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这个姓氏的起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叶这个姓氏的起源,第1张

叶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芈姓,颛顼为其远祖,尊叶公沈诸梁为始祖。望出南阳、下邳,堂号有下邳堂、梅州堂、辽东堂、南阳堂等。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台湾、海南、江苏、江西、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广西、河南和河北等地。

在宋人编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7位。2010年11月,根据第六次中国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数据,叶姓人口总数全国排名第49位。截至2016年07月,叶姓人口全国排名42位。

扩展资料: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他曾为楚惠王平定白公之乱,曾为受封地叶县治水开田,励精图治,使得当地得以鼎盛发展,多次受嘉封,是楚国有名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叶公自此受叶氏后人传颂与敬仰。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王族白公胜乘隙发动政变,与石纥袭杀令尹(宰相)子西、司马子期于朝堂,劫持惠王,楚国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时,正在老家新蔡休养的叶公听说后,立即率方城之外的边防兵赶往楚都平叛,沿途受到楚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称赞他:“国人望君如望父母焉。”叛军顷刻土崩瓦解,首领白公胜自缢,石纥被烹,楚国得以转危为安。叶公因功被擢为楚令尹兼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叶姓

平顶山建市很晚,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汝州的槐树尹、宝丰的窦庄、叶县的文集、郏县的水泉等处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约在八千年前,这一带就有较大的部落群。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

  秦统一后,平顶山境域属颖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颖川郡。晋析颖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因战乱归属不一,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

  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颖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岂止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3年国家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下辖东高皇、大营、西高皇、井营四个乡。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属省直辖市,下辖二镇四乡,即诸葛庙镇、西高皇镇和大营乡、东高皇乡、井营乡、姚孟乡。1958年,市区设立了五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仍为省辖市。1969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1971年建立西区。1977年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79年舞钢区又划归许昌地区管辖。1982年,舞钢区重新划入平顶山市。1983年9月,分属许昌地区的鲁山、宝丰、叶县三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1986年2月有将许昌地区的襄城县和郏县、洛阳地区的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1988年6月,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1990年9月,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二市均为河南省计划单列市,由平顶山市代管。1993年后,平顶山市进行区划调整,郊区、西区先后分别更名为湛河区和石龙区,1996年12月,襄城县又划归许昌地区。至此,全市辖四县(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四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代管汝州市、舞钢市,包99个乡(镇)、25个街道办事处、299个居民委员会、2584个村民委员会。

叶邑 叶县南 旧县乡叶公的生卒年月难以确考,大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0年,与孔子(前551~前479)是同时代人。

  楚平王五年(前524),叶公被封于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南旧县乡)。叶邑是楚国北部的边防重镇。据《叶县志》记载,叶公主持叶政49年,大兴富国强兵之策,在筑城固边、开疆拓土的同时,发动民众开挖东、西二陂,蓄方城山之水以灌农田,叶民深受其利,世代感恩戴德。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在此期间,叶公不仅向孔子请教了治国方略,而且还同他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孔子主张当亲人犯罪时应“为亲者隐”(按:论语子路第十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浅人不识经籍字义,望文生义,曲解圣门。

  此隐,非隐蔽之隐,乃隐括之隐,即檃栝之檃也。隐括者,矫正曲木之具。儒门律己,直己不直人,直内不直外,故有禹汤罪己(左传)、卫武自警(国语)、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左传)、膳夫彻膳(毛诗)、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孝经)等等等等。简而言之,”父为子隐“,即父亲檃栝儿子於内(内即”其中“),不必待外人矫正也,故有後文”直在其中矣“),而叶公主张应“大义灭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王族白公胜乘隙发动政变,与石纥袭杀令尹(宰相)子西、司马子期于朝堂,劫持惠王,楚国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正在老家新蔡休养的叶公听说后,立即率方城之外的边防兵赶往楚都平叛,沿途受到楚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称赞他“国人望君如望父母焉。”叛军顷刻土崩瓦解,首领白公胜自缢,石纥被烹,楚国得以转危为安。叶公因功被擢为楚令尹兼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1、冯敏昌(1747—1806年)则堪称壮族古代文豪,曾为乾隆进士、翰林编修、户部主事、刑部河南司主事,诰授奉政大夫。 字伯求,号鱼山,广东钦州(现为广西钦州)大寺镇马岗村人。

