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号是根据什么定的?为什么会有前后相同的?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春秋之前国号基本都是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而来,具体到战国时候 韩赵魏则是由他们的姓氏而来。
之后历朝历代的国号包括五代十国或者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的国号大都源溯到春秋战国时候的诸侯国号。
具体各国国号意义如下:
1/ 夏:
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 商: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5/汉: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魏: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7/蜀: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刘备建国国号为“汉”,以示正统。并未以蜀自称。后世为与西汉、东汉相区别,以其所占四川地盘代称。久之习惯相沿。
8/吴: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9/晋: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10/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11/唐: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隋建唐朝。
12/辽: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13/宋: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14/西夏: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15/金: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6/元:
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元朝的国号全称是“大元”,即为“大哉乾元”之意,出自汉官建议。不同于大汉、大唐加大为尊称,而是本身就为国号的一部分。通常“元”为简称。
17/明:
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明的国号也是“大明”。一来出自明教,二来表示继承“小明王”韩林儿。“明”为简称。
18/清: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满洲立国之初反明,由于明以“火”为国本,水克火,故黄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金”为“清”。
夏朝
夏朝的实际创建者因治水有功,被封为夏伯。他的儿子启正式建立奴隶制国家后,便以父亲的封侯作为国家的名称,因此得名夏朝。
商朝
商的始祖名叫契,是大禹治水时的得力干将之一,因功被封于商地(今河南商丘一带)。商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新朝的名字。
周朝
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他们居住稳定,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后来,武王灭掉商朝后,就将新朝定名为周朝。
秦朝
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据《史记》记载,秦之先祖为先贤伯翳,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至周穆王,宗主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先秦时代“姓”只是表示来源,多为祭祀所用,用于女子称谓,“氏”则表示家族分支,用于男子称谓),嬴姓又盛,故“赵”也是秦的代名词之一(据司马迁的解释,秦为嬴姓赵氏,秦始皇的“赵氏”是这么来,所谓“生于赵国,而为赵氏”属于后世误传)。
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由于统治者姓赢,又有赢秦之称。
汉朝
汉朝的得名始于西楚霸王项羽的分封。秦朝灭亡以后,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汉朝就此开始。
晋朝
晋朝得名始于司马昭受封晋王。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统一中国,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而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司马昭胜利后称晋王,但不久去世。其子司马炎继立后于266年建立晋朝。
隋朝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唐朝
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宋朝
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因其发迹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
辽朝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又改称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乃民族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
金朝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于是以大金为国号,望其永远不变不坏也。
元朝
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明朝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此说后来被金庸等作家采用,而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1644年北京陷落后,南方各地先后拥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的国号,别称南明或后明。奉大明正朔的郑成功和郑经在台湾建立的政权又称为明郑或明郑时期。
清朝
清人原号后金,入主中原后,汉人对金这个国号的敏感,为了统治的方便,故改国号为清。这里边还有五行周易的原因。清朝原为金国,而明朝之“明”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焕”字也属火。后女真族改“满族”,金国改大清国,“满清”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最后灭掉明。
满族人的祖先女真贵族曾建立“金”国,清朝的前身是“大金”,姓氏“爱新觉罗”的意义是“金”。清皇太极改“大金”为“清”,是因为“清”用水作偏旁,而“明”字含火义,以清代明,犹如水灭火。
