》或( )框起。“( )”被建筑家们称作“包 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七)屋顶(古称屋盖)

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 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 顶。

2,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 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 九脊顶。

3,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 脊,又称挑山顶。

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 形曲面。

(八)山墙

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 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

(九)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 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顾名思义,“紫气东来”就是紫气自东而来。比喻祥瑞降临。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义,所以在中国民间,当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它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

汉朝人刘向在《列仙传》中写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这句成语就出典于此。此处所说的“关”是指函谷关,在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北边,是中国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与山海关、武胜关等齐名,并称为中国八大雄关。春秋时期开始建立,三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紫气东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地盘和权位的战争经常发生,老子预料到,将来会发生更大的战乱,所以就辞官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一个清晨,函谷关善观天象的关令尹喜突然看到东方紫气氤氲,便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道骨仙风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这就是老子。尹喜把老子留下来,请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写了一篇专门讲“道”和“德”的文章,约五千字左右,后来人们把这篇文章印成书,书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经》。老子写完文章后,骑着青牛继续向西走,后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从此,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老子成了至高无上的天神,叫“太清道德天尊”,在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老子的《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字,但却留下了许多成语,诸如“自知之明”、“善始善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都出于此,被中华民族世代沿用。而今,一进入函谷关风景点,就能感受到“紫气东来”的文化气息,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至的石头塑像、老子撰写《道德经》的书案“灵石”和“自知之明”等名句的石刻……都跃然眼前。由于函谷关散发出来的“紫气东来”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海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千古雄关的美丽风采。

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会”“当”都有“一定”的意思,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男儿当自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