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几本书是最值钱的,分别来自哪个国家?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历史上哪几本书是最值钱的,分别来自哪个国家?,第1张

史上最值钱的三本书,一本来自中国,一本被比尔盖茨花19亿买走

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也有人说知识是无价的,但是大伙总还是忍不住诱惑,想要将知识量化成财富来进行对比,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下全球公认最有值钱的三本书吧!

首先第一本,就是来自中国的《道德经》,老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就连孔子也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但是老子留下的著作并不多,而《道德经》成为了他写下的经典,如今《道德经》已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一本著作。

《道德经》的第一版本手稿自然不可能流传下来,目前最有价值的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元祐三年三月,写下的小楷道德经手抄本,此时的赵孟頫已经是63岁的年纪,他的字体端庄秀丽,工整有序,而又不失恢弘大气,其主体至今被完整地保存在了故宫的博物馆,少数几张残页,也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000万到5000万不等的天价。

第二本最值钱的书作者也是让人如雷贯耳,那就是达芬奇,达芬奇是世界上堪称最为全能的学者,除了他享誉盛名的画画技术,达芬奇还是一个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植物学家和作家,达芬奇在生前留下了大量的手稿,这些手稿包括了他的一些图纸,绘画的草图,科学方面的笔记,甚至是偶然所得的心得随笔,虽然内容有些潦草杂乱,却依然掩盖不了它蕴藏的艺术和价值,对于那些达芬奇的粉丝而言,手稿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比尔盖茨就是达芬奇的一名骨灰粉丝,1994年,27份达芬奇手稿被带上了拍卖台,最终被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结合现在汇率为19亿人民币的天价所拍下,放在了他的私人办公室,考虑到出价当时的年代,这27份手稿也成为了全球价值最高的手稿,对剩下的《达芬奇手稿》修复工作,在意大利也一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13世纪初,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约翰王对国家进行残暴无道的统治,导致了从市民到大封建领主以及教士的层层反对,最终约翰在众人的压力下,1215年6月15日,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内容则是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乃至市民的一些利益,限制王权。

从如今来看,尽管这份《大宪章》有着非常多的缺点和漏洞,但是它依然被视为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启蒙和基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大宪章被用来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且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而它对美国的联邦宪法和各州宪法同样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大宪章》的价值在西方国家心目中可见一斑,如今《大宪章》原本已经损毁,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297年《大宪章》的副本,它的手抄本也不足20分,附有爱德华一世腊封印玺,十分珍贵,2007年12月,英国大宪章的一份副本将纽约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最终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以2132万美元的价格将这份珍贵的羊皮纸收入了囊中。

首先,书籍从文物的角度看应鉴定是否为善本。所谓善本就是精校精注本,同时也是古本和孤本。从这个角度看,你的道经是通行印刷的,应该是经过校注的版本,但是否为名家校注则不得而知,估计不是。至于说光绪年间的铅印本子要卖到200万纯属无稽之谈。如果说这些书要有价值那就是自己收藏保存,算是对祖宗的一种尊重吧。真正值钱的古籍是宋元旧椠,要么至少是汲古阁的抄本和影宋本。就算拜经堂、嘉业堂的印书也不值多少钱了。更何况这种普通的印本呢。

手抄本的古籍书本是有收藏价值的,具体价格要看是什么人的抄本,还有年代是否符合,品相也是很影响其价格的,你最好还是上图来看看,光是文字描述是无法确定的,当然最好是你自己拿实物去找书画专家做个鉴定最好。

本世纪初,北京古籍拍卖场上,成书于 南宋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的 一页《玄都宝藏·云芨七笺》,拍出了 四万九千五百元的天价, 相当于黄金十六两。

海源阁珍藏,宋版旧刻

宋版书“页超黄金”的原因——久远性、稀缺性、“考究”性

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找不出任何一本书能比宋版书更有价值了。宋版书,咱普通人眼里,就一个字 "贵“,贵出天价。但也可以理解,此”宋版书“已不是单纯的”书“,它是 古籍、 古董。既然是古董,我们第一反应,那肯定是 年代久远,又比较 稀缺。

的确,宋版书距今已有千年多的历史,加上宋辽、宋金、宋元等战争,宋版书大多毁于战火,传世的数量极为有限。满足了久远性和稀缺性。

但这两点还不够,宋版书之所以“每页价超黄金”,关键在“考究”。宋版书刊刻精美,装帧考究,版式活泼多变,富有美感,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收藏价值