2、杨景曾 普通古籍 的创作人,湖南武陵(湖南常德) 乾隆十一年(1746年) 进士,字召林,号竹栗园丁,安徽六安人。分书法为二十四品,一一品评其佳妙,独丰“妩媚”一品称“无丈夫气’。又称“投时利器,贻笑方家”。

3、简(1711--1785),字汉青,号敬思方家楼村人。自幼好读经史,雍正年间举人,乾隆五年(1749年),殿试中二甲,赐进士,后入翰林院学习3年,授翰林院庶吉士,任国史编修。乾隆六下江南,方简三次在庐州(合肥)迎驾,并作多首迎驾诗,后成诗集,题为〈圣驾乾隆巡南恭纪十律并序〉。

4、王聿修(1707—1788),字念祖,号孝山,清朝乾隆年间的史学家。祖籍山西洪洞县,清初诏令移民,始迁禹州,后历代在禹州定居。聿修幼年,通宵达旦,苦读以求功成名就,先考中秀才,后开设学堂,教书育人。他教育 学生作人要正直,不计名利。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他的影响下,学生深受教益。乾隆元年(1736)聿修考中举人,时年二十九岁,仍教书为业。九年(1744)至十年(1745)八月,王聿修、孙广生等人重修《禹州志》,历经三年,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五月修成。书共十四卷,乾隆三十一年(1767),王聿修被选为确山教谕。三年后提升为珙县(在四川省南部)知县。乾隆四十年(1778)聿修改任云南南安府州判。聿修为官十几年来,布衣素食,俭约自恃以提高文化、改变其陋习为已任。他先后办了四件大事:1、革除陋习,2、发展文化教育,设立私塾,3、减员减赋税,4、减免徭役。后聿修已到风蚀残年,不得不告老还乡,但他仍无法闲置下来,执教于颍南书院。乾隆五十三年(1783年)聿修病卒家中,时年81岁。聿修一生著书很多,主要著作有《禹州纪年》四卷,《全史提要》四卷,《四书五 经讲义》。在编纂方志方面有《禹州志》、《叶县志》、《确山县志》、《珙县志》八卷,《噪声鄂嘉县志》四卷。

5、周笠,字元赞,号云岩,又号韵阔外史,乾、嘉(一七三六至一八二o)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能诗、画,初工写真,中岁弃去,专门花卉、山水,均摹沈周。山水淡远秀韵,花卉赋色妍雅,所作百花横卷,凡有数本传于代。韵妍法备。为邹一桂之亚。其自写韵兰草堂图,题者数百人,尤为时所称。间作士女,亦尽态极妍。《墨香居画识、桐阴论画、墨林今话、清朝书画家笔录、清代画史补录》

在我国历史上,“方城”一词在楚国地理中多次出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方城是山。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下:‘叶有长山,曰方城。’”又据《括地志》记载:“方城,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山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为方城。即此山也。”

第二种,认为方城是一个关塞。据《淮南子·地形篇》记载:“何谓九塞?曰:太汾、渑池、荆阮、方城、觳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高诱作注说:“方城,楚北塞也,在南阳叶。”

第三种,则认为方城是座城。在《水经注·汝水》记载:“苦菜于山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

在《水经注·溧水注》记载:“醴水又屈而东南流,迳叶县故城北。昭公十五年,许迁于叶者也。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做方字。”

为此,根据古人留下的古籍资料,人们认为,“方城”原指方城山,后来,因为楚国在此地修建的城墙,并逐步扩大规模以后,人们便把这段城墙称为“方城”。

因为这种城墙很长,而且与一般城中的城墙有所不同,它不是周围封闭的,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垣”。又因为此段城墙是楚国始建的,为此,这座城墙后来又被称为“楚长城”或者“楚方城”。

而这里的“方城”称谓,则应当是因旁边的“方城山”而得名的。

你好请问是问河南叶县任店镇最厉害人物是谁吗?河南叶县任店镇最厉害人物上沈喜贵。沈喜贵(1930年-1951年),男,河南省叶县任店镇人,1949年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14军131团战士,1951年在朝鲜上甘岭牺牲。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