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格局,用子平法定格局法如何取格?
如男八字:己未丙子辛未 辛卯
辛生子月,虽然食神不透,但格局还是食神格,两枭穿害食神,典型的败家子命,不务正业,喜欢赌博,嫖女人,还吸毒,真的是朝朝暮暮败家荫呀。走戌运杀库,未戌刑,赌博破财千万。
d食神格没被破坏,有福有寿,寿命最长,幸福安康。
e食神格见财,又遇正官,有权势,组合好的,官至部级。
口诀:用之偏印怕谁伤,儿来激怒杀来帮,最喜偏财和杀比,三贤和睦富贵长。
偏印本是一苦根,克父伤母自立根,劫多成骗伤多盗,有杀无财是小人。
偏印有用也不难,食伤互化有余钱,杀若多时财不制,断指伤残体不完。
上面说的是偏印格,偏印是苦根,偏印就是长在黄连上的,偏印为何苦,他是专夺食神福气,所以天性就是苦命。天生就有克父母的信息,组合不好恶疾,伤残,自杀,短命者很多。偏印多为白手起家之人,给偏印算命叫靠山山要倒,靠水水要干,六亲无靠。
a偏印格喜见七杀和偏财三颗星组合好就会富贵长久,因为只有偏财克制了偏印的凶性,才能和睦共处。
b偏印格见比劫旺,这个是不劳而获组合,偏印主歪脑筋,鬼机灵,劫财主骗钱。
如男八字:甲子 丙寅 丙寅 甲午
偏印格见比劫不学无术,自己搞了个皮包公司,整天在外跑业务,骗钱。
如男八字:丁未丁未己丑丁卯
偏印格,见地支比劫,本人为农村神棍,骗吃骗喝。
c偏印格见伤官,这个是偷盗的组合,偏印主歪脑筋,鬼点子伤官主冒险行动,技术手艺。
d偏印格见七杀,没有财星来克制,是小人心性,忘恩负义。所谓小人得志,就是这种人。不过七杀多了就要断手断脚,要伤残的,也是恶有恶报呀!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书目答问》是张之洞撰写的一本举要性目承书。《书目答问》一书,是作者因诸生不知“应读何书”及“书以何本为善”而为其开列的学习经史词章考据诸学指示门径的导读目录(一说系张委托缪荃孙代撰)。收录者多为重要书籍,所选版本亦从当时习见者中取其不缺少误者为主,而不追求所谓的宋椠元刊。
全书共5卷,收书2200余种。所收图书都经过精心选择,较注重收录清后期的学术著作和科技图书。按经、史、子、集、丛书5部分类编排,大类之下再设小类,同类书按时代先后排列。著录书名、作者姓名(当世作者只记“今人”)、版本等。版本以当世习见为主。重要图书还撰有按语,指明阅读方法。书后附《别录》和《清朝著述诸家姓名略》。
不少朋友阅读澹然居士《我为什么不太重视“格局”》一文,提出异议的主要理由是格局是判断命造之高下,属于宏观层次和首要前提。并由此怀疑梁湘润、澹然居士对格局不甚了解。 历史上看,格局有四种,第一种是纳音法的格局,名称非常有诗情画意,如昆山美玉,可以参考《兰台妙选》。第二种,名称也是很有趣,壬骑龙背,可以参考《三命通会》。第三种是《金不换大运》、《三命通会》古籍中阐述月令换禄“取格”,这种“取格”可以说凡人必有一格。第四种是从《子平真诠》月令透干演变到今法的天透地藏“取格”,会出现无格可取现象,也不能从的命例。月令换禄取格取格,是格局强弱反观日主;而今法则是倾向先看日主强弱。当然日主强弱区别是分为古法生旺库,十二生旺库,今法得时、得地、得令三种方式,不在此阐述。 由于语言变迁,今天有太多的人是没有区分《子平真诠》“取格”与“成格”的涵义。在明清,“成格”是指取格后,格局月令配合、调侯配合、日主配合,顺逆配合,所谓有情有力等等,符合一定条件才是成格。今天,“成格”往往就是通根之代名。古今“成格”涵义之巨大差异,后学往往忽视。 澹然居士不重视格局,是就古法“成格”意义上说的。因为现在太多的人被一句“凡人必有一格”迷失自我,在格局里打转,非要给每一个命例按上一个格局。在明清不能“成格”,“取格”依旧是有用的,比如日主坐支,时上偏财格如何,这就是财官法论命,梁湘润先生整理这些规则,形成《子平母法总则》一书。不能成格,不是说一无是处。 格局是属于十神论命体系的,十神就是日主与其他干支的关系。格局说到底,是十神的精致化,就是干支有配合,是后天穷通吉凶之途径的反映,普通人干支气势散乱,不“成格”;高命则是干支配合,气势流畅。格局本身并不反映层次,只是说明日主成败途径与过程。古典云大格局必用七杀、伤官,是因为高命成功不畏惧艰难。 格局阐述日主与其他干支的关系,但无法说明甲之七杀格与乙之七杀格之区别,也无法说明格局在十二个月的不同,所以格局之实效受到日主系统、调侯系统、月令系统等影响。梁湘润整理了这些规则,形成《子平秘要》一书,极大方便实务论命。 论层次,是归于五行论命体系,有调侯法、纳音法等,主环境与贵人等。格局再好,没有调侯配合,也是成就艰难。调侯分为出干与否,不出干仅仅是环境,出干则有贵人提携之机遇。 有朋友问比如七杀、伤官格成,无财为大富贵,难道不是格局论富贵层次?(见博文评论)这个问题问得好。 有的人一贫如洗,白手起家,死前富甲一方。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平顺度日,妻贤子孝,富贵一生。从结果看是差不多,实际上福德功业相差很多。有的人开赌场有1亿元身价,有的人继承遗产有1亿元。钱是一样多的,人和人是差别很大的。层次的问题,有点类似是先天、与生俱来的。格局的问题,有点类似是后天,日主努力的。不能混同。 附: 没有阅读过梁湘润命理著作的朋友,建议有空去看看《沈氏用神例解》、《子平真诠今注》,自然会明白梁湘润对格局法之掌握程度是远远超出当下大陆所谓格局派名人。大陆命理名人正在陆续搬运台湾命理,空亡论、格物论、夹拱论等等,只是推说是自己发现、发明令人不耻。
《道德经》:在美国,如要研究东方伦理,必须进修中国的《道德经》;不少宗教人士对它更有浓厚的兴趣
《三字经》:1989年10月,《三字经》英译本已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向世界各国发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它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
《周易》:17世纪的时候就传入了欧洲,著名的计算机二进制就是根据《周易》的二机律发明的
《菜根谭》:这本书一直被日本人奉为集儒道佛教思想为一体的经典佳作
《孙子兵法》:世界各国的企业家都把它看作指导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经营战略的重要准则
《唐诗》:近年来风靡世界,西方研究唐诗的专著目前已逾百种
《三国志》:日本人认为,仔细阅读"三国",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
《红楼梦》: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部,现在再度入选已有日英法德意荷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俄等多种译文
本文2023-08-07 08:19: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