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生指迷方》卷四 21 组成 22 主治 2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圣惠》卷四十六 31 组成 32 主治 3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五味子煎 1 拼音
wǔ wèi zǐ jiān
2 《全生指迷方》卷四 21 组成五味子5两,桂(取心)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
22 主治肝咳,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转侧,转侧两胁下满,恶寒,脉弦紧。
2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每服弹子大,食前温酒化下。
24 制备方法上为末,水5升,煎至1升,绞取汁,用好蜜2两,再熬成膏。
3 《圣惠》卷四十六 31 组成
五味子1两,款冬花1两,木通1两(锉),细辛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青竹茹2两,菖蒲1两,酥2两,枣膏5两,白蜜5合,生姜汁1合。
32 主治咳嗽气促,胸中满闷,语声不出。
33 五味子煎的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含咽之,不拘时候。
34 制备方法捣五味子以下9味为粗散,以水5大盏,煎至2大盏,去滓,下酥、枣膏、蜜、生姜汁等,煎成膏。
古籍中的五味子煎 《全生指迷方》:[卷四]咳嗽胁痛,甚则不可转侧,转侧两胁下满。恶寒脉浮紧,五味子煎主之。恶热脉疾,目赤头眩,百部丸主之。射干汤射
《鸡峰普济方》:[卷第七肺]射干汤若肝咳恶风脉浮宜此射干汤恶寒脉弦紧宜五味子煎恶热目赤脉头眩宜百部丸(五味子煎百部射干麻黄(各半两)五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一喘嗽门]咳嗽失声(附论)日四五度。忌鲤鱼芜荑。海藻菘菜等。通声煎(一名五味子煎出圣惠方)治咳嗽气促。胸中满闷。语声不出。五味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灌浆证治痛,神曲煎汤下。烦躁,麦门冬汤下。渴,用麦门、五味子煎汤下。吐泻,藿香、陈皮汤下。痘不成浆,多服数帖
《济阴纲目》:[卷之四虚劳门]治骨蒸劳瘵目录 1 拼音 2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疏肝活血汤 1 拼音
shū gān huó xuè tāng
2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21 方名疏肝活血汤
22 组成柴胡9g,薄荷9g,黄芩9g,栀子9g,归尾9g,赤芍9g,红花9g,莪术9g,陈皮9g,甘草6g。
23 功效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24 主治盘型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慢性荨麻疹,远心性环状红斑。
25 各家论述
方中柴胡、薄荷、黄芩、栀子疏肝清热,归尾、赤芍、红花、莪术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和胃,甘草和中。
古籍中的疏肝活血汤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谟胁痛]胁痛论列方一六七)桂枝散(散百十一)化肝煎(新寒十)复元活血汤(外二百四十)小营煎(新补十五)决津煎(新因二
《杂病广要》:[诸血病]瘀血上冲,则昏迷不醒,如死之状,良久复苏。轻则复元活血汤,重则桃仁承气汤主之,量其元气,下其瘀血则愈。
《张氏医通》:[卷十四]胁痛门汤(方祖)抑青丸(佐金丸下)佐金丸(方祖)复元活血汤(蓄血门)大黄附子汤(小承气汤下)导痰汤(二陈
《张氏医通》:[卷十四]腰痛门下)羌活胜湿汤(湿门)复元通气散(蓄血门)复元活血汤(蓄血门)乌药顺气散(中风门)八味顺气散(四君
《简明医彀》:[卷之五]胁痛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家秘肝肾丸 1 拼音
jiā mì gān shèn wán
2 处方天门冬、生地、当归、白芍药、黄柏、知母。
3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内伤胁痛,因肝肾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炎者。
4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古籍中的家秘肝肾丸 《症因脉治》:[卷一胁痛论]内伤胁痛
调,家秘补肝汤;肝肾真阴不足,龙雷之火上冲,家秘肝肾丸;若肝肾真阳不足,无根之火,失守上炎,八味丸
《症因脉治》:[卷二衄血论]内伤衄血。若咳嗽甚者,兼用家秘泻白散;血不上冲,随以家秘肝肾丸,补其真阴。家秘归经汤当归白芍药黄芩黄柏丹皮
《症因脉治》:[卷二劳伤总论]内伤劳伤不足肾虚劳伤之治真阴不足者,人参固本丸、家秘肝肾丸;肾中火旺者,知柏天地煎。真阳不足者,《金匮
《症因脉治》:[卷二眩晕总论]内伤眩晕胆泻肝汤。肝经血少,左关细数者,知柏四物汤、家秘肝肾丸。左尺数大,膀胱、小肠实热者,火府丹、知柏导
《症因脉治》:[卷二喘症论]内伤喘逆本文2023-08-07 08:23: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