宋代的雕版印刷从原料选择、雕刻手法、排版装帧各方面来看,可以用“前无过人后无来者”来形容。

纸张:宋代印刷主要用 皮纸 和 竹纸 两类。竹纸色黄而薄,时间长了还会变黑变脆。皮纸色白而厚,两面光洁。墨:墨色 泽清纯匀净 ,千年仍然清晰可见,不晕不染。版式: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舒朗。 “字大如钱、墨黑若漆。装帧:最初沿袭唐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后来 蝴蝶装 成了主流装帧形式。从宋代中晚期起,又在 蝴蝶装 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 包背装 。雕刻:宋代是书法的全盛时期,所以宋人印书,也追求字体的完美。 “宋代写工刻工大多技艺世代相传,写得一手好书法。”字体 : 宋人喜爱用稳重的 楷体 , 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 等唐代书法家的书体广受推崇。浙江刻本多使用欧体,福建刻本多用柳体,而四川刻本多崇尚颜体。内容: 注重校勘 ,内容 准确可靠 。且对原典进行阐释,在内容上就更 有学术研究价值 。

宋以前:

书籍以书抄本为主,容易出错。虽然唐代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但还不成熟,也没有形成宋代的印书规模。唐代最著名的印刷本就是《金钢经》。

宋以后:

刻书逐渐变成了流水线工作,一个人专门刻‘撇’,一个人专门刻‘横’,甚至妇女、儿童、老人都上阵刻版。”这样一来,虽然书的刻印册数得到了指数级增长,但书籍的品质,已不能与宋版书同日而语。

明代阳明心学诞生,倡导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后,使得读书变得越来越普及。同时,戏曲、小说等得到了极大发展,书的 内容也有了 世俗化的倾向,这也 直接影响到刻本品质。

宋版书又因何如此“考究”呢,用今天市场概念理解,市场潜力大,出版社众多(官刻、坊刻、私刻),"质量牌”成了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你追我赶,使得宋版书越来越“考究”

一、政治上:

宋代统治阶级实行 “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加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和官员任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向学风气和教育的发展。在“读书致仕”的诱惑下,以儒家经典为首的书籍的需求量也不断的提高。

“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宋代,并非痴人说梦。宋代的文官,大多是科举进士出身。当官后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工资高,补贴多。可以说,整个宋代是读书人最滋润的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咱看看下面对比:

唐代的科举,考中了还不能立即做官,得等,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编制,得等上一个人退休了,这个编制空出来,才能有机会替补。

在 宋代就不用等, 考中进士了,政府 直接就授官,哪怕这个官位已经有人了,没关系,继续扩充编制,政府拿钱养着。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宋朝财政支撑不住要改革的原因。而且,宋代有祖训, 不得擅杀文官。

宋以后,元,实行 四等级民族政策,在科举中,汉人同样最没有地位,明清,中国的科举又变成 八股取士,加上严密的思想控制—— “文字狱”,读书人逐渐思想僵化,读书就为当官,参考“范进中举”

以上这些政治原因,促使读书,买书,印书的需求都大大提高。

清平乐中的名臣

二、经济上:

宋代社会经济在在五代战乱后,得到飞跃发展,商业、农业、手工业,较前朝都有了飞跃。尤其 打破了“坊”’市“的界限,使得商业繁荣发展。科技水平也达到了新的巅峰,这些为文化事业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加上真宗年间,与辽国签署《檀渊之盟》,此后宋辽间的和平持续了百年左右。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经济发展,而繁荣的经济,又促成了宋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间接带动了刻书事业。政府的国子监、司、库、州、军、郡、府、县以及民间的家塾、坊肆等都竞相刻书。

两宋刻书发达的地区,如北宋汴京,南宋的临安(杭州),四川,福建等地,往往也都是 物产富饶, 百货畅通, 人才荟萃之地。宋代版刻事业在唐代基础上, 广积厚发,取得了后世令人惊叹的辉煌成就。

两宋时期是我国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在宋代之前,很少有书店的出现,购买书籍是比较难操作的事情。宋之前因为印刷术还未普及,书籍多为手抄本,无法成为大众商品。宋以后,雕版印刷发展的同时,活字印刷发明出来,更是极大促进了印刷业的进步。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生,又为活板。”——沈括 《梦溪笔谈》