古代的国号一般来说是根据这个国家的创立者之前的封号来确定的。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更新地非常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么对于一些王朝的开创者来说,他们在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前肯定曾经被封为了诸侯或者王。比如说,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就是因为他之前被北周封为隋国公,因此在,在自己建立国家之后,把国家的国号定为了隋。
还有一类人,他们是平民出身,通过一个朝代末年的起义来把握住机会,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国号一般来说很早就确立了。比如说秦朝末年的诸侯大起义中,汉高祖刘邦就曾被项羽分封到了汉中一带,成为汉王。因此在刘邦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之后,就把自己国家的年号定为了汉。
然而,虽然古代确立国号的标准五花八门,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非常多的国家有着同样的年号。在这些年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不外乎有这么几种:汉,唐,周,魏。比如说,在东晋十六国中,就分别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汉。在后来的五代十国中 也出现了后汉,后周等国号。这些国号和已知的汉朝,唐朝,周朝的国号相同,为了便于区分,只好按照其国家领地的方位来在国号前面加上一个方位,一次作为区分。
其实,这种现象之所以在中国古代频繁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王朝的建立者想要借已有的这些统一王朝的名号来保护自己的王朝。比如说,十六国的北汉统治者就宣称自己的汉高祖刘邦的后代,而自己建立的北汉就是汉王朝的正统延续。这样一来,王朝有了合法性,其统治才能够安稳。
我们知道,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出现了很多的朝代。什么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等等。说实话,我们知道我们有很多朝代,也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为自己的政权起名字,可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那么他们是怎么起的名字呢。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的政权的名字都和地名有关,还有一部分和封号有关。当然封号也是多事承古制,而古制又是和地名挂钩的比较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朝代的名字是怎么起的。
夏朝:说实话,对于这个朝代是否存在的争议比价大。抛开这些不管,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名字是怎么起的。据说是大禹的儿子启当上国君之后把首都迁到大夏这个地方,所以名字才加夏的。
商朝:这个朝代《封神演义》里面提到的比价多。商超的祖宗契是尧舜禹里面的尧的弟弟,因为封到商地,所以后世建国称为商。
周:这个据说适合他们的祖先有关,周人的始祖后稷非常善于管理农业,也就是种地。我们知道西周实行的井田制,田这个字就是根据土地划分的形状而来的。而周这个字据说和田很像。周朝还有一项制度是分封制,把这些人分到哪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建国,国号一般都是以地名为国号。秦、齐、楚、晋、鲁、燕等等。而这些国号也就为以后历朝历代的封爵的时候提供了依据。
秦朝:秦朝的祖先是在周朝的时候为周朝放马的,处于边疆的位置。当时在最西边,就是现在的甘肃一带。后来因为周朝东迁的时候有功,被封为伯爵,国号秦。秦这个字在大篆里面是禾、草的结合,反映的是秦人擅长驯马。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秦末天下大乱的时候,项羽分封的时候,封刘邦在汉中做汉王,所以后来刘邦统一全国的时候也就用这个来做国号。后世的皇帝多是照这个来的。后来萧何等人的解释:“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这就是说汉这个国号象征上天银河,有天意护佑。加上他们这样的吹捧,刘邦就更认为汉比价适合国号了。
新朝:知道这个朝代的可能不多。两汉中间的王莽建立的。当时王莽认为应该改革让国家是一种新的面貌。就叫这个名字了。
三国时代:魏国是因为曹操被封为魏王,曹丕称帝的时候就继续沿用了。魏在东周有魏国的。吴国是因为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称帝的时候继续沿用,当时孙权的地方在东周是属于吴国的。蜀国真正是叫汉。因为在蜀地,所以别人叫的他是蜀国的。这是一种蔑称的。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晋朝是因为,曹魏的后期,魏国大全旁落到司马家族,司马昭被封为晋王,所以司马炎称帝的时候继续沿用这个称号,晋在周朝有晋国的。
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宋的建立者刘裕被封为宋王,齐的建立者萧道成被封为齐王,梁的建立者萧衍被封为梁王,这三个都是以在前朝做官的封爵为国号。最后一个陈是因为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姓陈,这是中国第一个以自己的姓氏作为国号的,也是唯一的一个。
北朝
北魏;这个是因为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人,魏是曹魏的国号,他们起这个名字也就是想说自己是曹魏的继承者。
隋朝:因为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是随国公,他爹死后他继承这个爵位,建国的时候也继续沿用。只不过觉得随有点不吉利,就改成隋了
唐朝:唐朝的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唐国公,一直穿到李渊这。之后建国的时候继续沿用。周朝是有唐国的。是周公封尧的后代在唐这个地方的。
五代十国:梁唐晋汉周五代。梁国是因为建立者朱温被封为梁王而后建国国家继续沿用。唐是晋王李存勖建立的,之所以不称为晋,是因为他们自我认为是唐朝的后代。因为唐朝皇帝也姓李。晋是因为石敬瑭主要地盘在晋这个地方。汉是因为高祖刘知远说自己是汉朝的后代。所以称为汉。周,是因为郭威称自己是周超的后代。
宋朝:赵匡胤之前是驻扎在宋州这个地方,所以沿用这个称呼。
元朝:蒙古人从《易经》,里面取的,“大哉乾元”,取两个字大元。
明朝: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开始跟着韩山童混的,之后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称为小明王,建立国号宋。小明王死后朱元璋称明王。之后继续沿用这个称号。
清朝:有的说是因为清和之国号金发音差不多。还有的说是因为明朝五行属火,火灭金,然后皇太极把金改为清,清有水,有引水灭火之意。
总的来看除了元明清朝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和地名有关的。
本文2023-08-07 08:27: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1443.html