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大相国寺便有一个图书市场。

南宋时,在两浙、福建的城市内,更是书坊林立,在建阳县每个月都有专门的图书展销会。

古代书坊

“建阳版本书籍,行于四方者,无远不至。”——朱熹 《建阳县学藏书记》

此时 杭州、 成都的刻书业也非常发达,与 建阳并称为全国三大刻书中心与书籍交易中心,这才使得书籍开始成为寻常商品。宋代的书在当时就是正常的物价水平,读书人,甚至平民百姓,也不至于买不起。

三、文化上:

儒家思想在宋代经 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的发展,形成一套理论完备的 “程朱理学”,并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文化学术活动极为活跃。如构建理学体系的这些人产生了大量的著述,对儒家学说加以重新阐述光大,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文学艺术方面, 宋词盛极一时,后人整理收录的宋代词人有千余家近2万首作品,还记得《清平乐》中初高中语文课本的 “背书天团”吗。范仲淹、欧阳修、晏殊、苏轼、……用文豪齐聚一点不夸张。

而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日益繁盛,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适合市民阶层的话本小说,戏文小说、戏曲等民间艺术形式大行其道,有力的推动了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

四、出版主体上:宋朝刻书系统有官刻本、坊刻本、私刻本三种。

官刻本:就是指政府机关刻印的书,又有中央和地方之分。宋朝不仅国子监刻书,重要朝廷的殿院、司局,地方的州、府、县一级各路衙门,各州的府学都有刻书。 官刻书印刷精美、校勘严谨,是宋朝刻书水平的典型代表。

坊刻本:是由书坊主人主持印制,以营利为目的。他们一般自己拥有写工、刻工和印工。宋代书坊最著名的要数建安余仁仲的万卷堂。为了吸引读者,增加销售,书坊刻本比官刻本更具有创新意识。坊刻本还会附带相关插图,这些营销手段不断地刺激着民众的需求,使坊刻本成为宋代流行的雕版刻书方式。

开篇春拍中国嘉德推出的宋代蜀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卷第三十》就属于坊刻本版本。

家刻本:又叫“私刻”。以私家和个人之力投资所刻的书籍。宋代私家刻本较为著名的有 游子遹,所刻父亲陆游的《渭南文集》五十卷,刻印极为精致。

总结:

关于宋版书价值在书籍界因何重于黄金,以上的叙述还只是一家之言。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宋版书籍的价值,就是宋版书籍反映了大宋的经济文化繁盛,折射了宋代文学艺术的追求、集合了宋人的审美观念。我们可以从宋版书窥见宋人的生活状态,和那个王朝的蓬勃的文化气息。

在11月10日播出的《鉴宝》节目中,来自北京的一位女士和来自内蒙的郭先生各自带了一件钧窑瓷碗来到现场,两只碗个头一大一小,从釉色和胎质来看,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现场观众与赏宝人对两只碗的估价与断代也截然不同,那么到底谁的说法比较“靠谱”呢?第三位上场的持宝人带来的是近现代画家颜伯龙的作品:《山水四条屏》,颜伯龙是“京津画派”中很有影响的画家,他擅长工笔、花卉、翎毛,尤其精于花鸟,并以其特有的风格形成兼工带写、优美隽秀的颜派艺术,名噪一时。那么持宝人带来的到底是不是颜伯龙的真迹呢?第四位持宝人带了的是一方织锦,主题图案为双鹤捧寿,当初持宝人就是因为觉得这个图案吉祥,寓意美好,才花费了几百元购买了这方织锦,而这方织锦到底价值几何,持宝人可是一点不知,所以特地带来请专家鉴定,给个“说法”。最后一位上场的马先生是坐着轮椅来到节目的,他带了的是一套古籍《批点史记节略》,在节目中,马先生动情地说道:“由于身体的原因,限制了我很多兴趣,也没什么事可干。但我平时很喜欢看《鉴宝》节目,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就想,是不是我也能搞搞收藏,于是我就开始留意这方面。2004年,我在一个旧书店看到这本书,就买了下来,这也是我的第一件藏品。”《鉴宝》节目引领着马先生走上了收藏之路,使得他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子,那么对于生平收藏的第一件藏品自己有没有看走眼呢,马先生心中实在是忐忑不安,所以他带着藏品来到了《鉴宝》节目现场。敬请关注11月10日播出的《鉴宝》节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